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6/13,1,“亲子关系”在心理上的对立统一 给韶山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长的讲座,昆明心桥心理健康研究所 心理老师钱锡安联系电话:公益讲座预约 13908856911,个案咨询预约 0871-2861145。 电子信箱: 。公益网站:http:/ 。网站搜索:心理老师、钱锡安网站、云南心理咨询。,2018/6/13,2,讲座提纲,一、人生经历八个阶段,青少年就包括五个二、不同的人生阶段,人的心理发展是不同的三、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看,人生有两个“逆反期”四、“情感依恋”与“心理断乳” 五、教养、抚育、监护不等于是对孩子进行“控制”六、从“交叉”到“并列”的过度,是“亲子”发展的必然,201
2、8/6/13,3,一、人生经历八个阶段,青少年就包括五个,(一)人生发展的八个阶段(即“人生周期论”)是: (二)“亲子关系”的四种情况:,2018/6/13,4,二、不同的人生阶段,人的心理发展是不同的,(一)“婴儿期”(出生1.5岁)“基本信赖”对“基本不信赖”: (二)“幼儿前期”(1.53岁)“自律”、“自主”对“害羞与怀疑”:(三)“幼儿后期”(36岁)“创新”、“自发性”对“罪恶”、“内疚”: (四)“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 (五)“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六)四点结论:,2018/6/13,5,三、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看,人生有两个
3、“逆反期”,(一)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在34岁:(二)“第二反抗期”(“心理危机期”)“青春期”:(三)孩子都“逆耳”了,家长的“忠言”还能不能“利于行”?(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五)正确处理“亲子三角关系”,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六)母亲应避免自己在“更年期”迁怒“青春期”的孩子:(七)关于“日记”的话题:,2018/6/13,6,四、“情感依恋”与“心理断乳”,(一)“情感依恋”: (二)“心理断乳”: (三)“情感依赖”:(四)“母子黏结”:(五)“替代生存”:(六)“情感补偿”:,2018/6/13,7,五、教养、抚育、监护不等于是对孩子进行“控制”,(一)“控制”
4、孩子,是母亲的一种“远祖潜意识”:(二)“父母必做”:(三)把握好较为含混、热焦点或有争议的几点问题:,2018/6/13,8,六、从“交叉”到“并列”的过度,是“亲子”发展的必然,(一)瓜熟蒂落:(二)孩子到底是谁的?(三)母亲,放飞你手中的雏鸽吧!,2018/6/13,9,导言,笔者在一次“家长学校”讲座中曾做过关于“孩子(高中生)是谁的”的问卷,结果发现:80%的家长说孩子是自己(父母)的。近年,笔者在接受初、高中学生家长的来访时,发现:95%的家长哀叹自己的孩子翅膀硬了,开始反抗、背叛自己,怀念孩子小时侯对父母依恋的情景。笔者一次接受媒体采访。问到“逆反”的问题。笔者回答:“逆反”是正
5、常的;“青春期”的孩子如果是个“小绵羊”,反而不正常,不利于人格的健康成长。记者听罢不解。这就引出“亲子关系在心理上对立统一”的话题。,2018/6/13,10,一、人生经历八个阶段,青少年就包括五个,(一)人生发展的八个阶段(即“人生周期论”): 1、“婴幼儿期”(出生13岁)。2、“前儿童期”(36岁)。3、“学龄期”(612岁)4、“青春期”(1214161825岁)5、“青年期”(1835岁)。6、“壮年期”(2545岁)。7、“中年期”(4565岁)8、“老年期”(65岁以上,又分老年初、中、后期)。从以上生命周期看:118岁年龄段就占了5个期。,2018/6/13,11,(二)“亲
6、子关系”的四种情况:1、“包含关系”共生,“怀胎期”。2、“重叠关系”“围产期”。3、“交叉关系”交叉幅度很大:“围产期”,“口欲期”,“肛门期”,“性蕾期”(幼儿园);交叉幅度一般:“潜伏期”(小学);交叉幅度很小:“青春期”、“青年期”(初、高中)。4、“并列关系”在切线处相接的并列:“青年期”,毕业后、就业初;很小距离的并列:“成人期”,立业;一般距离的并列:“成人期”,立业、成家。,2018/6/13,12,二、不同的人生阶段,人的心理发展是不同的,整合弗洛伊德心理动力的“里比多”和艾里克森人生个性发展的研究结论。,2018/6/13,13,(一)“婴儿期”(出生1.5岁)“基本信赖”
7、对“基本不信赖”:相当于“口欲期”。,这一时期需要安静、舒适的环境。如果得到满足,就会对环境产生信赖;否则,将增长恐惧和不安情绪,形成猜疑或不信赖的品质。孩子通过吃奶判断或体验母亲对自己的呵护值得信赖的程度。婴儿的内心世界有着两个必然性:一是一出生就必然会得到成人(外界的以母亲为代表的监护人)的呵护,二是这种期望的实现果然同外界所给予的内容是一致的。信赖感、安全感、温暖感得以满足。这样,就顺利地完成了自我,产生信赖的品质,人生的“婴儿期”也就完成任务,顺利度过了。“婴儿期”的孩子“皮肤饥饿”,需要抚摩。母亲抱他,亲他,与他说话,对他唱歌;孩子接受爱抚,也就觉得周围是个安全的地方,就有安全感。如
