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企业征信系统数据采集接口规范-机构基本信息部分 V2.2.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08421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征信系统数据采集接口规范-机构基本信息部分 V2.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企业征信系统数据采集接口规范-机构基本信息部分 V2.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企业征信系统数据采集接口规范-机构基本信息部分 V2.2.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企业征信系统数据采集接口规范-机构基本信息部分 V2.2.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企业征信系统数据采集接口规范-机构基本信息部分 V2.2.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内部资料 妥善保管 企业征信系统数据采集接口规范 (机构基本信息部分) 版本号: 2.2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 2015 年 10 月 前言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整合企业征信系统和机构信用代码系统信息更新机制的通知(银办发【 2012】 201 号)的要求,征信中心对企业征信系统借款人基本信息的采集内容和机制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企业征信系统数据采集接口规范(机构基本信息部分)(版本号 2.2) ,以适用各行报送机构信用代码信息增量数据的需要。 本规范将替代企业征信系统数据采集接口规范(信贷业务部分)(版本号2.1)中“借款人基本信息文件的借款人概况信息报文和借款人资本构成信息报文”部分的报

2、送组织方式(借款人财务报表信息报文和借款人关注信息报文的报送组织方式不变)。 此次调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调整了借款人基本信息的采集范围,各行应同时向企业 征信系统报送对公信贷客户和在本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的非信贷客户的基本信息;二是调整了信息采集指标,各行应按照本接口规范的要求生成机构基本信息报文文件并上传至企业征信系统。 与企业征信系统数据采集接口规范(信贷业务部分)(版本号 2.1)相比,具体调整内容主要包括以下 5 个方面: 1.增加了“家族成员信息采集报文体”,取代“法人代表家族企业成员情况段”,详见 6.3。 2.增加了“关联企业信息段”,详见 6.2。 3.增加了实际控制人信

3、息(“高管及主要关系人信息段”及“主要关联企业信息段”),详见 6.2。 4.“借 款人概况信息段”调整为“基本属性信息段”和“机构状态信息段”,并调整了具体数据项,详见 6.2。 5.删除了“股票信息段”、“对外投资情况段”和“集团公司信息段”。 本规范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出和制定。 目录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原则和约定 4.1 采集范围 4.2 采集内容 4.3 采集时点和频率 4.4 数据组织方式 4.5 采集过程 4.6 数据更正 4.7 其他约定 5. 报文文件 5.1 命名规则 5.2 报文结构 6. 机构信息采集报文和删除报文 6.1 报文

4、头 6.2 机构基本信息采集报文体 6.3 家族成员信息采集报文体 6.4 机构基本信息删除报文体 6.5 家族成员信息删除报文体 6.6 报文尾 7. 机构信息反馈报文 7.1 反馈报文头 7.2 反馈报文体 7.3 反馈报文尾 附录 A 报文校验规则 附录 B 数据字典表 B.1 代码型数据项字典表 B.2 出错原因字典表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企业征信系统和机构信用代码系统所采集机构基本信息的范围、信息类型、具体数据项、数据报送文件的组织格式,以及未正确入库数据的反馈格式等。 本规范可以作为报送机构进行接口程序和相关系统开发及进行数据报送的参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范制定主要引用了

5、以下标准或文件: GB/T1988-1998 西文信息交换 GB 2312-1980 和 GB18030-2000 汉字信息交换 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定期更新 ) GB/T 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4754-201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 11643-1999 个人身份证号码 GB/T 12406-1996 表示货币和资金的代码 GB/T12402 2000 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数据元 亦称数据项,一个已标识、命名和属性化的数据单元。

6、 本规范中数据元有 N 型(数字)、 AN 型(包含 0 9 的数字和不包括汉字在内的其他字符)和 ANC 型(包含汉字在内的所有字符)三种数据类型。 本规范中数据元有必选型 M、有条件选择型 C 和可选型 O 三种填报状态。 段 一个已标识、命名和结构化的、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复合数据元和 /或独立数据元的集合。段有各自固定的长度。 本规范中段分为基础段和业务段。 基础段是用来标识信息记录的一种特殊的段,其中包含信息记录的一些重要的通用信息,在一条信息记录中,必须有一个基础段统领一个或多个业务段。 业务段是由业务数据项组成的信息集合体。 段标 段标是标明每个段开始的标志,段标命名规则:“ A”

