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042476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2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历史学科选修部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1、背景:前 7 世纪,雅典贵族政治确立。贵族政治上垄断国家政权、占据首席执政官、把持长老会议,使得公民大会沦为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经济上盘剥平民。贵族政治的专横和压榨,导致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与贵族的矛盾日益尖锐,社会动荡的局面阻碍了雅典经济的发展。基伦暴动和德拉古立法未能解决社会矛盾,国内形势更为紧张;麦加拉占领萨拉米岛,沉重打击了雅典经济。前 594 年,梭伦实行改革。2、改革(1)颁布“解负令” ,废除平民所欠的一切债务,取消债务奴隶制,扩大公民基础,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2)采取措施促进工商业的发展。(3)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公民按土地收

2、入的多寡享受政治权利。动摇了贵族政治基础,为民主政治开辟了道路。(4)进行民主化改革,创立四百人会议,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公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5)组建公民法庭(公民陪审法庭) ,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3、基本特点:梭伦充当了“调停者”的角色,走中间路线。他站在工商业奴隶主利益立场上,为维护雅典的长久稳定和发展,一方面削弱保守的氏族贵族势力,又不使其受到不当损失;另一方面扶持平民阶层,但又不使其过分强大。4、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顺应了时代的需要;采用了可行的措施;梭伦既是全权的立法者,又严格遵循法治精神,为法律制度的推行树立了尊贵

3、守法的典范。5、历史影响:(1)打击了氏族贵族的势力,完善了雅典政治体制,促进了雅典国家的形成。(2)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a 物质基础:经济改革消灭了债务奴隶制,稳定了小农经济,确保了雅典公民经济上的独立。B 社会基础:采取措施巩固了贵族奴隶主、工商业奴隶主、平民三足鼎立的多元社会格局。C 制度保障:完善了雅典的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商鞅变法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1、经济:(1)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2)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2、政治:(1)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进行社会变革;(2)魏楚等国进行

4、变法。3、军事:兼并战争十分频繁,社会动荡。4、文化:(1) “百家争鸣” ,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2)法家思想成为各国推行变法的思想理论武器。变法:目的:富国强兵中心:“农战”与“法治”内容:前期:a 实行什伍、连坐制度。B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C 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后期:a 废井田,开阡陌。B 推广县制。C 统一度量衡。 D“塞私门之请” ,移风易俗。历史作用:1、政治上:(1)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破了贵族世袭制;(2)秦国基本上建立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22、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社会经济的发展。3、军事上:奖励

5、军功,实行“军功爵制”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1)有利条件:公元 439 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分裂混乱的局面,社会安定,经济恢复;(2)民族矛盾: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和民族压迫,导致民族矛盾激化;(3)阶级矛盾:北魏统治腐败,对各族百姓巧取豪夺,广大农民徭役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目的: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内容:(1)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2)设立三长制,制定俸禄制度,不许官吏自筹,整顿吏治;(3)迁都洛阳,为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有利于中原地区的经济恢复和政治稳定;(4)革

6、除旧习:禁止士民穿胡服,一律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推行汉化政策和移风易俗,促进民族融合。作用: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洛阳的繁盛,使洛阳成为国际性商业大城市,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为隋唐大统一和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王安石变法背景(1)社会危机:a 北宋统治者集中行政权、军权和财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形成积弱积贫局面;b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c 辽和西夏威胁北宋的安全,

7、民族矛盾尖锐。(2)有利条件: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内容经济上富国之法:目的-改变积贫局面(1)均输法:采购物资“徙贵就贱,用近易远” 。打破了大商人控制市场局面,增加了政府收入。(2)市易法:在开封设“市易务” 。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增加了政府收入。(3)青苗法:青黄不接之时,政府借钱或粮食给农民。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增加了政府收入。(4)募役(免役)法:纳钱代役。利于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5)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6)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收取赋税。限制了隐田漏税行为,增加了政府收入。军事上强兵之法:目的-

8、改变积弱局面(1)将兵法:在各路设负责操练军队的“将官” 。提高军队战斗力。(2)保甲法:把农民编为保甲进行军事训练。维护了秩序,兵农合一。(3)保马法:鼓励百姓养马。节约了政府开支,提高了马匹质量和数量。(4)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产量、质量得到提高。政治上育才之法:目的-培养变法人才(1)改革科举:以经义取士。(2)改革学校制度。使革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培养了改革人才。3历史作用和教训作用:改变了积贫局面:原因:各项措施取得成效,表现: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积弱局面的改善:军队战斗力增强,西部边境得到巩固和开发。教训:(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扰,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