8、果成人对孩子的抚摩不够,抚育不良,孩子对周围环境就会产生不信赖,对成人产生怀疑,心理就会受到严重的创伤,这种创伤将会影响人的一生。“母爱”在孩子1岁时形成。,2018/6/13,14,(二)“幼儿前期”(1.53岁)“自律”、“自主”对“害羞与怀疑”:相当于“肛门期”。,这时期的孩子想摆脱过去的依赖状态,产生了自主的欲求,想自己穿衣、吃饭,什么都想自己试试。这一阶段,是孩子形成“自主”或“羞怯”品质的时期。孩子在观察、体验自己诸如随地大小便等行为父母是怎样的态度,是呵斥自己,还是尽义务耐心帮助自己给擦拭,并且逐步引导自己在指定地点大小便?孩子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尽管做得不好,但这表明孩子开始显
9、现出个人的主动性和表达自己的意愿。这就出现一种矛盾或冲突:母亲一方面要支持、鼓励孩子按孩子自己的意愿去自主行动,又要耐心启发、引导孩子对一些行为进行适当或定点控制。母亲支持、鼓励、启发、引导得当,孩子在满足许多主动性和意愿的同时也逐渐知道并学会一些控制;结果就会培养孩子“自主”、“自律”、“意志”等方面的良好品质。在培养儿童自由活动的“自主性”的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限制”是必要的,因为他们存在着潜意识的捣乱性,还不能周密地考虑自己的行动及其后果;但“限制”一定是疏导、指导、辅导,即注意态度和方法,其中,“耐心”至关重要。,2018/6/13,15,(三)“幼儿后期”(36岁)“创新”、“自发
10、性”对“罪恶”、“内疚”:相当于“性器期”。,这一阶段继续前一阶段的“自主性”的发展,依靠自己进行活动的欲求进一步扩大,是形成“勇敢”或“怯懦”的个性品质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孩子能自如地行走,明显地有了记忆与思维并且思维开始具有想象,能运用语言表达完整、准确的内容,好奇、好问、好探索,对周围的环境不但感到新奇,还跃跃欲试,要亲自动手探索、体验一番。面对这种情况,母亲怎么理解或对待呢?如果认为孩子是在“创新”,你就会赞许、鼓励、支持、引导孩子继续做类似的事;如果认为孩子是在捣乱、破坏,你就会讨厌、呵斥、限制、制止孩子的这类行为。母亲不同的对待,孩子的个性发育就会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如果母亲的态度和
11、行为是前者,则孩子会形成“勇敢”、“大胆”的品质;反之,孩子则不敢越雷池一步,会产生“自责”、“内疚”、“笨拙感”、“罪恶感”,从而逐渐形成“胆怯”的品质,产生适应不良的心理。这一时期的任务在于发展孩子自主的主动性。对孩子的主动探索行为,母亲当然要鼓励、引导。而中国当代,家长对孩子是束缚太过。动机是好的,但效果往往是不好的。,2018/6/13,16,(四)“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相当于“潜伏期”。,这时期,学会对性别角色的认同,知羞耻。这时期,兴趣投向外界,如喜欢“米老鼠”、“卡通”等,“里比多”升华为游戏和学习,是人格发展渐趋巩固的时期。孩子的演绎推理和按规则学习的能力都
12、在发展,活动已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掌握文字工具后,有了获得大量知识技能的可能。不断学习,就产生了“勤奋感”;就会得到家长、老师的夸奖和奖励;这样,孩子又产生“荣誉感”和“自信心”。如果孩子对求知既感兴趣又发奋学习,父母既是刻苦学习的榜样又鼓励、支持、辅导孩子学习;这在求知方面便是积极的解决,必会产生“能力”、“自信”、“勤奋”等优秀的品质。反之,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自然也就不刻苦,如果再加上父母对孩子读书的期望值不切合实际,要么“打牛上树”,要么斥骂没出息,说是扫大街、掏厕所的“料子”;得不到表扬和鼓励,那孩子的人格发展就会产生消极解决的情绪和不良适应的心理,孩子对学习失去乐趣,就会“自卑”,“
13、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学习是如此,做其它事情也是如此。在这一阶段,少儿发展起来的“勤奋感”或“自卑感”,将能延续终生;因此,在这一阶段培养少儿“勤奋”的品质,克服“自卑”的心理,都具有长远的意义。,2018/6/13,17,(五)“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即“生殖器期”。,这一阶段形成自己的接受教育的目标和职业目标,学习处理与生命意义有关的问题。这一阶段是形成“自我同一性”品质或可能出现“同一性混乱”的时期。如果孩子在前4个阶段顺利地建立起“信赖”、“自主”、“创新”、“勤奋”的品质,这就可以通过整合过程,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比较容易地形成“同一性”的品质,
