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作人:数学组 审核: 优效教学团队 2014 年 9 月 28 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检测提升,我的课堂我做主!数学第一册导学案 第一章 集合 1.1 集合及表示方法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探究,我能:1 理解集合的概念,熟练掌握常见数集。2 掌握表示集合的常用方法:列举法和性质描述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集合中的元素的特性和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各种数集的符号应用。【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 依据导学案的要求,预习本节内容,完成自主学习。2. 在完成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认真思考合作探究题目,并形成答案。3. 做好总结与反思,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知识链接】【
2、课前导学】一、 依案预习(通过预习,能列举其他的几个例子吗?有什么共同特点?)赠言: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没有强有力的数学就不可能有强有力的科学。定义概述:1 集合: 符号表示: 2 元素: 符号表示: 拓展提升: 二者的关系如何用数学方式表示?二、探究质疑(通过预习,我的问题和疑问?)1.集合有什么特性?2.能完成“想一想”中的问题吗?有什么特点?制作人:数学组 审核: 优效教学团队 2014 年 9 月 28 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检测提升,我的课堂我做主!三、小组合作(将自学所得在小组内交流)请问常见的数集有哪些?四、班级展示(分组展示学习成果)对比各组的结果,看看哪个组的成
3、果更完善,并评论五、迁移提升(迁移知识,提高能力)列举法: (1,2)=1,2? (1,2)=(x,y)x=1 且 y=2? 注意:能区分 0;0; 的不同吗?请用列举法写正偶数集: 性质描述法: 请用性质描述法写正偶数集:提醒:列举法和性质描述法的异同点?六、目标检测(知识回顾)1.完成练习 1-1 和练习 1-22.选做练习册 A 组和 B 组的练习题【学后反思】1集合 和 2常见的 和 3表示方法 和 【自我评价】制作人:数学组 审核: 优效教学团队 2014 年 9 月 28 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检测提升,我的课堂我做主!数学第一册导学案 第一章 集合 1.2 集合之间的关
4、系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探究,我能:1 掌握空集、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概念。2 会正确判断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子集和集合相等。教学难点:集合之间的关系判断。【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导学案的要求,预习本节内容,完成自主学习。2在完成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认真思考合作探究题目,并形成答案。3做好总结与反思,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知识链接】【课前导学】一 依案预习(通过复习,能准确说出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吗?有什么特性吗?常见的呢?怎么表示?)观察:这 2 组集合中,能说出那些异同点?定义概述:1. 子集: 符合表示: 二 探究质疑 a:“想一想”中
5、的问题你有答案么?“任意一个”能换个意思完全一样的词吗?有一句“数学名言”:2 真子集: 符合表示: 探究质疑 b:想一想:上一句“数学名言”这里能用么?3 集合相等: 符合表示: 特别规定:制作人:数学组 审核: 优效教学团队 2014 年 9 月 28 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检测提升,我的课堂我做主!三、小组合作(将自学所得在小组内交流)请同学们用集合符号来表示文中和黑板上的文恩图内容。四、班级展示(分组展示学习成果)对比各组的结果,看看哪个组的成果更完善,并评论五、迁移提升(迁移知识,提高能力)针对练习 1-3 进行抢答活动探究质疑 c :“议一议”中你能写出所有的子集吗?查缺
6、补漏提醒:(查缺补漏)列举一个集合的子集时,千万不要忘了先说 和 。切记!六、目标检测(知识回顾)完成同步训练 1-3 中 A 组和 B 组的练习题【学后反思】1子集 和 2真子集 和 3集合相等 和 【自我评价】制作人:数学组 审核: 优效教学团队 2014 年 9 月 28 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检测提升,我的课堂我做主!数学第一册导学案 第一章 集合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探究,我能:1 理解集合的运算的意义。2 熟练运用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法则。【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教学难点:子、交、并、补之间的运算法则。【使用
7、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导学案的要求,预习本节内容,完成自主学习。2在完成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认真思考合作探究题目,并形成答案。3做好总结与反思,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知识链接】【课前导学】一 依案预习(通过复习,请写出子集、真子集、集合相等的符号表示)“运算”一词的由来集合的运算诞生的新集合:1交集: 符号: 二 探究质疑 a :“想一想”一)中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探究质疑 b :“想一想”二)中的交集是什么?探究质疑 c :“想一想”三)中依据什么原则?2并集: 符号: 探究质疑 d :“想一想”四)中为什么不能多次出现公共元素?提醒:求集合的并集时, 探究质疑 e :“读一读”中的
8、意思,同学们理解了吗?三、小组合作(将自学所得在小组内交流)请同学们完成练习 1-4。制作人:数学组 审核: 优效教学团队 2014 年 9 月 28 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检测提升,我的课堂我做主!四、班级展示(分组展示学习成果)对比各组的结果,看看哪个组的成果更完善,并评论五、迁移提升(迁移知识,提高能力)赠言:“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3全集: 符号: 4补集: 符号: 探究质疑 f :“试一试” 中大家有什么想法?请同学们完成练习 1-5,并互相 “找茬”六、目标检测(知识回顾)选做同步训练 1.3 中 A 组和 B 组的练习题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学
9、后反思】1交集2并集3补集【自我评价】制作人:数学组 审核: 优效教学团队 2014 年 9 月 28 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检测提升,我的课堂我做主!数学第一册导学案 第一章 集合 1.4 充要条件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探究,我能:1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2会正确判定一个命题是另一个命题的什么条件。3了解子集与推出的关系。【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概念。教学难点:命题之间的条件判定。【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导学案的要求,预习本节内容,完成自主学习。2在完成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要求认真思考合作探究题目,并形成答案。3
10、做好总结与反思,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知识链接】【课前导学】一 依案预习(通过复习,能准确写出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么?)二 探究质疑 a :上述集合之间能用文恩图表示吗?1定义:“如果 ,那么 ” 时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提醒:只有这个命题 时,才有条件的推出。探究质疑 b :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如何区别?2定义:如果 ,那么 符号:三、小组合作(将自学所得在小组内交流)请同学们完成练习 1-6。制作人:数学组 审核: 优效教学团队 2014 年 9 月 28 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检测提升,我的课堂我做主!四、班级展示(分组展示学习成果)对比各组的结果,看看哪个组的成果更完善,并评论探究质疑 3 : 充要条件与之前的集合知识中什么类似?五、迁移提升(迁移知识,提高能力)数集之间的子集关系:六、目标检测(知识回顾)选做同步训练 1.4 中 A 组和 B 组的练习题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学后反思】1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2充要条件3数集中的子集关系【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