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章 头 痛Headache广州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麻醉学教研室 黄乔东E-mail : Tel : 13710603045,第一节 概 述头痛是常见的疾病,也是许多疾病普遍存在的一种症状。我国有近90的男性和95的女性一生中有过头痛的体验。头痛不仅发生于成人,亦见于小儿。,一、头痛的发生机制(学习重点)头痛的发生因素:血管的收缩与扩张,以及脑血流变化;大脑功能障碍;脑膜受到炎症、出血和水肿的刺激和牵张;颅周及颈项部肌肉收缩异常等;脑神经痛觉纤维的活化;神经组织中致痛物质增加,如5-羟色胺 (5-HT)、 内啡肽等。,原发性头痛的发生机制:1. 血管学理论 脑血管在头痛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
2、作用。偏 头痛发作前颅内动脉收缩,随之颈外动脉系统扩张。2. 神经学理论 大脑本身功能障碍所致。阈值降低、疼痛感受区域扩大等,出现痛觉过敏(hyperalgesia)、 痛觉超敏(allodynia)。,二、头痛的分类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 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将头痛分为三部分:1. 原发性头痛 多为功能障碍而无结构损害,是最常见的疼痛类型 ;2. 继发性头痛 局部器质性损害或全身性疾病的一种症状,包括感染、肿瘤、创伤、脑血管病等;3. 脑神经痛、原发性顔面痛和其他头痛。每类头痛又可分为若干亚型,每一亚型仍可继续细分,最多可达四级。,三、头
3、痛的诊断程序,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检,有无值得警惕的发现,考虑原发性头痛、推敲 有无不典型之处,明确原发性头痛类型,结合辅助检查判断有无引起 继发性的疾病,明确继发性头痛类型,无,无,无,有,有,有,?,第二节 偏头痛Migraine,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多种症状同时存在的疾病,头痛常常限于一侧头部。发病率约15%,女男。一、病因及病理生理1. 血管及大脑功能异常2. 神经递质变化 5-HT3. 遗传因素 多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二、临床特点1. 发作性,间歇期无症状;2. 大多为一侧,局限于额、颞及枕部;3. 搏动性剧痛,可转为持续性钝痛;4. 可有先兆症状,如视野缺损、眼肌麻痹、 恶心呕吐、
4、无力等。,三、诊断与鉴别诊断(学习难点),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A. 至少有5次发作符合BD项标准; B. 头痛发作持续时间为472小时; C. 头痛至少具有下列特点中的两项1. 单侧性 2. 搏动性3. 中度或重度疼痛 4. 头痛因爬楼梯或其他类似体力活动而加重 D. 头痛间期至少具有下列中的一项1. 恶心和(或)呕吐 2. 畏光和怕声 E. 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四、治疗,(一)一般治疗1. 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保持安静,卧床休息;2. 避免声光刺激;3. 节制饮食,不吃刺激性食物;4. 戒烟戒酒等。,(二)药物治疗急性期主要用曲坦类、麦角碱类、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 (non-steroi
5、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1.曲坦类药(5-HT受体激动剂) 舒马曲坦(英明格)、佐米曲坦(佐米格)等。,2. 麦角碱类 双氢麦角胺、甲基麦角胺等。3.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阿斯匹林、布洛芬、扶他林、西乐葆等。,预防性药物主要有受体阻滞剂、抗癫痫药、抗抑郁药、钙通道阻断剂。,1. 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2. 抗癫痫药 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等;3. 抗抑郁药 阿米替林、百忧解等;4. 钙通道阻断剂 氟桂利嗪、尼莫地平等;注意:连续服用3月以上才能判断预防效果;服用预防药物912个月后停药观察,偏头痛可 自行发作减少。,(三)神经阻滞疗法神经阻
6、滞疗法用于头痛急性期效果良好,配合药物能迅速缓解头痛。,1. 星状神经节阻滞 或置管、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射频,Horners syndrome,2. 眶上神经和枕大小神经阻滞,3. 颞浅动脉旁痛点阻滞,4. A型肉毒毒素治疗,A型肉毒毒素是肉毒梭菌产生的一种神经毒素,它是已知毒素中毒力最强的毒素,微克量的毒素即可使人中毒死亡。肉毒毒素可阻止神经与肌肉间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传递而产生松弛性麻痹。临床用于治疗偏头痛、眼睑痉挛、面肌痉挛等。,各种注射点比较 271例,8个月, 双皱眉肌,各25U (55优,28良) 双前额+枕后双前额+ 颞肌 痛点:中间降眉、双皱眉、额、颞枕、斜方、头长、头