14、可以无约束地进入“青春期”。一个人的“个性”即“人格”在这一时期初步或基本定型。一个人的理想(包括长大了充当什么社会角色,干什么事业等)一般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如果“个性”发育、发展得好,形成“忠诚”(于自己)即“自我同一性”的品质,他就有健康的“人格”。在这个时期,父母绝对不能打骂孩子即从肉体到精神都不能伤害孩子。因为这样的伤害是对孩子整个身心的否定,破坏了“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所以孩子就要自我维护。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这时期的孩子“逆反”。父母说的对或错,他都不听;因为此时孩子关注的不是对、错,而是父母破坏了自己的“同一性”,他要维护、忠诚于自己的这个“同一性”。面对着否定自己的父母,
15、孩子的“心门”关闭了;倘若打骂,孩子的身可能会离家出走。这一阶段的任务,在于发展“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或扩散。,2018/6/13,18,(六)四点结论:,1、个性发展8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每个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主要由社会环境决定。特别是前5个阶段,这“社会环境”就包括父母的存在和对孩子的关爱。2、个体在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存在着一种“危机”,“危机”的解决标志着前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的转折或过度。解决了引发出的“危机”,个性的发展便会顺利前进。特别在前5个阶段,父母是帮助孩子一起克服危机,还是“好心办坏事”、人为给孩子制造危机?这是抚育孩子的“焦点”问题。3、如果顺
16、利度过“危机”,便是积极的解决,这有利于“自我”的增长,会产生优秀的品质;反之则是消极的解决,这会削弱“自我”,产生不良适应社会环境的品质,人格的发展会扭曲。“青春期”是孩子获得“自我同一性”的重要时期,是人格开始进入成熟的时期。但个性的发展,要经历整个的人生即从出生到晚年。4、前一个“危机”的积极解决,会扩大下一个“危机”顺利解决的可能性;否则会步步欠缺,恶性循环。由此可见,人生的每个阶段的任务在于形成该阶段的个性的积极品质;避免由于发展的“危机”或“障碍”而带来消极品质。如果个体没有能够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和发展任务,形成了消极的品质;那末,个体不仅在这一阶段遭遇困苦,而且也将影响下一个阶段
17、的正常发育和发展,还有可能造成更多的不健康的个性品质,导致人生的诸多悲剧发生。,2018/6/13,19,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学说,体现了“互为基础”和“鱼贯前进”的特点;而基础的基础和鱼贯的“鱼头”就是“婴幼期”,最难顺利度过的则是“青春期”。,2018/6/13,20,三、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看,人生有两个“逆反期”,“逆反”,是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反应,包括“亲子关系”的紊乱。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说,人生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34岁时的“第一反抗期”,二是1218岁阶段的“第二反抗期”,又叫“逆反期”。,2018/6/13,21,(一)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在34岁:,娘怀胎,到婴儿诞生,到断奶和独
18、立行走以前,母子是“包含关系”。这期间,生理上,孩子与母亲为一体,一切都依赖母亲,包括衣食行走都由母亲代劳。孩子心理活动简单,在心理上处于与母亲一体的状态,百依百顺,与母亲没有什么矛盾。断奶,对母子双方来说,都是痛苦的。但这种痛苦是不可逾越的,也是必须的,这种痛苦促进了孩子人格的健康发育。但是,过了“婴幼期”就不是“包含关系”了。如果已断奶并能行走了,母亲还一切包办,这就不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当孩子会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与妈妈交流的时候,这时孩子能区分自己与环境包括妈妈的不同,开始把自己与妈妈分开了,知道原来自己与妈妈是两个人。孩子要自己拿勺子吃饭,可是妈妈不允许,仍然要亲自动手喂孩子,说是
19、“碗里一半碗外一半,嘴里一半嘴外一半”。孩子早上起来要自己系鞋带,可是妈妈不让,还要包办代替,理由是半天也系不上,系上了也是七扭八歪的,上幼儿园要迟到了。于是,具有独立行动愿望的孩子,当他感到自己受到限制的时候,就会出现“反抗”的倾向和言动。,2018/6/13,22,孩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会有些不适应,哭着闹着不愿去,这时母子都会产生“分离焦虑”、感到痛苦。处于人格的发育、发展,这种“分离焦虑”和痛苦是不可避免也是必要的。很快,孩子学会适应,喜欢那里的群体小玩伴。这样,孩子又成长了一步。心理学经验表明:在“第一反抗期”表现出“反抗倾向”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人;而丝毫没有“反
