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张文勤版有机化学 (第五版) 第九章 醛、酮.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324122 上传时间:2020-03-17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5.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文勤版有机化学 (第五版) 第九章  醛、酮.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张文勤版有机化学 (第五版) 第九章  醛、酮.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张文勤版有机化学 (第五版) 第九章  醛、酮.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张文勤版有机化学 (第五版) 第九章  醛、酮.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张文勤版有机化学 (第五版) 第九章  醛、酮.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章 醛、酮,教学目的:通过对羰基结构的分析,掌握醛和酮的共性和特性,亲核加成历程及反应规律,并正确运用有机合成等应用中。 教学重点:醛和酮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亲核加成反应和羟醛缩合反应机理。,含有羰基的化合物称为羰基化合物。,第一节 醛和酮的结构,醛和酮都是分子中含有羰基的化合物,羰基:,(碳氧双键),羰基与一个烃基一个氢原子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醛,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的称为酮,醛基一定位于链端,羰基化合物:,一、什么是醛酮,二、羰基的结构,极性双键,羰基为平面型,第二节 醛、酮的分类和命名,一、分类,二、命名,1)普通命名法, , ,-甲基丁醛,醛,用 标记取代基位置。, ,甲基异丙

2、基酮,酮,-甲氧基丁醛,-苯基丙烯醛,两端的取代基加上酮字,甲基乙烯基酮,1-苯基乙酮,甲基苯基酮,苯乙酮,2)IUPAC命名法,选择含有羰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编号。,A. 醛的命名,3-甲基丁醛,2-苯基丙醛,B. 酮的命名,3-甲基-2-丁酮,2,4-戊二酮,1(3甲基环己基)乙酮,C.不饱和醛、酮的命名,3甲基4己烯2酮,苯甲醛,1苯基1丙酮,2丁烯醛,2,3二甲基4戊烯醛,-苯基丙烯醛,3-苯基丙烯醛,第三节 物理性质,醛、酮的沸点比相应的烷烃和醚都高,由于不能形成氢键,故其沸点低于相应的醇,C3H8 MeOEt EtCHO MeCOMe C3H7OH,低级醛具有强

3、烈刺激的气味,中级醛具有果香味,高级酮是固体。,由于不能形成氢键,故其沸点低于相应的醇,由于不能形成氢键,故其沸点低于相应的醇,由于不能形成氢键,故其沸点低于相应的醇,羰基氧能和水分子形成氢键,故低级醛、酮溶于水。,由于不能形成氢键,故其沸点低于相应的醇。,第四节 醛、酮的化学性质,亲核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碘仿反应 羟醛缩合,H反应,一、亲核加成反应,1.与水加成,同碳二醇,通常主要以醛酮的形式存在,个别水合物含量高,不稳定,三氯乙醛,非常稳定,2.与醇的加成反应,等量的醇、醛作用生成半缩醛,过量醇与之反应生成缩醛。,半缩醛,缩醛,不稳定,相对稳定,羰基连有吸电子基团相应的同碳二醇稳

4、定性增加,酮与醇的反应很慢,生成缩酮比较困难。需用原甲酸三乙酯或二元醇。,用1,2-二醇或1,3-二醇易生成缩酮,缩醛与环状缩酮在稀酸中均可水解成原来的醛酮;但在碱性溶液中,对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稳定的.,性质:,用于有机合成中保护醛基或酮羰基。,重要应用:,3. 与氢氰酸(HCN)的加成反应,反应范围:,ArCOR和ArCOAr难反应,醛(RCHO)、脂肪族甲基酮(RCOCH3)以及少于8个碳的环酮,-羟基腈,得到的羟基腈比原料醛酮增加了一个碳原子,所以是增长碳链的方法之一。,-羟基腈是很有用的中间体,它可转变为多种化合物,HCN剧毒,反应缺点:,现在都不用HCN反应,改用替代反应,4. 与饱

