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revit别墅的设计过程.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26683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PDF 页数:72 大小:4.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revit别墅的设计过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revit别墅的设计过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revit别墅的设计过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revit别墅的设计过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revit别墅的设计过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 目录 第 1章:绘制标高和轴网 . 1 1.1 新建项目 . 1 1.2 项目设置与保存 . 1 1.3 创建标高 2 1.4 编辑标高 4 1.5 创建轴网 5 1.6 编辑轴网 6 1.7 练习 . 7 第 2章:墙体的绘制和编辑 . 8 2. 1 绘制地下一层外墙 . 8 2. 2 绘制地下一层内墙 . 10 2.3 练习 . 11 第 3章:门窗和楼板 . 12 3.1 插入地下一层门 . 12 3.2 放置地下一层的窗 . 14 3. 3 窗编辑定义窗台高 . 14 3. 4 创建地下一层楼板 15 3. 5 复制地下一层外墙 . 17 3.6 编辑首层外墙 . 19 3. 7

2、绘制首层内墙 21 3. 8 插入和编辑门窗 22 3.9 创建首层楼板 . 23 3.10 整体复制首层构件 . 27 3.11 编辑二层外墙 . 28 3.12 绘制二层内墙 . 30 3.13 插入和编辑门窗 . 31 3.14 编辑二层楼板 . 32 3.15 练习 . 36 第 4章:玻璃幕墙 . 37 4.1 实例应用 . 37 2 4.2 练习 . 39 第 5章:屋顶 . 40 5.1 创建拉伸屋顶 . 40 5. 2 修改屋顶 . 41 5. 3 二层多坡屋顶 . 42 5. 4 三层多坡屋顶 . 44 第 6章:楼梯和扶手 . 46 6. 1 创建室外楼梯 . 46 6.

3、2 用梯段命令创建楼梯 . 47 6. 3 编辑踢面和边界线 . 50 6. 4 多层楼梯 . 50 6. 5 坡道 . 51 6. 6 带边坡的坡道 . 52 6. 7 主入口台阶 . 54 6. 8 地下一层台阶 . 55 6.9 练习 . 55 第 7章:柱、梁和结构构件 . 56 7. 1 地下一层平面结构柱 56 7. 2 一层平面结构柱 56 7. 3 二层平面建筑柱 57 7.4 练习 . 58 第 8章:内建模型 . 58 8. 1 二层雨篷玻璃 58 8. 2 二层雨篷工字钢梁 58 8. 3 地下一层雨篷 60 8.4 练习 . 63 第 9章:场地 . 64 9. 1 地

4、形表面 64 9.2 建筑地坪 . 66 9.3 地形子面域(道路) . 67 9.4 场地构件 . 68 3 1 第1章:绘制标高和轴网 概述:标高用来定义楼层层高及生成平面视图,标高不是必须作为楼层层高;轴网用于为构件定位,在 Revit 中轴网确定了一个不可见的工作平面。轴网编号以及标高符号样式均可定制修改。软件目前可以 绘制弧形和直线轴网,不支持折线轴网。在本章节中,需重点掌握轴网和标高的 2D,3D 显示模式的不 同作用,影响范围命令的应用,轴网和标高标头的显示控制,如何生成对应标高的平面视图等功能应用。 1.1 新建项目 选择“新建”“项目”命令,打开“新建项目”对话框,选择“小别

5、墅样板文件” ,如 图 1.11 所示,单击“确 定”新建项目文件。 图1.1-1 注意:在 Autodesk Revit 中,项目是整个建筑物设计的联合文件。建筑的所有标准视图、建筑设计图以 及明细表都包含在项目文件中。只要修改模型,所有相关的视图、施工图和明细表都会随之自动更新。 创建新的项目文件是开始设计的第一步。 1.2 项目设置与保存 单击“管理”选项卡“项目设置”面板“项目信息”选项,打开如图 1.21 所示的实例属性对话框,输 入项目信息。 2 图1.2-1 图1.2-2 使用“项目设置”面板“项目单位”命令,打开“项目单位”设置对话框,如图 1.22所示。 单击“长度”“格式”

6、列按钮,将长度单位设置为毫米(mm) ,单击“面积”“格式”列 按钮将面积单位设置为平方米(m2) ,单击“体积”“格式”列按钮将面积单位设置为立方米 (m3) 。 单击“应用程序菜单”“保存”命令,或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保存”“另存为” 对话框,如图 1.23 所示。 图 1.23 设置保存路径,输入项目文件名为别墅 01,单击保存即可保存项目文件。 1.3 创建标高 在 Revit Architecture 中,“标高”命令必须在立面和剖面视图中才能使用,因此在正式开始项目设计前, 必须事先打开一个立面视图。 在项目浏览器中展开“立面(建筑立面)”项,双击视图名称 “南立面”进入南立面