20、抗表现”的孩子,则往往在性格上趋于软弱和处事优柔寡断,这不利于孩子将来独立地走上社会。孩子既然有了“自我意识”,那末,母亲就要与孩子平等相处,学会“跪着与孩子对话”,使用叙述、询问、疑问、征求意见的句子或语气与孩子交流。来了客人,也应该把孩子介绍给客人:“这是我的孩子某某。”让孩子感到:我是家庭里的成员之一,我是独立的人。不懂得心理学的妈妈还感到委屈,责备孩子为什么不理解妈妈的爱。其实发问的应该是孩子:妈妈,你为什么不懂得孩子的内心世界?如果说“第一反抗期”时间很短也较容易度过,可“第二反抗期”就不那么简单了,有人谓之“鬼门关”。,2018/6/13,23,(二)“第二反抗期”(“心理危机期”
21、)“青春期”:,“反抗心理”,是“青春期”孩子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对外在一切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当孩子生长到十来岁时,由于他们对事物认识能力和世界观都正在初步形成,开始进入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的时期;因而此时他们总会有一种“我已长大了”的感觉,时时处处都要表现出独立、自强的个性。37岁,孩子反抗,是要求独立,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和在“社会化”。“自我意识”是在适应自己;“社会化”是在适应社会,开始与社会价值观同化,不断在整合有意义、有价值的经验,包括挫折、失败的教训,以促进人格的形成和发展。14岁左右“青春期”显露,如果过于莫名烦恼,那就是37岁以来的不适应心理的积累
22、,至此集中暴发。所以,“自我意识”的成长和“社会化”的发展最好是一起平行、同步、和谐、协调地进行。,2018/6/13,24,“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开始产生“要求提高独立程度的意愿、急与异性交往”的新的需求。在人际交流方面,自然就不愿、也不便同父母在一起玩,不愿意与家长交流;而是喜欢交家庭成员以外的伙伴,追星,模仿成人,吻龄,特别是喜欢与同龄的异性在一起,开始公开对对方表示好感甚至成双地走路、交谈、嬉戏打闹,去追求共同的志趣,即使是共同的苦恼。这才是正常现象。相反,天天围着父母转,父母会把“青春期”的青少年当成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孩子在心理方面永远也长不大。这反而是不正常的。这时
23、,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也从对儿童(家庭的依附者)转变到对成人(家庭与社会的责任者)这样的显著变化。这些变更在短时间内急剧发生,这就很容易使青少年来不及调适自我心理,进而诱发出矛盾和冲突。这些心理的变化,对其智能水平、人格模式和品德的形成,影响极大。,2018/6/13,25,1、“青春期”的孩子产生反抗心理的原因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一旦想法及行为受挫、不能被现实接受,就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特别是父母,于是便产生了对成人特别是父母的反抗心理。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要求独立的意识过于迫切。将父母给予的生活上的关照及情感上的爱抚,
24、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把老师和社会其他成员的指导和教诲也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反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否认自己的儿童期,以确认自己已是成熟的个体。,2018/6/13,26,2、“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活动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摇晃,“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并存“反抗性”与“依赖性”共存。对一切都不愿顺从,特别是不愿听父母的话;但又希望从父母处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闭锁性”与“开放性”即“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对父母闭锁,认为与父母没有共同语言,把要说的话写在日记里并锁在抽屉里;另一方面,在同龄中寻找知音,一旦找到,必推心置腹,无话不谈。“勇敢”与“怯懦”。“初生牛犊不怕虎
