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题.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68634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模拟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 页,共 11 页2018-2019 学年度六月期末模拟测试八年级语文1、语言知识及运用(30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 分)A.桕树(ji) 纤夫(xin) 踊跃(yng) 目眩神迷(xun)B.帷幕(wi) 嘱咐(zh) 瞭望(lio) 纷至沓来(t)C.寂寥(lio) 蘸水(jio) 兽脊(j) 接踵而至(zhng)D.沙砾(l) 燎原(lio) 龟裂(jn) 络绎不绝(lu)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 分)A.恭顺 恬静 枯燥 喧腾奔流B.羁拌 告戒 贴切 振耳欲聋C.恣意 悲奋 斡漩 怒不可遏D.追朔 蛮横 雄辨 名副其实3.下列加点字成语运

2、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A. 爸爸是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也是一个谦虚的人,对工作和学习都 一丝不苟B. 大草原上,狮子追捕猎物的场景让人看得 惊心动魄,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C. 工人们 白手起家,在荒滩上盖起了厂房.D. 工程师和设计师们 殚精竭虑,耗费了四年时间,终于实现了这个目标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A. 阅读不仅可以提高人的修养,而且能够增长人的知识。B. 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经济发展也出现新的增长。C. 电视剧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凭借匠心独运的制作、曲折感人的情节,男女主角更是受到众多粉丝的追捧。D. 通过

3、观看电影摔跤吧!爸爸,使我重新认识了 “虎爸虎妈”的必要性。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第 2 页,共 11 页A礼 记, 战 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B韩愈,字退之,宋代古文运 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 之首。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 33 篇,包括内篇 7 篇、外篇 15篇、杂篇 11 篇。D茅屋 为秋 风所破歌和 卖炭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懑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6.名著导读(4 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 (1)根据下面描述,选择恰当的人物。(只填序号)他是保尔少年时代

4、的好朋友,积极参加革命,曾任共青团区委书记,在一次战斗中不幸被流弹击中,英勇牺牲。( )他原是一名水兵,地下工作者,对保尔革命意识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杰出代表。( )A朱赫来 B阿尔焦姆 C谢廖沙 D冬妮亚 E 达雅(2)这部小说回答了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_?7.综合性学习。(11 分)中国的“老玩意儿”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文化的沉淀。为了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以“走近中国的老玩意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现在需要做一份“探访家乡的老玩意儿”的调查问卷,请你帮忙设计一个调查问题。(4 分)问题:_ 。(2)下面是某小组

5、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围绕“中国的老玩意儿得以传承的原因”整理出两条主要信息。(4 分)【材料一】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在室内门上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室安泰的祈盼。【材料二】中国各地的灯彩花色众多,风格各异:冰灯品莹剔透,纱灯流光溢彩,宫灯端庄稳重它们无不具有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灯彩为婚寿吉庆营造了浓厚的喜庆氛围,是中国传统的吉样象征物。【材料三】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吉祥喜庆、福禄寿诞、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 3 页,共 11

6、 页_(3)活动过程中,同桌小明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对本组的研究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大家推荐他在全班展示学习成果,胆小的他却反复推辞。你鼓励他说_小明终于点了点头。(3 分)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 分)(一)古诗文积累(10 分)8.默写填空 (1) 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挥手自兹去,_。(李白送友人)(3)拣尽寒枝不肯栖,_。(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4)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_。(庄子北冥有鱼)(5)知不足,_;知困,_。(虽有嘉肴)(6)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的美学思想的诗句_,_。(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

7、杜甫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至死不悔的决心的那两句诗是:_,_!(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10-13 题(15 分)【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一则) 【乙】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第 4 页,共 11 页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

8、者至之。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彭端淑为学选段)9.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 (4 分)虽有至道 _ 然后能自反也 _ 不知其善也 _ 教然后知困 _10.翻译下列句子 (4 分)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_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_1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虽有嘉肴通过嘉肴弗食、至道弗学的类比,进而论述教与学的关系,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B.从 虽有嘉肴中我们明白: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在指导他人的同时,也能提高自己。C.蜀之鄙有二僧通过一则寓言故事说明难易与成败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志者事竟成,只要能坚定地朝既定的目

