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小石潭记,小石潭,就是石 头围成的小水潭,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芮城、运城一带)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代表作有永州八记等。小石潭记说是永州八记之一。,记:“记”是古代的一不定文体, 一般来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事、某物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的记下来,都可以称“记”。“记”可以全是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叙事、描写、议论相结合(如岳阳楼记),还可以是说明为主(如核舟记)。,柳宗元,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能正确朗读课文2.能借助注释翻译课文第1-2段。,自学指导一:齐读课文并圈划出生字词
2、。 结合注音和节奏断分再读课文两遍。(7分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ng)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n)石底以出,为坻(ch),为屿,为嵁(kn),为岩.青树/翠蔓,蒙络(lu) /摇缀(zhu),参(cn) /差(c)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然/不动;俶(ch)尔/远逝,往来/翕(x)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du)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o)无人,凄神/寒骨,悄(qio
3、) /怆(chung)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gng)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自学检测一:(5分钟)1.齐读课文;2.请两名同学读1-2段。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
4、生曰恕己曰奉壹,自学指导二: (12分钟)结合注释,自主翻译第1一2段,将译文写在练习本上(提示:注意红色字的意思)。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自学检测二 8分钟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
5、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 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向下走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潭以整块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和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喜欢。,名词作做状语:向西,名词做状语:向下;往下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全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 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分布水底的石面上。 呆呆地不
6、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样子, 好像与游人相互逗乐。,形容词作动词:嬉戏;逗乐。,名词作做状语:向下,一、背诵课文前两段,消化课堂知识。 二、完成课时练的“自主学习”部分。,当堂训练 10分钟,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分钟) 1.能正确翻译课文第35段节文意,积累文言字词。 2.能结合译文读出原文,并背诵,自学指导一: (12分钟)结合注释,自主翻译第3-5段,将译文写在练习本上(提示:注意红色字的意思)。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
7、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自学检测一 8分钟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 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译文】:向水潭的西南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 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忽明忽暗,时隐时现。溪流两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无法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坐在潭上,四面被竹子树木环绕合抱着,寂静寥落没有 其他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冷清,不可久留,就记下小石潭的景色便离去了。,名词作做状语:向西南,记下小石潭的景色,名词作做
8、状语:像狗牙那样,源头,因为,环境,停留,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 一同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 来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跟从,年轻人,自学指导二:归纳本课“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文言词汇现象。 (5分钟)A、一词多义 B、词类活用 C、古今异义,自学检测二:(8分钟) A、一词多义,全石以为底 为坻,为屿,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作为,大约,形成、成为,可以,如鸣佩环 竹树环合,西南而望 记之而去,水尤清冽 其境过清,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参差披拂 犬牙差互,玉环
9、,环绕,表修饰,不译,连词,表顺承,不译,表承接,可不译,因为,长短不一,交错,清澈,冷清,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隶而从者 ( ),由,跟随,B.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下见小潭(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2.皆若空游无所依 (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3.日光下澈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4.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星那样;蛇,像蛇那样) 5.其岸势犬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6.心乐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快乐) 7.凄神寒骨 (形容词使动用法,凄,使凄凉;寒,使寒冷),C.古今异义,1.乃记之而去2.小生3. 不可久居:,古义: 今义:,古义: 今义:,
10、离开,前往,年轻人;,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古义: 今义:,停留 居住,自学检测二:根据译文读出原文 5分钟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 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互碰撞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砍倒竹子,开出一条道路,向下走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潭以整块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成为 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和藤蔓,遮掩缠 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全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 似的。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分布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 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的样子,