25、”;但在公众场合不能坦然从容。“高傲”与“自卑”。凭借一时一事下结论,因偶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或因偶然的失利而认为自己无能。“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希望别人承认自己已经长大,但又留恋童年的无忧无虑。在沉重的学习压力面前感到惶恐,特别希望能像小时侯那样自由并得到父母的庇护。“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2018/6/13,27,3、“青春期”的孩子,其个性特点是不平衡性,往往是或极端或偏执,所以容易产生如下的心理行为偏差心理生物性紊乱。如面部表情失控,歪曲现实或脱离与现实的联系,情感冷漠、对环境不感兴趣,被害、夸大妄想,等等。自杀倾向及行为。多始
26、于15岁,高发期在20岁。原因是:学业失败、与父母发生冲突、被同伴拒绝、被社会排斥、怀孕、违法犯罪后的恐惧等,也有出自浪漫的想法;对增多、加重的困难和烦恼没能及时解决,积累起来,承受不了,心理崩溃,于是以自杀的方式来“彻底解决”。可能产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躁狂症”、“焦虑症”、“抑郁症”和“神经性厌食症”等。消极情绪的长期积累,是产生诸病的重要原因。可能产生“代沟”。孩子从开始步入“青春期”到满18岁或到完成学业、经济独立、成家立业以前,同母亲是“交叉关系”并向“并列关系”过度。孩子一方面想摆脱母亲的控制,一方面又因为自己不成熟的原因而摆脱不了,从生理到心理都是既依赖又独
27、立。而母亲一方面因为惯性想继续控制,一方面又感到力不从心控制不了了。属于成长过程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程度大小、时间长短而已,不可逾越。一般到了大学毕业前夕或参加了工作,最晚在结婚后,就渐渐缓解或消失了。但这段时期,如果母子的冲突越来越严重、交叉的幅度越来越小,便是“代沟”。,2018/6/13,28,4、较之初中阶段,高中生人格的发展明显成熟了许多到了高中阶段,是开始考虑自己的人生道路的时候。如,高三毕业是继续上大学还是就业?所以孩子一切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展开,又以解决好“自我”这个问题为目的或结果。逐渐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征以及价值观。这个时候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也向成熟方向发
28、展。大多数的孩子在大多数的时候基本上能够与父母和睦相处,反抗成分逐渐减少;开始对父母表现出明显的尊敬之情和感谢之意。“自我意识”开始分化,在心理上把“自我”分成“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的成长。注意对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积累,身上的“棱角”磨去了一些。“自我评价”和“道德意识”都走向成熟,具有自我内化的特点,能够接受外界的劝导并进行理性分析,受外界的负面影响小了。尽管如此,但“代沟”仍然存在。,2018/6/13,29,5、“代沟”了,就需要沟通是“填沟”还是“架桥”?“填沟”则使母子又连成一个整体,这是一种倒退,也不可能成为现实,除非孩子的心理发展倒退;“架桥”是
29、让两个独立的整体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这是现实的,切实可行的,并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地发展。孩子满18岁并已完成学业、立业成家、经济独立了,与母亲为“并列关系”。这时孩子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心理,与母亲成为两个完全独立的人,除了血缘。学会在“代沟”之间架一座桥。作为孩子应该首先从桥上走向父母。两代人在“并列关系”的近距离的观察中才会发现:原来双方各有各的难处。孩子找个机会向母亲倾诉自己内心常常出现的无名烦恼,母亲这时最好只是注视孩子,主要使用“肢体语言”或“非语言”,学会倾听,耐心倾听,善于倾听!对孩子的偶尔失礼言行加以谅解。这种交流往往比言语更有效用。如果到了“青年期”,更是人生求知、求职、求爱
30、的关键时候。若三者一齐来,他还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同你母亲呆在一起么?,2018/6/13,30,(三)孩子都“逆耳”了,家长的“忠言”还能不能“利于行”?,俗语说:“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没错,问题是要用对地方、时候和对象。对“血缘关系”的“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从心理健康角度说,既然都“逆耳”了,那孩子是听到而未进去,或者进去不受欢迎,如孩子捂着耳朵说:“我不听,我不听!”你说,这时还能“利于行”么?你讲的道理在孩子那里变成了“唠叨”,不论你说得如何有道理,孩子都听不进去,你的话就是无效的,甚至会起副作用。这时,其实只剩下一个目的:为了母亲自己的“迁怒”或“发泄”,而不是或不能解决孩子的烦恼或
