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俄战争俄国失败的经过及原因目录1. 研究背景2. 内容摘要3. 研究方法4 战争概况及失利原因4.1 兵力对比4.2 战争经过 (1)偷袭旅 顺(2)辽 东 登 陆(3)旅 顺 争 夺 战(4)辽阳大会战(5)沙 河 攻 守 战( 6) 旅 顺 的 陷 落(7)奉 天 大 会 战(8)对马大海战(9)结局4.3 失败原因(1)麻痹大意( 2) 战 争 盟 友( 3) 指 挥 失 误(4)间谍(5)政府腐败 (6)中国的立场(7)兵力及军力5.结论21.研究背景最近,日俄北方四岛的问题一直占据着各国媒体的视线,日俄双方都称本国拥有岛屿主权,有媒体称日俄可能再次发生战争。而 1905 年的日俄
2、战争彻底改变了远东格局。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中国东北的控制权,发动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2.内容摘要俄国在战争中实力其实是占上风的,但是由于许多特殊原因,如中国和英国在战争中的立场、日本采取的战争手段、俄国国内的不稳定等原因,俄国输掉了这产决定远东格局的战争。从此俄国在远东一蹶不振,失去了昔日霸主地位。关键词:国内的不稳定、立场、指挥失误3.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网上查阅资料,查阅相关书籍,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结论。4. 战争概况及失利原因4.1 兵力对比陆军总兵力常备军 预备军海军日本 37.5 万 200 万 战 舰 约 80 艘 (26 万 多 吨 )俄国 105 万 375 万 战 舰 2
3、00 余 艘伤亡 死亡 受伤 被俘日本 88000 人阵亡, 173425 人受伤俄国 115000 人阵亡 146519 人 80000 人34.2 战争经过(1)偷袭旅 顺1904 年 2 月 8 日 , 日 本 进 行 了 对 俄 旅 顺 海 军 基 地 的 偷 袭 。2 月 8 日白天,1 艘英国汽船驶进旅顺,日本驻旅顺领事立即撤侨。阿列克塞耶夫等高级将领对此也等闲视之。在彼得堡只有个别人注意到战争的征候。例如喀琅施塔得口司令马卡罗夫,他于 2 月 8 日专门致函海军部,提请该部注意旅顺舰队的危险处境,建议将舰队开进内港。信中说,如不采取这个措施,“则我们将被迫于首次夜间突袭之后这样作
4、,那就要为这个错误付出重大代价了”。然而,直到日军开始攻击时,俄国舰队仍在外港,而且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此时,日本东乡舰队正向旅大方向开进:3 支驱击舰小队准备攻击旅顺口的俄国舰队,另外 8 艘驱击舰开往大连方向。2 月 8 日午夜,在海岸灯塔和俄舰探照灯光照射下,日舰盯住俄国舰队,在近距离上发射了 16 枚鱼雷,其中 3 枚命中目标,重创俄国最好的舰只 3艘,揭开了战争的序幕。 爆炸声和炮声惊动了整个旅顺。当时俄国舰队军官正在城里举行晚宴,庆祝舰队司令施塔克将军夫人的命名日。要塞内不知道港湾里出了什么事以为是祝贺的礼炮,后经司令部查问,下面回答说是实弹射击。直到黎明时发现港口附近被击中
5、的船骸,才真相大白。 2 月 9 日,由瓜生外吉海军中将率领的一支日本舰艇编队,在朝鲜西海岸仁川与 2 艘俄舰交战,俄舰被迫自沉。日本舰队的突然袭击,给俄国舰队造成了重大损失。日舰虽取得了海上的相对优势,但还没有完全掌握制海权,因为俄国舰队没有被全部消灭。日方海上交通线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为了完全掌握制海权,日军统帅部决定封锁旅顺口的俄国舰队,并且不断炮击俄舰。从 2 月 9 日直到 3 月初,日方多次试图封锁俄国舰队于旅顺口,均未成功。同时,日本舰队还对朝鲜仁川港的俄军舰队进行偷袭,次日,日才对俄宣战。这种不宣而战的偷袭,让本身海军稍逊一筹的俄国又受到削弱,俄军遭受打击后,由轻敌变为畏敌
