1、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教学设计课题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课型 新课教学目的课标要求: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内容和意义;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阐述三大政治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认识这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色。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阅读法(包括文字资料、图片) 、观察法、讨论法、推
2、理法、概括法等来学习相关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考古资料、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新中国成立的神圣和庄严,体会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意志得到反映的喜悦;加深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认同。重点 理解新中国初期三大政治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过程难点 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政治建设的基石。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所具有的中国特色。教学环节 说明 备注专题概述:1. 新中国的历史分期2. 本专题的两条主线环节新课导入古今中外,作为一种国家制度的民主
3、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古代雅典和古罗马的城邦时期实行的由全体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直接民主制。另一种是从 、 世纪开始沿用至今的,由经全体公民选举出的极少数代表组成的代议机关管理国家的间接民主制。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如何开创自己的民主政治之路呢环节(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新课预习、阅读教材第页,完成点金训练的基础知识梳理。、依据教材内容建构识框架结构。环节(学生自主学习)课程讲授1、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新中国的成立1.背景:)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军事)国民政府被推翻(政治)七届二中全会(思想)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问题.共同纲领规定国家性质是怎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
4、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问题.为什么说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了国家的性质,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要领导成员(主席、副主席)中,中共成员名,民主党派人。这三人及当时的身份分别是:宋庆龄(民革成员) 、李济深(民革成员) 、张澜(民盟成员) 。材料二类别 副总理 政务院领导成员 政务院下属机构正副职 总人数 民主人士 (个正职)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组成人员特点,并据此指出新中国第一届政府的性质。特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占有近一半比例,代表
5、了中国除反动阶级以外的一切阶级、阶层。性质:第一届政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由各党各派组成的民主联合政府。3.开国大典4.新中国成立的意义2、民主政治建设的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问题:根据教材回答:年宪法作出了哪些重要规定?它的颁布有什么重大意义?内容:确定了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性质)()、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大制度()、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它的颁布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问题.根据材料分析与的性质和所代表的民主广泛性有何根本不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6、。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环节学生在书上落实相关知识点师生互动究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治权 第十八条: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华人民共和
7、国宪法性质 资本主义宪法 社会主义宪法享受民主广泛程度 资产阶级民主 人民民主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几个概念: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它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全国一切重大事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决策权、任免权、监督权,其常设机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其组织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民主集中制。问题.为什么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西方的民主制度?()从历史上看:西方民主制度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教训)()从国家性质看:人民
8、民主专政决定了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从代表阶级利益看: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经济基础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与公有制经济基础相适应我国国家机构组织系统图示(2)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问题:概述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历程、特点及表现的主要形式.发展历程)初步形成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形成年一届人大后,人民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结束,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政治协商制度成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发展年提出“长期共存,相互监督”的方针;)完善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特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中国共产党的
9、领导是前提,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是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根本特点。)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多党合作的实质是团结合作,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材料一: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毛泽东问题:根据材料概括:民主党派可以发挥什么作用?提供建议,监督作用,参政议政(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合教材内容,概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实行原因、法律依据、概况
10、及评价。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原因:()经济: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历史:各在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中建立休戚相关的亲密关系()地理:民族分布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法律依据:年共同纲领年宪法概况:三级机构;五个自治区。评价:是基本政治制度;实现,保证,促进。师生互动探究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小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分别体现了民主集中、多党合作、民族共进原则。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色作业布置及疑难解答点金训练选择题材料题:题课后反思虽然在学习的过程
11、中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但古人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多了一次失败,就多了一次教训;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经验。没有失败和挫折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快乐学习并不是说一味的笑,而是采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快乐方式把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大脑里。因为快乐学习是没有什么大的压力的,人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会表现得更好。青春的执迷和坚持会撑起你的整个世界,愿你做自己生命中的船长,在属于你的海洋中一帆风顺,珍惜生命并感受生活的真谛! 老师知道你的字可以写得更漂亮一些的,对吗,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学习必须与实干相结合, 学习,就要有灵魂,有精神和有热情,它们支持着你的全部!灵魂,认识到自我存在,认识到你该做的是什么;精神,让你不倒下,让你坚强,让你不畏困难强敌;热情,就是时刻提醒你,终点就在不远方,只要努力便会成功的声音,他是灵魂与精神的养料,它是力量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