7、视图,如图 1.3.1 所示。3 调整 2F 标高,将一层与二层之间的层高修改为 3.3 米,如图 1.3.2所示。 图 1.3.1 图 1.3.2 绘制标高 F3,调整其间隔使间距为 3000毫米,如图 1.3.3 所示。 图 1.3.3 利用 “复制”命令,创建地坪标高和1F 。选择标高“F2” , 单击“修改标高”“修改”面板 “复制”命令选项栏勾选多重复制选项“多个” 。 移动光标在标高“F2” 上单击捕捉一点作为复制参考点,然后垂直向下移动光标,输入间距值 3750 后 按“Enter” 键确认后复制新的标高, 如图 1.3.4 所示。 继续向下移动光标, 分别输入间距值 2850、

8、 200 后按“Enter” 键确认后复制另外 2 根新的标高。 分别选择新复制的 3 根标高,单击蓝色的标头 名称激活文本框,分别输入新的标高名称 0F 、1F、1F1 后按“Enter”键确认。结果如图 1.3.5所示。 4 图 1.3.4 图 1.3.5 至此建筑的各个标高就创建完成,保存文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 Revit Architecture 中复制的标高是参照标高,因此新复制的标高标头都是黑色显示, 而且在项目浏览器中的“楼层平面”项下也没有创建新的平面视图。而且标高标头之间有干涉,下面将对 标高做局部调整。 1.4 编辑标高 接上节练习完成下面的标高编辑。 按住“Ctrl”键

9、单击拾取标高“0F”和“1F1”,从类型选择器下拉列表中 选择“标高:GB_下标高符号”类型,两个标头自动向下翻转方向。结果如图 1.4.6 所示。 单击选项卡“视图”“平面视图”“楼层平面”命令,打开“新建平面”对话框,如图 1.4.7 所示。从下面列表 中选择“1F”, 单击“确定”后, 在项目浏览器中创建了新的楼层平面“1F”, 并自动打开“1F”作为当前视图。 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立面(建筑立面)”项下的“南立面”立面视图回到南立面中,发现标高“1F”标头变 成蓝色显示。保存文件。 5 图 1.4.6 图 1.4.7 1.5 创建轴网 下面我们将在平面图中创建轴网。在 Revit Ar

10、chitecture中轴网只需要在任意一个平面视图中绘制一次, 其他平面和立面、剖面视图中都将自动显示。接上节练习,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平面”项下的“F1” 视图,打开首层平面视图。绘制第一条垂直轴线,轴号为 1。利用“复制”命令创建 28 号轴网。单击选 择 1号轴线,移动光标在 1号轴线上单击捕捉一点作为复制参考点,然后水平向右移动光标,输入间距 值 1200 后按“Enter”键确认后复制 2 号轴线。保持光标位于新复制的轴线右侧,分别输入 4300、1100、 1500、3900、3900、600、2400 后按“Enter”键确认,复制 39号轴线。 选择 8号轴线,标头文字变为

11、蓝色,单击文字输入“1/7”后按“Enter”键确认,将 8 号轴线改为附加轴线。 同理选择后面的 9号轴线,修改标头文字为“8”。完成后垂直轴线结果如图 1.5.8 所示。 图 1.5.8 单击选项卡“常用”“轴网”命令,移动光标到视图中 1 号轴线标头左上方位置单击鼠标左键捕捉一点 作为轴线起点。然后从左向右水平移动光标到 8号轴线右侧一段距离后,再次单击鼠标左键捕捉轴线终 点创建第一条水平轴线。 选择刚创建的水平轴线,修改标头文字为“A”,创建 A 号轴线。 利用“复制”命令,创建 BI 号轴线。移动光标在 A 号轴线上单击捕捉一点作为复制参考点,然后垂直向 上移动光标,保持光标位于新复

12、制的轴线右侧,分别输入 4500、1500、4500、900、4500、2700、1800、 3400 后按“Enter”键确认,完成复制。 选择 I号轴线,修改标头文字为“J”,创建 J 号轴线(目前的软件版本还不能自动排除 I、O 等轴线编号) 。 完成后的轴网如图 1.5.9 所示,保存文件。 6 图 1.5.9 1.6 编辑轴网 绘制完轴网后,需要在平面图和立面视图中手动调整轴线标头位置,修改 7 号和 1/7 号轴线、D 号和 E 号轴线标头干涉等,以满足出图需求。 偏移 D 号轴、1/7 号轴线标头,如图 1.610 所示。 图 1.6.10 标头位置调整:在“标头位置调整”符号上