31、困惑。正像“苦口”的“良药”,它再“良”,但“不对症”,会、能“利于(治)病”么?,2018/6/13,31,(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1、尊重孩子,让孩子有所选择。处于“反抗期”的孩子不喜欢别人吩咐他做某件事或被迫接受某种意见哪怕这意见和行为是正确的。这时,你可以把自己所期盼孩子接受的做法与其它几种可能摆在一起让他选择,既让孩子表现了他的独立性,又往往能心甘情愿地顺从你的建议,双方皆大欢喜。注意:使用叙述句、疑问句,征求、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仅供参考,相信孩子会自己做出自己满意的决定。2、巧搭梯子,让孩子自然下台阶。如果孩子因故考试成绩一落千丈,你不能对他嘲笑讽刺,因为嘲笑讽刺
32、会适得其反,迫使孩子走上反抗的“不归路”。在“应试教育”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安慰、鼓励孩子:平日努力了,考场尽力了,分数如何,于心无愧。3、因势利导,疏而不堵。孩子玩得高兴的时候,父母打断而要求他做他不愿意的事,这正是引起孩子对抗的导火线,往往还会发展到母子对抗,甚至可能会有极端之举。4、对优点:积极强化,表扬。5、对缺点、弱点:鼓励。6、对错误:淡化,沉默。对一些“问题”,可先只关注,不急于批评。就是没有优点,也不要老批评,可只关注。这时,耐心很重要。7、当孩子感到学习痛苦时,不要讲大道理,可表示关心、同情。8、不论孩子的实际情况如何,都要坚信并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2018/6/13,3
33、2,(五)正确处理“亲子三角关系”,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亲子三角关系”,是父母与孩子三者之间可能产生的特殊情感或联盟关系。父母除了喜爱自己所生的孩子,有时另有一种潜在心理,对异性的子女有时特别喜爱或偏袒,并无意识中形成某种联盟。如母亲疼爱儿子,父亲偏袒女儿。严重者为“亲子三角关系症结”。于胎中,母子形成一体;后来从“共生”(包含)中裂变出来;特别是在哺乳期间,孩子同母亲有“双向关系”,父母之间也有“双向关系”,于是孩子与父亲共同争夺母亲,就形成“排斥关系”。这时的男孩子,一方面嫉妒、排斥父亲(欲取代父亲占有母亲),一方面有“阉割”焦虑(怕父亲的干预和进攻)。这有利于男孩子的成长(在56
34、岁时便加强与父亲的认同,希望自己早早长大,也成为一个男子汉)。这时的女孩子,产生“阴茎羡慕”,向母亲仿同。这便形成“三角关系”。不是任何的“三角形”都是稳固的。只有“等边三角形”才平稳。而任何一方,只要他想搞不平等,这时的“三角形”便不是“等边三角形”。因此,在家庭中,父母子女关系应平等,没有畸形的“联盟”,情感距离相对一样,都是朋友,但也要有家长的权威性,按规则办事。否则,角色错乱。角色错乱必行为错乱,行为错乱必“亲子关系”不和谐。因此,亲子“三角化”害大益小,必须小心,妥善处理。,2018/6/13,33,(六)母亲应避免自己在“更年期”迁怒“青春期”的孩子:,笔者一次给中学生讲“青春期逆
35、反”的话题,说人生有两次“逆反期”:34岁一次,“青春期”一次。这时下面有些同学齐声说:是三次还有我妈的“更年期”!孩子的“第二反抗期”有“鬼门关”之说,原因之一是此时又正好碰上母亲的“更年期”。这两期碰在一起,很麻烦。人到中年常会出现消沉颓废、心灰意冷、郁闷不乐、有失落感、多疑、易怒、发脾气、抑郁、焦虑烦躁、情绪不稳、自我评价降低、“神经质”等不良心理状态,整天没精打采,满腹牢骚,被称为“灰色心理”。“灰色心理”是“更年期”的一些症状,以女性居多。这样的母亲稍有不满意就大发脾气,横挑鼻子竖挑眼,让自己的亲人和亲密的朋友莫名其妙、无可奈何、退避三舍。这些症状危害性的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导致家庭不
36、和睦,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亲子关系”紧张,给“青春期”孩子的“逆反”症状上“火上浇油”,误导子女想早早离开这个家而独立生活甚至现在就离家出走。因此,注重心理调理、个人修养,遵循规律,缓解焦虑和不安,平和地度过“更年期”,是中年母亲的头等大事。如果你正好处在这个时期,如果要对孩子发火;请首先不要考虑孩子有什么问题,而是问问自己是否出现“更年期”症状。然后调适心理,保证好自己处于良性心态,再去帮助孩子顺利度过“第二反抗期”。,2018/6/13,34,(七)关于“日记”的话题:,同是记日记,过去同现在不同,青少年与成人也不同,青少年中的小学生与初中生更不同。记日记的习惯一般可以持续到大学毕业。