9、杂性和艰巨性。 (2)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 (3)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个人命运为转移。 (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欧洲宗教改革1、背景:中世纪天主教的黑暗统治核危机(1)根本原因:中世纪欧洲的天主教在欧洲社会处于支配地位,实行大一统神权统治;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西欧民族国家兴起;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天主教会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直接原因:由于四分五裂的国家状况,德国成为天主教国家中手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矛盾最为尖锐,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因此宗教改革首先从德国发生。(3)导火线:教皇兜售赎罪券,马丁

10、路德贴出“九十五条论纲” ,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标志:“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2)主张:反对赎罪券;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认为教徒的就不靠教皇、圣礼和善功,只能靠终生悔改,即信仰即可得救;认为普通教徒和教士没有区别,全体教徒皆教士;信仰的唯一根据是圣经 ;简化天主教复杂的圣礼,神甫可以娶妻;世俗的统治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3)成果: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产生的新教派称“路德宗” ,在德国和北欧传播;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3、加尔文改革(1)主张:许多主张与路德相似,如反对盲从天主

11、教会、 圣经的权威至高无上、主张信仰得救、简化圣礼等。但是他的主张更加激进,更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如把信仰得救解释成“先定论” ,宣扬选民和弃民思想;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有节制、忍耐等美德;神职人员有选举产生,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主张把日内瓦建成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等。(2)成果:产生的新教派称“加尔文宗” ,在英国、法国、尼德兰等地传播。4、英国宗教改革(1)内容:颁布“至尊法案” ,规定英王是教会的最高首脑;保留天主教主教制、基本教义和仪式;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纳年贡;断绝英国交汇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2)影响:由国王自上而下进行,

12、目的是强化王权,建立附属于国王的民教教会。推行者是国王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英国国教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保留了天主教的残余,后来又兴起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清教徒运动。5、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与影响(1)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2)影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推动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但反封建斗争不彻底,仍存在教派纷争和宗教迫害。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一、背景政治方面:处于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下,

13、但掌握实权的埃及封建统治集团马木鲁克内部争权夺利,导致内4战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经济方面: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洲。阶级关系:捐税名目繁多,阶级矛盾尖锐。对外政策:闭关自守,极力排斥西方先进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乱世”崛起:穆罕默德阿里在复杂的形势下登上埃及的政治舞台并控制了统治实权。国际关系:英法的争夺曾使埃及民族矛盾尖锐,但英法最终被赶出埃及,然而西方国家的威胁仍然存在。二、改革的性质、内容、影响1、性质:封建性的富国强兵的改革。2、内容:经济:(1)实行土地国有,废除各种杂税;(2)大力兴修水利,鼓励农民广泛种植经济作物;(3)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建立近代企业;

14、政治:(1)改革行政制度,在中央设立最高国务委员会并设立各级地方行政机构;(2)铲除马木鲁克势力;军事:(1)废除雇佣兵役制,实行征兵制;(2)改变旧军队,建立新军队;(3)学习西方技术,按西式方法训练军队;文教:(1)创办各类学校,邀请外国专家讲学;(2)选派埃及青年出国留学;(3)翻译欧洲各种专著。3、影响:(1)积极: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确立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稳定了社会秩序;军事力量增强,获得民族独立;推动埃及文化事业发展,培养了各类人才,为其他领域的改革创造了条件。(2)消极:阿里很快走向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的道路,并最终削弱了国力。4、失败的原因(1)阿里政权的封建

15、专制和残暴性是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改革的目的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和对外扩张,是地主阶级图强自救的改革,并未能改变封建制度。(2)改革未获得人民支持。改革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为了壮大军事力量和对外进行战争,阿里向人民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使改革失去广大人民的支持,激起他们和其他被奴役国家人民的反抗。(3)改革本身面临许多困难。a 以创办军事工业为主,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多少利润,资金匮乏,使工厂难以扩大再生产;b 管理不善,阿里实行中央集权,工厂的原料、机器和燃料的供给、人力的配备、计划的制定等均由政府负责。工厂的厂长多是现役或退役军官,营私舞弊,常常克扣工人工资和编

