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一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06771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一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一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一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一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一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一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分离、除杂一、物质的检验及鉴别基本思路:分别取出少量待检物质(一般为溶液),加入少量试剂充分反应,观察反应现象,根据现象分析、判断,得出结论。简写为“取样操作现象结论” 。1.常见离子的检验(1)酸或酸性(H ) (2)碱或碱性(OH) (3)硫酸根离子(4)氯离子(5)碳酸根离子(6)铵根离子(7)铜离子(CU 2 ) (8)铁离子2.物质的鉴别(1)不另用任何试剂的鉴别题。根据物理性质鉴别。从给出的几种待鉴别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物理性质确定出一种物质,并用它作为起始鉴别试剂去鉴别其他物质。例如:四种未知溶液分别是氢氧化钠、氯化钡、硫酸铜和硫酸钾,在不外加其他试

2、剂的情况下,将它们鉴别出来:四种溶液中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首先找出硫酸铜溶液,再将其与其他三种物质一一混合,出现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硫酸钾溶液两两混合反应法。当从外观上不能辨别出一种未知物质时,用两两相混合的方法,根据它们之间出现的现象来鉴别。例如:不用外加其他试剂,鉴别 BACL 2 、NA 2CO3 、HCL、先给四种溶液编号,再分别取每种溶液少许于试管中,然后进行两两混合,记录出现的现象,进行判断。编号 1 2 3 41 白色沉淀 无现象 白色沉淀2 白色沉淀 无色气体 无现象3 无现象 无色气体 无现象4 白色沉淀 无现象 无现象 结论

3、BACL2 NA2CO3 HCL K2SO4(2)只用一种试剂的鉴别题。指示剂法( 适用于几种待鉴物之间有明显的酸碱性差别的试题)。选择适当的指示剂,使各溶液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得以鉴别。例如:只用一种试剂_鉴别氢氧化钠、水和稀硫酸三瓶液体。强酸法(适用于待鉴物含有不稳定性酸根或是碱性氧化物的试题)。选用一种强酸作为鉴别试剂,使几种待鉴物质产生不同的现象,从而得以鉴别。例如:只用一种试剂_鉴别 BACL 2、NA 2CO3、KCL 三种溶液。强碱法(适用于待鉴别的几种溶液中含有不同阳离子的试题)。选用一种强碱溶液作为鉴别试剂,根据生成物的溶解性、颜色、稳定性及气体的气味等不同而加以鉴别。例如:

4、只用一种试剂_鉴别 MGCL 2、(NH 4)2SO4、NACL 三种溶液。特殊盐法(适用于待鉴别的几种溶液中含有特殊的阳离子和特殊的阴离子的试题)。解答时选用一种盐作为鉴别试剂,使各溶液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或气体等现象而加以鉴别。常用来作鉴别试剂的盐有 BACL2、NA 2CO3、BA(NO 3)2 、CUSO 4等。例如:试用一种试剂_鉴别 CA(OH) 2、H 2SO4、(3)任选试剂(不限于一种)的鉴别题。选用试剂的基本原则是:试剂的种类尽量要少,鉴别程序尽量简单。3.物质检验和鉴别时的一些注意事(1)不能向待检物质中直接加入试剂,而应取少量试样进行检验。如被检物质是固体,而检验又需要以

5、溶液进行时,应先取少量样品用蒸馏水溶解配成溶液后,再进行检验。(2)检验物质时,先描述实验现象,根据现象得出结论,不能把待检验的物质当作已知物来叙述实验现象。(3)对几种待检物质进行并列实验时,每进行一次实验,都要另取新溶液,避免已加试剂的干扰。二、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物理方法 依据颜色、状态、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进行简单的分离、提纯。(1)过滤法。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例如:粗盐的提纯。粗盐的提纯步骤是_、_、_以及计算产率。在前三个步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按顺序写出玻璃棒的作用:_、_、_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例如:从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中回收二氧化锰。(2)结晶法

