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春酒 浙江名师精品教案.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30788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酒 浙江名师精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春酒 浙江名师精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春酒 浙江名师精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春酒 浙江名师精品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春酒 浙江名师精品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春酒是 寒 冬 酿 造 , 以 备 春 天 饮 用 的 酒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品味文中深深的思乡之情2、品味文章细节以及传神语言一、导入“像树木花草一样,谁能没有一个根呢?我若能忘掉故乡,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我若能不再哭, 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 ”琦君(生读)琦君介绍:年份 事迹1916 年 出生于浙江温州永嘉县。1928 年 举家迁居杭州。1949 年 随国民党当局赴台。1977 年 随夫留居美国。1980 年 自美返国。1983 年 再随夫留居美国。2004 年 与夫婿返台定居于台北县淡水镇。琦君(1916-2006),原名潘希真。现当代台湾女作家、散文大家。代表作:烟愁

2、 、 琦君寄小读者 、 琦君自选集等。她也是著名电视剧 橘子红了的原作者。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琦君的散文春酒 ,刚刚我们介绍 过琦君,那老师想问个问题,琦君家在何处?投影:琦君家园何处?温州、杭州、台湾、美国,琦君去过这么多地方,那她心目中的家究竟在哪里?板书家园其实琦君是一个无数次在笔墨之间寻觅着归乡之路的女子,那今天她这篇散文给我们讲述了家园有些什么人呢?投影:家园家园中最主要的一个人物是谁?明确:母亲在琦君的作品里,母亲占了很大分量,因为她几篇感人的文章几乎都是写她的母亲的。那么她母亲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让琦君如此魂牵梦萦呢?我们文章中有一句话说明了这个母亲为人处世的一个准则,大家能不

3、能找出来是哪句?原因明确: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生朗读 我们要抓住那几个词来读。做事都有一个尺度。从文中找出具体的例子来讲讲这是由分寸的母亲或说她对什么事都留神、仔细?分析下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明确:第 2 自然段她又转向我说:“ 但是你呀,只能舔一指甲缝。小孩子吃太多了会流鼻血,太补了。 ” 为了让自己不心疼,不让孩子多吃苦,不能喝酒。能不能这样说:“你只能吃一点点。 ”这和“舔一指甲缝”有区别吗?“指甲缝”规定了一点点的范围。范围规定得非常有分寸,如果只一点点,太难明目、补气、健脾哟,母亲总是得意地说。针对谁来讲的?对大家说的。那意思是说,跟其他人说你们少喝点,有这意思吗?补气

4、、健脾、明目的哟。意思是叫大家多喝点。你看看,这样母亲是不是很聪明呀?什么叫得体?什么叫分寸?针对不同的对象得说不一样的话。人太棒了。第 4 段第一句“我喝完酒回来,母亲总要闻闻我的嘴巴,问我喝了几杯酒” ,说明母亲非常关心我,也体现了母亲对我管教得十分严。如果母亲对你严,不让你喝酒,会用什么样的方式?但这位母亲是怎么处理的呢?她一个动作。闻我的嘴巴。想想看,一个母亲,凑近你的脸庞闻一闻嘴巴,是什么感觉?亲密、亲近。这是很好的感觉。在这么好的感觉下小孩还会喝酒吗?这种表达方式真是太奇特了,对吗?她用很亲密的动作表达出这样的心里要求,小孩子肯定不会做得很过分,真是聪明的母亲。第 8 段别人问她要

5、多少,她自己说是没份量,没定规的。但还是一样一样地告诉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不是说我也没有一定份量,她为什么这样讲?读课文一定要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到那个语境之中,如果你这样问人家,你希望什么?希望别人告诉我越详细越好。她母亲体会到了,所以一样一样地告诉。可是,我觉得很奇怪,她为什么说“大约”和“差不多”就行了,我也没什么份量?应该是比较谦虚吧。是 呀,她怎么能说“我很厉害的,我酿的春酒天下第一,我来告诉你” 。这样说,听的人舒服吗?所以她说“没什么数” ,然后一样一样地告诉人家。这叫什么?这就叫分寸。语气上有分寸,情感表达上有分寸。不知她的表情有没有分寸?凡是母亲出现的几个场面都用了什么神态?

