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语文下册重点课文(现代文)题目笔记邓稼先训练题(一)阅读课文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答题。1文中举了“文革”时期,邓稼先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表现了他出色的口才,请你站在邓稼先的角度,结合当时情况,说一句劝说的话。2文章第三部分中为什么要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3根据本部分内容,概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4文中作者说“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作者这样的看法是否有道理,就此谈谈你的看法。答案: 1符合人物身份,当时情况,合理流畅即可。2这样更能突出
2、中国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祖国满腔热忱与兢兢业业的科学探索精神,以及中国人在面对自己国家事务时,表现出了更加可贵的优秀品质,让人再次感念邓稼先之伟大。3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具有纯朴的农民气质,而奥本海默是一个锋芒毕露的人物。4有道理,作者熟悉中国传统文化,也了解美国的历史文化背景,邓稼先的气质与品格与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有着渊远的联系,所以他离不开中国这块土壤,奥本海默亦是如此。(二)阅读第五部分“我不能走”答题。1、本文段主要叙述了邓稼先的一件什么事?表现邓稼先什么精神?2、标题“我不能走”有什么表达作用?3、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4、最后问什么要补充“我”父
3、亲喜欢五四时代的那首歌?答案:1、一次实验出现意外,他坚持不愿离开。表现了他献身国防,无私奉献的精神。2、坚忍不拔的性格和身先士卒、乐于奉献的精神。3、写出了环境的恶劣,衬托人物顽强的意志和崇高的精神。4、写出了父亲在中华民族任人宰割时希望中华振兴,也写出我的爱国之情受到了父亲的影响。说和做 (臧克家)选段,完成 1519 题。 (15 分)15选段有关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事例有哪些?请简要概括。16第段中的“小声说”是指声音低吗?你怎样理解?(3 分)17找出文中与第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18第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什么精神?(3 分)19说说第段的作用,并
4、以“贝多芬”为对象仿写一个句子。(4 分)15 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讲;参加游行示威。 16不是。 (1 分)是指在昆明小范围内宣传动员。 17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 18动作描写、外貌(神态)描写,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大无畏的斗争精神。19作用:总结全文,高度称赞闻一多先生敢说敢做的伟大精神。 仿写:他,是生活的弃儿。他,是命运的改写者。或:他,是眼睛的盲者。他,是音乐的引路人。最后一课训练题(一)阅读“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答题1、“这可怜人
5、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可怜”一词的含义是什么?2、把字帖想象成国旗表达了什么感情?反复将“法兰西”和“阿尔萨斯”连在一起出现有什么含义?3、赏析划线句“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答案:1、表现了喊麦尔老师对祖国语言的热爱和对最后一节法语课的珍视,也表现了小弗朗士同情老师最后一课的良苦用心。 “可怜”一词表现了“我”对老师的理解和同情。爱国之情;法兰西是祖国,阿尔萨斯是家乡,阿尔萨斯永远属于祖国,热爱法语就是热爱祖国和家乡。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语言比作钥匙,形象的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
6、理:只要牢记本民族的语言,就能团结人民,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赶走入侵者,求得民族的解放。(二)阅读“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散学了你们走吧”答题1、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和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2、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3、如果将结尾改成他举起拳头高喊法兰西万岁好不好?你是怎样理解他呆在那儿话也不说的举动?答案:1、钟声宣告最后一节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育要代替法语,用这些声音烘托了韩麦尔先生内心的痛苦和悲愤。2、表现了我对韩麦尔先生的崇敬之情。 3、不好,此时韩麦尔先生内心无比痛苦,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用无声的描写更能突出他内心的痛苦和悲愤。阿长与山海
7、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回事时,“我”是怎么想的?2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摘录原句回答),为什么会这样?(联系前面的文字略加分析)3阿长为什么关心山海经?这突出了她的什么特点?4“我”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5“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样说?答案:1、我以为从阿长那里得到 山海经根本不可能,我不抱什么希望,但她既然来问,也不好不说 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了。 (我感到非常吃惊,震动,全身都震悚起来。 ) 被阿长的热忱深深打动
8、3、对山海经的关心就是对孩子的关心,突出了阿长善良的性格特点。4、我根本没有想到她会给我买回来,在一个孩子的眼里,这确实是有很大的神力 5、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老王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1 老王的作者是 杨绛 ,她的丈夫 钱钟书 是我国著名学者和作家,他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小说 围城 2前 3 段使用的描写手法有 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其中着笔最多的是神态,这样描写的作用是突出老王极差的健康
9、状态,暗示他不久于人世。 。2填上文中空缺的两处词语,并体会其含义。镶嵌:本文指一物嵌入另一物里,突出老王瘦弱无力,行动不灵活,僵直的状态。强笑:(qin )勉强做出笑容。含义:对他给 “我”送鸡蛋、香油,表示感激; “我”看到形容枯槁的老王害怕、同情。 3选段画线部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老王在重病的情况下仍然拿鸡蛋来给我,报答我对他的关照,令我非常的感动,而这份情谊是无法用鸡蛋的数目来衡量的。 4作者的善良是如何表现的?接了鸡蛋、香油后给老王钱,担心他摔倒,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心上不安。 5 “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为什么?因为他病得皮包骨头、浑身无力,滞笨地转身,直着脚
10、走路。我想像着他都要散架了。 6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老王死的前一天给“我”家送香油和鸡蛋, “我”给他钱,表现了老王和作者的善良。 7学了本文,你有怎样的感悟? 提示:从个人如何对待善良的不幸者的角度。从政策如何倾向善良的不幸者的角度。从善良者个人如何努力改变自身命运的角度。8.揣摩下列句子特点,并仿写句子,理解划线句含义。 (心理描写:概括+具体+结论)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 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
11、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9为什么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的不幸者能那么关心、爱护?社会地位、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人往往瞧不起卑微者,要有什么精神才能像作者那样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最主要的是平等观念。再是人道主义精神。 10老王的性格,命运。用一句话概括:“老王是一个_的人” 。孤苦伶仃、生活窘迫,凄凉艰难;但老实厚道,心地良心,关心人、讲感情、讲仁义,知恩图报。11揣摩加点词语好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强笑” 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 ,心
