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附件 1:东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评价办法,对财政支出行为过程及其结果(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进行衡量、比较和综合评判,并据此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从而使政府更有效地管理和使用财政资金,防止财政资金流失浪费。包括单位自评、财政重点评价和第三方评价三种形式。预算单位要牢固树立绩效优先观念,坚持做到“事前明确绩效目标,事中认真执行,事后追踪问效”。预算单位在申报项目时,要根据申报项目的特点,从东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选取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包括基本指标 、绩效指标等) ,并结合申报项目的实际添加反映项目特性
2、的指标,构成项目预期绩效目标。评价指标设计要遵循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实用性的原则,做到理论上有科学根据,实践上切实可行,使评价指标能够准确地反映项目或单位的绩效目标。财政部门对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必要性及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项目相应的绩效目标;在下达2单位部门预算指标的同时,下达项目的绩效目标,明确支出项目的金额、资金性质、使用时间和绩效目标等,并以此作为年度结束或项目完成后,对资金使用绩效进行评价的依据。年度结束或项目完成后,预算单位必须按东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行方案的规定,从东莞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合理选取评价指标,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撰写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并报
3、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抽查或重点评价,对项目或单位财政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论证,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完成程度,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分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反映财政支出绩效总体现象的特定概念和具体数值,是衡量、监测和评价财政支出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揭示财政支出存在问题的重要量化手段;是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对财政支出内容和评价对象进行科学合理、层次清晰、实用可行的分类形成的指标体系。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定量指标,一类是定性指标。(一)定量指标定量指标包括基本(通用)指标,个
4、性(选定)指标。3基本指标包括基本财务指标、国家(国际)通行指标、公众关注指标等被广泛应用在综合性绩效评价以及公共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指标。个性指标包括绩效指标和修正指标,是在确定具体评价对象后,通过了解、收集相关资料、信息,结合评价对象不同特点和财政支出具体设定目标来设置(选定)的特定指标,其中绩效指标按照使用的财政经费,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划分为十大类。(二)定性指标定性指标指无法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内容,而采取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共同构成财政支出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系是动态的、可扩充的,具体体现为所选用的指标既可从每类指标和备选指标库中选取,
5、也可以根据评价对象的特性设置,从而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具体情况见下图:4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定量指标个性指标基本指标绩效指标定性指标 修正指标支出项目预定目标规划 、 执行情况支出项目的基础管理水平项目单位公务员 ( 在岗职工 ) 素质发展创新能力与战略服务硬环境与服务满意度综合社会贡献支持经济发展支出指标财政支农支出指标基本建设 ( 含大型修缮 )支出指标教育支出指标科技支出指标文化体育支出指标社会保障支出指标卫生支出指标政府采购支出指标政府运转支出指标5三、定量指标解释(一)基本指标。主要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共性方面,它是每个评价对象都必须采用的指标。包括资金到位率、资金使用率
6、和支出效果率三项指标,其公式如下:实际拨付金额资金到位率(%)=计划使用金额 100%实际使用金额资金使用率(%)=实际拨付金额 100%实际达到的效果支出效果率(%)=目标效益 100%目标效益:指项目申报时,可行性分析报告中指出所要达到的效益。实际达到的效果:指项目完成后,实际达到的效益。(1)当效益是可以量化的数额时,则采用相应的数额;(2)当效益不可量化时,可以采用专家评议、委托中介机构调查问卷、涉及对象评议等方法,得出结论。具体如下:评议分为很好、好、良好、一般、差五等,目标效益为 100。当采用一种以上调查方法(Zi) ,其通用公式为: n(Zi)/ni=1支出效果比率=10010