7、半棘肌 每点各1025U 总量 100U,第三节 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紧张型头痛是颈部和头面部肌肉持续性收缩而产生的头部压迫感、沉重感和紧箍感。分为偶发性、频发性和慢性紧张型头痛三亚型。一、病因与病理生理(一)肌肉因素 骨骼肌持续性收缩,发生继发性缺血,致痛物质产生增多,从而引起疼痛。,(二)血管因素小动脉受压、收缩,导致肌肉缺血和疼痛,说明血管运动调节异常是产生头痛的原因之一。血管扩张剂,能明显减轻部分病人的症状;但有40病人症状加重。(三)精神因素 几乎所有病人都有明显的焦虑,74的病人显著情绪紧张,35表现为忧郁,说明精神因素占重要的地位。,二、临床特点好
8、发于青年人,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1. 两侧颞部钝痛和束带样紧箍感,也可以同时出现枕部、顶部和全头痛;2. 头痛常为持续性, 整天或常年头痛,疼痛 程度可变化。,三、诊断依据发作性紧张型头痛的诊断标准A头痛发作至少有10次符合下述BD标准 B头痛持续30分钟到7天 C至少有下列两项疼痛特点1. 压迫或紧箍感(非搏动性)2. 中度疼痛,不影响日常生活 3. 双侧性4. 不因爬楼梯或日常活动而加重疼痛 D.具有以下两项1无恶心或呕吐2不存在畏光和声响恐怖,或仅有一项 E不归因于其他疾患,慢性紧张型头痛的诊断标准A. 头痛平均每个月为15日以上,持续3个月以上 (180日/年),且符合BD各项标准
9、B头痛可能持续数小时C至少符合下列疼痛特点中的两项1疼痛位于两侧2疼痛性质为压迫性或紧箍性 3疼痛程度为轻度或中度。4头痛不因上楼梯或类似日常躯体活动而加重。D具有下列两项1仅有下列症状之一:恶心、畏光、怕声。2无呕吐。 E不归因于其他疾患。,四、治疗(一)药物治疗急性头痛发作用镇痛药物和NSAIDs有效。慢性紧张型头痛常用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作为首选。可选用镇静药、肌松药,但应避免频繁使用含咖啡因药物,以免停药后反跳。(二)神经阻滞疗法1.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发作性头痛有较好疗效。2. 痛点阻滞或枕大小神经阻滞。,(三)物理疗法能松弛紧张的骨骼肌,缓解紧张型头痛,效果肯定。可选用按摩、经皮电
10、刺激、离子导入治疗等。(四)心理疗法 心理治疗应采取不同的方法,让病人知道本病的长期性和可逆性,增强战胜疾病信心。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均很有用。,第四节 丛集性头痛及其他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常常固定于头部一侧,局限于眼后方,发作时呈爆炸样痛。 一、病因与病理生理丛集性头痛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生物钟调节失控和组胺释放有关。,组织胺是一种血管活性物质,能强烈扩张血管。头痛发作时组胺释放、血浆组胺增加;在皮下注射组胺也可使49%的病人产生头痛。但是,应用组胺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欠理想,说明其非唯一因素。,二、临床特点1. 头痛发作呈密集性、间歇性,一
11、般持续2周至3个月,两次发作的间歇至少14天,但一般为几个月。2. 大多为单侧,少数病人下一个丛集期可转移到另一侧。3. 发作时有剧烈头痛,难以忍受。4.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短,疼痛最剧烈的时间为1015分钟,但可维持数小时(15180分钟)。5. 伴有明显自主神经症状而无胃肠道症状。,三、诊断丛集性头痛的诊断标准(ICHD-2) A 至少有5次符合BD标准的头痛发作 B 剧烈的单侧眼眶、眶上和(或)颞部疼痛,未经 治疗持续15180分钟 C 头痛伴有疼痛侧的至少下列一项体征1. 同侧结膜充血和(或)流泪2. 同侧鼻塞和(或)流涕 3. 同侧眼睑水肿4. 同侧前额和面部出汗5. 同侧瞳孔缩小及或
12、眼睑下垂6. 躁动或不安宁 D 发作频率:从每隔1天1次到每天8次,四、治疗(一)氧气疗法以面罩吸入100氧气,1015分钟后,6070的病人症状可缓解。吸氧能使脑血管产生明显的收缩,对抗丛集性头痛发作时的血管扩张。,(二)药物治疗1.舒马曲坦用于急性发作期。2.碳酸锂每日600900mg,连服两周为一个疗程。3.美西麦角每日34mg,连服56个月,间歇1个月。用于慢性丛集性头痛和预防治疗。4.维拉帕米40mg,每日4次,连服4周为一个疗程。5.泼尼松60 mg,早晨顿服,连服3天后减量。苯噻啶,丙戊酸钠、NSAIDs对部分丛集性头痛病人有效。,(三)神经阻滞疗法在丛集性头痛发作期,神经阻滞对