5、和亚硫酸氢钠的加成反应,反应机理:,亲核加成,分子内的酸碱反应,硫比氧有更强的亲核性,反应范围:,醛、脂肪族甲基酮、少于8个碳的脂环酮。,-羟基磺酸盐为白色结晶,不溶于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容易分离出来;与酸或碱共热,又可得原来的醛、酮。,产物性质:,反应应用:,鉴别醛酮,分离、提纯醛、酮,胡椒醛的提纯:,避免使用剧毒HCN气体!,替代反应:,应用实例,5. 与格式试剂的加成反应,镁屑在无水乙醚中与卤代烷反应生成有机镁化合物,称为格利亚(Grignard)试剂,简称格氏试剂。,格利亚试剂的生成:,产物不分离直接用于有机合成,格氏试剂:由R2Mg、MgX2、(RMgX)n等混合物组成,用RMg

6、X表示。,R-X 的 活性顺序:R-I R-Br R-Cl,乙烯型不活泼卤代烃,则有时要用无水四氢呋喃(THF)作溶剂,式中R也可以是Ar。故此反应是制备结构复杂的醇的重要方法。,制备各种的醇,甲醛,其它醛,酮,醛酮与格式试剂的加成反应,例: 制备2-甲基-2-丁醇,例: 制备1-甲基环己醇,例: 制备1-苯基乙醇,6与氨及其衍生物的加成-消除反应,(1) 与氨、伯胺反应:,亚胺,醛、酮与氨或脂肪族伯胺反应,可得到亚胺,叫希夫碱(Schiff base) 。,希夫碱,亚胺,(2)与肼、苯肼和氨基脲的反应,白色结晶,腙,苯腙,利用的2,4-二硝基苯腙的黄色结晶此性质可鉴定醛酮羰基的存在。,醛、酮

7、与氨或脂肪胺反应生成的亚胺(希夫碱不稳定。,黄色结晶,2,4-二硝基苯腙,醛、酮与芳胺反应生成的亚胺(希夫碱)较稳定,在有机合成上有重要应用。,(3) 醛、酮与有-H 的仲胺反应生成烯胺,(4)与羟胺的反应肟的生成及贝克曼重排。,肟,烯胺在有机合成上是重要的中间体,生成的肟是白色沉淀,也可用于醛酮的结构的测定。,(1) 在肟分子可存在顺反异构体,并可用Z/E法标记其构型(腙类化合物也存在类似的情况)。,如:,酮肟用酸或PCl5处理,则发生分子内重排,其结果是肟羟基与其处于反式的烃基换位,生成烯醇式中间体,然后再转化为N-取代酰胺。这种酮肟的反式重排称为贝克曼重排。,(2) 酮肟在酸性条件下重排

8、Beckmann重排,烯醇式,酮式,酮肟的重排为反式重排;,产物为仲酰胺。,工业生成己内酰胺(尼龙6单体)方法,环己酮肟,己内酰胺,应用:,例子:,合成,小结:,磷叶立德(魏悌希试剂)通常由三苯基磷与1级或2级卤代物反应得磷盐,再与碱作用而生成。,7.与魏悌希(Wittig)试剂的加成反应,又音译为叶立德 。,磷叶立德(魏悌希试剂),(1) 魏悌希试剂,(2) 魏悌希反应,反应特点是:,1反应生成C=C双键,3醛酮分子中的 C=C、CC对反应无影响,分子中的COOH对反应也无影响。,2反应不发生分子重排,产率高。,魏悌希(Wittig)为此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化学奖(81岁获奖)。,(3)