13、按住鼠标左键拖拽可整体调整所有标头的位置;如果先单击打 开“标头对齐锁”,然后再拖拽即可单独移动一根标头的位置。 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立面(建筑立面)” 项下的“南立面”进入南立面视图,使用前述编辑标高和轴网的方法,调整标头位置、添加弯头,结果如 图 1.6.11 所示。 7 图 1.6.11 同样方法调整东立面或西立面视图标高和轴网。 至此标高和轴网创建完成,保存文件。完成后的结果 本章学习了标高和轴网的常用创建和编辑方法,从下章开始创建地下一层平面墙体等建筑构件。 1.7 练习 1、完成小别墅练习的标高绘制 2、完成小别墅练习的轴网绘制 8 第2章:墙体的绘制和编辑 上章完成了标高和轴网等

14、定位依据设计,从本章开始将从地下一层平面开始,分层逐步完成别墅三维模 型的设计。本章将创建地下一层平面的墙体构件。 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平面”项下的“1F ”,打开地下一层平面视图。 利用编辑墙中的方法新建 “基本墙外墙饰面砖”墙类型,其构造层设置如图 2.11 所示。 2. 1 绘制地下一层外墙 新建了墙类型后,即可选择该类型墙体直接绘制墙体。 接上节练习,单击选项卡“常用”“墙”“基本墙:剪力墙” ,调整属性面板“底部限制条 件”为“1F1” , “顶部限制条件”为“直到标高 1F” ,如图 2.11 所示。 “直线”命令,移动光标单击鼠标左键捕捉 E 轴和 2 轴交点为绘制墙体起点,

15、顺时针单击捕捉 E 轴和 1 轴交点、F 轴和 1 轴交点、F 轴和 2 轴交点、H 轴和 2轴交点、H 轴和 7 轴交点、D 轴和 7 轴交点、 绘制上半部分墙体,如图 2.12 所示。 图 2.11 9 图 2.12 选择“基本墙:外墙饰面砖”“绘制”“直线”命令,移动光标单击鼠标左键捕捉 E 轴和 2 轴 交点为绘制墙体起点,然后光标垂直向下移动,键盘输入“8280”按“ Enter”键确认;光标水平向右 移动到 5 轴单击,继续单击捕捉 E 轴和 5 轴交点、E轴和 6 轴交点、D 轴和 6 轴交点、D 轴和 7 轴交 点绘制下半部分外墙,如图 2.13 所示。 图 2.13 完成后的

16、地下一层外墙如图 2.14 所示,保存文件。 图 2.14 10 2. 2 绘制地下一层内墙 接上节练习,单击选项卡“常用”“墙”“基本墙:普通砖200 mm”类型“绘制” “直线”“定位线:墙中心线” 设置属性设置实例参数“底部限制条件”为“1F” , “ 顶部限制条件”为“直到标高 1F” ,单 击“确定”关闭对话框。按图 2.25 所示内墙位置捕捉轴线交点,绘制“普通砖200mm”地下室内 墙。 图 2.25 选择“基本墙:普通砖100mm”“定位线”选择“核心面外部”“实例属性”设置 实例参数“底部限制条件”为“1F” , “顶部限制条件”为“直到标高 1F” ,自动应用。按图 2.2

17、6 所 示内墙位置捕捉轴线交点,绘制“普通砖100mm”地下室内墙。 图 2.26 完成后的地下一层墙体如图 2.27所示,保存文件。 11 图 图 2.2.7 2.3 练习 完成小别墅练习地下一层的墙体绘制 12 第3 章:门窗和楼板 概述:在三维模型中,门窗的模型与它们的平面表达并不是对应的剖切关系,这说明门窗模型与平立 面表达可以相对独立。此外门窗在项目中可以通过修改类型参数如门窗的宽和高以及材质等,形成新的 门窗类型。门窗主体为墙体,它们对墙具有依附关系,删除墙体,门窗也随之被删除。 3.1 插入地下一层门 接上节练习,打开“-1F”视图,单击选项卡“常用”“门”选择“装饰木门-M09

18、21”类型 选项栏上选择“在放置时进行标记” ,以便对门进行自动标记,要引入标记引线,请选择“引线”并制 定长度,如图 3.1-1所示 图3.1-1 将光标移动到 3 轴“普通砖-200mm“的墙上,此时会出现门与周围墙体距离的蓝色相对尺寸,如图 3.1-2 所示。这样可以通过相对尺寸大致捕捉门的位置。在平面视图中放置门之前,按空格键可以控制门的左 右开启方向。 在墙上合适位置单击鼠标左键以放置门,调整临时尺寸标注蓝色的控制点,拖动蓝色控制点规定到 F 轴 “普通砖-200mm”墙的上边缘,修改尺寸值为“100” ,得到“大头角”的距离,如图 3.1-3.。 图 3.1-2 图 3.1-3 “

