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学案古代史中国时间 西方时间 政治 经济 思想阶段特征前 5世纪左右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奴隶制商品经济繁荣、早期人文主义思想春秋战国(前 8前 3世纪)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选官制度:奖励军功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迅速发展;出现私营工商业百家争鸣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古罗马:法律制度秦汉时期公元前 221220 汉:中外朝制度、郡国并行制选官制度:察举制耦犁、盐铁政府专营、高炉炼铁、炒钢技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魏晋南北朝220581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隋唐581618、 618907三省六部制(唐)选官制度:科举考试
2、农业:曲辕犁、筒车手工业:南青北白(瓷器)商业:限时、限点;飞钱、柜坊儒家思想主流地位丧失宋9601279二府三司制 商业:打破市坊界限 瓷器:五大官窑四大发明西传思想:宋明理学(官方哲学)文化:宋词、市民文化兴起、风俗画元 12061368 行省制 商业:元大都 文化:文人画、元杂剧农书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到发展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旧: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旧: 八股取士、文字狱,文化高压;14、 15C19C政治: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明清136816441840 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明:废丞相、清:设军机处) 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
3、; 商品经济发展(区域间长途贩运 新:传统儒家思想受到批判,反封建早期民主思想出现。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迟滞思想:人文主义思想发展(文、宗、启)科技:近代自然科学(“日心说”、经典力学)兴盛、商帮); 现象:明中期,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青花瓷、彩瓷、珐琅彩明清小说、文人画、昆曲、京剧二、知识框架图1、中国古代政治发展时间史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时间史2、中国古代政治框架图 中国古代经济框架图3、古希腊民主政治 古罗马法律特征:保护私有财产、法律至上阶段 改革 内容 意义奠定 梭伦(1)取消债务奴隶制;(2)按财产划分四个等级;(3)公民大会、四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打击氏族制度残余,为民主政治奠
4、定基础确立 克利斯提尼(1)设立十个地区部落;(2)设立五百人议事会;(3)成立十将军委员会;(4)实行陶片放逐法削弱贵族势力,确立起民主政治黄金时代 伯利克里(1)官职全面开放(十将军以外)(2)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3)发放观剧津贴民主政治走向巅峰特征:主权在民、 “轮番为政” 、 权力制约、法律至上、公民意识。4、古代史中涉及的考点:春秋战国社会特征政治: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历程;中西对比(春秋战国和古希腊;明清时期与同时期西方)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明清时期落后西方的原因市民文化出现的原因和表现选官制度的变迁知识框架复习必修二经济史(分散= 全球化)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全球
5、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孤立、分散状态,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重视人类交往的历史:交通工具、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战争、思想文化交流与人类交往的发展;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多层次地发展,整个人类社会形成一个相互感应、制约的整体,面临着共同的命运和考验。二、世界经济由分散走向全球化的基本线索分散 全球化资本主义萌芽及发展 球化 全球化西方:14C16C 资本主
6、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出现雏形17C18C 手工工场,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得到拓展17601840 一工,商品输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7020C 初二工,资本输出,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斯大林模式的继续和改革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趋势的加强知识框架复习必修二经济史:世界经济由分散 = 全球化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孤立、分散状态,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不是所有国
7、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重视人类交往的历史:交通工具、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战争、思想文化交流与人类交往的发展;国家间的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多层次地发展,整个人类社会形成一个相互感应、制约的整体,面临着共同的命运和考验。二、世界经济由分散走向全球化的基本线索19291933经济危机自由资本主义思想、个人垄断资本主义二战后丝绸之路1978 年 1991 年1870 年1840 年14、15C前 5C左右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经济结构变动,民资曲折发展;近代物质生活变迁学习苏联,建立计划经济
8、体制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 WTO 主动融入到全球化潮流当中古希腊奴隶制商品经济繁荣中国: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明清时期经济:小农经济的辉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品经济继续发展、三大政策外交:闭关锁国文化:西学东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实施分散 全球化资本主义萌芽及发展 球化 全球化西方: ,新航路开辟, 出现雏形17C18C 手工工场,殖民扩张,世界市场 17601840 一工,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7020C 初二工, ,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战后 的形成:( 和 )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斯大林模式的继续和改革和 趋势的加强罗斯福新政 列宁的探索三、巩固练习1、斯
9、塔夫里阿洛斯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如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他在此处所强调的史学观点是( ) A.唯物史观 B.全球史观 C.文明史观 D.现代化史观2、近年来,广州与福建泉州在争夺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上产生一些争论,如果你支持广州,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A.2002 年广州召开大型的“ 海上丝路与广州港”学术讨论会B.汉书记载,汉朝船队到达了东南亚、印度洋南岸和斯里兰卡等地 C.1993 年出版的论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 一书 D.广州汉墓出土的大量舶来品及南海神庙、清真先贤古墓等遗址3、从 15、16C
10、地理大发现开始,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凡海水所及之处,几乎均有他们的踪迹,直至 19C 末世界最终被瓜分完毕,其势力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为止,全球化初具雏形。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表现出来的最大特性是( )A.无限的扩张性 B.统治的残暴性 C.极端的掠夺性 D.竞争的激烈性4、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C 末 19C 初,历史来到一个岔路口,东西方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B.西方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美洲新大陆的开发5、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后,世界文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一种先进文明以生存威胁迫使其他文明不得