9、 Wittig反应的应用,由不超过6个碳原子的有机物为起始原料合成,解:,8.与席夫试剂(Schiff 试剂)的反应,希夫试剂反应可以用于区分醛、酮。,品红是一种红色染料,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水溶液中,品红的红色褪去,得到的无色溶液称为Schiff试剂。,醛跟Schiff 试剂作用显紫色,(品红醛试剂),酮类一般不与希夫试剂产生反应,不会显红色。,烷基的给电效应使羰基碳正电性降低,降低反应活性;,取代基的吸电效应使羰基碳正电性降低,提高反应活性。,1. 烃基的诱导效应,2. 共轭效应,共轭使得分子整体稳定,羰基也稳定,(a)共轭基团通常是给电子的,降低羰基碳的正电性,(b)加成会破坏共轭会使产物

10、能量高,这对反应不利,二、影响亲核加成的因素,饱和NaHSO3反应范围:,ArCOR和ArCOAr难反应。,醛、脂肪族甲基酮,,反应活性:,给电子基团降低反应活性,吸电子基团提高反应活性,1,2,3,4,5,应用:,比较下列化合物亲核加成的反应活性,3. 烃基的空间效应,产物中基团的拥挤程度增大。,C的杂化,sp2,sp3,键角,120,109.5,取代基越大亲核加成反应活性越差,羰基化合物亲核加成的活性次序:,第四节 醛、酮的化学性质,一、亲核加成反应,5.与格式试剂的加成反应,例: 制备1-苯基乙醇,复习回顾,6与氨及其衍生物的加成-消除反应,(1) 与氨、伯胺反应:,(2)与肼、苯肼和氨

11、基脲的反应,黄色结晶,2,4-二硝基苯腙,(3) 醛、酮与有-H 的仲胺反应生成烯胺,(4)与羟胺的反应肟的生成及贝克曼重排。,肟,Beckmann重排,己内酰胺,应用:,合成,小结:,磷叶立德(魏悌希试剂),(2) 魏悌希反应,7.与魏悌希(Wittig)试剂的加成反应,(1) 魏悌希试剂,(3) Wittig反应的应用,由不超过6个碳原子的有机物为起始原料合成,解:,8.与席夫试剂(Schiff 试剂)的反应,希夫试剂反应可以用于区分醛、酮。,醛跟Schiff 试剂作用显紫色,酮类一般不与希夫试剂产生反应,不会显红色。,品红醛试剂,二、影响亲核加成的因素,1. 烃基的诱导效应,烷基的给电效

12、应使羰基碳正电性降低,降低反应活性;,取代基的吸电效应使羰基碳正电性降低,提高反应活性。,2. 共轭效应,降低反应活性,反应活性:,1,2,3,4,5,比较下列化合物亲核加成的反应活性,3. 烃基的空间效应,取代基越大亲核加成反应活性越差,羰基化合物亲核加成的活性次序:,三、羰基亲核加成的立体化学,Cram规则:,把羰基置于小基团和中等基团的中间,而亲核试剂主要从立体阻碍较小的一侧进攻羰基碳原子。,主要产物,加成规律:,(了解),四、-H 的反应,(2) 互变异构,(1) -H 的酸性,1-H 的酸性与互变异构,通常烯醇式在平衡体系中的含量是比较少的,平衡体系中,如烯醇式能被其它因素稳定化,烯

13、醇式含量会增多。,升高,主要影响因素:,共轭,氢键,烯醇式含量高的可以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显色,二、羰基的结构,复习回顾,极性双键,第一节 醛和酮的结构,第二节 醛、酮的分类和命名,二、命名,1. 普通命名法,2. IUPAC命名法,C.不饱和醛、酮的命名,2丁烯醛,1苯基1丙酮,第四节 醛、酮的化学性质,一、亲核加成反应,1.与水加成,2.与醇的加成反应,缩醛,缩醛与环状缩酮在稀酸中均可水解成原来的醛酮;但在碱性溶液中,对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稳定的.,缩酮,用于有机合成中保护醛基或酮羰基。,应用:,3. 与氢氰酸(HCN)的加成反应,反应范围:,醛(RCHO)、脂肪族甲基酮(RCOCH3