6、。蒸发结晶:把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的方法。例如: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海水晒盐。降温结晶:利用两种可溶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异较_(填“大”或“小”)时而将它们分离的方法。例如:从硝酸钾(大量)和氯化钠(少量)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硝酸钾。(3)吸附法:根据物质的某些特性来分离、提纯的方法。例如:用_来分离铁粉和铜粉。(4)蒸馏法:对于由沸点不同的液体组成的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将它们一一分离。例如:分离液态空气,石油的分馏,等等。2.化学方法基本原则:不增(不增加新的杂质)、不减(被提纯的物质不减少)、易分离(操作简单、容易分离)、易复原(若被提纯物质改变,要容易恢复)。(1)吸收法:两种

7、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气体中,杂质可被某种溶剂或溶液吸收,而需要提纯的气体不能被吸收。例如:除去 CO 中混有的 CO 2,将混合气体通过 (2)转化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用化学方法转化成被提纯的物质。例如:除去混有的 NAHCO 3,可用_的方法把 NAHCO 3 转化为 NA 2CO3。(3)溶解法:混合物中的杂质被某种溶液溶解而被提纯的物质不溶,从而除去杂质。例如:除去木炭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可用_溶解氧化铜的方法。(4)沉淀法:选用适当的试剂将混合物中的杂质形成沉淀,从而将杂质除去。例如:除去 NAOH 溶液中混有的 CA(OH) 2,在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溶液,再过滤。5)气化法:用化学方法把

8、混合物中的杂质分解成气体而分离。例如:除去 NACL 中混有的 NA 2CO3:_(写化学方程式)。(6)置换法:通过置换反应将混合物中的杂质置换出去。例如:除去 FESO 4 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CUSO4 可用_将铜从溶液中置换出来。(7)提取法:将需要的物质先沉淀,再加酸溶解复原。例如:实验室一烧杯中盛有含少量 NACL 的 CACL2 溶液,请设计实验除去其中的 NACL,以得到纯净的 CACL2 溶液。根据设计将相关内容填写在下面实验报告的空格内。(提示:由于无法除去 NACL,只能将 CACL 2 沉淀,再用盐酸将沉淀溶解,转化成 CACL2)题型 1 物质的检验及鉴别解题指引:物质

9、的检验和鉴别,需要记住一些物质特殊的性质,再利用它们的特殊性质来进行检验和鉴别。一般出现在选择题中。例 1(2014 年揭阳)下列区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A.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锰 B.用酚酞试液区别氯化钠溶液与稀硫酸C.用石蕊试液区别稀烧碱溶液与石灰水 D.用加碱的方法区别氯化铵与氯化钠解析:两种黑色固体都不溶于水,现象相同,不能鉴别,A 项错误;B 项两种溶液都不能使酚酞变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C 项两种样品都能使石蕊变蓝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D 项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氯化铵,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题型 2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解题指引:根据原

10、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例 2(2014 年广东)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的方法正确的是A.CO(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NAOH 溶液(NA 2CO3):加适量稀盐酸C.NACL 溶液(盐酸):加热蒸发 D.铁粉(氧化铜粉末):加入足量稀盐酸解析:A 项 CO 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B 项 NAOH 溶液和 NA2CO3 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

11、质除去;C 项盐酸具有挥发性,加热蒸发可以除去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D 项氧化铜粉末和铁粉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例 3(2015 年广州)下列除去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ZN 粉中含少量的 ZNO:加入足量稀 H2SO4充分反应后过滤BCU(NO 3)2溶液中含少量 AGNO3:加入足量 CU 屑充分反应后过滤CNA 2SO4溶液中含少量 H2SO4:加入足量 BA(OH)2充分反应后过滤DCACO 3固体中含少量 NA2CO3:加入足量稀 HCL 充分反应后过滤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

12、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A NaOH 溶液 (Na 2CO3) 加入适量的 Ca(OH)2溶液、过滤B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C CO(CO2) 通过足量的 NaOH 溶液、干燥D FeSO4溶液(H 2SO4) 加入足量 Fe 粉、过滤2.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A用 CuSO4溶液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 B用 CaCO3除去 CaCl2溶液中混有的稀盐酸C用稀 H2SO4除去 NaCl 中混有的 Na2CO3 D用点燃方法除去 CO2中混有的 CO3. 有四种物质的溶液:Ba(OH) 2、Na 2SO4、HNO 3、FeCl 3,不用其他试