9、标走去,必定是可以达到终点的。D.蜀之鄙有二僧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设想出人物的 语言神态,形象地揭示出立志的重要,12.两文都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启发,但侧重点并不相同,请说说你的理解(4 分)_2、现代文阅读(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 13-17 题。(20 分)【材料一】珠峰,作为地球上最接近天空的山峰,它存在的意义,早已超过了8848 米。能够登顶自然之巅是无上的荣誉,这代表着人类挑战极限的勇敢与坚韧。登珠峰更是成为众多成功人士的精神追求,他们纷纷踏上这条朝第 5 页,共 11 页圣之路。然而这座神秘巍峨的高山,不只成就了一个个奇迹,在它寒冷的角落里,还掩埋了一条条鲜活

10、的生命。但这类极限运动的迷人之处并不在于它有更高的死亡倾向,而是可以从不同角度收获一些东西,比如对自然的理解、对别样景色的向往、对运动极限的追求等。1953 年,夏尔巴人诺盖和新西兰人希拉里,实现了人类历史对珠峰的首次征服。1960 年,中国登山运动员,和科学工作者不畏艰险,首次从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此后,越来越多的登山爱好者,梦想用脚步丈量这座世界最高峰。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现在,已经有超过 6000 多人登上了峰顶。同时至少有 300 人葬身于风雪中。几十年下来,珠峰上曝尸遍野。在 8000 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带,气候环境极其恶劣,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地的四

11、分之一,加上陡峭的悬崖、变化莫测的气候,被称为“死亡地带”,这里是死亡最高发的地方。【材料二】两条路线的选择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上,北坡是青藏高原,也就是西藏,南坡在尼泊尔境内。所以关于尼泊尔还是中国登珠穆朗玛峰的问题,就是南坡登陆还是北坡登陆的问题了。接着再来看一下南坡和北坡的区别:南坡降水丰富,1000 米以下为热带季雨林,1000 至 2000 米为亚热带常绿林,2000 米以上为温带森林,4500 米以上为高山草甸。北坡主要为高山草甸,4100 米以下河谷有森林及灌木。这样其实你就会发现:南坡是渐进式的气候,有个适应的过程,北坡的整体状况要比南坡更为恶劣。从北坡出发的难点:

12、从北坡登顶的难度主要在于从 6500 米再往上登,接近北坳时地面开始出现冰裂缝,同时还要翻越将近 70 度的数百米陡坡。然后在登到 7790 米的四号营地时会有大量的冰陡坡,天气最好时也会刮起 6、7 级的大风。因而在过去物质装备较差的年代,登山队员的各种冻伤大多发生在此地。而在五六十年代,位于 8680 米处的第二台阶也是登顶的难度之一,想翻越过去,经常要搭人梯。不仅费时,而且消耗体力,容易发生冻伤,但在 1975 年我国登山队员在此架起金属梯后,攀越第二台阶的难度也相对减小。从南坡出发的难点:而对于从南坡登顶的来说,遇到的困难主要集中在 6000 米左右,在前往一号营地的路途中需要经过非常

13、危险的“孔布冰瀑”。随时会有冰塔从登山队员的头顶坠下,脚下的冰裂缝也是纵横交错,是攀登南坡中最危险的路段。 【材料三】神奇的夏尔巴人第 6 页,共 11 页夏尔巴人,是一个散居在中国、尼泊尔、印度和不丹等国边境喜玛拉雅山脉两侧的民族,无文字,书面使用藏语。现存约 4 万人,主要居住在尼泊尔境内,中国西藏境内有约 1200 人。他们被我们熟知主要是因为珠穆朗玛峰,而夏尔巴人就是攀登珠峰的向导,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协助,人们想靠徒步登顶珠峰几乎不可能!我们都知道,夏尔巴人在协助登山者攀登珠峰的时候要背很多行李,而且他们在 8000 米海拔上背着行李行走,是不用吸氧气的!难道他们有什么特异功能?不是