7、0%6(二)绩效指标绩效指标是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核心指标。按照财政支出的功能,分为十类指标,每一类指标又由若干个明细指标构成。1支持经济发展支出指标。包括单位百万投资就业人数、项目单位净产值综合能耗、单位百万投资占用耕地、单位产品生产耗水量、环境影响指标。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主要包括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地质勘探支出、科技三项费用等。支持经济发展支出指标单位百万投资就业人数单位百万投资占用耕地项目单位净产值综合能耗单位产品生产耗水量环境影响指标新增总就业人数单位百万投资就业人数=项目总投资( 百万元)100%项目年综合能耗项目单位净产值综合能耗项目净产值100%7项目占用耕地面积(亩)单位百万投资占
8、用耕地项目总投资( 百万元)100%项目年生产耗水量单位产品生产耗水量主要产品生产量100%环境影响指标。体现评价项目实施对环境影响的后果,以全面反映项目的社会效益与影响,促进投资建设项目对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视。主要用环境质量指数反映环境影响情况,还可按项目实际情况增加植被覆盖率、土壤改良、水土流失等一系列生态效益指标。2基本建设(含大型修缮)支出指标。包括直接效益指标、资金利税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项目建成投产率、基建投资回报率、投资效益系数六类。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基本建设支出等。8基本建设含大型修缮支出指标直接效益指标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资金利税率项目建成投产率基建投资回报率投资效益系数
9、新增固定资产直接效益指标=财政经济建设投资说明:新增固定资产指新增生产能力或工程效益。新增利税资金利税率=财政对经济建设投资总额100%同期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价值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基本建设投资总额100%9全部建成投产项目个数项目建成投产率=全部施工项目个数100%项目完成后年平均新增利税基建投资回报率=基建投资总额100%由该项目投资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额投资效益系数=基建投资总额100%3财政支农支出指标。包括支持农村建设、支持和促进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三类指标,每类指标又分若干子指标。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中
10、的财政扶贫资金、其他部门事业费中的农业综合开发事业和基本建设支出中的农业基建支出等。10财政支农支出指标支持农村建设指标农业产业化指标支持和促进农业发展指标项目配套资金到位率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力比重农村城镇人口增长率农户对项目实施结果满意率农业科研费用占财政支农支出的比率劳动生产率提高率项目区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土地治理面积提高率贫困人口减少率农业保护水平支柱农业规模扩大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率支持农业企业产值提高率11实际到位的配套资金项目配套资金到位率=计划到位的配套资金100%项目实施后新增的城镇人口农村城镇人口增长率=项目实施前的城镇人口100%非农劳动力数量非农劳动力占总
11、劳动力比重=总劳动力数量非常满意和满意的人数农户对项目实施结果满意率=调查的总人数100%财政对农业科研费用的投入农业科研费用占财政支农=支出的比率 本地区财政支农支出总额100%项目区农业生产总值增加额项目区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项目实施前农业生产总值100%12项目区实施后投入因素的净差额劳动生产率提高率=项目区实施前投入因素的总额100%项目实施后农户人均纯收入净差额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率=项目实施前农户人均纯收入100%项目实施后土地治理面积的增加额土地治理面积提高率=项目实施前土地治理面积100%贫困人口减少净额贫困人口减少率=原有贫困人口数100%财政对农业支出的增长速度农业保护水平=
12、财政对所有行业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1说明:当农业保护水平0 时,说明财政资源向农业倾斜,农业得到了保护;反之表明政府未对农业进行有效保护。项目实施后农业规模扩大净额支柱农业规模扩大率=项目实施前农业规模100%13项目实施后农业企业产值提高净额支持农业企业产值提高率=项目实施前农业企业产值100%项目实施后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净额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率=项目实施前农产品附加值100%4财政教育支出指标。由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产出效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四类组成,每一类都包括若干指标。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教育事业费等。14财政教育支出指标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利用效率财政资金产出效益发展潜力财