37、日记反映出青少年的坦白性和秘密性、真实性和虚伪性、自我批判和自我安慰等矛盾的“两极性”。这一“两极性”要么激化、要么和解,进而使多年记日记的习惯逐渐消失。1、过去同现在过去,在阶级斗争的年代,极左的人会把好人的日记内容当作“思想反革命罪”的证据,制造出数不清的“冤假错案”。现在,在走向民主、自由的时代,日记内容是个人的“隐私”,就连偷看,都属于侵犯“人权”。2、青少年与成人青少年,多记录不愿对大人说或说了大人也不会理解的内容,以阐发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为主。成人,多记录事件,以做备忘。,2018/6/13,35,3、小学生与初、高中生小学生,记事且多为“流水帐”,由老师布置的“周记”的形式,作为作
38、文的雏形。初、高中生日记的特点:侧重于阐发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些体会和感受直接来自于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和自我期待等;记日记的态度是自觉自愿的,真正出自于表达思想及宣泄情绪的内心需要;将日记作为自己的绝密,细心加以保管,不许别人翻看。因为“应试教育”,高中时代被称之为“灰色的学校时代”;这也是“英雄式崇拜时代”。男生往往以勤奋学习、优异成绩来引起所爱慕的女生的注意;而女生则明显倾向于在诗歌或日记中倾诉心中的柔情,或之间交换“情书”。我们姑且把诗歌和“情书”都广义地归为日记。4、母亲千万不要偷看“青春期”孩子的日记!有的孩子不但把自己房间的门上了锁,就连写字桌的抽屉也上了锁。那抽屉里藏着
39、日记,分明是严防母亲偷看的。可有的母亲胆子就是大,以帮助打扫卫生为由,偷着配了钥匙,趁孩子上学而私闯子宅;抽屉没有上锁的,直接打开翻看,上了锁的,竟给撬开笔者不知道能不能把这种母亲同阶级斗争年代的“极左人”类比笔者手上就有因母亲偷看“青春期”孩子的日记而引发出“悲剧”的案例,可以想见,故不举出。,2018/6/13,36,四、“情感依恋”与“心理断乳”,儿时“情感依恋”与长大了“心理断乳”,这是正常现象,符合规律,有利于人的“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如果该“情感依恋”时母亲把孩子交给别人抚养,如保姆保育或隔代抚育,则会产生母子“情感断层”(“代沟”);如果该“心理断乳”时,母子还在一个被窝里睡觉,
40、则会产生“母子黏结”(“情结”)。儿童实际上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一是包括父母和其他成人在内的成人世界里,另一个是同龄伙伴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到了“青春期”,他们的心理逐渐主要倾向同伴世界。,2018/6/13,37,(一)“情感依恋”:,婴儿的微笑、咿呀学语、哭叫、注视、依偎、追踪、拥抱等,都指向母亲,最喜欢同母亲在一起,与母亲的接近、接触会使他感到最大的舒适、愉快、安慰;同母亲的分离则会使他感到最大的焦虑和痛苦;当遇到或感到饥饿、寒冷、疲倦、厌烦或疼痛时,首先要做的是寻找依恋的对象母亲。,2018/6/13,38,1、一般情况下,婴儿依恋有3个发展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3个月)
41、:不加区分,见了谁都会微笑、舞手蹬足。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6个月):对人的面孔有所选择,对母亲更为偏爱,对陌生人反应更少。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3岁):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当发展到特殊的情感联结的阶段,婴儿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特别高兴,不让离开,别人不能替代母亲使婴儿的这种快活,母亲成为他唯一的安全基地。而见到陌生人会怯生,感到紧张、恐惧甚至哭叫。,2018/6/13,39,2、婴儿依恋有3种类型“安全型依恋”: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与母亲近距离地交谈,母亲在场,能或敢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地探索或玩耍。当母亲短时间离开时,其探索或玩耍会受到影响,婴儿表现出苦
42、恼、不安等;当母亲回来时,很容易抚慰,很快会平静下来,继续探索或玩耍。“回避型依恋”:在探索或玩耍的时候,即使是陌生的环境中,母亲也在不在场,婴儿都无所谓,都会积极地进行。母亲离开时,也不表示反抗;母亲回来时,往往也不予理会,自己玩自己的。有时也会欢迎母亲的回转,但比较短暂,接近一下,就又继续去玩自己的事。被称作“无依恋婴儿”。“反抗型依恋”:每当母亲要离开前,婴儿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的时候,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大哭大叫。但当母亲回来时,婴儿的表现是既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同时又反抗与母亲的接近,如当母亲要过来抱他时,他会生气地拒绝、推开,当他自己又去游戏时,会不时