6、“笑眯眯地” 。 “高兴地” 。 “得意地” 。这就是一种分寸但是文章中有两句话我读下来有点疑惑,大家看看是不是有道理?一句话是“母亲是从不上柜的” ,还有一句是“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为什么这么好喝的酒不喝一点?在她家里这么热闹的酒席不去吃一点?是什么让她这么做的? 贤妻良母。介绍一点琦君母亲的一些资料 。琦君母亲是大家闺秀,父亲是北洋时期浙一师师长,是一个军官,是军阀、地主的身份。他们的婚事属亲上加亲一类。就是通过先结婚后恋爱的那种。刚结婚时,过了一段快乐的新婚生活,后来由于其父亲长年在外,娶了一位姨太太,从此以后,琦君母亲在家里的地位显得尴尬无奈。一方面,她有被丈夫抛弃的委屈、痛苦;另

7、一方面,在家乡做了一个好母亲,好太太。她也要在乡民面前树立起其家族的名望、形象。所以,这就让我们感觉到她做事情这么有分寸。这是她的身份、她的地位、她的性格、她的善良、她的聪慧所决定的。投影:琦君的妈妈绣两朵梅花,对琦君说:“这双拖鞋要寄去给你爸爸穿,还要再绣一双”琦君抢着说她要。妈妈瞪她一眼:“小孩子穿什么绣花拖鞋?”接着低声说:“是绣给你那如花似玉的二妈穿的。 ”琦君不平,问为什么。“你不懂!”妈妈叹口气说, “我如果只绣一双,你爸爸一定会给你二妈穿的,自己反而不穿。倒不如我索性绣两双,让他们成双成对吧!”爱,原来可以如此豁达。这是一份怎样的爱?我从你们的眼睛里分明看到了一份感动。我们一起把

8、最后这句话读一遍。在这样一份爱的陪伴下,这样母亲会养出怎样的女儿来呢?文中家园里的女儿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活泼。开心。可爱。幸福。有分寸。开朗。调皮读琦君的文章,我们一定要琢磨她的文字。她的文字清新素雅,普通中透出灵气,如行云流水一样。特别是其细节描写让人确实过目不忘。老师教给大家一种读书方法,叫注读课文。通过这种方法来认识一下这位调皮的、可爱的、开心的、幸福的小姑娘。注读课文这种方法是一种文体。著名的有四部, (见投影) 【投影:注读课文 脂砚斋评点石头记 朱熹集注诗经 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 金圣叹评点水浒传但这些是比较难的,大家长大以后可以了解一下,看一下。我这里给大家一个示范。【投影,你

9、们怎么点评这句话呢?】【示例:“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靠、点、舔”这些都是小孩子特有的动作,寥寥几笔,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立刻在纸上活动起来。语言虽然质朴简练,但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爱这小姑娘,在故乡,邻里之间是如此亲密随和、融洽温馨。 】试着给课文描写“我”之精彩处作批注,加评点。大家的任务是从文中挑选一句描写“我”的精彩之处作批注,写评点。 “其实偷偷把杯子里,好几回八宝酒了” ,这段细节描写孩子特有的调皮,古怪精灵,一个“偷偷”给人一种小孩持有的调皮可爱之感。第 3 段, “我走来走去 酒全洒在上了” ,我

10、的动作,我不舍得喝这又香又甜的八宝酒,表现出了这个小女孩的天真浪漫, “我摔了一跤,却仍把杯子捏在手里”更可以看出对春酒的喜爱。通过“端着” “闻着” “走来走去”就是没喝,写出作者对母亲酿的八宝酒的喜爱。不舍得喝。 “走来走去”2 是因为舍不得喝,妈妈那么小气,就给了我这么一点点,我拿着走来走去, “闻来闻去” ,间接写出对母亲的爱。“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哪” ,这里有个副词“也” ,说明了“我”也非常喜欢喝春酒。他以什么自居?酒仙。好可爱的小姑娘,她居然说自己可以和酒仙李白来比。“我是母亲的代表面包似的回家” ,一马当先,不请自到, “蜜蜂似的”写出我当时非常喜欢喝春酒,对春酒充满期望

11、, “肚子鼓鼓的”写出我吃得很多,嘴很馋,让人联想到“我”当时的样子,体现了一个小女孩的可爱。琦君是不是有点问题,把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比喻成蜜蜂似的。蜜蜂好看吗?从形状上像,因为蜜蜂肚子是鼓鼓的。味道上像,因为蜜蜂吃的是蜜很甜的,我吃的是春酒,我很爱春酒,就像蜜蜂吃的甜蜜。她后面说“捧一大包回家” ,蜜蜂很勤劳,经常采很多的蜜回来,把自己比成蜜蜂捧很多回来。师:她这种行为能理解为勤劳吗?活泼吧。贪吃。这么贪吃的小姑娘像小蜜蜂一样的,还有“家家户户轮流着喝” ,这像不像小蜜蜂?不仅形状像,味道像,行为也像,这个比喻太好了。大家一齐读一遍。小时候琦君如你们的感觉一样,是幸福的、调皮的、开心的、贪吃的