19、装饰木门-M0921”修改后的位置如图 3.1-4。 13 图 3.1-4 图 3.1-5 同理,在类型选择器中分别选择“卷帘门:JLM5422” 、 “装饰木门-M0921” 、 “装饰木门-M0821” 、 “推拉 门-YM2124” 、 “移门:YM2124”门类型,按图 3.1-5 所示位置插入到地下一层墙上。 图3.1-6 完成后地下一层的门如图 4.6-6所示,保存文件。 14 3.2放置地下一层的窗 接上节练习,打开“-1F”视图,单击选项卡“常用”“窗”命令。 在类型选择器中分别选择 “推拉门 1206: C1206” 、 “固定窗 0823: C0823” 、 “C3415”

20、 、 “固定窗 0624: C0624” 类型,按图 3.2-7所示位置,在墙上单击将窗放置在合适位置。 图3.2-7 3. 3窗编辑-定义窗台高 本案例中窗台底高度不全一致,一次在插入窗后需要手动调整窗台高度。几个窗的底高度值为 “C0624-250mm、C3415-900mm、C0823-400mmC1206-1900mm。调整方法如下: 方法一: 在任意驶入中选择 “固定窗 0823: C0823” , 设置属性面板, 修改底高度值为 400, 如图 3.3-8. 自动应用。 方法二:切换至里面视图,选择窗, ,移动临时尺寸界线,修改临时尺寸标注值。 15 进入项目浏览器,鼠标单击“立面

21、(建筑立面) ,双击“东立面”从而进入东立面视图。 在东立面视图中如图 3.3-9 选择“固定窗 0823: C0823” ,移动临时尺寸控制点至“-IF“标高线,修改 临时尺寸标注值为“400”后按“Enter”键确认修改。 同样方法,编辑其他窗的底高度。编辑完成后的地下一层窗如图 3.3-10所示,保存文件。 图 3.3-8 图3.3-9 图 3.3-10 3. 4创建地下一层楼板 接上节练习,打开地下一层平面 IF。单击选项卡“常用” “楼板”命令,进入楼板绘制模式。选择“绘 制”面板,单击“拾取墙”命令,如图 3.4 -11 在选项栏中设置偏移为: “-20” ,移动光标到外墙外边 线

22、上,依次单击拾取外墙外边线自动创建楼板轮廓线,或者用 Tab 键全选外墙,如图 3.4-12 所示。 拾 取墙创建的轮廓线自动和墙体保持关联关系。 16 图 3.4-11 设置属性面板,如图 3.4- 13,选择楼板类型为“常规 200mm” ,系统自动应用。 图 3.4-12 图 3.4-13 单击“完成绘制”命令创建地下一层楼板,如图 3.4 -14 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是” ,楼板与墙相交的 地方将自动剪切。 图 3.4-14 创建的地下一层楼板如图 3.4-15 所示。 17 图 3.4-15 至此本案地下一层的构件都已经绘制完成。 3. 5 复制地下一层外墙 接上节练习,切换到三维视

23、图,将光标放在地下一层的外墙上,高亮显示后按 Tab键,所有外墙将全部 高亮显示,单击鼠标左键,地下一层外墙将全部 选中,构件红色亮显,如图 3.5-16 左图所示。 单击菜单栏“修改”一“复制到剪贴板”命 令 ,将所有构件复制到剪贴板中备用。 单击菜单栏“修改”一“粘贴” 一“按 选定标高对齐”命令,打开“选择标高”对话框, 如图 3.5-17 所示。单击选择“IF” ,单击“确定” 。 地下一层平面的外墙都被复制到首层平面, 同时由于门窗默认为是依附与墙体的构件,所以 一并被复制,如图 3.5-18所示。 图 3.5-16 图 3.5-17 18 图 3.5-18 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

24、平面”项下的“IF” ,打开一层平面视图。 如图 3.5-19 框选所有构件,单击选项栏“过滤选择集” 工具,打开“过滤器”对话框,如图 3.5-20 取消勾选“墙” ,单击“确定”选择所有门窗。按“Del” (Delete 删除)键,删除所有门窗。 图 3.5-19 图 3.5-20 【注意 1】过滤选择集时,当类别很多,需要选择的很少时,可以先单击“放弃全部” ,再勾选“墙”等 需要的类别:当需要选择的很多,而不需要选择的相对较少时,可以先单击“选择全部” ,再取消勾选 不需要的类别。提高选择效率。 【注意 2】过滤器是按构件类别快速选择一类或几类构件最方便快捷的方法。 【注意 3】 “复

25、制到剪贴板”工具可将一个或多个图元复制到剪贴板中,然后使用“从剪贴板中粘贴”工 具或“对齐粘贴”工具将图元的副本粘贴到其他项目中或图纸中。 【注意 4】 “复制到剪贴板”工具与“复制”工具不同。要复制某个选定图元并立即放置该图元日寸(例19 如,在同一个视图中) ,可使用“复制”工具。在某些情况下可使用“复制到剪贴板”工具,例加需要 在放置副本之前切换视图时。 【注意 5】在 Revit中创建图元没有严格的先后顺序,所以用户可以随时根据需要绘制或复制创建楼层 平面视图。 3.6编辑首层外墙 1、调整外墙位置:单击工具栏中的“对齐”命令 ,移动光标单击拾取 B 轴线作为对齐目标位置, 再移动光标