6、,不敢出海迎战。(2)辽 东 登 陆战 争 爆 发 后 , 俄国加速向远东增兵。防日军在朝鲜和辽东半岛沿岸登陆,在俄日双方争夺制海权的同时,日本陆军开始登陆。3 月 21 日,日第 1 军(约 3 万人,100 余门炮。)首先在朝鲜镇南浦登陆北进。4 月中旬,日军未遇抵抗就抵达鸭绿江左岸。在对岸防守的是俄军“东满”支队,由扎苏利奇中将指挥。 扎苏利奇拥有近 2 万人、62 门炮,占领阵地已经 1 个半月,但没有加强防御工事。部队分散配置在宽大的正面上,对敌人可能进攻的方向胸中无数。只构筑一道绵长的堑壕,并且几乎不加伪装。占总兵力约半数的预备队配置在 10 公里以外。炮兵阵地完全暴露。 4 月
7、30 日夜间,日军发动进攻,企图迂回俄军左翼。5 月 1 日在九连城展开激战。俄军以炮火和反突击抵抗日军的进攻。但日军兵力占远东兵力 陆军 海军日本 25 万 人 、 门 炮 中 37%为 山 炮 、 机 枪 147 挺 战 舰 约 80 艘 (26 万 多 吨 )俄国 9.8 万 余 人 、 148 门 炮 、 8 挺 机 枪 太 平 洋 舰 队 拥 有 60 艘 作 战 舰 艇 (19.2 万 吨 )。4优势,其火炮从隐蔽阵地上发射,压制了俄军炮火。扎苏利奇害怕被包围,下令向辽阳撤退。日本在朝鲜和辽东全面登陆。(3)旅 顺 争 夺 战只要旅顺继续掌握在俄国手中,它的舰队就随时可威胁在“南满
8、”登陆的日军的海上交通线。不占领旅顺,日军无法在东北进行大规模的地面作战。因此,在将近 1 个月的时间内,日方积极准备对旅顺的第 2 次进攻,专门编组了执行这项任务的第 3 军(第 2 军已奉命北上),任命乃木希典为军长。此人甲午战争时担任旅长,曾一举攻克旅顺。第 3 军所配备的火炮大部分是攻城炮。库罗帕特金派出 1 个军(施塔克尔堡指挥的西伯利亚第 1 军)南下支援旅顺。6 月1415 日,该军在得利寺、瓦房店地区与日第 2 军遭遇,俄军一败涂地,狼狈退却。从此旅顺与东北俄军主力的联系被完全切断。 日军为进攻旅顺,必须确保第 3 军后方的安全,使它不致遭到集结于辽阳以南地区俄军的打击。因此,
9、6 月下半月,第 1、第 2、第 4、3个军开始向辽阳方向移动,企图牵制俄军于该地。 6 月 26 日起,日军恢复了辽东半岛上的军事行动。但占领了横山等制高点以后,又转入防御,等待增援。1 个月后,日第 3 军恢复对旅顺的攻势。 此时,防守旅顺外围各隘口的俄军第 44、第 7 两个师,兵力约 1.6万人,火炮 70 门,另有战舰支援。但在斯捷塞尔指挥下,节节败退。7 月 30 日,俄军放弃旅顺外围最后一道天然屏障狼山,福克师在该处一共只坚守了半天。当日,俄军开始撤进要塞。从战争爆发到 7 月底近半年中,旅顺要塞的防御有所加强。守军增到 4 万人,炮 646门,机枪 62 挺。海军有战舰 38
10、艘。但物资储备不足以应付长期围困。例如炮弹,平均每门炮只有 400 发。防御工事不坚固,伪装不严密。特别是指挥无能。负责旅顺防务的斯捷塞尔是个常败将军,他从金州失守开始,就主张放弃旅顺外围一切要地,退入要塞,等待增援。甚至库罗帕特金也感到此人不宜继续担任指挥,曾命令他将指挥权交给斯米尔诺夫将军。但斯捷塞尔对斯米尔诺夫隐瞒了电报,以致后者直到战争结束以后才知道对自己的“任命” 。舰队司令威特赫夫特也强调敌强己弱,拒绝出海,始终龟缩在港内。 包围旅顺的日军兵力达 6 万人,火炮 400 门(其中攻城炮 198 门),机枪 72 挺。同时,日方以舰队(52 艘战舰)封锁了港口。8 月 7 日,日军发
