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忆中的年味-打糍粑二十四,打扬尘,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样样有这是小时侯最耳熟不过的一首童谣。是啊,过去一到年关腊月,农村家家户户开始忙乎了,杀年猪、腌腊肉、做豆腐、烫豆褶、炸圆子、磨赤面、蒸阴米、打糍粑一道道地来,为过年准备着丰盛的食物。根据家境状况,有的家可能省去其中一二项,但打糍粑印象中是家家必不可少的,因为不光是自己吃,过年拜年走亲戚全靠它呀。记忆中打糍粑一般是左邻右舍几家合伙打,且分工明确,主妇负责洗米淘米、架甑烧火、团糍粑饼,男匠负责打熟糍粑,孩子们自然围观看热闹。主妇将蒸熟了的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倒入放在堂屋中间的石臼窝里,四个男匠
2、就开始手持木杵棒交替有节奏地捣杵,边捣边移动脚步。打糍粑是个挺费力气的活,过去农村常说的男匠三大力气活,除了池塘挖藕、拔棉根再就是打糍粑了。不光要力气还有一定的技巧和配合,要顺着石臼壁打,人家上你就下,避免把糍粑团都带起来了,打的差不多熟时,四个人同时把杵棒插入糍粑团中,一手护棒围着臼窝旋两圈,将糍粑团扭成麻花状,然后同时将糍粑团高高托起再抛入臼窝中,反复几次,这样糍粑团就更熟烂、更有弹性了。剩下的就该主妇们在撒着面粉竹晒箕里将打好的糍粑团做成一块块的圆糍粑饼,早已流着口水伢们趁这时揪起一坨坨热糍粑蘸着砂糖吃,美滋滋的。多年以来虽然我也经常吃到各种做法的糍粑,但就没有儿时吃刚出臼窝的热糍粑那种感觉。有幸的是年末的一个周日,跟朋友去户外爬山,路过一村湾,有一户人家正在热火朝天地打糍粑,我跟朋友很兴奋地前去观看,并亲自体验了一下打糍粑,打了几个回合就累得气喘吁吁。一窝糍粑打熟了,主人很热情地端来一盆热水让我们洗手吃热糍粑。洗手后我也不客气地揪了一坨糍粑,蘸着白糖,细细地咀嚼着、品味着,那不光是一种糍粑的味道,更是一种温馨的、祥和的、喜庆的、蒸蒸而上的浓郁年味,似乎又回到了童年时光。作者:李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