26、到 B 轴下方的墙上,按 Tab键拾取墙的中心线位置单击拾取,移动墙的位置,使其中心线与 B轴对齐,如图 3.6-21所示。 图 3.6-21 1)单击设计栏“常用”“墙”命令,在类型选择器中选择“外墙机刨横纹灰白色花岗石墙面” 类型。 2)设置实例参数“底部限制条件”为“IF” , “顶部限制条件”为“直到标高 2F” ,自动应用。 3)选项栏选择“绘制”命令, “定位线”选择“墙中心线” ,移动光标单击鼠标左键捕捉 H 轴和 5 轴交 点为绘制墙体起点,然后逆时针单击捕捉 G 轴与 5 轴交点、G 轴与 6 轴交点、H 轴与 6 轴交点,绘制 3 面墙体,位置如图 3.6-22所示。 4)

27、再用工具栏“对齐”命令,按前述方法,将 G轴墙的外边线与 G 轴对齐,结果如图 3.6-23所示。 20 图 3.6-22 2、 单击工具栏“拆分”命令 ,如图 3.6-23 所示移动光标到 H轴上的墙 5、6轴之间任意位置,单 击鼠标左键将墙拆分为两段。 3、单击工具栏“修剪”命令 ,移动光标到 H 轴与 5 轴左边的墙上单击,再移动光标到 5 轴的墙上 单击,这样右侧多余的墙被惨剪掉。同理,H轴与 6 轴右边的墙也用此方法修剪,结果如图 3.6-24所示。 图 3.6-23 图 3.6-24 21 1)移动光标到复制的外墙上,按 Tab 键,当所有外墙链亮显时单击鼠标选择所有外墙,从类型选

28、择器 下拉列表中选择“外墙一机刨横纹灰白色花岗石墙面”类型,更新所有外墙类型。 2)一层平面外墙部分如图 3.6-25所示。保存文件。 图 3.6-25 3. 7绘制首层内墙 下面接上节练习,继续绘制首层平面内墙。 1、单击设计栏“常用”一“墙”命令,在类型选择器中选择“基本墙:普通砖-200mm”类型,选项栏 选择“绘制”命令, “定位线”选择“墙中心线” 。 2、设置实例参数“底部限制条件”为“IF” , “顶部限制条件”为“直到标高 2F” ,自动应用,如图 3.7-26 绘制 200mm 内墙。 22 图 3.7-26 图 3.7-27 3、在类型选择器中选择“基本墙:普通砖-lOOm

29、m”类型,选项栏选择“绘制”命令。 4、设置实例参数“底部限制条件”为“IF” , “顶部限制条件”为“直到标高 2F” ,自动应用,如图 3.7-27 绘制 l00mm 内墙。 5、完成后的地下一层墙体如图 3.7-28 所示,保存文件。 图 3.7-28 3. 8插入和编辑门窗 编辑完成首层平面内外墙体后,即可创建首层门窗。门窗的插入和编辑方法同 3.3 内容,本章不再详述。 1、接前面练习,在“项目浏览器”“楼层平面”项下双击“IF” ,打开首层楼层. 23 图 3.832 2、单击设计栏“常用”“门”命令,在类型选择器中分别选择门类型: “YM3627: YM3624” 、 “装饰 木

30、门M0921” 、 “装饰木门M0821” 、 “双扇现代门:M1824” 、 “型材推拉门:塑钢推拉门” ,按 图 4 - 1 7 所示位置移动光标到墙体上单击放置门,并编辑临时尺寸按图 4-17 所示尺寸位置精确定位。 3、单击设计栏“基本”“窗”命令,在类型选择器中选择窗类型: “推拉窗 2406: C2406” 、 “C0615: C0609” 、 “C0615” 、 “C0915” 、 “C3415: C3423” 、 “固定窗 0823: C0823” 、 “推拉窗 C0624: C0825” 、 “推 拉窗 C0624: C0625” ,按图 4-17 所示位置移动光标到墙体上单

31、击放置窗,并编辑临时尺寸按图 4-17 所 示尺寸位置精确定位。 4、编辑窗台高:在平面视图中选择窗,单击“属性”按钮打开“图元属性”对话框,设置参数“底高 度”参数值,调整窗户的窗台高。各窗的窗台高为:C2406 -1200mm、C0609-1400mm、C0615-900mm、 C0915-900mm、 C3423-IOOmm、 C0823-IOOmm、C0825-150mm. C0625-300mm。 3.9创建首层楼板 下面给别墅创建首层楼板。Revit Architecture 可以根据墙来创建楼板边界轮廓线自动创建楼板,在楼 板和墙体之间保持关联关系,当墙体位置改变后,楼板也会自动