7、、“ B”、“ C”、。同一信息记录中段的出现顺序以段标升序排列为准,同一段出现多次时排列不分先后。 信息记录 数据采集的基本信息单位,包含报送机构一笔客户资料的有关数据,由一个基础段或者一个基础段加上若干个业务段组成。 信息记录之间用一个回车换行符(“ rn”或“ n”)分隔。 信息记录的内容中不允许存在回车换行符(“ rn”或“ n”)。 报文 由报文头和报文体构成的,按照一定规则组合起来的数据集合体。一个报文包含依次排列的报文头、报文体、报文尾各一个。报文头与报文体之间、报文体与报文尾之间各用一个回车换行符(“ r n”或“ n”)分隔。 报文头 报文头表示一次数据采集或数据发送的开始,

8、给出该报文的信息提要。 报文体 报文体是数据采集报文的主体内容,报文体部分可包含一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记录,最后一条信息记录结束即为报文结束。 报文尾 报文尾表示一次数据采集或数据发送的结束,同时给出该报文的汇总信息。 报文文件 包含报文的数据文件。 机构 指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基金会等多种类型的组织及个体工商户,统称为“机构”。 报送机构 向企业征信系统和机构信用代码系统报送数据的各类型金融机构。 4 原则和约定 4.1 采集范围 机构基本信息数据来自各金融机构存储对公客户基本资料的系统如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等,数据采集的机构范围为在该行开立基本户的对公客

9、户及在该行有信贷业务的对公客户,采集内容是以上两类客户在金融机构系统中的基本信息。 其中,信贷业务包括金融机构向对公客户授信或存在表内外信用风险暴露的业务信息,表内业务主要包括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融资、融资租赁、从非金融机构买入返售资产、透支、各项垫款等,表外业务包括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承诺、委托贷款、委托投资、信用风险仍在银行的销售与购买协议、金融衍生品等。 首次 报送存量数据时,不包括基本户已注销和信贷业务已结清的客户信息。 以后报送增量数据时,基本户注销和信贷业务结清的客户信息不再报送。 对于基本户,未激活状态(金融机构已在本行系统中录入了客户资料但尚未通过人民银行的开户许可核准

10、)的客户信息不需要报送。 4.2 采集内容 具体采集内容包括机构基本信息和家族成员信息。其中,机构基本信息包括机构主要标识信息、基本属性信息、机构状态信息、联络信息、高管及主要关系人信息、重要股东信息、主要关联企业信息、上级机构 /主管单位信息。家族成员信息主要是指与该机构的法定代表人、主 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有三代血亲和两代姻亲关系的人员信息。 主要标识信息包括机构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登记注册号类型、登记注册号码、纳税人识别号(国税)、纳税人识别号(地税)、开户许可证核准号、中征码、客户号、管理行代码、客户类型。 基本属性信息包括机构中文名称、机构英文名称、注册(登记)

11、地址、国别、注册(登记)地行政区划、成立日期、证书到期日、经营(业务)范围、注册资本币种、注册资本、组织机构类别、组织机构类别细分、经济行业分类、经济类型。 机构状态信息包括机构状态、基本户状态、企业规模。 联络信息包括办公(生产、经营)地址、联系电话、财务部联系电话。 高管及主要关系人信息包括法定代表人、高管人员及主要关系人的身份标识。 重要股东信息包括持股 5%以上及银行认为重要的股东的身份标识信息及持股比例等。 主要关联企业信息包括除本企业的股东外、与本企业存在直接或间接控制关系的关联企业的标识信息及持股比例等。 上级机构 /主管单位信息包括上级机构或主管单位的标识信息。 4.3 采集时

12、点和频率 报送机构按天进行数据报送,当天发生的客户信息变更,最晚上报时间为下一个工作日结束,即 T+1 结束前上报,其中 T 代表报送机构客户信息发生变化的工作日。特别指出,对于一口接入的机构要求能够实现 T+1 的连续上报。 对于主要标识信息,每次报送均为必填。 对于基本属性、机构状态信息、联络信息,首次报送为必填,以后其组成数据项发生变化时才报。当某个数据项发生变化时,报送包含相应数据项的段,段中其他未发生变化的数据项可以空格填充。 对于高管及主要关系人信息,首次报送为必填,以后其组成数据项发生变化时才报。当某一高管或主要关 系人发生变化后,只需重新报送该高管或主要关系人信息。 对于重要股