13、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顺序是( )。A BC D4要除去 FeSO4溶液中少量的 H2SO4,可加入的物质是( )。铁粉;四氧化三铁;氧化铁;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A BC D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A 铁粉(焦炭) 稀硫酸 过滤B CO2气体(水蒸气) 生石灰 干燥C NaOH 固体(CaCO 3) 足量的水 溶解、过滤、蒸干D KCl 固体(Na 2CO3) 过量稀盐酸 蒸干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区别 NaOH、Na 2CO3 两种固体B除去 NaCl 中的 Ca2 和 SO ,可以

14、先加入过量的 Na2CO3,再加入过量的 BaCl224C用稀硫酸除去 Ca(OH)2中的 CaCO3D可以用点燃的方法除去 CO2中的 CO7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二氧化碳,区别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A分别测定气体的密度 B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C分别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D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振荡8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法A CO2(H2O) 将气体通过盛有火碱的干燥管B Cu(CuO)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C Na2SO4(Na2CO3) 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D FeCl2(CuCl2

15、)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9.下列各组物质用稀硫酸不能完全区分开的是( )。A镁粉、氧化铜粉、木炭粉 BNaOH 溶液、Ba(OH) 2溶液、KOH 溶液CNa 2CO3溶液、NaCl 溶液、BaCl 2溶液 D铝片、铁片、银片二、填空题10.苯甲酸(C 6H5COOH)通常用作定香剂或防腐剂,也用作果汁饮料的保香剂,合成苯甲酸晶体常伴随有氯化钾等副产品生成,某同学加热分离氯化钾后的白色固体 A,并测定其熔点,发现其在 15 开始熔化,达到 130 时仍有少量不熔。资料:苯酸钾熔点 122.4 ;纯净固体一般都有固定熔点;在常温时苯酸钾溶解度很小,小于 0.4 g。【提出问题】分离氯化钾

16、后的白色固体 A 的成分是什么?【猜 想】猜想 1:苯酸钾;猜想 2:氯化钾;猜想 3:_。【实验探究】限选试剂:蒸馏水、AgNO 3溶液、稀硝酸。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将白色固体 A 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过滤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滤液 .取无色滤液少许于试管中,_ _ 白色固体 A 中含有 KCl.取白色晶体,_ 熔点是_ 结合实验,猜想 3 成立11.某同学为证明 Ca(OH)2和 CaCO3该两种物质同时存在,在一支试管中取少量样品,经过两个步骤完成了检验。若所有检验实验均在该支试管中进行,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所用的试剂或检验方法 结论步骤一 _ 证明_存在步骤二 _

17、 证明_存在12.有一种固体混合物质 M,其中只可能含有 Na2CO3、NaNO 3、Na 2SO4、CuCl 2、BaCl 2中的一种或几种。请根据以下实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操作取少量 M 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过滤。操作向滤出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此时所得溶液仍为无色。(1)M 中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_。(2)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向操作后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加溶液 AgNO3溶液,一定能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3合金是重要的金属材料。(1)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_(填字

18、母序号,下同)。A青花瓷瓶 B橡胶充气艇 C不锈钢锅(2)生铁是常用的合金,生铁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黄铜是铜锌合金,将纯铜片和黄铜片互相刻画(如下图所示),纯铜片上留下明显的划痕,说明_。(4)黄铜渣中约含 Zn 7%、ZnO 31%、Cu 50% 、CuO 5% ,其余为杂质。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下(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已知:ZnOH 2SO4=ZnSO4H 2O;CuOH 2SO4=CuSO4H 2O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 中的操作均包含过滤 b溶液 A 中 ZnSO4的质量大于 CuSO4c溶液 A 的质量小于溶液 B d溶液 C 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