32、更新。 24 1、接上节练习,打开首层平面 IF。单击设计栏“常用”“楼板”命令, ,进入楼板绘制模式,设计 栏变为图 3.9-33所示。 2、单击“拾取墙”命令,移动光标到外墙外边线上,依次单击拾取外墙外边线自动创建楼板轮廓线, 如图 3.9-34 所示。拾取墙创建的轮廓线自动和墙体保持关联关系。 图 3.9-33 图 3.9-34 3、检查确认轮廓线完全封闭。可以通过工具栏中“修剪”命令修剪轮廓线使其封闭,也可以通过光标 拖动迹线端点移动到合适位置来实现,Revit 将会自动捕捉附近的其他轮廓线的端点。当完成楼板绘制 时,如果轮廓线没有封闭,系统会自动提示。 4、也可以单击设计栏“线”命令

33、,选择选项栏上需要的“线” “矩形” “圆弧”等绘制命令,绘制封闭 楼板轮廓线。 5、设置偏移:在选项栏里单击“偏移”命令 ,选择“数值方式” ,设置楼板边缘的“偏移”量为 20,取消勾选“复制” ,如图 3.9-35。 图 3.9-35 6、移动光标到一条楼板轮廓线上内侧,在轮廓线内侧出现一条绿色虚线预览后,按 Tab 键直到出现一 圈绿色虚线预览,如图 3.9-36 所示。单击鼠标左键完成偏移,结果如图 3.9-37所示。 25 图 3.9-36 图 3.937 楼板轮廓线如图 46-38 所示。 图 3.9-38 选择 B轴下面的轮廓线,单击工具栏“移动”命令,光标往下移动,输入 449

34、0.如图3.9-39 所示。 单击设计栏“线”命令,用“绘制”命令绘制如图 3.9-40 的线。 单击工具栏“修剪”命令,分别单击如图 3.9-41所示标注为 1和 4 的线、2 和 3的线。 26 图 3.9-39 图 3.9-40 图 3.9-41 完成后的楼板轮廓线草图如图 3.9-42所示。 在属性面板,选择楼板“类型”为“常规-100mm” ,自动应用。 单击 创建首层楼板,结果如图 3.9-43所示。 27 图 3.9-42 图 3.943 至此本案一层平面的主体都已经绘制完成,保存文件。 【注意 1】当使用拾取墙时,可以在选项栏勾选“延伸到墙中(至核心层) ” ,设置到墙体核心的

35、“偏移” 量参数值,然后再单击拾取墙体,直接创建带偏移的楼板轮廓线。 【注意 2】连接几何图形并剪切重叠体积后,在剖面图上墙体和楼板的交接位置将自动处理。 本章学习了整体复制、对齐粘贴,以及墙的常用编辑方法,复习了墙体的绘制方法,和窗的插入和编辑 方法,学习了楼板的创建方法。从下章我们开始创建二层平面主体构件。 3.10 整体复制首层构件 1、 展开“项目浏览器”下“立面”项,鼠标双击“南立面” ,进入“南立面”视图。 2、 在南立面中,从首层构件左上角位置到首层构件右下角位置,按住鼠标左键拖拽选择框,框选首层 所有构件,如图 3.10-44所示。 图 3.1044 28 3、 在构件选择状态

36、下,选项栏单击“过滤选择集”工具,打开“过滤器”对话框,确保勾选“墙” “门” “窗” “楼板”类别,单击“确定”关闭对话框。 4、 单击菜单栏“修改”一“复制到剪贴板”命令,将首层平面的所有构件复制到剪贴板中备用。 5、 首层平面所有的构件都被复制到二层平面,如图 3.10-45 所示。 图 3.10-45 6、在复制的二层构件处于选择状态时(如果已经取消选择,请在南立面视图中再次框选二层所有构件) , 单击“过滤选择集”工具,打开“过滤器”对话框,只勾选“门” “窗”类别,单击“确定”选择所有 门窗。按“Del” (Delete 删除)键,删除所有门窗。保存文件。 3.11 编辑二层外墙

37、1、接上节练习,切换到二册平面视图,按住 Ctrl 键连续单击选择所有的墙,再按“Del”键删除所有 内墙。 2、调整外墙位置:单击工具栏中的“对齐”命令 ,如图 3.11-46移动光标单击拾取C 轴线作为对齐 目标位置,在移动光标到 B轴的墙上,按 Tab 键拾取墙的中心线位置单击拾取,移动墙的位置使其中心 线与 B轴对齐,如图 3.11-47所示。 3、 同理, 以 4轴线作为对齐目标位置, 将 5 轴线上的墙拾取墙中心线, 使其对齐至 4 轴线, 如图 3.11-48.。 29 图3.11-46 图 3.11-47 图 3.11-48 4、其余部分外墙可以通过工具栏“修剪”命令,修改墙的