14、)以及少于8个碳的环酮,4. 与饱和亚硫酸氢钠的加成反应,反应应用:,鉴别醛酮,分离、提纯醛、酮,反应范围:,醛、脂肪族甲基酮、少于8个碳的脂环酮。,5. 与格式试剂的加成反应,格利亚试剂的生成:,R-X 的 活性顺序:R-I R-Br R-Cl,乙烯型不活泼卤代烃,则有时要用无水四氢呋喃(THF)作溶剂,醛酮与格式试剂的加成反应,制备各种的醇,甲醛,其它醛,酮,6与氨及其衍生物的加成-消除反应,(1) 与氨、伯胺反应:,(2)与肼、苯肼和氨基脲的反应,黄色结晶,2,4-二硝基苯肼,(3) 醛、酮与有-H 的仲胺反应生成烯胺,(4)与羟胺的反应肟的生成及贝克曼重排。,肟,Beckmann重排,

15、小结:,磷叶立德(魏悌希试剂),7.与魏悌希(Wittig)试剂的加成反应,(1) 魏悌希试剂,(2) 魏悌希反应,应用:,由醛酮制备C=C,(3) Wittig反应的应用,由不超过6个碳原子的有机物为起始原料合成,8.与席夫试剂(Schiff 试剂)的反应,醛跟Schiff 试剂作用显紫色,品红醛试剂,酮类一般不反应,不会显红色。,应用:,鉴别醛、酮,二、影响亲核加成的因素,1. 烃基的诱导效应,烷基的给电效应使羰基碳正电性降低,降低反应活性;,取代基的吸电效应使羰基碳正电性降低,提高反应活性。,反应活性:,1,2,3,4,5,比较下列化合物亲核加成的反应活性,2. 共轭效应,降低反应活性,

16、3. 烃基的空间效应,取代基越大亲核加成反应活性越差,羰基化合物亲核加成的活性次序:,四、-H 的反应,1-H 的酸性与互变异构,(2) 互变异构,(1) -H 的酸性,主要影响因素:,共轭,氢键,烯醇式含量高的可以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2-H 的卤代反应,(1) 卤代反应 :,在酸或碱催化作用,醛酮的-H能被卤素取代,生成-卤代醛、酮,酸催化下的卤代,酸性催化下控制卤素的量也可控制到二取代和三取代,酸催化下可得到一卤代物,酸催化下反应机理:,慢,碱催化下的卤代,碱催化反应速度较快, 难控制在一卤代物阶段。,碱催化下反应机理:,(2) 卤仿反应,甲基酮及氧化后可得到甲基酮结构的醇,在碱溶液

17、中与卤素反应,生成卤仿的反应叫卤仿反应,若X2用Br2则得到CHBr3 (溴仿) 液体,若X2用I2则得到CHI3 (碘仿) 黄色固体 称其为碘仿反应。,若X2用Cl2则得到CHCl3 (氯仿) 液体,碘仿是黄色晶体,水溶性极小,易于析出,且有特殊气味。,制备少一个碳原子的羧酸。,常用碘仿反应来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碘仿反应的范围:,卤素在碱溶液中生成的NaOX是一种氧化剂,能将-甲基醇氧化为-甲基酮。,3.羟醛缩合反应,有-H的醛在稀碱(10%NaOH)或弱酸溶液中和另一分子醛相互作用,生成-羟基醛 ,此类反应称为羟醛缩合反应。,羟醛缩合,(1)碱性条件下反应历程,碱作为催化剂消除-H,生成碳负

18、离子:,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另一个分子的羰基生成新的C-C键和氧负离子,然后夺取 H+生成-羟基醛。,产物微受热即失去一分子水,变为,不饱和醛。,能成倍增长碳链,产生支链,应用:,产物含有两类活泼官能团,可以进行一系列后续反应,生成各种化合物,无-H难消除,两种不同的醛之间进行的羟醛缩合反应称为交叉羟醛缩合反应。,(2)交叉羟醛缩合反应,CH3CH2CH = CHCHO,CH3CH = CHCHO,若选用一种无-H的醛和一种-H的醛进行交错羟醛缩合,则有合成价值。,第四节 醛、酮的化学性质,四、-H 的反应,复习回顾,(2) 互变异构,(1) -H 的酸性,1-H 的酸性与互变异构,主要影

