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长者服务:“烛光白云”计划1、服务需求白云街 10 个社区居委会各项数字统计的统计数据显示,白云街户籍总人口为 58725 人,总户数为 17588 户,其中 60 岁以上老人占 14.5%。其中东船上、东湖新村以及筑南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位居前三。根据社区 31 名调研员对不同社区总 50 名老人的调研报告来看,老年人服务的需求集中在老年人康乐活动占34%、衰弱老人服务(看病陪同、护理、康复、日托、膳食、清洁、探访)占28%、老年人健康教育占 16%、独居服务(陪伴、探访、陪同看病、上门义诊)占 16%、老年人自我充实服务占 14%、高龄老人服务占 10%、 、老年人志愿服务占 10
2、%、老年人心理调适占 10%、代际沟通辅导占 10%。老年人特点:长者对看病陪同等居家照顾需求比较大:长者由于身体不方便、亲人不在或者工作较忙,没有时间陪同老人去医院定期检查或者是突发情况身体健康的照料,特别是独居老人的需求更大。其他探访、慰问、清洁等居家照顾也比较需要。长者的沟通交流比较缺乏:长者经历了风风雨雨,一生的感慨,无处讲述。由于与子女沟通比较少,有的也只是一两个同伴,没有很好的倾听者。特别是独家老人。他们需要更多的同龄人、亲人们以及社会热心人士的关心与沟通。长者退休后主要的日常活动:集中于观看电视、报纸杂志、体育锻炼、聊天、棋牌。退休后缺少与社区交往的契机,使一部分长者往往独自行动
3、,或者以养宠物种花草代替内心的孤独。部分弱老出门不便,在精神上异常孤独。发挥长者的余热,让长者老有所乐,老有所为非常必要。邻里互助对本区长者尤为重要:当长者遇到心情不好时,他们首选的倾诉对象大多是邻居、居委会,不是很愿意麻烦儿女。而长者往往需要及时的协助,邻里的互助、长者间的互助可以给长者支持一个较大补充力量。长者关注自身保健,但参与途径缺乏:在前期服务阶段透过服务,发现大部分身体较好的长者,他们比较关注自身的保健,愿意参与社区服务。部分长者喜欢参加舞蹈队和歌唱队等,但缺乏实操的方式和途径,都很希望能在就近社区参加兴趣活动。长者对能有人倾听他们的故事需求比较大:长者都是一本厚厚的书,有阅历,有
4、经验,有故事。而且到了老年,他们对年轻时期的事记忆尤深,甚至想回到那些往事发生的地方故地重游。除了多聆听他们的故事,还可考虑帮助完成他们故地重游的愿望。加强长幼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几乎每一条街都对老人进行了调查,同时也看到很大部分的老人要不就是跟自己的儿媳关系不好,要不就是儿女太忙没空理他们,还有就是老人独居的,但我们知道老人都是比较孤独和活动内容单调的,年纪大了就更希望得到来自各方特别是家人的关心和照顾。加强彼此间的联系,促进交流与感情就显得十分必要。2、服务理念:(1)为社区老人营造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友善温馨的社区环境。(2)为社区老人提供全面照顾和重点关怀,满足其
5、需要,使社区老人过着健康、受尊重、有尊严的生活。(3)建立老人的居家照顾网络,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有保障。(4)建立社区支持网络,扩大老年人的社区参与。3、服务目标(1)发展 50 位幸福长者。 (联手医院、企业、家庭和居民,改善独居、空巢长者的生活和居住环境,提升生活幸福感。 )(2)建立居家照顾点。 (携手家庭、义工和居民,探索新型社区居家养老方式,提升衰弱独居老人生活质量,加深长者的社区归属感。 )(3)建设长者日间活动中心。(4)建立一支长者义务服务队。4、服务范围(1)辖区内 60 岁以上有需要的长者。(2)辖区内独居、空巢老人、有特别需要的老年人为重点服务对象。5、特色服务(1)
6、居家照顾网络老有所养低龄长者、健康长者高龄长者、衰弱长者通过日间活动中心的各项活动及精神慰藉等,挖掘潜能,充实退休生活,提升能力感。通过家庭敬老院,促进长者互助,建立社区支持网络。通过家庭探访、精神慰藉等,使老年人的认识、情感和态度得到调试,生活得到更好的照顾。参与长者服务义工服务青少年服务服务代际沟通家庭服务支持社区医院服务 内容:根据社区衰弱、独居老年人的分布和衰弱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的需要,按照社区照顾的理念,整合社区资源,在一些衰弱独居老人的家庭,一个义工配对几个所需要服务的老人,为老年人提供义工服务、洗衣餐饮、陪同看病等服务,探索人口高龄化社区衰弱高龄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新方式。 特色:
7、切合老年人社区的需要,充分调动义工、长者之间的力量及联系,建立支援网络,因地制宜地设计并提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营造社区关爱长者气氛,促进代际共融。(2)日间活动中心老有所乐 内容:开展各种类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组织老人活动比赛、组建各类兴趣团队;老年人聚餐、娱乐、联谊活动;社区老人生日祝贺服务;社区老人集体出游活动,为老人举行专题晚会。开设各类健康保健服务,为老年人及其家人提供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方面的卫生服务;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采取适当的安全防护措施。 特色:发展健老兴趣爱好,挖掘潜能、充实退休生活,提倡老有所乐。创建发挥平台,增加其对社区的参与,实现
8、自我价值,协助健老适应老年生活,提升能力感。(3)精神慰籍服务 内容: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利用个案工作、小组辅导等手法,使老年人的认识、情感和态度得到调适,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和增进身心健康。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增加老年人的社区交往。 特色:以长者活跃理论为依托,以优势视角出发,倡导长者能力的发挥与运用,提高长者的社区交流与人际互动,提升长者的自信心与自我效能感的建立,更好的适应老年生活。(4)长者课堂老有所学 内容:定期组织社区义工或青少年义工为长者提供义务电脑教学、唱歌、跳舞等各类兴趣班服务、开展老年人健康专题辅导班,课程内容集中在老年人生活适应、疾病预防急救知识、时事评论等内容。开展兴趣
9、小组活动,以学会相关技巧的长者培训其他长者,或提供小组分享,形成服务的良性循环。 特色:将长者、社区青少年、工作员、社区义工连接起来。增进了长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群体认同与自我认同,建立社区支持网络,帮助长者积极、充实的度过银发岁月。(5)长者服务队老有所为 内容:建立长者服务队。如自治管理服务队、楼宇义工队,增强老年人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 (如社区义务治安巡逻,对社区不文明现象进行劝导,组织文体队伍,帮孤助残等) ;请老年人为社区青少年讲授生命故事,促进老人与青少年的关系等;编辑白云故事集,收集社区故事,增强社区归属感。 特色:鼓励长者关心社区事务,关注社区发展,增进长者与社区其他岁群的
10、交往,促进跨代共融。(6)社会支援服务 内容:有计划地开展各类形式的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多元化的活动;在老人有需求时,陪送老年人就医;根据老年人需求,协助或帮助老人购买生活用品;代读、代写、帮助处理老年人的各种文书资料,受老年人委托代领各种物品。 特色:有效链接社区资源,发挥社区互帮互助。(7)咨询信息服务通过举办各种形式、多种内容的活动,解答与老年人相关的各种心理、生理、政策等方面疑难问题。保障老年人与家人、社会的联系。(8)举办展览会为老年人举办一个展览会,可以让他们把收藏的宝贝拿出来分享,可以是以前有现在没有的东西,可以是有历史故事的旧照片,或者是画,书等旧的东西。每个东西上附有文字介绍,或者是这个东西蕴含的故事,也可以是老人本身的故事,记下来,通过展览与大家分享,这样不仅加深了对他们的了解,还会对他们有多一份尊敬之情。(9)社区老年人领导培训社区中培养老年人领袖往往更容易与杜区中的其他老年人交流。大多数老年人有与他人特别是同辈的老年人交往的意向,他们害怕孤独,热爱人群;老人们大多比较和蔼,态度亲切,容易让人产生信赖感,也就更易于与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老年人辛勤了一生,也接受了各种各样的磨难,他们位得如何去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许多老年人也比较热心,对于杜区内有困难的人往往抱以很大的热情,如社区中回不了家的孩子,因工作忙而无法照顾到家的中年人,他们都会很热情地去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