14、的,只是 他们的身体比较特殊而已。首先,长期的高山生活塑造了夏尔巴人独特的体貌特征:由于空气稀薄,他们的肺活量比普通人要大,他们的血压很低,这保证了大脑供血充足,肌肉伸缩有力;与腿部相比,他们的躯干偏长一些。其次,很多人到藏区高原后都会产生高原反应,这个高原反应跟人的体格、身高、年龄等都没有关系,唯一有关系的就是这个血红蛋白含量,含量越低的人越容易高反,而夏尔巴人的含量则是非常高,所以他们对缺氧的耐力也很强!另外,夏尔巴人在生理上有更突出的耗氧经济性,可以使用较少的氧气获得较多能量。这种“少氧高能”的特性体现在了他们的 DNA 里。两个刚生下来的孩子,夏尔巴人的后代先天可能就要比低海拔地区的后

15、代更适合高原环境。【材料四】历年珠峰遇难者高度位置Climbers:登山者;sherpas: 夏尔巴人;summit:顶点;camp:营地。13.“材料二”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 分)14.阅读“材料二”,请你用材料中的知识来解释登珠峰“北坡难,南坡易”的说法。(4 分)第 7 页,共 11 页15.材料一中的加点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3 分)16.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3 分)( )A.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是地球上最接近天空的山峰,是名副其实的“死亡地带”,也是死亡最高发的地方。B.夏尔巴人散居在中国、尼泊尔、印度和不丹等国边境喜玛拉雅山脉两侧,他们

16、有着独特的体貌特征,比低海拔地区的人更适合高原环境,是担任人们攀登珠峰的向导的最佳人选。C.如果从北坡登顶,位于 8680 米处的第二台阶是登顶的难度之一,但 1975年后,攀登的难度已经相对减小。D.根据“材料四”可知,攀登珠峰的遇难者大量集中在 8000 米以上,因为 8000 米以上气候环境极其恶劣,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地的四分之一,另外,遇难者大多是普通登山者,也有部分夏尔巴人。17.阅读“材料一”,说说人们冒着生命危险去攀登珠峰的原因。(6 分)(二)阅读满一文,完成 18-21 题(20 分)满孙君飞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他是一个熟悉的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

17、着礼物。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有一次,他还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突然觉得他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将军。他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他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可以搬到学校坐那一刻,我心里受到了很大的震动,好像从梦中睡醒过来,猛然间意识到他拉着我长大了许多许多。我搬着这条高凳子去学校,就仿佛扛着一把龙椅,路上第 8 页,共 11 页无数双眼睛被它镀亮。它在全校都是独一无二的,让我安然而骄傲地端坐在“山丘”上听课。可有时候,他也

18、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此时的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一副空担子也会压得他气喘吁吁,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他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他的嘴唇起了白皮儿,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就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我心里有些难过,忍不住想用吸水的毛巾从他脸上擦出什么来。这一天,原来是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于是她低下目光,好像要穿过一条黑暗的隧道,努力地压缩着身子,窸窸窣窣地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

19、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吃完饭后,他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也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

20、、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于是,这里一下子有了光芒,有了奇迹,有了满足,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声收场。不管我藏在哪里,都知道他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11)再后来,他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12)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

21、方填满,还有他和她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13)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没有他们在身边的时候,我总是想起母亲那些满满当当的碗、杯子和盆,还有那些挂满院子的衣服、土布和他们过去的故事,希望或者泪水便盈满了我的眼睛,心里的风和阳光也溢了出来。第 9 页,共 11 页18.本文-段围绕“满”叙述了三个情景,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6分) _19.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1)此时的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一副空担子也会压得他气喘吁吁,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 _(2)再后来,他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