13、东信息及主要关联企业信息,首次报送为必填,以后其组成数据项发生变化时才报。当某个数据项发生变化时,需要全量报送整个段信息。即当一个股东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报送所有股东信息。当一个关联企业信息发生变动时,需要重新报送所有主要关联企业信息。 对于上级机构信息,当存在该类信息或其组成数据项发生变化时才报。 金融机构系统中确实没有某段信息而无法报送的,应报备说明。 家族成员信息,当存在该类信息或其组成数据项发生变化时才报。 4.4 数据组织方式 数据 采集主要通过报文方式进行,报送机构将需要上报的客户数据按照规范要求所需采集的内容,即数据项,组织成信息记录。 同一客户同一天的数据,组成一条机构基本信息

14、记录和若干条家族成员信息记录报送。一条完整的机构基本信息记录,可以分为:基础段、属性段、状态段、高管及主要关系人信息段、重要股东、主要关联企业信息段、上级机构信息段。一条家族成员信息记录只有基础段组成。 信息记录构成报文,报文组成一个报文文件,将报文文件报送至征信系统。 一个采集报文文件包含一个机构基本信息采集报文和一个家族成员信息采集报文。每个报文的报文体可以为空,但是须有报文头和报文尾。 相对应,一个删除报文文件包含一个机构基本信息删除报文和一个家族成员信息删除报文。每个报文的报文体可以为空,但是须有报文头和报文尾。 4.5 采集过程 采集过程主要如下: ( 1)报送机构根据系统要求提取需

15、要报送企业征信系统的客户基本信息数据组织成报文文件,并通过适当方式报送至征信中心; ( 2)征信中心对报送机构报送的报文文件进行处理,根据处理情况分别对上报提出后续处理要求(主要指是否存在错误需要重报),将处理要求以反馈报文形式反馈回数据报送机构;若报文中某条信息记录出现错误,则其他信息记录入库,发生错误的信息记录会生成反馈报文。 ( 3)报送机构根据征信中心反馈回的处理要求,对错误的数据进行纠正后重新组织报文文件,并报送至征信中心; ( 4)征信中心对报送机构重新报送的数据再次进行处理,如果正确则该部分数据报送完成,如果还存在错误则继续执行步骤( 2)( 4)直至报送数据全部正确为止。 4.

16、6 数 据更正 如果报送机构需要更正数据,则删除已上报的数据,再重新报送正确数据。 报送机构可以根据已上报数据的报文生成日期,删除某条信息记录或者某条信息记录的某段信息。 1、如果是主要标识信息的数据项错误,则需要先删除整笔信息记录,再重新报送正确记录; 2、基本属性信息、联络信息、高管及主要关系人信息、重要股东信息、主要关联企业信息、上级机构 /主管单位信息中的数据项错误,需要删除对应信息段,再重新报送正确数据。 3、家族成员信息报送错误,需要删除对应信息记录,再重新报送正确数据。 4.7 其他约定 4.5.1 数据类型填报 机构信用代码系统数据采集接口规范对使用的数据类型定义如表 1。 表

17、 1 数据类型定义 标识符 数据类型 N 数字 0 9, ASCII码范围: 0X30 0X39 AN 包含 0 9的数字和不包括汉字在内的其他半角字符, 具体 ASCII码范围: 0X20 0X7E ANC 包含汉字在内的所有字符 编码范围如下: 双字节 1区 A1A1-A9FE 图形符号 双字节 5区 A840-A9A0 图形符号 双字节 2区 B0A1-F7FE 汉字 双字节 3区 8140-A0FE 汉字 双字节 4区 AA40-FEA0 汉字 单字节 ASCII码: 0X20-0X7E ( 1)类型为 AN 或 ANC 的数据项是左对齐的,并在右面用空格补齐。 ( 2)类型为 N 的

18、数据项是右对齐的,并在左面用 0 补齐。 ( 3)字符区分大小写。 ( 4) AN 型金额类数据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取舍原则是四舍五入法;负数金额前面加“”,正数前面不加“”,其中“”与小数点各占一位。举例:类型为 AN,长度为 20 的金额数据项,金额为 12345 时填报“ 12345.00*”;金额为 12345.678 时填报“ 12345.68*”。(其中 *代表一个空格) 4.5.2 数据状态 ( 1)必填型数据项必须填写;对于代码型数据项,无法填写的统一填写 X,表示“未知”。 ( 2)有条件选择型数据项 在符合条件情况下按照必填型数据项处理,在不符合条件情况下按照可选型数据