11、好像与游人相 互逗乐。 向水潭的西南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 样蜿蜒前行,忽明忽暗,时隐时现。溪流两岸的地势像狗牙那样参 差不齐,也不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坐在潭边,四面被竹子树木环绕合抱着,寂静寥落没有其他 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过于冷清,不可以久留,就记下小石潭的景色便离 去了。 一同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 来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1)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不可知其源 (2)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隶而从者 (3)清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 (4
12、)乐 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大约),(能够),(能够),(由,自),(跟随),(清澈),(凄清),(以为乐),(逗乐,嬉戏),一、一词多义,当堂训练 14分钟,1、从小丘西行闻水声2、下见小潭3、日光下澈4、斗折蛇行5、其岸势犬牙差互,二、词类活用,6、心乐之7、凄神寒骨,向西。(名作状),向下 (名作状),向下 (名作状),像北斗星那样 像蛇那样(名作状),像狗牙那样(名作状),对感到快乐(形容词作动词),使凄凉 使寒冷,1、乃记之而去2、崔氏二小生:3、不可久居:,三、古今异义,去:(古)离开 (今)前往,到某处,小生:(古)年轻人 (今)戏曲中的一种角色,居: (古)停留 (今)居住,第
13、三课时,学习目标 1分钟1、理清文章的思路2、学习古文中细致的景物描写3、领会作者借景所抒发的情感,自学指导一 (7分钟),齐读课文,思考: 1.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各段围绕小石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 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自学检测一:(8分钟),1、概括每一段的段落大意,并思考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附:同游者,2、各段围绕小石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景物:,特点:,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
14、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按照游览的顺序】,幽静、凄清,石、水、鱼、溪身、岸势、竹树等,自学指导二 3分钟,2、再读课文,结合文章背景思考:柳宗元来游小石潭,到底是“乐”还是“凄”?为什么?,【文章背景】 柳宗元,贞元初年进士,官监察御史。顺宗时,王叔文执政,他任礼部员外郎,锐意推行政治改革。不久,王叔文失败,他也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在南方凡十四年,死于柳州。本文就是作者被贬永州期间所写。,1、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感发生了 怎样的变化?,一切景语皆情语!,2、作者到底是“乐”还是“凄”?为什么?,先是欢乐,后是忧伤,但主要还是忧伤。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
15、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作者由小石潭景致美丽却无人欣赏联想到自己虽有才华却无人重用,不禁悲从中来。,自学检测二 5分钟,1、找出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说说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心乐之。,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乐,凄,一切景语皆情语!,似与游者相乐,自学指导三(3分钟),(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2)统观全文,文章描写景物抓住特征尽现神奇, 小石潭神“奇”体现在潭石“奇”
16、 、潭水“奇” 、潭源“奇” 、潭境“奇”,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并概括其特点。,自学检测三(6分钟),(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2) 小石潭“奇”在哪里?,(1)潭石奇,“全石以为底”。(最独特之处石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2)潭水奇,“如鸣佩环”,写水声奇美,突出了水声的悦耳动听。 “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似
17、与游者相乐”。,(3)潭源奇,“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4)潭境奇,“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异石纷呈,声悦水澈,曲折、多姿、神秘,清幽凄凉,声悦,水澈,曲折,多姿,神秘,清幽,凄凉,小 结,本文以生动的笔法描写了小石潭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清孤寂的心境。语言简练、生动,刻画景物细腻、逼真。,小石潭记,发现小潭:,移步换景,潭中景物:,潭水清:清澈透明,游鱼乐:动静结合,特写镜头,小潭源流:,溪身: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形象比喻,潭中气氛:,寓情于景,记录同游者(附录),抒发在寂寞处境中的悲凉凄苦的
18、情感,隔-闻-伐-取-见,气氛:凄清 悄怆,水清,石奇,树茂,感觉:凄苦孤寂(孤独凄凉),侧面描写,(动词准确),发现小潭:,闻,隔,伐,取,见,(动词准确),潭中景物:,潭水:,清澈,侧面描写,游鱼:,活泼 动静结合,特写镜头,小潭源流:,溪身:,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形象比喻,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寓情于景,记录同游者,乐 忧,潭石:,奇形怪状,小结:,当堂训练 8分钟,1解释下列句中蓝色词语的含义。(1)水尤清冽( )(2)素湍绿潭( ) (3)蒙络摇缀( )(4)斗折蛇行(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_。 (2)、写游鱼自
19、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_。 (3)、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_。,似与游者相乐。,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清凉,激流,下垂,像北斗星一样,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明小石潭人来人往,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这里的写景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 B,作者游小石潭时感情随所闻所见而变化,开头心情快乐,这从作者“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知。 C,本
20、文作者的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D、作者将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A,4,下列问题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B、本文描写景物特征异常鲜明,有很多正面描绘,如为突出潭水清澈的特征时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作者正面进行了描写。 C、文章先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表现了柳宗元因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 D、第四段写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