16、造假账等,这是腐败的封建管理体制的必然产物。(4)外商挟技居奇。外商利用埃及人不懂技术的弱点,将老式的、残缺不全的甚至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外国技师消极怠工,故意不向埃及人传授技术,处心积虑破坏生产。(5)外部因素干扰改革。改革遭到欧洲一些列强的嫉妒,他们绝不容许地处要冲、物产丰富的埃及通过阿里改革成为一个独立的强国;英国对横亘在通往印度道路上的埃及更是视若仇敌,为此他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1、形势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在 19 世纪 30 年代迅速发展,但因农奴制阻碍,其生产水平远低于西欧。政治:农奴制走向衰落,面临严重危机。A 农奴要求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自由,广大

17、工人也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斗争;b 受西欧民主思想影响的贵族军官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c 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但被其唤醒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废除农奴制,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的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5军事:俄国与英法为争夺远东霸权而进行克里米亚战争,是一场非正义战争,俄国战败,双方签订巴黎和约 。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矛盾。主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及政府为改革做好了准备。2、主要内容:签署了1861 年 2 月 19 日宣言和农民改革法令 。A 废除农奴制度,给农民人身自由;b 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将得到一块宅边园地和一块份地;c 为管理农民建立了一种新的

18、管理组织即“村社” 。3、评价改革具有两面性:(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和改革,具有进步性:a 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b 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地主经济也向资本主义方式演变。(2)改革保留了农奴制残余,俄国未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且对外显示了跟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1)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分别设立地方自治狐疑和城市杜马和自治局;(2)贯彻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对司法机关进行改革,建立统一的各级法院,实行公开诉讼程序;(3)在军事方面,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并对军事管理系统等进行一系列改革;(4)是继农奴制度废除后俄国由封建君主专制

19、向资产阶级君主专制转变的第一步。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农奴制的废除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2)19 世纪末,俄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4、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

20、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使许多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明治维新历史条件(1)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2)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天皇也想利用倒幕力量恢复统治地位,幕府面临统治危机(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中(4)前提: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及新兴地主等为主体的倒幕派与部分大明废除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基本内容:(1)政治:彻底废除旧政治体制 a 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

21、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b 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c 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经济:实行“殖产兴业”政策,显示大力发展官营企业,后又扶植私人资本主义,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军事:发展军事力量,实现富国强兵 a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b 培养高级军事人才;c 建立近代化海军;d 扶植军事工业;e 建立近代警察制度。(4)教育:实行文明开化,用西方文明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a 整顿旧的教育机构;b 创办各类学校,培养专门人才。历史影响:6积极:(1)使日本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2)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政体。消极:(1)没有彻底根除封

22、建残余势力,形成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近代天皇制;(2)杰里推行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给他国特别是亚洲邻国带来巨大损失。戊戌变法历史背景1、政治基础:甲午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2、社会基础:19 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3、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 (1)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但未形成完整理论。 (2)康梁的维新思想 a 主张内容:呼吁变法图存,提倡兴民权,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b 宣传方式:与顽固势力展开论战,发动“公车上书” ,成立强学会和保国会等组织,创办中外纪闻等

23、报刊。4、直接原因:1897 年 11 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激起举国愤慨百日维新1、施政纲领:1898 年 1 月,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变法的具体办法,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2、开始变法:1898 年 6 月 11 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3、主要内容:政治:准许臣民上书言事,允许办报,裁汰闲散衙门和冗员;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军事:裁汰绿营,用西法训练军队;文教:废八股、倡西学、办学堂、派人赴日留学。4、结果:失败(1)标志:1898 年 9 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2)原因:a 维新派势力弱小,守旧势力强大;b 维新派采用的方式及手段有误。5、历史影响:(1)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

24、运动,维新思想得到广泛传播;(2)促成中华民族的觉醒,促进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迅速到来;(3)其失败使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更大。戊戌变法的历史特点1、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体现了除旧布新的新气象,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政治制度(即变封建专制制度为君主立宪制) ;2、从推行范围看,仅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到广大民众中,因而没有形成变革的巨大力量;3、从推行者来看,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领导推行,显示出改革力量的弱小;4、从性质上看,及时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又是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双重性;5、从目的上看,变法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6、从推行的过程上看,变法措施过

25、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7、从作用上看,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的认识1、近代化的主体内容:近代化主要指资产阶级化,具体表现为:(1)逐步实现政治上的民主化,即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建立资产阶级政体,如民主共和制、君主立宪制等。 (2)逐步实现经济上的工业化,即采用大机器生产,建立近代企业;(3)逐步实现思想上的开明化,即倡导人文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理性等。72、近代化方式:(1)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道路,如英国、美国、法国等。 (2)通过国家统一的道路,如德国、意大利等。 (3)通过资产阶级性质改革的道路,如日本、俄国等。

