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的演变和来历“福”字在甲骨文里的意思是:两手捧酒坛把酒浇在祭台上的会意字,是古代祭祀的写照。古人祭祀总是以祈求达到希望为宗旨,因之“福”是古人祭祀时的希望。“福”字含有五种意思:一是“寿” ,即长寿,长命百岁;二是“富贵” ,即财多物丰;三是“康宁” ,即健康无疾患;四是“德厚” ,即德善有道;五是“考终命” ,即寿考自然天命;盖谓之“五福”也。此外还有四种意义:曰“顺” ,新年伊始贴福字,祈求在新的一年里能一顺百顺,诸事如意,吉祥并臻。二曰“保佑” ,贴上福字能求得保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三曰“创造幸福” ,贴上福字乃告诫家庭成员,在新的一年里,全家人要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创造一个幸福家庭。四曰“拜” ,古时祭祀要行跪拜之礼, “福”字本身就有“拜”一解。镜花缘第八十五回:“于是面对戏台,福了福 ,句中的“福”则是“拜”意,即为了求得达到上述贴福字的目的,对天地鬼神为之一拜。“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 ,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