19、项处理。 ( 3)可选型数据项无法填写时,用空格填充。 4.5.3 文件传输要求 报送机构根据本规范生成上报数据文件后,可通过本机构与征信中心的网络将上报数据文件报送到征信中心。 为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效率和安全,本规范要求对通过网络进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压和加密。 报送机构与征信中心的网络连接实现方式、文件加压加密方法参照企业征信系统的相关规定。 5 报文文件 5.1 命名规则 机构信用代码系统目前设计三种报文文件,分别是客户信息采集报文文件、客户信息删除报文文件、反馈报文文件。 不同的报文都要求被唯一标识,文件名规则如下: ( 1) 文件名称的长度为 37 位; ( 2) 文件名称只能由英文

20、、数字以及英文和数字的组合构成; ( 3) 文件加压加密前后文件名前缀一致,后缀加压加密前为 txt,加压加密后为 enc; ( 4) 报文名结构如表 2 所示。 表 2 报文名数据段要求 数据段含义 长度 位置 数据段描述及填写方法 应用系统代码 1 1-1 文件所适用的应用系统。 1企业征信系统 机构类型 1 2-2 报文文件发送机构的类型。 1数据报送机构 报送机构代码 20 3-22 报文上报的金融机构的代码(法人级代码)。填写规则:“ 000000000+企业征信系统为其编制的 11 位金融机构代码”。 报文生成日期 6 23-28 报文文件生成日期,格式为 YYMMDD。 报文文件

21、种类 2 29-30 用于标识报文文件中采集信息的种类,代码表: 采集类: 51机构基本信息采集报文文件; 业务管理类: 32-机构基本信息删除报文文件 报文文件 数据类型 1 31-31 标识数据报送机构生成的报文文件中包含的数据的种类: 1正常数据(数据报送机构报送的新增数据和对已上报入库数据的变更数据) 序列号 4 32-35 当文件名前 31 位相同时,报文发出机构对报文文件由小至大的顺序编号,编号范围为 0001 至 9999。 反馈标识 1 36-36 征信中心用作对正常数据对应的反馈报文文件的标志。报送机构上报时用 0 填充;征信中心用 1 填充表示是反馈文件。 报文类型标识 1

22、 37-37 0-txt 报文。 5.2 报文结构 报文的结构如图 1 所示。 图 1 报文结构 6 机构信息采集报文和删除报文 机构信息采集报文和机构信息删除报文是金融机构向征信中心报送的报文。其中机构信息采集报文包括两类,机构基本信息报文和家族成员信息报文。采集报文和删除报文的报文头和报文尾构造相同,报文体的构造不同,下文将分别介绍。 6.1 报文头 报文头的数据项详见表 3。 表 3 报文头数据项 标识符 数据项名称 类型 长度 位置 数据项描述及代码表 状态 1001 报文头标识 AN 1 1-1 填“ A”表示本行为报文头。 M 1002 数据格式版本号 AN 3 2 4 格式为 N

23、.N,是指当前使用的机构信用代码系统报文格式的版本号。此处填写 2.2。 M 1003 报送机构代码 AN 20 5 24 报文上报的金融机构的代码( 法人级代码)填写规则:“企业征信系统为其编制的 11位金融机构代码 +空格”。 M 1004 报文生成时间 N 14 25-38 生成整个报文的时间,精确到秒。格式为YYYYMMDDHHMMSS。 M 1005 报文信息类别 AN 2 39-40 51机构基本信息采集报文 32机构基本信息删除报文 M 1006 报文类型 N 1 41-41 代码表: 0机构基本信息报文 1 家族成员信息报文 M 1007 反馈标志 N 1 42-42 代码表:

24、 0非反馈报文 1反馈报文 M 1008 联系人 ANC 30 43-72 报送机构联系人。 O 1009 联系电话 ANC 25 73-97 报送机构联系电话。 O 1010 预留字段 ANC 30 98-127 为以后可能的变化预留。 O 说明: 1. 状态: “ M”为必选型 (Mandatory),表示必须填写该数据项;“ C”为有条件选择型 (Conditional),表示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必须填写该数据项,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填写也可以不填写该数据项;“ O”为可选型 (Optional),表示如果不存在该数据项,可以不填写。原则上要求所有数据项尽量上报。 2. 以后同类表格

