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08-第三章-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下).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107661 上传时间:2018-06-11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第三章-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08-第三章-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08-第三章-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08-第三章-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08-第三章-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章 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下),上篇 中医养生学基本知识,第八节正气为本,第八节正气为本,中医养生学特别重视保养人体正气,增强生命活力和适应自然界的变化的能力,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人体疾病的发生和早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机体正气的虚衰。正气旺盛,是人体阴阳协调、气血充盈、脏腑经络功能正常、卫外固密的象征,是机比健壮的根本所在,一、正气是生命之根,寿亲养老新书对保养人体正气做了概括:“一者少言语,养内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 人体诸气得养,脏腑功能协调,使机体按一定规律生生化化,则正气旺盛,

2、人之精力充沛,健康长寿;正气虚弱,则精神不振,多病早衰。,一、正气是生命之根,“正气”,是指机体维护正常的脏腑生理功能的动力和抵抗病邪的抗病能力,包括了人体卫外功能、免疫功能、调节功能以及各种代偿功能等。 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二、保养正气重在脾肾,保养正气,就是保养精、气、神。重点是护养脾肾。 医宗必读脾为后天之本论说:“故善为医者,必责其本,而本有先天后天之辨。 先天之本在肾,肾应北方之水,水为天一之源。 后天之本在脾,脾应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二、保养正气重在脾肾,在生理上,脾肾二脏关系极为密切,先天生后天,后天充先天。

3、脾气健运,必借肾阳之温煦;肾精充盈,有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补养。要想维护人体生理功能的协调统一,保养脾肾至关重要。,(一)保精护肾,肾之精气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全部过程。图书编肾脏说云:“人之有肾,如树木有根”,即明确指出肾精对健康长寿的重要性。扶正固本,多从肾入手,为此古人反复强调肾之精气的盛衰直接关系到人体衰老的速度。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肾与下视丘、垂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以及植物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都有密切关系。,(一)保精护肾,如老年人肝肾不足:常见腰酸腿软、眼花耳聋等症;目与肝有关,肾与骨、耳有关。 治疗原则宜补益肝肾:可食用枸杞子、桑椹、羊肉、黑芝麻、黑桃仁等,

4、从而达到聪耳明目,坚骨延年的效果。,(一)保精护肾,调养肾精的方法,要从多方面入手,节欲保精、运动保健、导引补肾、按摩益肾、食疗补肾、药物调养等。通过调补肾气、肾精,可以协调其它脏腑的阴阳平衡。肾的精气充沛,有利于元气运行,增强身体的适应调节能力,更好地适应于自然。,(一)保精护肾,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 景岳全书说:“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脾胃健旺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基础。 饮食调养就是以调整阴阳平衡为基本指导思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

5、,常用食物“四性”归类举例1、寒性食物:马齿苋、苦瓜、莲藕、食盐、海带、紫菜、鸭梨、西瓜、冬瓜等。2、凉性食物:茄子、白萝卜、丝瓜、苋菜,芹菜、大麦、绿豆、茶叶等。3、热性食物:芥末、肉桂、辣椒、花椒、生姜等。4、温性食物:韭菜、葱白、香菜、糯米、胡桃仁、雀肉、羊肉、羊乳等。5、平性食物:梗米、小米、圆白菜、黄豆、扁豆、莲子、牛肉、牛乳等。从生活和临床应用食物的经验来看,寒性食物多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作用;温热性食物多有温经、散寒、助阳、活血、通络等作用;平性食物大都具有补益滋养的功效。,(二)调养脾胃,脾胃论说:“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元气不充,则正气衰弱

6、。东垣指出“内伤脾胃,百病丛生”。 说明脾胃虚衰正是生百病的主要原因,故调理脾胃、扶正益气也是预防保健的重要法则。,(二)调养脾胃,现代科学实验证明,调理脾胃,能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整个机体状态加以调整,防衰抗老。从治疗学上来看,调理脾胃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它除了调治消化系统的疾病外,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妇科、五官科等方面的多种疾患,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附:怎样进行食物疗养,节:饮食要有节制。缓:提倡细嚼慢咽,切忌狼吞虎咽。早:早起早进食,不宜空腹外出。少:进食七分饱,要留三分饥。晚食宜少,粘硬、荤腥、油腻、厚味香燥炙煿之物宜少,酒宜少饮。淡:饮食应该清淡。暖:脾胃喜暖而恶寒。软:食物要软化,利于消化吸收。忌:服药忌口。,(二)调养脾胃,调养脾胃的具体方法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如饮食调节、药物调养、精神调摄、针灸按摩、气功调养、起居劳逸调摄等等,皆可达到健运脾胃,调养后天,延年益寿的目的。,(二)调养脾胃,故庄周曰:“人之可畏者,衽席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也。若能常如人是畏谨,疾病何缘而起,寿考焉得不长?贤者造形而悟,愚者临病不知,诚可畏也”。这里“养内”,即突出强调精血之养,重在脾肾,此为培补正气的大旨所在。,避免中药使用不当导致中毒,谢谢!,我行动 我健康 我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中医/养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