26、3、对不同道路的理解:(1)不同道路之间无优劣正误之分;(2)决定不同道路的选择因素是本国的国情,国情不一样,选择的道路必然不同;(4)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可以求同存异,尊重各自选择,和谐共存。高中历史选修知识点总结(一、二)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1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

27、改革。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2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3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

28、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1)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8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2)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

29、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农业、工业的发展。使俄国走向近代化。 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经济现代化:农奴制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0、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上作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 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私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重工业迅速发展;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31、,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走上对外扩张之路。 罗斯福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中国: 管仲改革实现了齐国的富国强兵,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鲁国“初税亩”取得了预期效果,鲁国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诸侯列国纷纷仿效。从税制改革的角度看它达到了预期目的,所以可以说是成功的。 魏文侯改革:通过李悝变法,魏国在战国诸雄中率先强盛起来。 楚国吴起变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段时间内,楚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连连获胜,成为战国中的强国。 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32、,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3)失败的改革 外国:阿里改革、苏联和东欧改革 中国:魏文侯改革(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5改革的认识和启示 改革的必要性。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是革除弊政、促使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改革的曲折性。改革必然会涉及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可能一帆风顺。改革和变法不会一帆风顺,在勇于改革的同时,

33、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9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对改革的具体要求。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1、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 9前 8 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 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 8前 6 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 、 “平原派” 、 “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 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

34、果 2、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恢复公民大会权力 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 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3、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总之,其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历史局限: 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 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

35、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 、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2、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政治改革:奖励军功、建立二十等爵制;加强集权、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制定连坐法 3、文化风俗改革:“燔诗书、明法令” ;改革社会风尚习俗、父子分居、一夫一妻

36、3、评价:秦国强盛、意义深远 1、作用:废除旧制度,创建新制度;促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国家,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2、表现经济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这就10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 军事上:奖励军功,达到了强兵的目的,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合国力:公元前 343 年,秦国已经成为富强之国,周天子派人送礼,各诸侯派人来称贺 3、局限性 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

37、罚;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划清界限 4、消极影响:推行的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导致了秦朝的暴政,对后世影响消极。 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倡导君主独裁专制,选错了政治体制的方向为后世君主专制埋下了祸根; 改革不彻底,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特别是秦汉时期存在大量奴隶制残余。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1、东晋时建代国,拓跋珪建魏,统一黄河流域 影响:社会安定,经济恢复,推动了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国家机构日益完备,民族融合 2、鲜卑文明与汉文明冲突,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 宗主督护制,豪强地主隐瞒人口,逃避赋税

38、、徭役 广大农民赋税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 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民族关系,激化矛盾 3、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改革条件具备 2、改革内容: 1、创新制:制定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2、迁都:目的强化中原统治、避开鲜卑族旧势力;原都城偏穷、交通不便、不如洛阳;北受柔然威胁、南为经略中原 3、移风易俗:汉服、汉话、汉姓、通汉婚、改汉籍 3、评价:促进民族大融合 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2、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3、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鲜卑游牧民族的农耕化 汉族

39、人民生活的鲜卑化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严重 (1)土地兼并,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反抗斗争不断 (2)极贫积弱局面: 财政困难,入不敷出;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 2、庆历新政:以整顿整治为中心,触犯大官僚大地主利益,推行一年多夭折 2、内容: 1、富国之法 青苗法 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 市易法 方田均税法 均输法 2、取士之法 改革科举 整顿太学 改革官吏选拔 3、强兵之法 保甲法 保马法 将兵法 设军器监 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11的改革。 3、评价: 1、结果:新法被废止,变法失败。 原因:新法遭

40、到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强烈反对 失去宋神宗的支持 新法推行中的缺陷,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2、变法的历史作用 理财:增加财政收入;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 (作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 ) 军事:加强军事实力。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 (作用: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减少军费开支,提高军队战斗力。 ) 教育:培养、选拔人才(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 (作用:选官贯彻择优录取的原则,克服恩荫泛滥的弊病。 ) 第五单元 宗教改革 1、背景: 经济根源(根本原因):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天主教地位

41、:经济上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政治上,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思想文化上,支配文化教育,钳制人们思想;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 )直接原因: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 政治因素: 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 文化因素: 文艺复兴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导火线:1517 年,罗马教皇以兜售赎罪券的形式对德意志进行勒索 主要改革:德国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瑞士日内瓦加尔文宗教改革、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二、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社会原因 根本原因: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阻碍德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国进