25、中出现的数据项,含义同上 。 6.2 机构基本信息采集报文体 机构基本信息采集报文体由机构基本信息记录组成,具体见表 4。 表 4 信息记录类型表 编号 记录类型 记录构成 备注 1 机构基本信息记录 基础段(基本属性段)(机构状态信息段)(联络信息段)(高管及主要关系人段)(重要股东段)括号中的信息段表示有条件选择,下同。 编号 记录类型 记录构成 备注 +(主要关联企业段)(上级机构 /主管单位段) 机构基本信息记录的主键为“报送机构代码 +客户号 +报文生成日期”。具体信息记录组成见表 5。 表 5 机构基本信息记录组成 编号 段名称 段标 描述 出现次数 状态 1 基础段 B 填写机构

26、的主要标识信息。必选。 1:1 M 2 基本属性段 C 填写机构基本属性信息。首次报送时为必选,以后其组成数据项发生变化时需报送该段。 0:1 C 3 机构状态段 D 填写机构状态信息。首次报送时为必选,以后其组成数据项发生变化时需报送该段。 0:1 C 4 联络信息段 E 填写机构联络信息。首次报送时为必选,以后其组成数据项发生变化时需报送该段。 0:1 C 5 高管及主要关系人段 F 填写机构的法定代表人、高管及实际控制人信息。首次报送时为必选,以后其组成数据项发生变化时需报送该段。 0:n C 6 重要股东段 G 填写机构的重要股东信息。首次报送时为必选,以后其组成数据项发生变化时需报送

27、该段。 0:n C 7 主要关联企业段 H 填写机构的主要关联企业信息。首次报送时为必选,以后其组成数据项发生变化时需报送该段。 0:n C 8 上级机构(主管单位)段 I 填写机构的上级机构(主管单位)信息。当存在该类信息或其组成数据项发生变化时需报送该段。 0:1 O 说明: 1.出现次数:指各个信息段在一条信息记录中出现的次数。“ 0:1”表示不出现或出现 1次,“ 0:n”表示不出现或出现 n次,“ 1:1”表示出现且仅出现 1次。 2.以后表格中出现上述数据的含义同上。 信息记录中组成各段的数据项的名称、类型、含义等属性见表 6表 13 的详细规定 。对于表 7表 13 的可选择段,

28、如需上报该信息段,则状态标识为 M的数据项为必填,系统会进行校验。 表 6 基础段数据项 标识符 数据项名称 类型 长度 位置 数据项描述及代码表 状态 1101 信息类别 AN 1 1-1 段标,填“ B”表示本信息段为基础段。 M 1102 客户号 AN 40 2-41 金融机构系统内部对该客户的编号。如果同一行不同系统对于同一客户编号可能有重复,要通过在原客户号前增加前缀或后缀等手段来保证同一行客户号的唯一性。 M 1103 管理行代码 AN 20 42-61 对于基本户,填写开户行;对于信贷户,填写管护行,即客户经理所属分支行。 填写规则:“企业征信系统为其编制的 11M 标识符 数据

29、项名称 类型 长度 位置 数据项描述及代码表 状态 位金融机构代码 +空格”。 为了方便定位异议处理机构。 1104 客户类型 AN 1 62-62 标识上报机构在本行的客户类型,代码型数据项。 1-仅是基本户客户 2-仅是信贷户客户 3-既是基本户又是信贷户的客户 X-未知 M 1105 机构信用代码 AN 18 63-80 征信中心赋予该客户的 18 位机构信用代码。 O 1106 组织机构代码 AN 10 81-90 质检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填写格式为xxxxxxxx-x。下文中提到组织机构代码的,均采用此格式上报。组织机构代码和登记注册号码两个字段不能同时为空。 O 1107 登记

30、注册号类型 AN 2 91-92 代码型数据项,标识登记注册号码的具体类型,数据字典如下: 01-工商注册号 02-机关和事业单位登记号 03-社会团体登记号 04-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号 05-基金会登记号 06-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号 07-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08-商事与非商事登记证号 99-其他 O 1108 登记注册号码 ANC 20 93-112 填写登记注册证书或签发的批文上的注册号、登记号、批文号,如工商注册号、事业单位证书号、社会团体登记证号等。 组织机构代码和登记注册号码两个字段不能同时为空。 登记注册号类型和登记注册号码需成对出现。 O 1109 纳税人识别号(国税) ANC 2

