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业建筑设计原则 城市商业活动是以追求最高利润为目的的, 这是商业设计选 址与布局的经济原则。同 时,顾客是商业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之布局与城市人口分布形态密切相关。 城市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社会、经济和科技等领域综合作用的产物,按其相 互作用的规模和范围的层次来分,可分为宏观的社会经济影响,中观的空间 区位条件和微观 的空间模式三个不同的层次。 商业设施选址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项长期性的投资,直接关系企 业经营的战略决策,是零售企业贯彻以消费者为中心观点的重要体现,是影响企业效益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同 时也是制定企业经营 目标和经营策略的重要依据。 商业设施的选址
2、应该考虑以下因素:(1)客流规律;(2)交通状况;(3)商业环境;(4)地形特点;(5)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1、客流 规划是选择店址的最重要的因素 商业中心是消费中心,从经济效益上讲,商业中心必须满足整个城市消费市场的要求, 争取尽可能多的顾客;从成本效益上 讲,要争取最大的聚集效益,要求最大限度地利于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所以,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形态是商业中心形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相同客流规模的不同地区,因客流的目的、速度、时间不同,对选址条件有不同差别。 在商业集中的繁华地区客流目的一般是以购买商品为主流,或是与 购买商品有 联系的观光浏览, 为以后购买作准备,这类地区的客流特点一
3、般是速度缓慢,停留 时间较长,流 动时间相 对分散。 有些时候,除了人口的密度因素之外,人口的职业分布、收入状况、年龄也是影响购买能力、购买习惯的主要因素,必须加以考虑。前者可以作 为商业规模的主要参考指标,后者则除影响 规模之外, 还决定了商业 的特色和内容。 (2)选择店址需要调查分析街道两侧的客流量规模,选择客流 较多的街道一侧。 (3)选择店址要分析街道特点与客流规模的关系,街道交叉路口客流最多,是选址的最好位置。 (4)对于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商业街,除了被动适应客流规律之外,还可以在原有路网 基础上加以改善开 发,选择有开发前景的区域,开辟新的道路交通系 统,主动地引导客流, 制造客流
4、,进而创造新的商业环 境。 2、交通状况 城市道路交通是 联系顾客与商业设施的载体。因此,它是制约商业聚集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商 业活动的经济原则要求有尽可能大的吸引范 围,保 证尽可能多的顾客方便地到达商店。 因此商业设施的选址必须是交通可达性最佳的地点。在商业的追求最大货物销售范围的原则 下,选址应使交通费用达到最小。所以商业中心交通可达性最佳的 实质是:所有购物出行者 到达中心的出行时间总和最小。 3、商业环境 选择店址应考虑设店地点附近的商店的规模和数量,如果在同一地区内已有 过多的同行 业商店,势必影响商店的 经营效果,此为趋异性。但是另一方面,由于顾客希望就近广泛地 比较选择商品,以
5、及希望一次购足所需的商品,有些商店又有集中趋势,相邻而庙,此为趋 同性。 一般来说,比较专一的商品,顾客希望有广泛的比 较和选择余地,希望有集中的专门店。 这种顾客以购买一类商品为目的,对商业气氛、娱乐性、环境没有过多要求,把注意力全部 集中在商品,并比较其质量、价格等因素。 另外一些顾客,购物的范围比较杂,也比较随意,或完全以休闲为主要目的,当然不会去逛上面提到的 结构单一的商业区,而是希望到集购物、娱乐、休闲等需要为一体的综合商场。一般大商场就是以此为目标而设置的,尽可能丰富功能来满足这类顾客的要求。 还有一种特性就是共生性,即指商店依赖于为其他原因而来的顾客,如商业中心区的小 型商店设于
6、大型商店附近,主要经营小商品,以品种齐全而取得优势。或开办大商场不能提供的小型服务业,有的经营连带 消费商品的商店相互邻拦 ,互 为补充,便利顾客。 4、地形特点 选择店址还要分析地形特点,主要选择 能见度高的地点,如 选择在两面 临街的地点能见度就最高,并且可以扩充橱窗面积,增辟出入口以减缓拥挤 ,这是最好的设址地点。位于街道的入口处、公共场所的迎面处都是能见度高的地点。有的地点如位于街道的凹进部位能见度就差。 5、城市规划的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都根据城市现状和发展要求对商业中心的分布、商 业建筑的布局等作出一系列的 规定,商 业建筑的选址应该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服从城市总 体发展
7、的需要。 在选择店址过程中要对以上因素进行实际调查,搜集资料,具体分析研究,了解建店的有利和不利条件,不仅要考虑现状,还要了解未来的发展变化,尤其要了解城市建设的长期 规划,如所选地区的街道、交通市政、公共设施、居民住宅及其它建设或改造项目的规划,有的地点从当前分析是优越条件,而随着城市的改造将会出现新的 变化,而不适合 设店。商业建筑中的疏散宽度的计算 第 4.2.5 条 商店营业部 分疏散人数的计算,可按每 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面积总数乘以换算系数(人/) 来确定: 第一、二层,每 层换算系数为 0.85; 第三 层, 换算系数为 0.77; 第四层及以上各层,每 层换算系数为 0.