11、不效仿它。 ”中国近代能够反映这一历史现象的历史事件是(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A. B. C. D. 6、美国比较现代化学者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 19291933经济危机自由资本主义思想、二战后 1949 1978 年 1991 年1870 年1840 年14、15C前 5C左右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经济结构变动, 曲折发展;近代物质生活变迁学习苏联,建立 体制人们生活比较简朴改革开放,建立 体制加入
12、 主动融入到全球化潮流当中;与国际接轨,人们生活丰富多彩古希腊奴隶制繁荣中国: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明清时期经济:小农经济的辉煌、出现、商品经济继续发展 外交: 、 文化: 体制的普遍实施罗斯福行政 列宁的探索)A.近代工业的起步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国内市场的形成 D.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7、刘海影在2009 年:美国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一文中指出:与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相比,目前的危机拥有更加广阔的全球背景。导致1929 年经济危机不具有全球化背景的因素是( )A.世界市场之间的联系比较松散 B.传统欧洲强国与美国形成对抗格局 C.苏联未融入世界市场 D.德、意、日法西
13、斯国家分割世界8、下表是关于捷克等四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数据表。造成 1952 年各国数据与 1948 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捷克 匈牙利 罗马利亚 保加利亚1948 年 68 66 29 331952 年 29 29 15 11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史实 C.经互会的成立 D.斯大林体制的影响9、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 2012 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 2009 年在全球 105 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 2 亿美元。这部电影的艺术魅力是(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
14、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 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10、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他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作者的主要意图是()A.支持建立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 B.要求改革不合理的国际金融旧秩序 C.发展中国家应建立自身的全球化金融组织 D.发展中国家应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知识框架复习必修一政治史:世界政治由专制= 民主一、史观介绍1、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研究对象包括欧洲、广大亚非拉地区。全球史不是国别史或地区史的简
15、单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学习世界史,重点考虑世界是如何从孤立走向一体;重点理解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全球化等问题。学习中国史,把它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2、文明史观: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基本特征: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说明人类历史是如何传承的;承认文明的多元性。以文明史观为指导,重点理解并掌握资本主义发展从手工工场时代到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的演变过程;重点复习重要的政治制度如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等;以及古代
16、文化中对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依然有重大影响的思想:民主思想等。3、现代化史观: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就是现代化。重点考察的是演变的过程。基本特征: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文化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大众化和通俗化,以及社会生活上的平等化和世俗化。现代化的类型分为原发型和传导型,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英法美是原发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日本史传导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而中国则是传导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4、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19 世纪中叶创立。基本特征:认为历史的主体是人,他们的活动受制于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
17、;物质生活决定社会、政治、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的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和最大影响时,基本上使用的都是这一方法。5、社会史观: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 问题之外的所有问题。研究领域: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二、世界政治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基本线索1917
18、 年十月革命自由资本主义思想、二战后 1949 1978 年 1991 年1870 年1840 年14、15C前 5C左右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 专制 民主西方代议制的确立和扩展 冷战- 多极化出现 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西方: ,新航路开辟, 出现雏形17C18C 手工工场,殖民扩张,世界市场 17601840 一工,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7020C 初二工, ,世界市场正式形成 战后 的形成:( 和 )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斯大林模式的继续和改革和 趋势的加强体制的普遍实施罗斯福行政 列宁的探索2013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学案近现代史第 1 部分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世界与中国(1
19、5001840)一、阶段特征欧美 中国(明清时期)经济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形成。1765 年,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农耕经济继续发展,手工业、商业依然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但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重农抑商与闭关锁国,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政治 资产阶级形成并日益壮大,英、美、法等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初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渐趋衰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经济结构变动, 曲折发展;近代物质生活变迁学习苏联,建立 体制人们生活比较简朴改革开放,建立 体
