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311690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语选读,汉平帝时封“褒成宣尼公” 唐代加封为“文宣王” 元加封“大成至圣文宣王” 清世祖封“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朱子语类卷93,颜回(前521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聪明过人(回也闻一以知十 ), 雍也说他“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陋巷简居,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反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此后历代统治者不断追加谥号:唐太宗尊之为“先师”,

2、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山东曲阜还有“复圣庙”。,子贡端木赐,字子贡,(前520前456)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他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卫两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相传,孔子病危时,未赶回。子贡觉得对不起老师,别人守墓三年离去,他在墓旁再守了三年,一共守墓六年。,子路仲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鲁国卞。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孔子了

3、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后为卫大夫孔悝家宰,在内讧中被杀。(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 ),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孔子的孙子孔汲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

4、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营养。,了解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 ()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 ()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 ()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两者的态度 【同】强烈不满于混乱污浊的现实。 【不同】隐者:出世却不忘世,却终究选择洁身自好,超然避世。不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孔子:于天下无道之时,勇于担当,入世救国,自我考虑较少。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的人生态度积极入世; 勇于担当; 以天下为己

5、任;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名言警句,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不会致力于饮食及居住环境上追求安饱,努力勤快地做事而且谨慎地说话,又能主动地向志向行为高尚的人请求教导指正,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时,便立定志向于学习之上;三十岁时,能立身处世;四十岁时,可以免于迷惑;五十岁时,已经能够领悟天命;六十岁时,就可以顺从天命;七十岁时,终于能做到随心所欲而行,且所为都能合于规矩的境界了。) 4、

6、朝闻道,夕死可矣。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了解义,行事也以义为标准。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易追逐利益。 ),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 7、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一样的墙壁不能粉刷。)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 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者乐水,是因为智者乐运其智以利人,如同流水,自然无滞。仁者乐山,是因为仁者喜能承载以利生,如山不动,万物荣焉。智者善应事

7、,动如脱兔;仁者守真心,静如处子。智者得志而乐,仁者无忧故寿。智者有功则民喜,仁者有德则众归。),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坦荡,小人经常心绪不宁。)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 ),1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者不忧愁,智者不迷惑,勇者不畏惧。 ) 1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有失礼教的东西不看

8、,有失礼教的传闻不听,有失礼教的话语不说,有失礼教的事情不做。) 1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助人成就善事,不助人成就恶事。小人与这相反。 ) 19、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诗书礼乐之文结交朋友,以朋友辅助为仁,可谓得其交友之道。) 2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3、言必信,行必果。 2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做好工作,必须先磨快工具。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 27、君子和而不同

9、,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 ),28、既来之,则安之。 29、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小事情上不忍耐让步,就会打乱今后的一些大计划。) 30、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3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32、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 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