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邓稼先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向大家介绍两位卓越的科学家,他们是同乡,亦是好友。一个蜚声世界半世纪,一个却隐姓埋名 28 年,他们是谁?生(齐):杨振宁,邓稼先。师:谁能根据自己预习所获,用一句话介绍一下杨振宁或者邓稼先?生 1:杨振宁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生 2:邓稼先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为我国研制发展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师:何谓“两弹一星”?生 4:“两弹”就是原子弹和氢弹,“一星”就是人造卫星。师:看来这两位科学家都非常杰出,认识他们很荣幸。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杨振宁饱含深情的笔墨,一起去追忆他的挚友 邓稼先。(板书课题)二、浏览阅读,把握“诗眼”。师:
2、如果把这篇散文看成一部壮美的“史诗”,那么小标题就是它的“诗眼”。请同学们运用浏览的方法,看看本文的六个小标题,说说你发现它们有哪些特点。生 5:小标题一是说历史,二是荣誉称号,三是两位科学家,四是两种情感,五是邓稼先的话,六是杨振宁的评价。师:那么,这六个小标题有没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呢?生 6:我认为第一部分是在对比历史,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是两段完全不同的历史;第三部分是在对比人物了,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科学家。师:发现对比,而且有理有据,发言很有条理,说明你预习读得很到位。谁还有发现?生 7:二、五、六部分的小标题都是引用,二是引用张爱萍将军的赞语,五是引用邓稼先的话,六是引用杨振
3、宁唁电里的评价。师:举一反三,善于归类,了不起。生 8:第四部分和其它的都不同,我觉得是在质疑,或者说是一种疑惑。因为这部分结尾杨振宁说想不清楚到底是哪一种情感。师:对呀,因为想不清楚,所以才发出疑问嘛。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发现了三种拟写小标题的方法呢!谁来写在黑板上?生 9(板书):对比 引用 质疑三、速读全文,理清思路。师:学以致用,我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用这三种方法,小组群策群力,给六个部分重新拟写一组小标题呢?要求每个标题使用两个四字词。有不小的难度呢!请大家使用速读的方法来完成。生 9:我们组的标题依次是:对比历史,引出稼先;两弹“元勋”,当之无愧;巅峰对比,凸显稼先;打破谣
4、言,情感震荡;身先士卒,不怕牺牲;忠诚纯正,永恒骄傲。师:你们掌握了速读的精髓,快速抓关键词,就生成了这一组凝练的小标题。而且你使用“依次”,让语言更凝练。其他组分享时如果雷同的就不重复了。请你把你们拟写的标题工整地写在黑板上。(生板书)生 10:我们组对三四五部分拟写得更胜一筹。依次是:对比凸显,稼先至纯;澄清谣言,自强不息;环境艰险,身先士卒。师:能不能说说更胜一筹,那胜出的“一筹”体现在哪里?生 10:第三部分,我们凸显了邓稼先“纯”的品质;第四部分,“澄清”比“打破”更恰当,而且这件事体现的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是靠自己研究的,没有借助外来力量;第五部分我们强调了戈壁滩的恶劣环境。(
5、生鼓掌)师:掌声响起来,只为你精彩!确实更胜一筹! 请你将修改后的标题工整地写在黑板上!(生鼓掌)大家发现我们在拟写小标题的时候除了运用上面发现的三种方法外,还多了什么特点?生 4:工整对仗!师:请你将“对仗”写在黑板上。(生板书)方法与实践完美结合在一起。(板书:方法 实践)生 11:我们觉得第一部分用“对比历史,推出稼先”更好,“推出”更具力量!师:有道理。(板书)同学们想想,为什么要先对比历史?请大家朗读这段中国任人宰割的百年历史。生(齐读):一百年以前是有亡国灭种的危险的时代。师:同学们刚才是带着什么样的感情读的?生 12:悲愤!屈辱!师:是的。所以,中国人民要摆脱屈辱,开创新纪元。请
6、同学们朗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部分,读出扬眉吐气!师:读得很有气势。为什么在推出邓稼先之前要对比历史?生 14:突出他的贡献巨大。刚才我们拟写的小标题就是“巨大转变,来自稼先”。师:必须给你点赞!一个国家的军事和国防力量决定了它在世界的地位。师:如果说对比历史是为了突出在巨大转变中邓稼先的贡献,那么对比他和奥本海默,意在何为呢?生 15:表现他的忠厚平实,他是最具有中国农民朴实气质的人。生 16:我觉得杨振宁也是想说明美国和中国的社会背景不同,邓稼先的品质特别适合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我想,也正是因为尊重别人,朴实无私,邓稼先才能在文革中说服同事,成功研制氢弹。四、精读品评,领悟崇高。师:“两弹