20、制加入 主动融入到全球化潮流当中;与国际接轨,人们生活丰富多彩中国:分封制-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明清时期步确立了代议制民主政治。思想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使欧洲人的思想不断得到解放、人文主义得到弘扬。统治者极力提倡理学,文化专制,禁锢思想;产生了早期的启蒙思想,但未能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科技 近代自然科学产生、迅速发展并形成体系。 出现总结性的传统科技巨著;近代科技远远落后于欧洲。二、重点剖析政治(代议制的确立过程)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世界市场) 英 美 法 德与启蒙思想的关系:15001840的欧洲三、相关认识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是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它的影
21、响是多方面的,要注意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对世界历史进程(整体世界,即全球化的角度):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融汇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开始启动。对欧洲历史进程(社会转型,即现代化的角度):新航路的开辟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不仅拓展了西欧国家的海外市场、加速了原始资本积累,还在欧洲引起了“商业革命”和“ 价格革命” ,所有这些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亚、非、美洲历史进程(文明史观;一分为二):一方面,加强落后地区与欧洲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将几乎与世隔
22、绝的美洲纳入世界文明的大家庭,客观上推动美洲向近代文明的迈进;另一方面,随之而来的西欧国家殖民扩张,给亚、非、美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给当地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途径2明清时期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异明清时期,中国的近代科技落后于西欧,除了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原因外,也与中国科技发展的自身缺陷有关。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传统科技实用性强,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不善于探索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而西方近代科技理论性强,强调以实验事实为依据,注重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探索。3中国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和欧洲启蒙思想的差异从内容看:欧洲启蒙思想以理性主义为核心,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教
23、会特权,提出了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基本原则,形成完整、成熟的思想体系;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只是揭露君主专制的危害,未能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的社会制度,没有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未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从作用看:欧洲启蒙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思想武器,引起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社会的转型;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在当时未产生多大的影响,更没有起到推动社会变革、实现社会转型的作用。4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其渊源可以上溯到 16 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目前史学界较为一致的观点是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开始。依据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的商人开始直接同世
24、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和瓷器、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玉米和烟草、欧洲的枪支和工艺品等运销至世界各地,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他们的早期殖民扩张活动,之后,荷兰、英、法等西欧国家也开始殖民扩张。上述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不仅使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而且使世界市场得到拓展。5中国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在当时来说仍然具有进步的意义,对粉碎内部的分裂势力和外敌人侵、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起有重要作用。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所起到的消极作用更大:在君主专制之下,统治
25、者采取了许多违背世界发展潮流的措施,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如“重农抑商”、 “闭关锁国”等政策的推行,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提倡理学、 “八股”取仕、 “文字狱”等,钳制人民的思想,摧残文化,阻碍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617、18 世纪中国相对于西欧的落后17、18 世纪,相对于西欧来说,中国在政治制度、经济形态、科学技术和思想领域等诸多方面已经落伍了,这种中西之间的差异,最根本的是经济上的差异:西方正在向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迈进,而中国仍然在封建农耕文明中徘徊。这种经济上的落后又与政治制度方面的落后密不可分,如上所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统治者采取的“重农抑商 ”、 “
26、闭关锁国” 等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四、相关训练1. 有学者认为,公元 1500 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A世界从封闭走向开放 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2.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这一评价夸大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立足于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 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告诉我们可以从不同
27、角度观察重大历史事件A B C D3. 关于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从材料中能够得出的主要观点是宗教改革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会权威4. “这是近代早期最宏大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在精神层面为现代文明勾画了蓝图,它所锻造的信念和原则成为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石。 ”这句话评价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A维新变法运动 B文艺复兴 C新文化运动 D启蒙运动5. 海国图志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爵房者,有
28、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举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物论。 ”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的是A英国的议会制 B法国的共和制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D德国的二元制君主制6. 2010 年 5 月 11 日,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组建英国新一届政府。卡梅伦成为英国近 200 年来最年轻的首相。卡梅伦出任英国首相是因为他( )A是下院多数党领袖 B由英国国民选举C由国王直接任命 D由前任首相推荐7. 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
