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心理学中-接受与发现的学习.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113504 上传时间:2018-06-1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4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中-接受与发现的学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中-接受与发现的学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中-接受与发现的学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中-接受与发现的学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中-接受与发现的学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接受与发现,收集资料 案例 PPT制作 主讲人接受学习:李 群 李素洁 谢秀慧 吴晓叶 发现学习:郑露露 金宽广 郑丽芳 郑 然,接受学习的理论基础,接受学习的理论基础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区别并不具有本质意义,最根本性的区别是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如果教师教学得法,接受学习并不会导致学生的机械学习。 奥苏贝尔提出,意义学习是一套有层次组织的学习,这套层次组织可以分析为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形成等。,命题是以句子的形式表现的,例如“老虎会吃人”,奥苏贝尔将命题学习分析为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和组合关系三种情况。下位关系包括派生类属与

2、相关类属,前者如从“老虎会吃人”到“动物园那只大老虎会吃我”,后者如“菱形是四条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菱形”是“平行四边形”的下位概念。上位关系如从“矩形的内角和等于3600”到“四边形的内角等于3600”。组合关系如“金属热胀冷缩”这一命题中就包含了“温度”与“体积”之间的组合关系。,二、语文接受学习的优势,(一)高效率(二)方向性(三)系统性(四)示范性(五)感染性,(一)高效率,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其主要缺陷在于耗费时间太多。与此相对,奥苏贝尔所倡导的接受学习,其主要的优势在于节省时间而带来的高效率。这是因为,接受学习比发现学习少了一个学生自己发现的阶段,而由教师把几乎是定论的知识

3、呈现给学生。如,关于课文的背景材料,包括作家的思想脉络,如果由学生自己去查找,则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接受学习中,这些必要的资料可以由教师帮助提供。这样,学生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或者说,在同样的单位时间内,学生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二)方向性,接受学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可以保持鲜明的方向性。在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模糊性等特点,学生自己就更难以把握正确的方向。 例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中,有茴香豆的“茴”字四种写法。有些学生可能对此很感兴趣,如果任凭学生从兴趣出发去发现研究“茴”字的这些写法,则是徒劳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其危害性恰恰在于这样会妨碍他们对小说中人物性格的认识和理解,

4、妨碍他们对小说主题的正确把握,因为在小说的情节中,孔乙己对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茴”字的四种写法,正显示了主人公进学不成又不会营生的迂腐穷酸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心灵的摧残。而在接受学习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把握正确理解小说主题的方向。,(三)系统性,系统性也是接受学习的特点之一。由于接受学习是由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几乎是结论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教师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凭借自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将知识系统地教给学生,使学生接受。这种系统性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所必要的。,(四)示范性,接受学习有着重要的示范性特征。由于学习内容是通过教师传授给学生加以接受的,因此,教师在传

5、授知识的同时,就可以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这种示范作用主要表现在把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方法、表达思想的规范与技巧等方面。 教师的示范作用首先表现为知识的渊博。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往往不局限于某一个知识点本身,而需要拓展与深入,由此所显示的掌握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正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学习语文不仅需要清晰的思辨,接受哲理的启迪,而且需要沉浸其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从这一特点出发,语文接受学习还具有重要的感染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可以用各种方式去感染学生。 如有的教师在讲岳阳楼记之前,先向学生介绍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故事和他死后“三百羌人哭之如父”的

6、情形,激起了学生对范仲淹的崇敬之情,为学生理解文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题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五)感染性,接受学习的实施原则,(一)意义原则 (二)分化原则 (三)整合原则,奥苏贝尔指出:“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归纳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这一点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教学。”所谓已知的内容或认知结构,指的是已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结构,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忆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 研究知识结构的目的在于使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有一个固着点。当学生把教师的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结构)联

7、系起来时,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就发生了。而机械学习的失败之处,就在于教师在学生还没有具备固着观念之前,就要求他们学习新内容。由此可见,确定学生预先的认知结构是什么,是接受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把握学生的认知结构,并非只是了解它和被动地适应它,还要主动地去建构它。这种主动地建构学生认知结构的工作,应当贯彻奥苏贝尔的分化原则和整合原则。 奥苏贝尔的分化原则,是指应当首先传授最一般的、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在学习中对它逐渐加以分化。,整合原则是指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的要素重新加以组合。在语文学习中,整合原则的运用更多,也更为普遍,这是因为语文教学培养的是善于运用语言的人而不是研究语言的人,因此,语文的学

