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板块 11 多极化与全球化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时间:40 分钟 满分:85 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 角度 题号国际力量对抗的原因 1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2不同时期对北约组织的评价 3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经济与政治格局的关系 4苏联的经济改革 苏联经济发展中的困难 5国家大力干预 6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调整知识经济的出现 7马歇尔计划 8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资本的国际化流动 9经济全球化的动力 10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 11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对待全球化的态度 12综合 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2017安徽合肥三模)美国学者福勒认
2、为:“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引起的世界性冲突大大超过基督教、儒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文明冲突。文化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而非原因。”材料旨在强调( )A.权力、财富分配不公现象较普遍B.世界冲突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利益C.宗教冲突在当今世界已基本消除D.文化的冲突只是表达冲突的载体解析:B 材料对当今世界冲突的各种原因进行了总结和对比,而其中强调的主要原因在于“因权力、财富影响分配不公以及大国不尊重小国”,即国家利益的冲突,所以选择 B项。2.(2017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市二模)1969 年,联邦德国推出“新东方政策”。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与西方合作的同时,加强与东方的谅
3、解;二是承认两个德国并存局面,加强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德国问题的最后解决。据此,联邦德国推行该政策有助于( )A.推动多极化格局的形成B.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关系C.德国摆脱“冷战”的影响D.调和美苏之间的敌对关系解析:B 尽管 1969年国际关系的主体是两极对峙,但在一定范围内仍有两极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联邦德国的“新东方政策”就是其中的典型体现。联邦德国的政策只能是推动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所以 A项表述错误;当时大的国际关系主体仍然是“冷战”,C 项错误;材料阐述的是联邦德国和东方国家的关系,没有涉及美苏,D 项错误。23.(2017山东烟台一模)“冷战”时期的政治评论员曾经指责
4、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这些评论员认识变化的背景是( )A.全球化趋势的加强B.两极格局瓦解使大国对抗的危险消失C.联合国作用的增强D.“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出现新的不稳定性因素解析:D 材料通过对军事联盟的作用的认识的不同,强调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因此选择 D项。材料没有涉及全球化的问题,A 项错误;B 项两极格局的瓦解并未消除大国之间的对抗,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军事联盟的作用,不是联合国的作用,C 项错误。4.(2017河北邯郸摸底)下面是研究者根据二战
5、后的世界发展史所作的简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A.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断完善B.世界政治格局决定着经济体系C.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D.政治格局与经济体系相互影响解析:D 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图片材料,20 世纪 90年代初,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对峙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为经济全球化扫除了障碍,原先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平行市场也逐渐呈现出“中心-外围”结构的全球化不断加强的趋势,故 D项表述符合题意。材料展现的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A 项表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A项;世界经济体系的变化决定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故 B项表述错误;C 项表述仅表达出部分图片材料的内容,不完
6、整,排除 C项。5.(2017安徽淮南、淮北二模)1958 年,苏联向非共产党国家出口的石油占石油出口总量的 74%,1963年上升到 89%;1958年,苏联宣布,凡是向西欧国家出口的石油产品降价 22.5%,向东欧国家出口的只降价 6%;1962年,苏联再次调整出口价格,分别降价 55.7%和 8.3%。材料反映( )A.社会主义阵营已名存实亡B.经济政策摆脱意识形态束缚C.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D.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资金解析:D 从材料看 19581963 年,苏联石油出口的主要对象为资本主义国家,且对西欧国家石油出口降低价格,结合当时苏联的经济现状分析,这是出于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D
7、 项正确。A、B 两项中“名存实亡”“摆脱”表述错误,C 项是在苏联解体后。6.下表是 20世纪 70年代末,欧洲各国国有化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全部就业和全部投资三项指标中所占比例简表。这一表格能够说明( )国家 占国内生产总值比% 占全部就业比% 占全部投资比%3意大利 24.7 25.4 47.1英国 11.1 8.1 20联邦德国 12 10.5 12.7法国 13.5 10.5 30A.欧洲各国经济仍未走出“滞胀”状态B.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仍在推行C.国有企业的数量在西欧各国普遍减少D.自由主义政策在欧洲成为历史解析:B 本题通过列举国有化企业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全部就业和
8、全部投资中的比重,在于强调国家干预经济的继续推行,所以选择 B项。A 项表述正确,但材料体现不出,排除。材料中没有前后对比,体现不出普遍减少,C 项错误;自由主义政策在欧洲仍然有一定地位,只是占据主次地位的问题,D 项错误。7.(2017湖北八校联考)“据统计在当代发达国家中,由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办公职员构成的新的职业群体迅速崛起并最终超过蓝领工人阶层,这个阶层的人数约占总人口数的 50%6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知识经济的发展 B.社会结构的变化C.福利国家的建立 D.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解析:A 本题是对人口职业结构变化原因的考查,B 项属于表现,C、D 两项与这
9、种社会变化无关。20 世纪 90年代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致使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员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在当代发达国家逐步占据人口比例的一半以上,所以选择 A项。8.(2017皖南八校联考)1947 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时,要求欧洲各受援国必须以政府项目的形式签约和履行。 这一规定( )A.反映了美国的霸权意识 B.加剧了欧洲各国的矛盾C.推动了各国国有化发展 D.旨在遏制苏联势力扩张解析:C 马歇尔计划推行过程中对受援国的一系列要求,曾经在欧洲发展过程中无意间起到了其他作用,欧洲一体化是其中之一,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受援国必须以政府项目的形式签约和履行”即要求各国加
10、强国有化比例也是其中之一,C 项符合题意。A、D 两项虽然是美国对外战略的表现,但与材料无关,错误;B 项材料体现不出。9.下面是 19801989 年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变化示意图(单位:亿美元)。据此可以推知( )A.冷战仍然在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B.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国际化加速C.科技革命促进了全球贸易新发展D.发展中国家被动参与经济全球化解析:B 材料信息展示的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变化,从中不能得出 A项结论,故 A项错误;20 世纪末,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由材料柱状图可知,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额大幅增加,正是资本国际化加速的表现,故 B项正确