22、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从加下划线词角度)_20.请谈谈你对标题“满”的含义的理解。 (3 分)_21.结合全文,简述第 13 段的作用。(4 分) _2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意蕴深厚的记叙文。B 本文表达的情感真实美好、场面温馨,令人动容,耐人寻味。C 手法多样灵活,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使文章文采斐然,人物形象生动。D 用词灵动巧妙,精准贴切。如“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四、作文(55 分)23.以下两题选做一题。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3、;不少于 600 字;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 A、B、C 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1)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人体,“我的地盘我做主”;但每个人又不是孤立的存在,我们还扮演着很多角色;子女、同学、朋友请以我,不只属于我为题,写一篇作文。(2)下面的三棵树,哪一棵树最能触动你的心灵?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第一棵树:长在乱石堆,树根粗大有,深深扎进石缝里。没有肥沃的土壤,却一个劲儿向上长,枝繁叶茂。第 10 页,共 11 页第二棵树:长在人来人往的路边,树冠很大,撑起一大片绿萌。烈日下,总能为路人带来阴凉。第三棵树:长在公因里,歪斜难看。从来无人理睬,却快活地生长,树枝在风中欢快地舞蹈

24、。参考答案 1-5 DABBC 11.D 16.A 22.C6.1.(1)CA (2)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 12.【小题 3】【甲】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学习之后才能发现不足和困惑,学的越多越感到无知,这样才能奋发图强。【乙】学习不仅要有目的,更要付出实际行动,这样才能成功。阅读(一)13(4 分)列数字(1 分)。列举具体的高度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珠峰南坡的气候呈渐进式发展的特征(2 分),使说明更具有说服力(1 分)。 14.(4 分)南坡是渐进式的气候,有个适应的过程,北坡天气最好时也会刮起6、7 级的大风,整体天气状况要比南坡更为恶劣(2 分)。南坡遇到的困难主要集中在 6000 米

25、左右,北坡难度主要在于从 6500 米再往上登(2 分)。【解析】根据材料二第 3 自然段可以看到南北坡气候的差异,发现南坡的气候有渐进性,北坡更恶劣;另外,从“北坡出发的难点”和“南坡出发的难点”进行比较,会发现,北坡遇到的困难都是在 6500 米以上,南坡则集中在 6000 米左右,当然北坡更困难。16.A 【解析】A 项根据“材料一”,“在 8000 米以上的高海拔地带,气候环境极其恶劣,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地的四分之一,加上陡峭的悬崖、变化莫测的气候,被称为“死亡地带”,这里是死亡最高发的地方。”可知,并非整个珠峰都是“死亡地带”,只有 8000 米以上才是,所以 A 错误。故选 A 项。

26、17.(6 分)能登顶自然之巅是无上的荣誉;代表着人类挑战极限的勇敢与坚韧;可以从不同角度收获一些东西,如对自然的理解、对别样景色的向往、对运动极限的追求等。 【解析】此题考查信息提取。根据“材料一”第自然段,“无上的荣誉”“挑战极限的勇敢与坚韧”“精神追求”“对自然的理解、对别样景色的向往、对运动极限的第 11 页,共 11 页追求等”可以找到答案。登顶珠峰可以收获荣誉、感受美景、追求极限,而且还体现着人类的勇敢与坚韧。阅读(二)1.【答案】【小题 1】父亲为了家庭幸福四处奔波,母亲对父亲满满的关切与爱意,全家人共享天伦时幸福温馨。(意对即可)【小题 2】(1)运用比喻,把父亲的腰身比作无箭可射的猎弓,生动传神写出父亲生意亏本的沮丧,表达了父亲对家庭的责任感。(2)“总”是“一直,经常”的意思,三个“总”字,强调父亲放下担子后,仍然为了一家人不断辛苦劳作,写出我对父亲的感激和爱。【小题 3】“满”既指父亲一生辛苦劳作,为了使家填得更满,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好,又指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幸福圆满的,作为子女的我们,会报之父母以孝顺。【小题 4】内容上,篇末含蓄点题,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幸福美满的,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结构上,总结全文,使文章余韵无穷。【小题 5】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