7、”元勋,邓稼先当之无愧。在好友杨振宁眼里,他是怎样一个人?大家都是怎么评价邓稼先的?请同学们从第二部分筛选出评价。生 20:这一部分概述了邓稼先的生平,最后两段是对他的评价。师:让我们一起读赞语,热情赞美邓稼先吧!(师生齐读)生21:我觉得这一部分和第一部分有一个前后照应。“两弹”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的危机,和屈辱的一百年任人宰割相照应。师:你很善于发现特点。让我们一起欢欣鼓舞地记住“两弹”爆炸的日子,因为这是中华民族新生的日子!(生齐读:1964 年)生 22:老师,我想给大家补充一下,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在 1970年 4 月 24 日发射成功的。师:这下“两弹一星”就齐全了
8、,请同学们将这个重要的日子记录在书上。师:其它部分还有没有对邓稼先评价的语段?请朗读分享。生 23:第三部分: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生 24:第六部分唁电中的话均是评价:稼先为人忠诚纯正师:走近名人,就是走进不朽的乐章;走近名人,就是走进纯洁的心灵;走近名人,就是走近崇高的理想。请同学们精读这些评价,尝试用多种形式品评邓稼先的崇高品格。(品评方法:(1)深情朗读文中赞美句段(2)提炼词语评价(3)写对联 (4)拟颁奖词等)生 25:我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两弹蘑菇云升腾举国欢庆”,下联“稼先核
9、武器成功世界瞩目”,横批是“两弹元勋”。生 26:他的对联很霸气,我的颁奖词也不赖:戈壁滩风沙呼啸,你置生死于度外;文革斗争复杂,你忠厚平实无私创造奇迹;美国谣言见诸报端,你澄清谣言自强不息。你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两弹元勋,邓稼先,你当之无愧!师:立足人物,各有千秋!生 27:我精读了一二部分,拟写了一副对联:两弹雪洗百年耻,一星放飞千秋梦。横批:民族英雄。生 28:我精读了第二部分,也写了副对联:呕心沥血造两弹,鞠躬尽瘁报国家。横批:国之栋梁。师:我们需要这样的民族英雄和国之栋梁。你们的理解和工整的对联让老师看到国家的新希望!(生板书对联)生 29:我精读了第三部分,写了首小诗:奥
10、本稼先本不同,拔尖人物两极端。锋芒毕露美国喜,忠厚平实中华爱!题目:截然不同。师:通俗易懂的小诗,虽然不讲韵律,但抓住了对比,很不错哦!同学喜,老师爱!(学生笑)生 30:我用第三人称给邓稼先写了颁奖词:他在苍凉大漠中用蘑菇云的升腾吼出雄狮的愤怒,他用“两弹”让中华民族昂首挺立在世界东方。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他,就是“两弹”元勋 邓稼先!师:用词精准,高度评价,未来的民族脊梁就在你们中间!生 31:我想给大家朗读一下我心目中的邓稼先,来自课文,做了一点变动: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中国共产党
11、的理想党员。他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气质朴实,“纯”字最能代表他的品质。为了中华民族的核武器事业,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鲜为人知的他,是璀璨的民族之星!(声情并茂,学生鼓掌)师:是啊,鲜为人知是研究工作保密的需要,尽管邓稼先不像歌星影星那样家喻户晓,但是,他为祖国的巨变奠基,在蓬断草枯的戈壁滩奋战,让我们深入戈壁,深入了解这颗民族之星艰苦的奉献!请同学们默读吊古战场文,看看这是怎样的实验环境。生 32:苍凉。生 33:人迹罕至。生 34:荒无人烟。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情感朗读?生 35:悲壮!师:请你给同学们做个示范。(生 35 大声朗读。)师:让我们像他一样读出苍凉悲壮来!(生齐读。)五、小结全文,启发感受。师:在这样的环境中,邓稼先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他是真正的中国男儿,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一起追随这样的“星”,(画一颗星笼罩课题)宣扬他们的丰功伟绩,让他们家喻户晓,成为我们人生的启明星!(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