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秋咏月,十 五 夜 望 月 王建 (唐),作者简介,唐代诗人王建,字仲初,颍川人。家境贫穷,曾“从军走马十三年”,“白发初为吏”,四十岁后才开始担任小吏,曾任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著有王司马集。与当时的著名诗人张籍齐名,两人创作诗歌的风格相似,善写乐府诗,并称“张王乐府”,后人称为“张籍王建体”。,八月十五的夜晚,碧空无云,如水的月光洒满庭院,好像给地上铺了一层白毡子。树影映在地上,随风婆娑,仿佛水草在摇曳。阴郁的树阴里,鸦雀们终于喜欢上了这皎洁的月色,慢慢安静下来,渐渐进入了梦乡。夜深了,不觉间,清冷的露水已偷偷地沾湿了庭院中绽开的桂花,好似悄降了一场润物无声的秋雨。,赏美景,请用形象的语
2、言描述一二两句的画面,注意景物的特征。,你能找几个词形容这十五夜的氛围特征吗?试试看。,幽静 冷清 寂寥,明明是自己在望月怀人,却不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曲笔,委婉地问出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家,将这种对月怀远的情思表达得蕴藉深沉。,悟真情,月出东山,诗人在望,乌鸦入睡,诗人还在望,桂花湿润,诗人仍在望。从这个“望”中你能读出诗人什么情感吗?从哪个词可看出?,诗人是如何巧妙地表达这份情怀的?,品语言,你觉得这首诗那些词用得很形象?试举几例。,“冷”,内涵丰富。 既写出了露水的特征,又从触觉角度来表现夜深这一境况,同时这一个“冷”字,还能看出诗人的内心感受孤寂,伤感。,“落”,运用拟人的
3、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给人以动态的形象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用得不同凡响,新颖别致。,如:“白”,明写地面,实写如水的清冷的月光, 虚实结合,引发无限联想。,“湿”,突出夜已深,露水重,桂花湿润了。表明桂花在露水中已浸润之久,露水轻盈无迹。突出诗人思念之深。,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望月景,抒怀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十五夜望月,析技巧,情感诵读,十五夜望月 王建(唐),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 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庭地白树栖鸦,,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月皎疑非夜,林疏
4、似更秋。,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咏月词赋,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赏析古诗词,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从形象、情感、语言、技巧等几方面入手分析。 1.形象:诗中的人、景、事,分析其特征; 2.情感:抓诗中的关键词,即“诗眼”; 3.语言:找诗中形象典型的词语,体味其妙; 4.技巧:分析诗中的修辞、写景的方法、抒情的方 式等等,领会其巧。,赏鉴方法,练一练,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1.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遥夜:长夜。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竟夕:终宵,即一整夜。 2. 末两句:月光虽可爱,却不能用手抓来送给远方的亲人,只好回屋睡觉,希望得个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