8、习需要在大量的言语素材的学习中,培养语感,在培养语感的同时不断进行抽象、类推和分析、综合,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从而深化语感。 奥苏贝尔特别强调,当教材内容无法按纵向序列的形式出现,而只能以横向并列的形式展开时,整合协调的原则同样适用。,发现学习: 学生以类似于研究的方法经过独立的探索把握学习内容,然后再进行内化。提出:布鲁纳认知心理学家。,发现学习的教育思想背景,课程应根据儿童的基本需要、当时的兴趣、认知与情感的准备状态来设计,最大限度地为儿童提供自由回旋的余地,使其自然成熟并得到发展。因此,以儿童为中心的发现学习,就是符合这些要求的教学法之一。,发现学习的认识论根源,认识论:以寻求真理为基础

9、。思想倾向:认为正确认识的积累,依靠理论和研究的新成就去不断修正前人的认识,就能接近于真理。强调理性的作用。,发现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优长,(1)有助于语文的“掌握”(2)有助于语文的教与学兴趣,教师要让学生发现幽默的逻辑,自己先出示一个幽默短文:“邮递员送来一份电报,小芬用筷子夹着,小心地走进屋里,说:爸爸,你的电报。爸爸奇怪地问:为什么用筷子夹着?小芬说:我怕触电啊!”老师说:电报是用电波来传送的,但是接收到电报打印出来以后,一张电报就已经和电没有关系了,小芬故意曲解这个道理,把不可能的事情放在一起,造成了一个突然出人意外的荒唐或荒谬,就形成了幽默,这是她做游戏的愉快心情表现。下面老师给大家

10、一个小短文,看看大家能模仿老师的解释,发现其中幽默的地方吗?“父亲:刚开学考试,你怎么就得了个零分?儿子:老师说,我们一切都要从零开始嘛!”,“发现学习”语文教学模式,以培养探究性思维方法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必须重视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发现学习是一种再发现的学习,语文发现学习的几种方法,模仿发现 定向发现 习惯发现 多元发现(例子画杨桃),发现学习的实施原则,动机原则:发动+维持+方向结构原则:经济性和效力序列原则:安排教学事件的顺序反馈原则:及时矫正学生错误归纳,发动: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周涤非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琐忆时,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的问题:“人是怎样变成猴子的?”学生们已有的知

11、识告诉他们,人是不能变成猴子的。他们的心理平衡被这个问题打破了,他们急于要寻找新的平衡。可能的解释只有,或者是鲁迅没有进化论的常识,或者是此话另有深义。他们首先否定了前者,那么鲁迅的深义是什么呢?于是他们很自然的要到课文中去找答案。最后,他们发现,所谓“变成猴子”是指某些人思想上的倒退或反动。,动机原则,维持:好处胜于风险,维持探索热情。 有标准答案的问题,让学生为错误而胆怯;教学内容和目标设置,让学生感觉有收获。,动机原则,方向:目标设定具体,探索方向明确。例如:刘胡兰教学。师问,这篇文章是写谁的,刘胡兰是哪里人等。提问远离教学目标。晋祠教学。于漪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其结构时,先让学生听写中国名

12、胜辞典上的“晋祠”词条,然后让学生找出每个句子在课文中的对应部分,问题明确,也别有情趣。,动机原则,如:食物水果 蔬菜 肉类 苹果 香蕉 桔子 青菜 萝卜 土豆 猪肉 羊肉 牛肉 (编码系统图示) 通过这个图可以将食物从高级到低级编排,并将它们之间的关系弄清楚,有利于知识的迁移。,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安排教学事件的顺序需要遵循三准则:1按智慧发展历程,即按动作表征、映象表征、符号表征来安排:小学生认字、记叙文议论文2按学生认知结构和认知规律来进行:由浅入深3把知识的结构与认知的心理程序统一起来。,反馈原则,发现学习中最典型的归纳错误: 例如:心理学家韦特海默曾经举过数学教学中的例子:例如问一位学生:“12等于3乘上什么数?”回答:“4”。问“56等于7乘上什么数?”回答:“8”。问“45等于6乘上什么数?”如果这位学生回答:“7”,要他进一步说明理由时,他会说:“难道还不清楚吗?第四个数应该比第三个数大1”(指前面二题回答中4比3 大1,8比7大1)。例如:有的学生看到一件小事、背影、谁是最可爱的人都是首尾呼应的,于是得出片面的结论:“凡是写文章都要首尾呼应”。,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学理论/研究方法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