11、动进攻。8 月 10 日,俄国舰队奉阿列克塞耶夫之命,试图突破封锁,开往海参崴。但由于威特赫夫特准备不周,指挥失当,与日舰队遭遇,当场战死,其余舰只被迫缩回基地;部分舰只逃到中立国港口,被解除武装。8 月 19 日,日军对要塞发动首次强攻,昼夜突击,双方激战到 8 月 24 日。日军损失惨重,放弃攻城。 (4)辽阳大会战日军强攻旅顺的同时,正在准备辽阳会战。原拟攻克旅顺,抽出第 3 军用于辽阳方向。现在第 3 军抽不出来,而推迟辽阳会战又于整个战局不利,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俄国援军将从俄国腹地源源赶到。为此,必须抓紧时机,以现有兵力第 1、第 2、第 4 军)一举歼灭集结于辽阳地区的俄军主力。
12、虽然日军兵力火力都占劣势(以 13.5 万人、474 门炮对 16万人、592 门炮),但前一阶段作战已摸了俄军的底,增强了以少胜多的信心。辽阳会战始于 8 月 24 日,日第 1 军对俄军东部集团实施两翼迂回,企图把俄军的注意力吸引到左翼,迫使库罗帕特金把他的预备队调到左翼,从而削弱其右翼,为日军第 2、第 4两个军进攻俄军右翼(主攻)创造有利态势。9 月 1 日夜间日军进攻俄军左翼集团,占领了该方向一系列重要的战术要点,其中包括时官屯及其北面的小高地馒头山。在这种情况下,库罗帕特金决定在实施全面反击之前,首先夺回馒头山。战斗于 9 月 2 日 19 时打响,一直在黑暗中进行,双方激烈争夺。
13、俄军一度收复馒头山,但在日军反击下,陷于一片混乱,仓皇溃逃。时官屯一馒头山战斗的失利,使库罗帕特金有了放弃反击计划的借口。他不了5解当时日军已投入全部兵力,并且遭到重大损失,尤其是第 1 军单独与俄军强大集团相对垒,处境不利。日方决定 9 月 3 日晨将第 l 军撤回太子河右岸。就在日军行动之前 2 小时,库罗帕特金命令俄军放弃辽阳,退守奉天,在辽阳会战中白白损失 1.7 万人。到会战结束时,俄军大部分预备队始终未投入战斗。9 月 3 日俄军向奉天撤退时,日军无力组织追击,直到 9 月 4 日才小心翼翼地进入辽阳。此役,日军损失约 2.4 万人。(5)沙 河 攻 守 战辽 阳 会 战 后 ,
14、日 俄 两 军 大 体 上 在 奉 天 与 辽 阳 之 间 的沙河地区互相对峙。1904 年 9月底,东北地区俄军约达 21 万人,758 门炮,32 挺机枪。防线长达 90 公里。同期,沙河地区日军约 12 万人,488 门炮。前一阶段作战,日军消耗很大,为补充兵员,在国内进行了总动员,但仍不能根本改变兵力对比。10 月 8 日,俄军东部兵团(由 73 个步兵营和 34个骑兵连组成)出现在日军右翼。从该地区可以攻击日第 1 军翼侧。10 月 9 日,由 45 个步兵营和 18 个骑兵连组成的部队,对日军右翼边缘(位于本溪湖带)发起攻击。10 月10 日,又集中全军主力,从日军左翼向东北方向的
15、敌人发起总攻。这次进攻因与猛插俄军右翼的骑兵第 2 旅(旅长闲院宫载仁亲王)相配合,结果俄军不得不于 10 月 12 日开始全面退却。日军立即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转入进攻,日军这一行动,导致一系列激烈的遭遇战。在某些情况下,遭遇战不仅昼间进行,而且夜间也进行。夜战中,双方均不使用炮兵,部队以密集队形投入攻击,士兵胳膊挨胳膊,大多数场 合 夜 战 以 刺 刀 白 刃 战 告 结 束 。 为 识别 敌 友 , 俄 军 士 兵 袖 缠 白 布 带 。 这 种 激 烈 的 遭 遇 战 持 续 至 10 月 15 日 。 日 军 进 展 不 大 ,只 是 在 某 些 地 段 将 俄 军 顶 回 沙 河 地
16、区 。 大 山 决 定 在 既 得 阵 地 上 转 入 防 御 。 经 16 17两 日 激 战 , 俄 军 以 伤 亡 3000 人 的 代 价 夺 回 了 高 地 。 日 方 死 亡 1500 人 。 双 方 各 自 巩 固既 得 阵 地 , 加 修 工 事 , 互 相 对 峙 , 偶 尔 出 动 侦 察 部 队 或 进 行 炮 击 。 这 种 情 况 一 直 持 续 到1905 年 1 月 奉 天 会 战 为 止 。 整 个 会 战 , 俄 方 损 失 4 万 余 人 , 日 方 损 失 2 万 余 人 。( 6) 旅 顺 的 陷 落早在 1904 年 8 月日军首次强攻旅顺受挫之后,就