29、意, “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 ;“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权力制衡8. 2010 年 6 月 23 日,美军驻阿富汗最高指挥官麦克里斯特尔抱怨自己与白宫的不和,称总统“胆小懦弱” ,最终被奥巴马解职。由此表明美国A总统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总统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C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D极力维护区域和平9. 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上述
30、材料反映出明太祖朱元璋要A抑制权臣,加强皇权 B强干弱枝,解除地方割据C革新政治,增强国力 D解除边患,平定叛乱10. 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 制度。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 )A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B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1. 据记载,清代仅安徽休宁县就有 2200 多个“节烈”妇女。这些妇女不仅有夫亡不嫁,从一而终的“节妇”,还有丈夫死
31、后,以死尽节的“ 烈妇”;不仅有未婚夫死不嫁他人的“望门寡”,还有未出嫁的男方死亡以自杀表明贞节的“ 烈女”。中国古代烈女守节,主要是受了哪家思想的影响?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佛家12.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这两部“百科全书 ”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C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 D反映当代人的精神创伤13. (26分)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请回答:(1) “
32、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倾向的变异”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变异的突出表现。 (6分)(2)在工业文明冲击下, 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和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对当时社会转型有何重大意义?(8分)(3)梁启超认为中华民国的前十年发展“ 已经可观”,为民族复兴打下了基础。请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 (6分)(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试陈述新中国在50 年代中期以前是如何实现社会转型的。 (6分)世界历史与中国历史对比复习第1课时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C
33、 D D D A A B B A D C B13 (26 分)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1)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兴起大批工商业市镇;出现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想;出现了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 本草纲目 )等科学巨著。 (每点2 分,共 6 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的同样给分)(2)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2 分)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2 分) ;中国:洋务运动兴起(2 分) ,开中国近代工业、军事、教育之先河,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2 分)(3)政治: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维护了民主共和政体;五四运动促进了国民觉醒。 (2 分,答出一个要点即可)经济:
34、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在一定程度上壮大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2 分)文化: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弘扬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2 分)(4)颁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确立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实施“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起步;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 (每点2 分,任答3点得6分)2013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复习学案近现代史第 2 部分 工业革命时代的世界与中国(18401945)一、阶段特征(详细解读左边时间的标志性事件)欧美中国(逐渐沦为两半社会,在西方
35、列强侵略和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开始变革与转型)政治 经济 思想 政治 经济 思想1840至1895英美法等国完善资产阶级代议制、德俄日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一工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加紧侵略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1848、187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外资: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变化,新旧交替。1895至1919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争夺殖民地,爆发一战。二工推动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世界市场正式形成。(美、德超越英、法)十月革
36、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资产阶级先后提出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救国方案,探索建立民主政治的道路; 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三民主义思想、民主和科学思想先后登场,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1919至1945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二战爆发,反法西斯国家实现联合,赢得胜利。20C20S 资本主义经济相对稳定发展30S 经济大危机资:罗斯福新政社:苏俄经历列宁、斯大林的经济道路探索1919.5.4 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37、共产党诞生,旧三新三民主义,国共一次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大革命失败后,中共找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逐渐形成;国共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民资的发展二、重点剖析1、中西方史对比时间轴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二工)20C30S 经济危机资:罗斯福新政社:列宁、斯大林的探索二战 冷战战一战1848 1871 1917 194919212、近代中国求民主潮流中华民族由衰弱走向复兴1860:19C6070S:1895: 19121919 19271937 19371945:19461949:3、一工、二工的对比: 4、1929
38、1933 经济大危机到罗斯福新政:5、列宁、斯大林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间 开始国家 ( 、 )等国同时1 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陆续确立2 资金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3 技术 ( )提供技术条件 电磁感应现象 原因4 市场 ( )和( )提供广阔市场开始标志 ( )的发明 ( )的发明显著标志 ( )的改良和使用 ( )的广泛使用发明来源 源于( ) 源于( )能源 动力主要成就1 生产力2 生产关系3 工业结构4 城市化5 发展阶段影响6 世界市场侵略方式三、相关认识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由资本主