31、0 113-132 机构在国税部门的缴税统一标识。 O 1110 纳税人识别号(地税) ANC 20 133-152 机构在地税部门的缴税统一标识。 O 1111 开户许可证核准号 AN 20 153-172 机构开立基本户时人民银行颁发的 14 位开户许可证核准号,如该机构是本行基本户客户,该数据项必填。 C 1112 中征码 AN 16 173-188 人民银行颁发的 16 位中征码,如该机构是是本行信贷户,该数据项必填。 C 1113 数据提取日期 N 8 189-196 报送行提取此条数据的日期,格式为YYYYMMDD。 M 1114 预留字段 ANC 40 197-236 为以后可能

32、的变化预留。 O 表 7 基本属性段数据项 标识符 数据项名称 类型 长度 位置 数据项描述及代码表 状态 1201 信息类别 AN 1 1-1 段标,填“ C”表示本信息段为基本属性信息段。 M 1202 机构中文名称 ANC 80 2-81 机构中文名称,请按照机构登记注册证上或批文上的名称填写,境内机构要求必填。 机构中文名称与英文名称不能同时为空。 C 1203 机构英文名称 ANC 80 82-161 机构英文名称。境外机构要求必填。如果没 有英文名称,此项填写外文名称。 C 1204 注册(登记)地址 ANC 80 162-241 机构登记注册证书或批文上的住所地址,包括所属行政区

33、划名称,乡(镇)、村、街名称和门牌号。 O 1205 国别 AN 3 242-244 代码型数据项,数据字典详见附录 B.1-国别。 O 1206 注册(登记)地行政区划 N 6 245-250 注册(登记)地址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型 数据项,数据字典详见附录 B.1行政区划。 O 1207 成立日期 N 8 251-258 机构登记注册证书或批文上的成立日期或批准成立日期,格式为 YYYYMMDD。 O 1208 证书到期日 N 8 259-266 机构登记证书上记载的有效期最终到期日,格式为 YYYYMMDD。 O 1209 经营(业务)范围 ANC 400 267-666 机构登记注册证

34、书或签发的批文上的经营范围、职责、宗旨和业务范围等。 O 1210 注册资本币种 AN 3 667-669 机构登记注册证书上的注册资本、开办资金、原始基金数额的币种。代码型数据项,数据字典详见附录 B.1币种。 O 1211 注册资本(万元) AN 10 670-679 机构登记登记注册证书或签发的批文上的注册资本、开办资金、原始基金数额,四舍五入保留 2 位小数,单位为万元。 O 1212 组织机构类别 AN 1 680-680 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其他。代码型数据项,数据字典详见附录 B.1-组织机构类别。 O 1213 组织机构类别细分 AN 2 681-6

35、82 对于组织机构类别的进一步细化分类。如对于企业,细化为企业法人、个人独资、合伙企业、企业的分支机构、其他企业等。代码型数据项,数据字典详见附录 B.1-组织机构类别细分。 O 1214 经济行业分类 AN 5 683-687 参 照 国 民 经 济 行 业 分 类 (GB_T4754-2011),请填写机构登记注册时的所属行业分类,尽量细化。代码型数据项,数据字典详见附录 B.1经济行业。 O 1215 经济类型 AN 2 688-689 指以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性质和国家有关法规为依据划分的经济类型,包括内资、港、澳、台投资和国外投资等,参照经济类型O 标识符 数据项名称 类型 长度 位置

36、数据项描述及代码表 状态 分类与代码 (GB/T12402 2000)。代码型数据项,数据字典详见附录 B.1-经济类型。 1216 信息更新日期 N 8 690-697 记录本段上报的数据在金融机构自身系统中的更新日期,格式为 YYYYMMDD。如各数据项更新日期不同则取最新的日期。 M 1217 预留字段 ANC 40 698-737 为以后可能的变化预留。 O 表 8 机构状态段数据项 标识符 数据项名称 类型 长度 位置 数据项描述及代码表 状态 1301 信息类别 AN 1 1-1 段标,填“ D”表示本信息段为机构状态信息段。 M 1302 基本户状态 AN 1 2-2 标识基本户

37、账户目前的状态,代码型数据项。基本户客户为必填。存量数据采集时不采集注销状态的基本户。 代码型数据项,数据字典详见附录 B.1-基本户状态。 1-正常 2-久悬 3-注销 4-待审核 9-其他 X-未知 其中“久悬”和“注销”是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对账户做出的相应处理。 C 1303 企业规模 AN 1 3-3 代码型数据项,数据字典详见附录 B.1-企业规模。 2-大型企业 3-中型企业 4-小型企业 5-微型企业 9-其他 X-未知 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 2011 300 号)执行。 O