38、位置如图 3.11-49所示。 图 3.11-49 5、 新建外墙“基本墙:外墙白色涂料” ,结构如下图,选择二层外墙,在类型选择器中将墙体替换 为“基本墙:外墙-白色涂料” ,更新所有外墙类型。 30 6、单击选项栏“属性”按钮,设置二层墙体的“顶部限制条件”为“直到标高 3F” ,自动应用。 3.12绘制二层内墙 下面接上节练习,继续绘制二层平面内墙。 1、单击设计栏“常用”一“墙”命令,在类型选择器中选择“基本墙:普通砖-200mm”类型,设置实 例参数“底部限制条件”为“2F” , “顶部限制条件”为“直到标高 3F” ,自动应用。选项栏选择“绘制” 命令, “定位线”选择“墙中心线”

39、 ,按如图 3.12-50所示位置绘制“普通砖-200mm”内墙。 2、在类型选择器中选择“基本墙:普通砖-lOOmm” ,选用“绘制”命令,设置实例参数“底部限制条件” 为“2F” , “顶部限制条件”为“直到标高 3F” ,如图 3.12-51 绘制“普通砖-lOOmm”内墙。 图3.12-50 图 3.12-51 31 图 3.12-52 3、 完成后的二层墙体如图 3.1252所示,保存文件。 3.13插入和编辑门窗 编辑完成二层平面内外墙体后,即可创建二层门窗。门窗的插入和编辑方法同第 3 章 3.2、3.3 内容, 本章不再详述。 1、接前面练习,在项目浏览器一“楼层平面”一鼠标双

40、击“2F” ,进入楼屡平面:2F。 2、单击设计栏“基本”一“门”命令,在类型选择器中选择“移门:YM3324” 、 “装饰木门 -M0921” 、 “装 饰木门-M0821” 、 “LM0924” 、 “YM1824:YM3267” 、 “门一双扇平开 1200X2lOOmm”按图 3.13-53所示位置移 动光标到墙体上单击放置门,并编辑临时尺寸按图 3.13-53所示尺寸位置精确定位。 32 图 3.13-53 3、单击设计栏“常用”一“窗”命令。在类型选择器中选择“C0615:C0609” 、 “C0615: C1023” 、 “C0923” 、 “C0615” 、 “C0915” 按

41、图 3.13-53所示位置移动光标到墙体上单击放置窗, 并编辑临时尺寸按图 3.13-53 所示尺寸位置精确定位。 4、编辑窗台高:在平面视图中选择窗,设置属性,设置参数“底高度”参数值,调整窗户的窗台高。 各窗的窗台高为窗台高:C0609-1450mm、C0615-850mm. C0923-IOOmm. C1023-IOOmm. C0915-900mm. 3.14编辑二层楼板 二层楼板不需要重新创建,只需编辑复制的一层楼板边界位置即可。 1、 接上面练习, 在视图中选择二层的楼板, 单击选项栏中的 “编辑轮廓” 按钮 , 打开楼板轮廓草图 如 图 3.14-54 所示。 33 图 3.145

42、4 删除图 3.14-55 中标“1”和“2”的线段,单击工具栏中“修剪”命令,光标先点选“3”线,再点 选“4”线左侧要相交的部分,让“3线与 4”线相交,如图 3.14-56. 图 3.14-56 图 3.1455 单击设计栏“常用”一“参照平面”命令,在当前视图中绘制一条相对于 B 轴距离“100mm”的辅助线,34 如图 3.1457. 单击工具栏“对齐”命令,光标点选绘制的辅助线,再点选“4”线,如图 3.14-58“4”线会自动 对齐到辅助线上。 图3.14-57 图 3.1458 单击工具栏中“修剪”命令,光标分别点选“5”线与“6”线,让“3 线与 4 线”相交,删除多余 的线

43、段,如图 5.6-59 所示。 图 3.14-59 35 5、同理,在图 3.14-60 中修剪“6”线与“7”线,让“6”线与“7”线相交,再删除多余线段修改结 构如图3.14-61。 图 3.14-60 图 3.14-61 6、修剪完成后的二层楼板轮廓线草图如图 3.14-62所示。 7、完成轮廓绘制后,单击“完成绘制”命令创建二层楼板,结果如图 3.14-63 所示。 36 图 3.14-62 图 3.14-63 【注意】楼板轮廓必须是闭合回路,如编辑后无法完成楼板,请检查是否未别或重叠。 至此本案二层平面的主体都已经绘制完成,保存文件。 本章学习了对齐粘贴命令如何使用以及墙的绘制和编辑