39、义开放性和扩张性的特点决定的。形成的内在动力是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而外在条件是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影响: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国际化,瓦解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陈旧经济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在客观上向世界传播了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狭隘性,开始向现代文明转化。从道德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西方列强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宰割、奴役的产物,不仅使亚、非、拉国家遭受不等价交换的剥削,而且使它们成为发达国家的附庸。
40、2.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国家主权;“半封建 ”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政治上,西方国家逐步控制了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主权国家地位丧失,但在形式上保留了中国的主权政府。封建势力通过控制国家政权,继续维持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地位。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产生、发展,其后在形式上建立了近代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使中国近代的政治体制出现了一些近代国家的因素,如共和政体、议会和政党制度等。经济上,西方国家通过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手段逐步控制了中国的社会经济,使中国经济的独立地位丧失,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
41、济的附庸。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继续存在,导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同时也出现了近代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文化上,封建势力继续用封建思想维护其政治统治,阻碍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特权,进行文化侵略,培养列强的代盲人和信徒;同时,西方近代科技文化成果传入,中国出现科技、教育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等近代文化因素。3. 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19 世纪 60 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洋务派打着“ 自强”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迈出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步;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中国民
42、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1912 至 1919 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1927 至 1936 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1937 至 1945 年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的民族工业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吞并,国统区的民族工业则日益萎缩;四、相关训练1. 以下是 19C6070 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对该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时间 企业数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1860 99 11600 79541879 187 42000 51937A俄国工业革命取得成效 B农
43、奴制改革推动工业的发展C俄国逐步实行了工业化 D俄国机器制造业发展迅速2. 西方史学界在 20 世纪 70、80 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纂潮流,使世界历史编纂学在总体上进入了全球文明史。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根据这一认识,可能会对 15 世纪至l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哪些重大事件评价较高?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A B C D3. 1917 年 11 月 8 日清晨,当俄国人民醒来,惊讶地在街头读到了这样一则布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经转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机关,即领导彼得格勒无产阶级和卫戍部
44、队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手中。 ”这则布告的内容应出自A 四月提纲 B 土地法令C 和平法令 D 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4 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 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C在特定环境下对巩固苏维埃政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5. 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
45、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 ”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6. 西方史学家认为:“(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似乎并不是一个值得仿效的社会主义乐园。 ”下列史实能支撑这一观点的是A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B注重市场的调节作用C重视消费品生产 D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7. “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提倡奖励技术发明、实行专利制度的是在哪一历史时期哪一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
46、)A鸦片战争期间、地主阶级抵抗派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农民阶级领袖C洋务运动期间 地主阶级洋务派 D维新变法运动期间 、资产阶级维新派8. 1865 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 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广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毛鸿宾属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B当时修铁路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C因列强的干涉中国当时不能自主修铁路 D太平天国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9. 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
47、“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 。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10. 某位同学在查阅家族历史时发现,其祖父在若干年前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中因丧失土地而生病去世,据此推测,他的祖父死亡时间应在以下那一时期( )A解放战争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11. 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 100 周年,北京、南京、武汉、广州、中山都想申请纪念活动主办权,其中南京的理由是A辛亥革命在南京爆发 B在南京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 D三民主义在南京提出12. 在翻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