19、响因素:,共轭,氢键,烯醇式含量高的可以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2-H 的卤代反应,(1) 卤代反应 :,酸催化下的卤代,酸催化下可得到一卤代物,碱催化下的卤代,碱催化反应速度较快, 难控制在一卤代物阶段。,(2) 卤仿反应,制备少一个碳原子的羧酸。,常用碘仿反应来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碘仿反应的范围:,3.羟醛缩合反应,(2)交叉羟醛缩合反应,芳醛与含有-H 的醛、酮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交错缩合生成,-不饱和醛(酮),该反应称为克莱森-施密特(Claisen-Schmidt)反应。,(3)酮的缩合,含有-H的酮也可以发生类似的缩合反应,即羟酮缩合反应,但相对较难。,克莱森-施密特(Claisen-

20、Schmidt)反应,二酮化合物可进行分子内羟酮缩合,是目前合成环状化合物的一种方法。,(4)醛、酮的缩合,4醛酮的其它缩合反应,芳醛和含有-H的酸酐作用生成,-不饱和羧酸的反应叫柏琴(Perkin)反应。,芳醛,酸酐,不饱和羧酸,肉桂酸,例:,与相应酸酐结构相同的羧酸盐,(1) 铂金(Perkin)反应,催化剂:,(2) 曼尼奇( Mannich)反应,含有- 氢原子的化合物(如醛、酮等),在酸性条件下与醛和氨 或伯、仲胺之间发生的缩合反应。,曼尼奇反应又称为胺甲基化反应,氯甲基化反应,三分子消除,Mannich反应应用托品酮的合成,对照,五、醛、酮的氧化、还原,一、醛的氧化:,醛易被氧化生

21、成酸。,1.强氧化剂氧化,C6H5COOH,KMnO4 、K2CrO7/H2SO4,2. 弱氧化剂,2. 弱氧化剂,Ag(NH3)2OH,托伦(Tollens)试剂,RCOONH4 + 2Ag+ H2O + 3NH3,此试剂都不能使酮氧化,故可用它鉴别醛酮,银镜现象,只氧化醛,不氧化酮,C=C、 CC,反应范围:,银氨溶液,Fehling试剂,可用于鉴别脂肪族醛和芳香族醛,硫酸铜和酒石酸钠钾及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液,斐林试剂,砖红色,本质是新配制的氢氧化铜 ,,可氧化脂肪醛为脂肪酸,芳香醛一般不被氧化。,3. 自动氧化,二、酮的氧化,只有环己酮氧化成己二酸具有合成意义。,醛储存在棕色瓶中,1.

22、被强氧化剂氧化:,酮难被氧化,使用强氧化剂(如重铬酸钾、浓硫酸、硝酸等)氧化酮,则发生碳链的断裂而生成复杂的氧化产物。,2. 酮被过氧酸氧化,酮被过氧酸氧化生成酯,这样的反应叫拜尔菲林格反应,过氧酸:,过氧乙酸,三氟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加氧顺序:,反应机理:,R3C- R2CH- Ph RCH2- -CH3,(了解),3. 酮被HIO4和托伦试剂氧化,-羟基酮与托伦试剂反应,生成-二酮:,醛或酮的 -碳上存在着羟基时,HIO4也可以定量地把它氧化成为小分子的羰基化合物和羧酸。,即:,三、 醛 酮的还原反应,利用不同的还原条件,可将醛、酮还原成醇或烃。,1催化氢化,产率一般都很高(90-100