13、政投入乘数教师人均科研费用创收能力万元财政投入培养学生数教师千人均科研成果获奖数教师人均发表论文 、 专著数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师生比业务费 、 设备购置费占公用经费的比例专任教师占全体教职工比例毕业生合格率生均培养成本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比例总资产增长率连续三年教育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连续三年平均毕业生一次就业率15财政投入后带动其他资金投入总额财政投入乘数=财政投入金额创收能力:反映出财政投入外自我创收的能力,具体由专家评定。教育事业费中用于科研的经费教师人均科研经费=教师的总人数培养学生人数10000万元财政投入培养学生数=财政投入用于培养学生的金额科研成果 获奖数1000教师千人均科
14、研成果获奖数=教师人数已经成功运用的科研成果数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科研成果总数100%师生比=学生总数/教师总数专任教师总数专任教师占全体教职工比例=全体教职工总数100%(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占公用经费比例=公用经费100%16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人教师数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比例=专人教师总数100%三年教育经费投入增长率之和连续三年教育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3总资产增长率=(年末总资产-年初总资产)/年初总资产100%三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之和连续三年平均毕业生一次就业率=35财政科技支出指标。包括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产出效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四类组成,每一
15、类都包括若干指标。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科学事业费等。17财政科技支出指标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利用效率财政资金产出效益发展潜力财政投入乘数科技人员人均科研费用创收能力财政供养万人当中科技人员数科技人员人均获科研成果奖数科技人员人均发表课题 、 成果数科技人员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投入产出率项目成功率高科技投入成功率科研支出和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比率科研人员队伍稳定率连续三年科研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应用研究在国际国内的先进性18科研经费科技人员人均科研费用=科技人员人数科技人 员数 10000财政供养万人当中科技人员数=财政供养人员数科技人员人均发表课题、成果数=课题成果数/科技人员数科技人员人均获科研成
16、果奖数=获科研成果奖数/科技人员数已经成功运用的科研成果数科技人员科研成果应用转化率=科研成果总数100%产出的成果投入产出率=投入的总数100%高科技投入成功率=高科技投入项目成功数/高科技投入项目数100%项目成功率=财政投入项目成功数/财政投入项目总数100%科研支出增长率科研支出和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比率=财政支出增长率100%三年科研经费投入增长率之和连续三年科研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319(科研年初人数-因非客观因素离开人数)科研人员队伍稳定率=科研年初人数100%应用研究在国际国内的先进性:由专家评议。6财政文化体育支出指标。由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产出效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
17、四类组成,每一类都包括若干指标。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文体广播事业费等。20财政文化体育支出指标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利用效率财政资金产出效益发展潜力财政投入乘数人均文化体育经费增长率创收能力每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每万元供养专职教练员数年举办文化项目数每万元培养 “ 优秀运动队 ” 运动员数投入产出率项目成功率获奖成果比率文体支出和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比率从事文体事业人员队伍稳定率连续三年文体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项目在国际国内的水平21人均文化体育经费的增长额人均文化体育经费增长率=上年人均文化体育经费100%公共图书馆 藏书册数1000每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册数=本地区人数财政供养的 专职教