42、行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 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宗教改革 直接原因:天主教兜售赎罪券 (2)标志:“九十五条论纲”发表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理论基础因信称义 圣经是信仰的惟一权威 世俗的统治权力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建立本民族教会 (4)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圣经翻译成德文,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 最终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确立新教,冲击了罗马教会在德国的神权统治,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2、加尔文宗教改革 (1)原因条件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加尔文深入研究圣经 (2)内容 坚持圣经是最高权

43、威,反对教皇权威;主简化宗教仪式;提出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宗教精神;主张“先定论” ,宣扬选民和弃民;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12(3)作用 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 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 天主教对英国的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 社会各阶层反对教会情绪的不断高涨 日益集权的英国君主力图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 (2)内容 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纳年贡 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 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 保留天主教主制、基本教义和

44、仪式 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3)结果 伊丽莎白一世进一步巩固了宗教改革成果 确立了英国基督教为英国国教 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3、历史作用 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 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精神文化:1、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2、帮助新教徒阅读圣经 ,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3、传播

45、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尼、英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4、实质:是一场西欧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历史背景: 1 必要性: (1)埃及国力的衰弱:奥斯曼素丹的政治、经济统治和马木路克的反动统治经济凋敝、政局动荡国力削弱。 政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征服 派遣总督(帕夏) 建立近卫军 保留马木路克 经济:包税制 埃及形势:恶化 马木路克的统治 经济凋敝 西方经济势力入侵 (2)面临民族危机:英法列强的殖民侵略 原因:埃及战略地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英法等国资本主义发展地需要

46、条件:18 世纪后期埃及国力衰弱、局势动荡 英法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强大 (3)埃及独立民族意识形成 2可能性:阿里政权的建立(原因:埃及人民反侵略斗争和独立民族意识的形成;开罗三次起义,穆罕默德阿里取得政权(1805 年) ;13阿里政权面临的形势:国外英国等西方列强侵略,国内面临奥斯曼帝国和马木路克反动势力的威胁) 拿破仑在的近代化措施的诱导 2、内容: 1、改革土地制度 没收不向政府纳税的包税人土地;没收了违规的宗教地产;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改革赋税制度,征收单一的土地税;确定了土地私有制度 2、促进经济发展 (1)农业 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经济作物; 设立专门机构

47、,管理各地农作物的种植品种和面积; 重要经济作物实行国家专卖制度; 向贫苦农民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贷款 (2)工业 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发展官办工厂; 引进西欧国家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 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 (3)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 商业中心:开罗 地中海东部贸易中心:亚历山大 3、政治 内容 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咨议会 地方建立了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目地: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实质:维护专制集权 4、文化 创办学校,培养人才; 聘请外国专家讲学和传授技术,选派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 建立印刷厂、出版读物、翻译著作、创办报纸 5、军事 废除雇佣兵制度,实行征

48、兵制; 按照法国模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 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 3、评价: 1、局限 建立并巩固了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农民和工人受到沉重的剥削和掠夺 残暴统治和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沉重灾难 2、意义 1、政治上结束了埃及长期动乱、分裂、割据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2、经济上推进了近代化进程,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农业、商业,建立了近代工厂,使长期停滞的埃及社会焕发了生机活力,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这些都为埃及的经济独立、制止西方资本的大规模渗透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客观上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3、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壮大了国力,使之成为维护独立主权的

49、坚强后盾。使埃及实际上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4、文化上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促进了文化繁荣。 四、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失败 1、内忧 根本原因:阿里政权的封建专制性、扩张性 具体原因:税收加重 战事不止、征兵频繁 表现:土地荒芜、工厂停工 父母残子 武装起义不断 142、外患 原因:英国等列强进行殖民扩张,助土反埃 结果:埃及战败、阿里身死、埃及沦为半殖民地 第七单元 1861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背景: 1、俄国农奴制的建立 15、16 世纪,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建立过程中,随着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农奴制开始形成。 17 世纪中期正式建立。 2、农奴制下的社会关系 (1)封建地主拥有土地和农奴。 (2)农奴是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可随便处理,生活悲惨。(3)自由农民耕种公地,向国家纳税、不准离开土地。 3、19 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制危机 (1)19 世纪中期,农奴反抗斗争不断,农奴制危机加剧。 (2)俄国工业步履维艰 特点:发展缓慢、落后。 表现:仍然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蒸汽动力很少。工业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