23、),优点:,缺点:,选择性差,若分子中还有其它不饱和基团如:C=C、CC、NO2、CN、COOR等也将被还原。,2金属氢化物还原,不稳定,遇水剧烈反应,只能在无水环境中使用 。,(1)LiAlH4还原,LiAlH4特点:,不还原 C=C、CC;,还原能力强,选择性差,例如:,(2)NaBH4还原,NaBH4还原的特点:,NaBH4是一种中等强度的还原剂,选择性强,只还原醛、酮、酰卤中的羰基,不还原其它基团。,比较稳定,可在水或醇中使用,例:,3.金属还原法,(1) 镁汞齐还原,生成的邻二醇在浓H2SO4作用下,可发生片哪醇重排。,该还原反应将导致副产物邻二醇等生成,故收率往往不高,而用于醛的还

24、原其收率更低。,(2) Na/C2H5OH 还原,(了解),醛、酮在锌汞齐和浓盐酸作用下,被还原为烃,羰基变为亚甲基。,间接在芳环上引入直链烃基的方法,(3)克莱门森(Clemmensen)还原,酸性还原, 对酸敏感的底物不能使用此法还原,特点:, 芳香酮效果较好, 对双键无影响,应用:,以苯为起始原料合成,解:,(4)吉尔聂尔-沃尔夫-黄鸣龙还原法,醛、酮在碱性及高温下,在高压釜中与肼反应,羰基被还原为亚甲基称为吉尔聂尔-沃尔夫反应,1946年-黄鸣龙改进了这个方法:a 将无水肼改用为水合肼;b 碱用NaOH;用高沸点的缩乙二醇为溶剂一起加热。,六、康尼查罗反应(Cannizzaro ),没

25、有-H的醛在浓碱的作用下发生自身氧化还原(歧化)反应分子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等摩尔的醇和羧酸盐的反应称为康尼查罗反应。, 无-H 的醛作反应物;, 浓碱性条件;, 产物一个被氧化, 一个被还原。,反应特点:,歧化反应,甲醛与另一种无-H的醛在强的浓碱催化下加热,主要反应是甲醛被氧化而另一种醛被还原,交叉康尼查罗反应:,此反应是制备 ArCH2OH 型醇的有效手段。,第五节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不饱和羰基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即含有羰基,又含有不饱和烃基的化合物。,根据不饱和键和羰基的相对位置可分为三类。,烯酮(RCH=C=O),-不饱和醛酮(RCH=CH-CHO),孤立不饱和醛酮 (RCH=CH(C

26、H2)nCHO) n1,一、亲电加成,与HX加成,(1,4-加成和3,4-加成),1,4-加成和3,4-加成产物相同,3,4-加成,1,4-加成,-不饱和醛酮具有烯烃和羰基的性质,二、亲核加成,与HCN加成为例:,-不饱和醛酮既可发生1,2-亲核加成也可发生1,4-亲核加成,1,4-加成,1,2-加成,1,4-加成相当于3,4-加成,迈克尔加成 Michael reaction,含活拨氢的化合物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先生成碳负离子,然后碳负离子与,-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发生1,4-加成。,迈克尔加成常用于有机合成,第六节 醛、酮的制备,一、醛和酮的工业合成,1. 低级伯醇和仲醇的催化脱氢,2. 烷基苯的氧化,二、伯醇和仲醇的氧化,1. 伯醇氧化到醛,氧化剂,特性,C5H5N CrO3,活性MnO2,是氧化伯醇为醛最好的试剂,非常温和的氧化剂, 仅氧化烯丙醇、苄醇,沙瑞特试剂,3. 羰基合成,2.仲醇氧化到酮,强氧化剂,Na2Cr2O7/ H2SO4,KMnO4 / H-,三、烃的氧化,四、傅克酰化法,五、芳环甲酰法,瑞默而梯曼(Reimer-Tiemann)反应,六、,-不饱和醛酮的制备,主要由羟醛缩合反应制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