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分析有关文化遗产七夕节的传承与发展论文.doc.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106901 上传时间:2018-06-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有关文化遗产七夕节的传承与发展论文.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分析有关文化遗产七夕节的传承与发展论文.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分析有关文化遗产七夕节的传承与发展论文.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分析有关文化遗产七夕节的传承与发展论文有关文化遗产七夕节的传承与发展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有关文化遗产七夕节的传承与发展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传统节日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内容摘要:七夕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之一,其习俗多样、意蕴丰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七夕节等传统节日面对着日渐式微的命运。我们要通过挖掘七夕节传统文化内涵、改造传统文化以适应时代需要,充分发挥传媒的作用以大力积极正面传播节日文化,加强中西方节日文化的交流以取长补短,并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文知识教育,争取政府立法的介入,提高民众的节日文化意识等多方措施让传统的七夕节焕发出新的活力,“

2、活化”这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词:七夕节 文化遗产 活化中国传统节日源远流长、绚丽多姿,如春节、元宵节、上巳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都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产物,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文化模塑过程。传统节日是传统民间文化生命力的集中展示,是民众精神信仰、审美情趣、伦理关系与消费习惯的集中展示与传承,更是民族文化情感的凝聚与价值观念的体现与强化。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今天,我们的民族正在大量、迅速地流失着自己的传统文化,而这些文化遗产正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的精神基础。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人文文化和民俗

3、文化,是我们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民族文化传统的创新与发展的基础与凭借。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给节日的定义是:“岁时节日,主要是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民俗活动,且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周而复始。”1中国经历了上千年的农业社会阶段,传统节日都被打上了深刻的农业社会的烙印。“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以阴历计算,亦被称为,岁时节日-,源于古代历法纪年和季节气候的计算排列。”2七夕节以其独特的浪漫色彩在世界民族节日画卷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对中国的民族文化和习俗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七夕节的起源与牛郎织女传说有着

4、密切的联系,牛郎织女故事的发展完善对七夕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七夕节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其流传下来的习俗也是多种多样的。总体看来,大致可以概括为乞巧、乞愿、乞子三大类。七夕节又名“乞巧节”,顾名思义,“乞巧”便成为七夕节最为传统也最为重要的习俗。七夕节、牛郎织女传说都有着浓厚的农耕社会经济的特点。然而,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农业社会时期的岁时节日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需要与情感需要。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日渐失去了特有的文化内涵。以往对吃饺子、穿新衣、乞求心灵手巧等等节日的期待已经无法带给现代人以足够的兴奋和刺激,传统社会节日中升腾起来的幸福感也变得越来越遥远。其次,传统的岁时节日因其自

5、身在人性化、娱乐性、公共性等方面的局限性,加上西方节日的冲击,许多传统节日都无法逃脱日渐式微的命运。时至今日,有很多年轻人对七夕节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对七夕节的习俗亦是了解甚少,更谈不上喜爱。为了保护传统节日,彰显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与地位,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作用,我们需要付出一系列的努力来传承与发展七夕节、“活化”传统、“活化”附着其中的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挖掘七夕节日内涵, 改造传统节日以适应时代需要七夕文化是一种确认女性社会性别的文化,其中包含了许多积极的成分,如它具有维护家庭稳定、宣泄女性情感的功能,同时也弘扬了恒久的爱情主题。一些民俗学家如汪玢玲、贺学君等就干脆称它为中国的情人节

6、。为了有效的弘扬传统文化、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针对七夕节,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我们需要对其永恒、人性化的爱情主题进行弘扬。这不仅契合了牛郎织女传说的本源,也符合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也是对西方“快餐”爱情的一种反驳。我们要弘扬牛郎女织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要充分体现对家庭团结稳定的维护。在每年的七夕节到来之际,可以组织一系列的活动来加强夫妻之间、年轻人之间的感情。比如:可以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为主题举办活动,让年轻的夫妻来体会一下牛郎织女相会的情形,在浪漫的情境中增加二人的感情;同时,也可以以“七夕相会”为主题,举办相亲类的活动,让未婚的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同龄人,增加彼此的了解,更进一步的

7、能够牵手走到一起。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增进人们之间的情感,也能够让人们对七夕节的来历、牛郎织女的故事的情节框架有大致的了解,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既收获了感情又推动了传统节日的传承。2、对繁琐的乞巧形式要进行改造,增强其适应性与娱乐性。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源远流长,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形式的七夕节习俗。总体看来,大致可以概括为乞巧、乞愿、乞子三大类。七夕节又名“乞巧节”,顾名思义,“乞巧”便成为七夕节最为传统也最为重要的习俗。“七夕”传统活动大都是在乡村进行的,如祈祷祭拜、穿针引线,这些都难以适应城市男女青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节奏。因而要适当地对乞巧的形式进行改 有关文化遗产七夕节的传承与发展论文导读:本

8、论文是一篇关于有关文化遗产七夕节的传承与发展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传统节日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造,使之简洁而不失趣。同时,“从民俗学的角度,西方的节日大多带有狂欢的色彩,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强调团圆,许多年轻人便觉得厌烦与累赘,像是一种负担,并不能从真正作用上了解、体会、感觉这传统节日;”3中国传统的节日很多非常注重人际交往、伦理教化,而且多是在家庭、家族范围内进行的私人领域内的活动。相对而言,轻松浪漫的娱乐活动、在公共场所举行的大型庆贺活动就比较少。七夕节,我们可以开发一些轻松浪漫的娱乐与情感表达方式,开发大型的娱乐活动与一些有趣浪漫的节日产品。如七夕这一天在大型娱乐活动中,男女双方可以对歌、跳舞,可以互赠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日礼物,如女送男情人结或荷包等,情人结代表有情人之间永结连理、永结同心有关文化遗产七夕节的传承与发展 zbjy.,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荷包则是古代女子送给男子的定情信物;男子则可以送给女子百合花,代表爱情长久,百年好合。从以上看,只有对七夕节有了准确的定位,对其表现的主题有了充分的把握,并且有了明确的节日载体,七夕节的传承才会稳步推进,其它传统节日的传承也应该是这样。(二)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大力传播七夕节文化有关文化遗产七夕节的传承与发展由.zbjy.收集,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