11、;C、D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这两项。410.现代化和全球化是同一种历史运动,具有相同的方向性,都是由生产力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不是由任何个人或国家靠理性设计出来的,最终是由科技和资本发展自发形成的,因为科技和资本是一种比现代化和全球化更本质的存在。下列最符合题意的是( )A.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相互促进B.科技和资本是现代化和全球化核心因素C.现代化和全球化是完全一致的D.科技革命是全球化的有效催化剂解析:B 本题不仅表述了现代化和全球化之间的关系,而且重点强调了二者不断发展的共同因素在于“科技和资本发展”,所以 B项才是最全面的表述。11.(2017辽宁大连二模)2016 年是中国加入
12、 WTO的第十五个年头,根据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议定书第 15条的规定,授权世贸组织成员使用第三国即“替代国”价格或成本计算倾销幅度的非市场经济条款于 2016年 12月 11日到期终止。但是,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仍然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说明( )A.世贸组织致力于抑制国际贸易中的强权政治B.中国市场经济体系并未建立起来C.发达国家违反世贸组织的协商一致原则D.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任重道远解析:D 本题通过阐述中国在 WTO中的不公正地位,说明了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的处境及奋斗目标,所以选择 D项;世贸组织的宗旨是消除贸易壁垒,不是抑制强权政治,A 项错误;21世纪初,中国基本
13、确立市场经济体系,B 项错误;材料是当今世界经济竞争表现形式,并不能看成是发达国家违反世贸组织原则的体现,C 项错误。12. (2017哈师大附中二模)新加坡海峡时报提到:“全球化”这个词在 20世纪 90年代,被看作精英对穷人的剥削。到 21世纪以后,“全球化”开始带有半积极性的意味。自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认为,对于“全球化”,既不需要对抗,也不需要叫好。”材料表明( )A.全球化消除了文明对抗B.全球化在 2007年金融危机后加强C.对全球化关注日益淡泊D.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程度逐渐深入解析:D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待全球化的态度越来越理性,说明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
14、程度逐步深入。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小题,其中 13题 25分,14 题 12分,共37分)13.(2017豫晋冀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单极加多极世界对美国政策将产生下述影响: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二,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第三,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与欧洲保持良好合作是消除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所患的孤独症的良药。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材料二 在当前的国际政治中,大国
15、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但是,在大国之外,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力量。例如,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仍然可以团结起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的夭折和美国多次企图在联合国通过谴责中国人权的决议5遭到失败都说明了这一点。我认为,政治多极化应该把这些力量都考虑在内。政治多极化的真谛应是:世界是丰富、复杂和多样化的,世界上的事只能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不能由一个超级大国搞一言堂。张毅君全球化与多极化、单极化、美国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亨廷顿的国际格局观,并概括这一格局对美国政策的影响。(12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亨廷顿与张毅君对国际格局认识的相同
16、之处。(4分)(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应怎样积极融入当今世界格局。(9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亨廷顿的国际格局观是单极加多极世界。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的合作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与欧洲保持良好合作是消除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所患的孤独症的良药”可知,这一格局使美国在处理国际问题时需要与大国合作,可以利用超级大国的地位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要注意与
17、欧洲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第(2)问,根据材料一“单极加多极世界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与欧洲保持良好合作是消除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所患的孤独症的良药”和材料二“在当前的国际政治中,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但是,在大国之外,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力量”可知,亨廷顿与张毅君都否认单极世界,承认多极体系,都承认大国力量的重要性。第(3)问,结合所学,从中国应该积极地参与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并加强睦邻友好、与欧洲保持良好关系等角度分析。答案:(1)格局:单极加多极世界。(3 分)影响:美国需要在处理国际问题时与大国合作;美国可以利用超级大国的地位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美国要注意与
18、欧洲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9 分)(2)相同点:都否认单极世界,承认多极体系;都承认大国力量的重要性。(4 分)(3)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并加强睦邻友好;与欧洲保持良好关系;等等。(9 分)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世纪 4070 年代世界主要科技成果简表时间 国家 科技成果1945年 美国 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46年 美国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1957年 苏联 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61年 苏联 人类第一次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1964年 中国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7年 中国 中国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69年 美国
19、 人类第一次登月成功1969年 美国 互联网诞生1971年 苏联 建立了人类的第一个空间站从上表中提取这一时期世界科技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12 分)解析:本题是半开放性题目,可以自由选择这一时期世界科技发展的任意一个特点进行分析,但一定要注意时间限制条件“19451971 年”、角度限制条件“世界科技发展”。特点可以从科技成果的主要发明国家来谈,得出“科技成果主要集中在美苏两国”的结论;也可以6从科技成果的类型入手,得出“科技成果主要集中于军事国防领域”的认识。至于造成这一时期世界科技发展特点的原因,则需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中等国的关系,国家性质、国家利益等角度入手分析。答案:(示例)特点:科技成果主要集中在美苏两国。原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客观影响;战后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争霸,核军备竞赛激烈;战后西欧、日本普遍衰落,美苏实力增强,势均力敌;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尖锐对立。(1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