38、 1304 机构状态 AN 1 4-4 机构目前的活动状态,其中注销状态是指机构从登记部门注销登记或注销备案。 代码型数据项,数据字典详见附录 B.1-机构状态。 1-正常 2-注销 O 标识符 数据项名称 类型 长度 位置 数据项描述及代码表 状态 9-其他 X-未知 1305 信息更新日期 N 8 5-12 记录本段上报的数据在金融机构自身系统中的更新日期,格式为 YYYYMMDD。如各数据项更新日期不同则取最新的日期。 M 1306 预留字段 ANC 40 13-52 为以后可能的变化预留。 O 表 9 联络信息段数据项 标识符 数据项名称 类型 长度 位置 数据项描述及代码表 状态 1

39、401 信息类别 AN 1 1-1 段标,填“ E”表示本信息段为联络信息段 M 1402 办公(生产、经营)地址 ANC 80 2-81 机构的办公地址或生产、经营地址,包括所属行政区划名称,乡(镇)、村、街名称和门牌号,如以上三类地址都有,请填写常用的通讯地址。 O 1403 联系电话 AN 35 82-116 填写机构的联系电话,参考格式:国别号 /地区号区号电话号码(分机号) O 1404 财务部联系电话 AN 35 117-151 参考格式:国别号 /地区号区号电话号码(分机号),填写财务部或财务人员的联系电话。 O 1405 信息更新日期 N 8 152-159 记录本段上报的数据

40、在金融机构自身系统中的更新日期,格式为 YYYYMMDD。如各数据项更新日期不同则取最新的日期。 M 1406 预留字段 ANC 40 160-199 为以后可能的变化预留。 O 表 10 高管及主要关系人段数据项 标识符 数据项名称 类型 长度 位置 数据项描述及代码表 状态 1501 信息类别 AN 1 1-1 段标,填“ F”表示本信息段为法定代表人、高管及主要关系人信息信息段。 M 1502 关系人类型 AN 1 2-2 代码型数据项。数据字典详见附录 B.1-关系人类型。 0-实际控制人 1-董事长 2-总经理 /主要负责人 3-财务负责人 4-监事长 5-法定代表人 同一人兼任或具

41、有上述多重关系的,分别填报。 对于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等机构,将主要负责人填写为关系人类型为“ 2”。 M 1503 姓名 ANC 80 3-82 高管及重要关系人的姓名全称。 M 1504 证件类型 AN 2 83-84 代码型数据项,数据字典详见附录 B.1-自 M 标识符 数据项名称 类型 长度 位置 数据项描述及代码表 状态 然人证件类型。 0-身份证 1-户口簿 2-护照 3-军官证 4-士兵证 5-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6-台湾同胞来往内地通行证 7-临时身份证 8-外国人居留证 9-警官证 A-香港身份证 B-澳门身份证 C-台湾身份证 X-其他证件 1505 证件号码 A

42、NC 20 85-104 对应以上证件类型的证件号码。证件号码和 证件类型成对出现。 M 1506 信息更新日期 N 8 105-112 记录本段上报的数据在金融机构自身系统中的更新日期,格式为 YYYYMMDD。如各数据项更新日期不同则取最新的日期。 M 1507 预留字段 ANC 40 113-152 为以后可能的变化预留。 O 表 11 重要股东段数据项 标识符 数据项名称 类型 长度 位置 数据项描述及代码表 状态 1601 信息类别 AN 1 1-1 段标,填“ G”表示本信息段为重要股东信息段。如主要股东组成信息发生变化(如新增股东、股东变更等情况)需将所有股东信息上报。 M 16

43、02 股东类型 AN 1 2-2 代码型数据项。数据字典详见附录 B.1-股东类型。 1-自然人 2-机构 M 1603 股东名称 ANC 80 3-82 填写股东 /关联企业的姓名。 M 1604 证件类型 /登记注册号类型 AN 2 83-84 当股东类型为 1 时,填写证件类型。此项为必填项。代码型数据项,数据字典详见附录B.1-自然人证件类型。 当股东类型为 2 时,填写登记注册号类型。 代码型数据项,数据字典详见附录 B.1-登记注册号类型。 C 1605 证件号码 /登记注册号码 ANC 20 85-104 对应以上证件类型 /登记注册号类型的证件号码 /登记注册号码。 证件号码和