18、练员数10000每万元供养专职教练员数=财政投入的体育经费“优秀运 动队” 运动员 数 10000每万元培养“优秀运动队” 运动员数=财政投入的体育经费获奖的成果数获奖成果比率=财政投入的成果数100%文体支出增长率文体支出和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比率=财政支出增长率100%三年文体经费投入增长率之和连续三年文体经费投入平均增长率=322(从事文体年初人数-因非客 观因素离开人数)从事文体事业人员队伍稳定率=从事文体年初人数100%项目在国际国内的水平:由专家评议。7财政卫生支出指标。由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产出效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和发展潜力四类组成,每一类都包括若干指标。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卫
19、生经费等。23卫生支出指标投入资金分析财政资金利用效率财政资金产出效益发展潜力财政投入乘数人均卫生经费增长率创收能力本地区每所医院负担的人数医疗设施先进性和完好率医疗设施购置费占卫生经费的比例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农村卫生和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的完善性投入产出率社会公众满意率治愈率培训费占卫生经费的比重卫生科研在国际国内的水平科研成果转化率24人均卫生经费的增长额人均卫生经费增长率=上年人均卫生经费100%本地区人数本地区每所医院负担的人数=本地区医院数医疗设施购置费医疗设施购置费占卫生经费的比例=卫生经费100%医疗设施先进性和完好率:由专家评定。婴儿和孕产妇死亡人数婴儿和孕产妇死亡率=婴儿和孕产
20、妇人数100%农村卫生和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的完善性:由专家评定。治愈的病人治愈率=病人总数100%社会公众满意率: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确定结果。培训费占卫生经费的比重=人员培训费/卫生经费100%卫生科研在国际国内的水平:由专家评定。8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指标。包括国有企业失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线、财政资金落实情况和社会稳定评估等七类指标。每一类都包括若干指标。涉25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等。社会保障支出指标国有企业失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线医疗保险社会稳定评估财政资金落实情况失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发放率再就业率三
21、三制资金筹集率参保面社会化发放率征缴率目标完成情况覆盖面参保率征缴率保障面应保未保面失业保障资金落实情况兜底资金落实情况低保线资金落实情况26当期实际发 放 (含代缴社会保险费 )金额失业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发放率=当期应发放金额100%(财 政安排 +社会筹集+企业自筹的实际数)三三制资金筹集率=(财政安排+ 社会筹集+企业自筹的应支出数)100%再就业培训率=实际培训失业人数/失业总人数100%参保面=(当年新增参保人数+上年底参保人数 )/应参保人数100%征缴率=当期实际入库数额/当期应征数额100%社会化发放率=实际社会化发放人数/参保人数100%目标完成情况=政府下达目标数-实际参
22、保人数应保未保面=应保未保人数/当地城市居民人数100%失业保障资金落实情况=财政实际支出数/财政应承担的资金数100%低保线资金落实情况=当期实际支出数/纳入低保应安排的资金数100%27当期实际用于为企业兜底资金数兜底资金落实情况=当期财政国有企业失业保障资金支出数100%9政府采购支出指标。包括四个指标,基本都涉及到财政支出科目。政府采购支出指标政府采购支出占同期财政支出比重政府采购节支率政府采购覆盖面政府采购的商品或劳务质量政府采购支出政府采购支出占同期财政支出比重=同期财政支出100%政府采购面=实际政府采购项目数/应政府采购项目数100%28政府采购节支率=(市场价值-政府采购价值
23、)/市场价值100%政府采购的商品或劳务质量:由专家评定或采用调查问卷调查涉及对象满意程度确定。10政府运转支出指标。包括趋势分析指标、结构性指标和定额指标三类。每类指标又由若干个指标组成。涉及的财政支出科目包括行政管理费、公检法司支出和其他部门事业费等。29政府运转支出指标趋势分析指标定额指标结构性指标政府运转经费支出增长与财政支出增长的比例政府运转经费支出占同期财政支出的比重政府运转经费支出增长与 G D P增长的比例在职人数与编制人数的比例人员经费占经费支出的比重财政负担人数与在职人数的比例公用经费占经费支出的比重公检法司办案费占其经费支出比重会议 、 培训 、 招待费占公用经费支出比重
24、工资占经费支出的比重人均人员经费人均工资人均公用经费人均会议费支出车均燃修费比例人均汽车比例人均房屋建筑物日常开支费用30政府运转经费支出增长与财政支出增长的比例=政府运转经费支出增长速度/财政支出增长速度100%政府运转经费支出增长与 GDP 增长的比例=政府运转经费支出增长速度/同期 GDP 增长速度100%政府运转经费支出占同期财政支出的比重=政府运转经费支出/同期本地区财政支出100%在职人数与编制人数的比例=在职人数/编制人数100%财政负担人数与在职人数的比例=财政负担的在职人数/在职人数100%人员经费占经费支出的比重=人员经费/政府运转经费支出100%公用经费占经费支出的比重=公用经费/政府运转经费支出100%公检法司办案费占其经费支出比重=公检法司办案费/政府运转经费支出100%会议、培训、招待费占公用经费支出比重=会议、培训、招待费/公用经费100%工资占经费支出的比重=工资/政府运转经费支出100%人均人员经费=人员经费/实有人数人均公用经费=公用经费/实有人数人均会议费支出=会议费/实有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