8、60 一、交通流线的类型 公共建筑物内部交通流线按其使用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公共人流交通线:即建筑物主要使用者的交通流线。 如食堂中就餐者流 线 ,车站中的旅客流线 ,商店 中的顾客流线,体育馆及影剧院中的观 众 流线,展 览建筑中的参观 路线等等。 内部工作流线: 即内部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交通线,在某些大型建筑物中 还包括摄影、 记者、电视等工作人 员流线。 辅助供应交通流线: 如食堂中的厨房工作人员服务流线及食物供应线,车站中行包流 线,医院建筑中食品、器械、 药物等服务供应线;商店中货物运送线,图书馆 中书籍的运送线等等。 二、交通流线组织的要求 人是建筑的主体,各种建筑物的内外部
9、空间设计与组合都要以人的活动路线与人的活动规律 为依据,设计要尽力满足使用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合理要求。因此应当把“ 主要人流路线” 作为设计与组合空间的“ 主导线”。根据 这一“主导线” 把各部分设计构成一连串的丰富多彩的 有机结合的空间序列。 在明确“主导线”的基本原则后,一般在平面空间布局时,交通流线的组织应 具体考虑以下几 点要求: 不同性质的流线应明确分开,避免相互干 扰。 首先要做到:使主要活动人流线不与内部工作人流线或服务供应线相交叉; 其次,主要活动人流线中,有时还要将不同对象的流线适当的分开; 此外,在集中人流的情况下,一般 应将进入人流线与外出人流线分开。不出现交叉、聚集、
10、 “瓶子口”的现象。 流线的组织应符合使用程序,力求流线简捷明确、通畅,不迂回,最大限度地缩短流线 流线组织,要有灵活性,以 创造一定的灵活使用的条件 流线组织与出入口设置必须与室外道路密切结合,二者不可分割,否则从单体平面上看 流线组织可能是合理的,而从总平面上看可能就是不合理,或者反之。 三、流线组织的方式 各类公共建筑中流线组织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及要求,但也有共同要解决的问题,即把各种 不同 类型的流线分别予以合理 组织以保证方便的联系和必要的分隔。因此,在流线组织方式 上也有共同之处,综合各类公共建筑中实际采用的流 线组织方式,不外乎以下三种基本方法: . 水平方向的组织 . 垂直方向
11、的组织 . 水平和垂直相结合的流线方式 . 水平方向的组织: 即把不同的流线组织在同一平面的不同区域,与前述水平功能分区是一致的。 如在车站建筑中,将旅客进站流线和出站流线分开布置在两边;在商店中将顾客流线和货物 流线分别布置于前部和后部;在展览建筑中,将参观流线和展品流线以前后或左右分开布置, 等等。 这种水平分区的流线组织垂直交通少,联系方便,避免大量人流的上上下下。在中小型的建 筑中,这种方式较为简单,但对某些大型建筑来讲,单纯的水平方向组织可能不易解决复杂 的交通问题或往往使平面布局复杂化。 . 垂直方向的组织: 即把不同的流线组织在不同的层上,以垂直方向把不同流线分开。 如同前述,在
12、 车站建筑中将进站流线和出站流线分别布置于底层和二层;医院建筑中将门诊 人流布置在底层,各病区人流按层组织在其上部;展览建筑中将展品流线组织在底层,把参观人流组织在二层以上,等等。 这种垂直方向的流线组织 ,分工明确,可以简化平面,对较大型的建筑更为适合。但是它增 加了垂直交通,同 时分层布置要考虑荷载及人流量的大小 。一般讲, 总是将荷载大,人流 多的部分布置在下,而将荷载小,人流量少的置于上部。 . 水平和垂直相结合的流线方式: 即既在平面上划分不同的区域,又按层组织交通流 线,常用于 规模较大,流线较复杂的建筑物中。 流线组织方式的选择一般应根据建筑规模的大小,基地条件及 设计者的构思来决定。一般中小型公共建筑,人流活 动比较简单,多取水平方向的组织;规模较大,功能要求比 较复杂,基地面 积 不大,或地形有高差时,常采用垂直方向的组织或水平和垂直相结合的流线组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