12、,她的童年是一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美好童年。这个家有一位慈爱温柔的母亲,调皮可爱原女儿外,这个家园还有其他人吗?阿标叔。阿彪叔是佣人呀!你觉得也是他家人,从哪里可以看出他是家人。巴结讨好主人?是方言,指做事勤快。看出他热情好客,乐于助人你觉得这个家园还有其他人吗?会首、村人大家互相帮助、很亲热,他们就是家人。琦君对家的感觉,不是爸爸妈妈才是家,只要大家亲热地在一起,就是家。我们可以关注一下会首,这是什么会?酬谢会。为什么要酬谢?村里有人急需用钱时,12 个人凑足渡过难关后再还。这样的会具有浓厚的什么色彩?有地方、感情、民俗色彩。像不像一家人?在我们城里,一个单元有没有你没钱了,三楼五楼的钱都

13、给你这样的可能吗?我们再来看看吃会酒的情形。能找到吗?会酒怎么喝?划拳、吆喝、格外兴高采烈。所有这些只有在什么地方才有?家里。所以这个家园除了两个主人外,还有一大群热情、淳朴、善良的左邻右舍、乡亲,给我们展示了人情之美。加上这群人,这个家的氛围就好多了。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建议大家有感情地读读这几句话。第一段前 4 句。这个家族有什么气氛?热闹非凡、高潮迭起的。我们刚一直在讲家园,但是我们今天上的课文叫什么?春酒。可是我们这节课都在讲什么?家园。跑题了。怎么办?把题目改掉,叫家园或心灵的家园可不可以?不可以。为什么?这篇文章主 要 通 过 春 酒 写 故 乡 的 风 俗 之 美 、 人 情 之

14、美 , 写 自 己 对 故 乡 亲 友 的 怀 念 , 对 母亲 的 追 思 , 其 间 , 流 淌 的 是 浓 浓 的 思 乡 之 情 , 是 对 一 种 让 人 难 忘 的 生 活 的 深 情 怀 念 。投 影 : 就 像 社 戏 中 的 迅 哥 儿 结 尾 说 的 : 真 的 , 一 直 到 现 在 , 我 实 在 再 没 有 吃 到 那 夜 似的 好 豆 , 也 不 再 看 到 那 夜 似 的 好 戏 了 。 其 实 , 他 觉 得 戏 好 看 , 豆 好 吃 就 是 因 为 其间 流 淌 的 浓 浓 的 人 情 味 。 我 们 作 者 这 么 怀 念 家 乡 的 春 酒 , 其 实

15、是 因 为 酒 中 透 出 的 浓 浓的 人 情 味 , 怀 念 家 乡 , 怀 念 家 乡 的 人 、 事 、 物 。板书“酒” 。这就是琦君巧妙之处。一篇好散文,往往有一个比较好的文眼或线索。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春酒。围绕春酒写了哪些事情?喝春酒喝会酒酿春酒。 “酒”把“家”贯穿了起来,这是琦君善用的写作方法,叫叙事抒情。同学们,温柔、善良的母亲远离了琦君,而无拘无束的童年也是不可能一去还复返的,淳朴、善良、热情的乡邻们也隔山隔水。此时的琦君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重音应放在哪儿呢? “真正的家醅” “到哪儿” 。男女生分读到哪里去找?琦君是一个无数次在笔墨

16、之间寻找回家路的女子。我们应该从她的文章里去找,最后请同学配合朗读几段话。读投影1: 【 在上海求学时,母亲来信说她患了风湿病,手膀抬不起来,连最简单的缧丝髻儿都盘不成样,只好把稀稀疏疏的几根短发剪去了。我捧着信,坐在寄宿舍窗口凄淡的月光里,寂寞地掉着眼泪。深秋的夜风吹来,我有点冷,披上母亲为我织的软软的毛衣,浑身又暖和起来。可是母亲老了,我却不能随侍在她身边,她剪去了稀疏的短发,又何尝剪去满怀的愁绪呢!髻 】2: 【 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 ”日里想,梦里思, “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中,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出岫的白云

17、,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舒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 乡思 】3: 【 家乡人民也始终惦记着这位远方的游子。坐落于三溪中学内的琦君文学馆于 2001 年10 月 22 日开馆。应邀参加开馆仪式的琦君到场为文学馆剪彩。离乡半个多世纪后,她终于坐着轮椅踏上了家乡的土地,见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亲人。 】4: 【 隔一条海峡梦回童年旧事,竭毕生心力写尽故园深情2006 年 6 月 7 日 90 高龄的琦君永远搁下了那支生花妙笔。临终前,她在病榻上一再念叨着:我想回到自己的家乡呵】5: 【 海棠春晓老人为琦君写下了这样的悼词:纤毫词笔蕴情真,羞煞墨坛多少人。一日瑶池仙驾去,犹留温婉在红尘。 】6: 【“梦中应识归来路,梦也了无据。 ”这位一直在心灵深处寻找归乡之路的女子,是否会踩着满院的花香,杖履点叩着当年她牵着母亲的衣角走过的青石板,寻着童年的梦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