44、方法如何插入门窗构件,楼板的绘制方法。从下 张我们开始学习如何绘制幕墙以及幕墙的编辑方法。 3.15 练习 1、插入并编辑小别墅练习地下一层、首层和二层的门窗 2、绘制小别墅地下一层、首层和二层楼板的墙37 第4章:玻璃幕墙 概述:幕墙是现代建筑设计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建筑构件,由幕墙网格、竖梃和幕墙嵌板组成,如 图 51。在 Revit Architecture 中,根据幕墙的复杂程度分常规幕墙、规则幕墙系统和面幕墙系统,三 种创建幕墙的方法。 常规幕墙是墙体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绘制方法和常规墙体相同,并具有常规墙体 的各种属性,可以象编辑常规墙体一样用“附着”“编辑立面轮廓”等命令编辑常规幕墙

45、。 图 51 4.1 实例应用 下面将开始学习绘制本案的玻璃幕墙。 1、在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平面”项下的“F1”,打开一层平面视图。 2、创建新的幕墙类型,输入新的名称 “C2156”。 3、在“属性”面板中,如图 4.112 所示设置“底部限制条件”为“1F”、“底部偏移”为“100” 、“顶部约束” 为“未连接”、“无连接高度”为“5600”。 38 图4.1-12 本案中的幕墙分割与竖梃是通过参数设置自动完成的,下面按图 4.113 所示在幕墙“C2156”的“类 型属性”对话框中设置有关参数。 幕墙分割线设置:将“垂直网格样式”的“ 布局” 参数选择“ 无” , “水平网格样式”“

46、布局” 选择“固定距离” 、 “间距”设置为“925” 、勾选“调整竖梃尺寸”参数。 幕墙竖梃设置:将“垂直竖梃”栏中“内部类型“选“无” 、 “边界 1 类型”和“边界 2 类型”选为 “矩形竖梃50x100mm” ; “ 水平竖梃”栏中“内部类型” 、 “边界 1 类型” 、 “边界 2 类型”都选为 “矩形竖梃50x100mm” 。 设置完上述参数后,单击“确定”关闭对话框。按照绘制墙一样的方法在 E 轴与 5 轴和 6 轴交点处 的墙上单击捕捉两点绘制幕墙,位置如图 4.114 所示。 39 图 4.113 图 4.114 完成后的幕墙如图 4.15、4.116 所示。保存文件。 图

47、4.114.1 图 4.116 4.2 练习 1、完成小别墅幕墙窗绘制 40 第5章:屋顶 概述:屋顶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Revit Architecture 中提供了多种建模工具。如:迹线屋顶, 拉伸屋顶,面屋顶,玻璃斜窗等创建屋顶的常规工具。此外,对于一些特殊造型的屋顶,我们还可以 通过内建模型的工具来创建。 5.1 创建拉伸屋顶 本节以首层左侧凸出部分墙体的双坡屋顶为例,详细讲解“拉伸屋顶”命令的使用方法。 项目浏览器中双击“楼层平面”项下的“2F” ,打开二层平面视图。 在二层平面视图“属性”面板,如图 5.11 所示设置参数“基线”为“1F” 。 单击“常用”“工作平面”“参照

48、平面”命令如图 5.12 在 F 轴和 E 轴向外 800mm 处各绘制一根参照平面,在 1 轴向左 500mm 处绘制一根参照平面。 单击“常用”“屋顶”“拉伸屋顶”命令,如图 5.13 所示系统会弹出“工作平面”对 话框提示设置工作平面。 “工作平面”对话框选择“拾取一个平面”“确定”移动光标单击拾取刚绘制的垂 直参照平面打开“进入视图”对话框,如图 5.14 所示。在上面的列表中单击选择“立面西” “确定”进入“西立面”视图。 图 5.11 图 5.12 41 图 5.13 图 5.14 在西立面视图中间墙体两侧可以看到两根竖向的参照平面, 这是刚才在 2F 视图中绘制的两根水平 参照平面在西立面的投影,用来创建屋顶时精确定位。 单击绘制面板直线命令,按如图 5.15 所示尺寸绘制拉伸屋顶截面形状线。在属性面板单击屋顶 属性按钮,从类型下拉列表中选择青灰色琉璃筒瓦,单击确定按钮关闭对话框。单击完成屋顶命 令创建拉伸屋顶,结果如图 5.16所示示,保存文件。 图 5.15 图 5.16 5. 2 修改屋顶 在三维视图中观察上节创建的拉伸屋顶,可以看到屋顶长度过长,延伸到了二层屋内,同时屋顶下面 没有山墙。下面将逐一完善这些细节。 1、连接屋顶:打开三维视图 “修改”选项卡中“几何图形”“连接/取消连接屋顶”命令 。 单击拾取延伸到到二层屋内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