13、缓解剧烈头痛有较好疗效。常采用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龙12.550mg,或地塞米松510mg,加局麻药,行枕下注射,或枕大神经、枕小神经、眶上神经阻滞,颞浅动脉旁阻滞,痛点阻滞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等。,偏头痛、丛集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的区别偏头痛 丛集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可能病因 遗传、5-HT 生物钟失调、组胺作用 肌肉、血管等好发年龄 2530岁 2050岁 2030岁 性别比(男:女) 1:4 57:1 1:3 头痛特点 搏动性 周期性爆炸痛 压迫痛、紧箍感 头痛部位 单侧 单侧眶周 枕部、双颞 持续时间 472h 15min3h 30min7d 头痛程度 中重度 重度 轻中度 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 结
14、膜充血、流泪、流涕 极少,第五节 头部外伤后头痛头部外伤后头痛是头部外伤后常见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外伤后头痛和慢性外伤后头痛。颅脑外伤性头痛的机制是器质性、精神性或两者兼有。一、急性颅脑外伤后头痛 脱水降颅内压,二、慢性颅脑外伤后头痛IHS(1988)将颅脑外伤后头痛持续8周以上者定义为慢性颅脑外伤后头痛。 由于慢性颅脑外伤后头痛存在器质性和心理性因素的复杂关系,治疗常常困难。每天和长期应用镇痛药也可能导致慢性药物性头痛。因此,对慢性颅脑外伤后头痛治疗,应重视心理治疗。,第六节 颈源性头痛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是指由于高位颈部脊神经(C1C3)所支配结构的病损所
15、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一、病因及病理生理1.解剖学机制 颈部或枕部的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如神经(根)、钩椎关节、椎间盘、骨、骨膜、肌肉、韧带、血管等的异常变化,使C1C3后支、枕大、小神经受到卡压或刺激引起头痛。,2. 机械刺激学说 头部过伸、过屈或突然旋转过度可致寰枢关节错位、脱位、小关节变形、关节囊受损、 C1、C2、C3和枕大、小神经受压或刺激引起头痛。3.炎症水肿学说 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与局部炎症、水肿有关;在上段颈椎的损伤、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劳损可产生炎症水肿反应,使C1、C2、C3神经受压或刺激引起头痛。,二、临床表现1. 单侧头痛,疼痛首先发
16、生于颈部或后枕部,随之扩散至病变侧的额、颞、顶部及眶部;2. 疼痛呈刺痛,阵发性,无搏动性疼痛;3. 头痛发作持续时间不定,但常持续数小时;4. 颈部活动受限,可伴有同侧肩部及上肢痛;5. 可伴有耳鸣、头晕、恶心、呕吐等。,三、诊断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 A.颈部症状和体征1.颈部活动和(或)头部维持不适当体位时, 头痛症状加重;2.在患侧上颈段或枕部压迫时,头痛症状加重;3.颈部活动受限;4.患侧颈、肩或上肢呈非根性疼痛,或偶有上臂 根性痛症状。 B.神经阻滞有显著效果 注:根据A1、A2和B即可确诊,A3、A4进一步支持诊断,C.头痛特点1.中度痛,无跳痛及撕裂性疼痛;2.头痛通常起于颈部,
17、然后扩散至枕顶部甚至额部;3.头痛发作持续时间不等,一般数小时至数周,转为慢性时呈持续性、波动性痛; D.其他重要特点1.吲哚美辛、麦角胺类治疗无效;2.女性多发;3.有严重颈部间接创伤史; E.其他的一般特点可伴有耳鸣、头晕、恶心、呕吐等。,(四)治疗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1.药物疗法 第一线药物为NSAIDs。 (1)芬必得 0.3,bid; (2)双氯芬酸钠 50mg,tid;扶他林 75mg,qd或bid; (3)塞来昔布 0.2 qd或bid。,2. 神经阻滞疗法 (1)颈椎旁神经阻滞(C2) (2)枕大、小神经阻滞 (3)星状神经节阻滞 (4)硬膜外神经阻滞,(5)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
18、 (6)小关节注射 (7)侧隐窝注射 (8)射频治疗,3.物理疗法 经皮电刺激、超激光、磁疗、热疗均可用于颈源性头痛的治疗。4.手法推拿 通过按摩使紧张的肌肉、韧带松驰,恢复颈椎的内外平衡。此外,颈椎牵引、针刺疗法、穴位埋线、小针刀等均可用于颈源性头痛的治疗。,小针刀疗法,小 结: 1.头痛的分类及发生机制; 2.偏头痛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紧张型头痛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4.丛集性头痛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5. 颈源性头痛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思考题1.头痛的发生机制; 2.偏头痛的定义、临床特点、治疗; 3.紧张型头痛的定义、临床表现、治疗; 4.丛集性头痛的定义、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5.简述偏头痛、紧张型头痛、丛集性头痛的区别。,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