12、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镶嵌在门框里” ,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阅读课文“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至“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回答问题。(1)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3)叶圣陶先生对文风不简洁的现象为什么这么感慨呢?(4)叶圣陶先生在“总的用语方面”是怎样律己严的?答案:
13、、第一句承接上文,总结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行。第二句开启下文,突出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特点。这两句话承上启下。、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写话” 。一旦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因为有些人写文章出现一些废字,但又不肯删去,叶圣陶先生很重视文风的简洁,当然感慨了。、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语文,努力追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这是常人难以达到的。紫藤萝瀑布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1)第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树的_景象和人的_心情,其中“流着”与词语“_”相照应。(2)第段中划横线词“挨” “接” “推” “挤”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3)体会下列句子
14、的含意。1)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2)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4)第段中“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结尾写“不觉加快了脚步” ,这样写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23. 紫藤萝瀑布中作者回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的作用是什么?答案:22、 ( 1)繁茂 愉悦欢畅 瀑布 (2 )多而密,生机勃勃,情趣烂漫(富有情趣)。 (3 ) 1)把“香气”写成“浅紫色的 ”,是嗅觉与视觉的相通,更突出了紫藤萝的紫色光彩,使花色与花香融为一体,造成一种无所不在、笼罩一切的感觉。2)紫藤萝的紫色和芳香使作者感悟到生命的活力与永恒,促使她振奋精神,阔步向
15、前。 (4 ) 被紫藤萝花吸引。首尾呼应。 23、将过去紫藤萝花的衰颓零落和现在紫藤萝花的花繁枝茂对比,从而领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道理。 紫藤萝瀑布阅读题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
16、了。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节选文字的第一段对紫藤花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使用了哪些修辞?写出了花怎样的特点?2、第二段第句写景好在什么地方?3、第二段第句详写过去的紫藤萝的衰颓零落作用何在?4、第二段第句去掉好吗?为什么?5、点明全文主旨的是哪一句?6、 “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7、联系有关背景材料,说说紫藤萝的命运有什么象征意义?紫藤萝瀑布阅读题答案:1、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花的生机盎然以及争先恐后开放的喜悦和自豪,渲染了一种欢快的气氛。2、运用通感手法,使无形的香味化成了有形的颜色,具体地表现花香带给我的那种缥缈轻柔的感觉。3、与现在的
17、花繁叶茂作对比,并从中感悟出“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道理。4、不好,此句为下文写花儿重新盛开这一出人意料、令人惊奇的变化作铺垫,形成情节上的逆转,从而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5、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6、受紫藤萝花顽强的生命力的感染,徒增信心,大增力量。7、其变迁的命运是十几年来整个国家命运的写照。(伟大的悲剧)完成 22-24 题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22、“历尽千辛万苦,无尽
18、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这一日记表达了他怎样的内心感受?(2 分)23、“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斯科特这句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表现了他的怎样的心情?(2 分)24、“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一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2 分)答案:22、表达他角逐失败后极度失望、痛苦和无奈等内心感受。23 、表现他极度难过,非常沮丧的心情。24、环境描写。衬托斯科特沮丧、失望的心情伟大的悲剧训练题阅读“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
19、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答题。1文中划线的“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的“这一事业”指的是什么?2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3文中加点的“癫狂”“夺眶而出”“毛骨悚然”“耀武扬威”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4“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这句话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答案:1第一个发现南极点。 2是诚实守信的品格,使他接受了这个任务。 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的崇高境界。 3渲染了斯科特一行当时极度绝望的心情。 4这是斯科特的观点。作者为他们立传本身就说明作者对他们的肯定态
20、度,而且作者的一处处评论也表明了对他们的肯定态度。太空一日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 在“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这个声音又出现了,但我告诉航天员:“出现这个声音别害怕,是正常现象。 ” 1.给选文一个小标题。 2.选文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3.选文写了哪些突发的事件?作者当时的心情和反映是怎样的? 4.回到地面后作者报告这些情况了吗?从哪你可以看出? 5.从选文中反映出作者的哪些品质? 6.结合课文,谈谈为什么称杨利伟是“航天英雄”? 7.摘抄“感动中国”给杨利伟的颁奖词。 答案 1.神秘的敲击声或突发事件 2.内容上 :交代简
21、要写作的内容 突发事件或神秘的敲击声。 结构上:总领下文。 3.“本末倒置”的错觉和敲击声。产生错觉时:完全靠意志克服这种错觉。想象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得想,以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 敲击声: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却未能发现什么。 4.汇报了。 产生错觉:航天员做好心理准备;飞船舱体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 敲击声:技术人员反复试验,但未找到原因。航天员做好心理准备,不再害怕。 5.顽强的毅力,认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 6.(扣住杨利伟的精神品质和他上太空的意义谈) 。 7.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