43、地朝母亲这里看。称之为“矛盾型依恋婴儿”。,2018/6/13,40,当家庭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安全型”也可转变为“不安全型”;或反之。三者没有绝对界线的。“安全型依恋”为良好、积极的依恋。因此,如果母亲能非常关心婴儿所处的状态,注意观察、听取婴儿的信号,并能准确地理解,及时做出恰当的爱抚反应;那末婴儿就能发展对母亲的信任和亲近,形成“安全型依恋”。在儿童成长期,最担心的就是与社会隔绝。不但是社交能力,连认知能力、判断能力、魄力等等都和社会交流有关。幼儿园可为孩子社交等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呆在家中的孩子由父母、保姆或亲戚照顾,教育与游戏、人际交往等非常局限。放在家里,是“溺爱”孩子
44、的表现,不利于孩子人格的发展。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小学中人缘最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上过正规幼儿园的孩子。他们不仅朋友多,而且社交能力也更强。这个年龄段,主要是培养孩子诸如守纪律、爱学习等的常规。研究证明,幼儿园学前教育可为孩子将来的社交能力等奠定基础。“代价”是母子暂时或间歇的分离。而在36岁期间这种逐渐疏离依恋,对人格的独立是有积极意义的。一个人遇到危难,下意识地喊:“我的妈呀!”李玉和被捕、母子分离时唱:“临行喝妈一碗酒”母子分离,双方都会发生焦虑。婴儿对母亲心理依恋如果感到或认为小时未得到满足,长大以后即成人,会通过吸烟、吃口香糖、喝水等来表达,以排解紧张或焦虑,获得安全感。,2018
45、/6/13,41,所以,一方面,“情感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育有重大作用,直接影响着婴儿的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但是,另一方面对婴儿又不能加倍、过度依恋,那便成为“溺爱”。久之,当孩子到了应该独立的时候,你还如此“溺爱”,则会形成孩子对母亲的依赖。如果长久地依赖,特别到了“青春期”还如此,那孩子的人格发展,就很可能会出现障碍。这样,母亲反而被孩子控制了;你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反而更加困难了。,2018/6/13,42,(二)“心理断乳”:,一个人,在一岁前,捧着母亲的乳房吃奶,是可爱的;一岁左右,断奶,暂时感到痛苦,但是必要的;七八岁,如果还要母亲的奶吃,
46、双方的心理都会产生困惑,母亲甚至会恼怒,斥责孩子不害臊;如果“青春期”的孩子还同母亲睡一个被窝,这说明尚未“心理断乳”。子女在18或20或25岁,以读高中、上大学或就业为标志,是与父母分离的阶段。这个阶段,子女间接、试探、逐渐到正式离开父母。这时,父母忙着送走羽翼丰满了的子女。子女逐渐长大,走上社会,立业,结婚成家,相继离开父母,“亲子关系”由“交叉关系”成为“并列关系”,家庭也就进入子女与父母分离阶段。这时、这种与父母的分离,是正常现象。,2018/6/13,43,(三)“情感依赖”:,子女离家以后,夫妻又开始重过俩人的生活。如果两口子心理上不习惯这种“空巢”现状,表现焦虑、伤感,很想依赖子
47、女,这一阶段就会产生不适应,有的甚至让已婚的子女还住在自己的家里。似乎母亲倒成了“断奶期”的孩子。如果母亲舍不得孩子的离开,或要跟着已婚的孩子一起生活,这说明母亲自私或人格发展有故障。情感依赖者,不管是母亲还是子女,他们过度依赖,嫉妒性强,自立能力差。如清朝的末代皇帝、许多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的有些母亲,就是。,2018/6/13,44,(四)“母子黏结”:,比如孩子17岁左右还同母亲睡在一起,并且往往是在单亲家庭里发生,这样双方就都没有独立性了。1、外省有这样一个故事:高中一女生考上了北京一名牌大学,临行的一天,母亲哭着喊着企求女儿“不要撇下妈妈”!女儿最终没走,继续留在母亲的身边。2、笔者的
48、一个案例:外省某市一对母子。母亲四十余岁,儿子二十余岁,单亲家庭。儿子经常偷看母亲的裸体和偷穿母亲的内裤进行手淫,后来母亲经常夜里约儿子到自己的床上裸睡。3、笔者的另一个案例:昆明市一“同性恋”者。原因之一是直到12岁才同姐姐、妈妈分床,把自己一直当成女性。这都是病态,是亲子“情感依赖”、“恋母情结”达到严重地步所致。,2018/6/13,45,(五)“替代生存”:,“替代生存”就是父母对孩子“包死包抬包埋”。这会使孩子产生依赖,进而陷入空虚、迷茫,什么事都不会亲自动手,甚至到了“青春期”,自己的内裤、袜子还是母亲给洗。对孩子关注过多,会使孩子成长的空间过小。对于已经有独立意识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能、或应该自己做的事,母亲一定不要主动伸手帮助;如果孩子主动向母亲提出求助,母亲这时一定要帮忙。本质的区别在于孩子是否主动求救于你、是不是“情感依赖”或“替代生存”。“亲子分离”阶段一定要避免“替代生存”;如果存在“替代生存”,就没法分离、独立。家长的“前心理问题”(心理的亚健康)很成问题。一些家长怕孩子在学习中失败,所以几乎是替代孩子做一切事,除了直接学习的事。其实孩子必须要经历这个阶段和经受这些挫折。不但道理要接受,实践也要让孩子这么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