44、证件类型成对出现。 登记注册号类型和登记注册号码成对出现。 C 标识符 数据项名称 类型 长度 位置 数据项描述及代码表 状态 当股东类型为 2 时,登记注册号码、组织机构代码、机构信用代码必填其一。 1606 组织机构代码 AN 10 105-114 质检部门颁发给机构股东的组织机构代码。 C 1607 机构信用代码 AN 18 115-132 征信中心赋予机构股东的 18 位机构信用代码。 O 1608 持股比例 AN 10 133-142 股东持有该机构股份的百分率,保留两位小 数。如,持股比例为 10%,此处填报 10.00。 M 1609 信息更新日期 N 8 143-150 记录本

45、段上报的数据在金融机构自身系统中的更新日期,格式为 YYYYMMDD。 M 1610 预留字段 ANC 40 151-190 为以后可能的变化预留。 0 注:对于自然人股东无法填写证件类型和号码的情况,证件类型统一填“ X“,证件号码填写“ null”。 表 12 主要关联企业段数据项 标识符 数据项名称 类型 长度 位置 数据项描述及代码表 状态 1701 信息类别 AN 1 1-1 段标,填“ H”表示本信息段为主要关联企业信息段。如主要关联企业信息发生变化,需将所有关联企业信息上报。 M 1702 关联类型 AN 2 2-3 代码型数据项。数据字典详见附录 B.1-关联类型。 除本企业的

46、股东外,与本企业存在直接或间接控制关系的关联企业。包括 5 类: 20实际控制人 21除本企业的股东外,直接或间接控制本企业的关联企业。 22本企业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关联企业。 23直接或间接被同一控制方控制的关联企业。 24符合企业会计制度第 147 条规定的其他关联企业。 M 1703 关联企业名称 ANC 80 4-83 填写关联企业的姓名。 M 1704 登记注册号类型 AN 2 84-85 代码型数据项, 数据字典详见附录 B.1登记注册号类型。 C 1705 登记注册号码 ANC 20 86-105 填写关联企业登记注册证书或签发的批文上的注册号、登记号、文号,如工商注册号、事业单位

47、证书号、社会团体登记证号等。 关联企业登记注册号类型和股东 /关联企业登记注册号码应成对出现。 关联企业登记注册号码、组织机构代码和机构信用代码不能同时为空。 C 1706 组织机构代码 AN 10 106-115 质检部门颁发给关联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 C 1707 机构信用代码 AN 18 116-133 征信中心赋予该关联企业的 18 位机构信用代码。 C 标识符 数据项名称 类型 长度 位置 数据项描述及代码表 状态 1708 信息更新日期 N 8 134-141 记录本段上报的数据在金融机构自身系统中的更新日期,格式为 YYYYMMDD。 M 1709 预留字段 ANC 40 142

48、-181 为以后可能的变化预留。 0 表 13 上级机构(主管单位)段数据项 标识符 数据项名称 类型 长度 位置 数据项描述及代码表 状态 1801 信息类别 AN 1 1-1 段标,填“ I”表示本信息段为上级机构 /主管单位信息段。对于分支机构,填写上级机构信息;对于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等法人机构,填写主管单位信息;对于属于集团企业的法人机构,填写集团母公司信息。 M 1802 上级机构名称 ANC 80 2-81 上级机构或主管单位名称。 M 1803 登记注册号类型 AN 2 82-83 上级机构或主管单位的登记注册号类型。代码型数据项 , 数据字典详见附录 B.1-登记注

49、册号类型。 C 1804 登记注册号 ANC 20 84-103 上级机构或主管单登记注册证书或签发的批文上的注册号、登记号、文号,如工商注册号、事业单位证书号、社会团体登记证号等。 登记注册号类型和股东 /关联企业登记注册号码应成对出现。 登记注册号码、组织机构代码和机构信用代码不能同时为空。 C 1805 组织机构代码 AN 10 104-113 质检部门颁发给该上级机构或主管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 C 1806 机构信用代码 AN 18 114-131 征信中心赋予该上级机构或主管单位的 18位机构信用代码。 C 1807 信息更新日期 N 8 132-139 记录本段上报的数据在金融机构自身系统中的更新日期,格式为 YYYYMMDD。 M 1808 预留字段 ANC 40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