17、加强了第 3 军的兵力,运来 11 英寸口径的攻城炮,在旅顺外围构筑了炮兵阵地和平行壕,对俄军的防御工事步步进逼。9 月19 日,日军发动第 2 次强攻,迨至 10 月 30 日,发起了第 3 次强攻,但仍然没有取得重大进展。大山岩命令乃木希典交出指挥权。暂时由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指挥,儿玉对炮兵的运用远远强于乃木,经过调整部署后,一天就攻克了 203 高地。高地的陷落,基本上决定了旅顺战局的命运。日军在高地上建立观察哨,校正炮兵射击,以大口径榴弹炮袭击俄国舰队。12 月 15 日,被俄国人称为旅顺俄军防御“灵魂”的康得拉钦科将军毙命。1 月 2 日俄方正式签订投降文书。此时俄军尚有官兵 324
18、 万名,火炮 610 门,炮弹 203 万发。整个旅顺战役过程中,俄军损失 44 万余人,日军损失约 6 万人。如果俄国欧洲地区的舰队东调,还可能改变海上形势,并切断日军海上补给线。因此日军不惜重大代价攻取旅顺,归根到底是解决日俄战争的根本问题制海权。(7)奉 天 大 会 战旅顺陷落和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被歼,使日本获得完全的制海权(至少在俄国欧洲舰队到达之前)。日方竭力利用这一有利的形势,围歼东北俄军于奉天地区,胜利结束战争。因此,日军统帅部迅速将第 3 军转移至奉天,同时新编第 5 军(鸭绿江军)也向奉天开进。到1905 年 2 月中,奉天地区日军在长达 100 余公里的战线上集结了 5 个
19、军,27 万人,1082门炮,200 挺机枪。大山元帅的计划是:以新到的第 3 军、第 5 军分别迂回俄军两翼,第1 军、第 2 军、第 4 军以正面进攻牵制俄军于沙河地区,并保障第 3 军、第 5 军的迂回运动。主攻指向俄军右翼,由第 3 军担任。 此时,沿沙河一线集结的俄军成 3 个独立的野战集团:右翼为第 2 集团军(考尔巴斯指挥),正面 25 公里;中央为第 3 集团军(比尔德林格指挥),正面 20 公里;左翼为第 1 集团军(李涅维奇指挥),正面 45 公里。暴露的翼侧由独6立部队掩护。俄军总兵力达 33 万人,炮 1266 门,机枪 56 挺。在害怕爆发革命的沙皇政府催促下,库罗帕
20、特金决定发动酝酿已久的攻势。在乃木第 3 军北上之前,企图在沙河一线击溃日军主力,这样就爆发了黑沟台会战。日俄双方对比,俄军在兵力和火炮方面均占优势,但是日本灵活的指挥,让日军渡过了一次最大的危机。日军从 3 月 1 日起对俄军左翼也加强了进攻,在俄国第 1 集团军抗击下,进展不大。但 3月 5 日考尔巴斯发动反突击时,俄军左翼 2 个集团军按兵不动。3 月 7 日,库罗帕特金命令这 2 个集团军放弃沙河阵地,撤到浑河以北。他采取这个决定,是企图缩短战线,抽出部队加强右翼,并以新的反突击防止日第 3 军前出到奉天以北的铁路线。 但是,俄军 3 月 9 日对日第 3 军的反突击又没有奏效,同时,
21、放弃沙河阵地的俄国第l、第 3 两集团军来不及在浑河上构筑坚固阵地。在这种情况下,3 月 9 日,日军突破俄军第 1 集团军防线,开始从左翼迂回奉天。同日,日第 3 军从右翼迂回俄第 2 集团军,出现在该集团军后方。 这样,东北俄军处于被包围的危险之中。3 月 9 日夜间,库罗帕特金下令向铁岭撤退。撤退的情况相当混乱:骑兵(未参加会战)先于步兵和炮兵撤退,辎重堵塞了道路。部队失去指挥,又遭到日军炮击,后卫陷入日军包围之中。但日军也无力追击。3 月 11 日,日第1、第 3 两军在浑河地区会师。此时俄军主力已逃脱包围,随后在四平街占领阵地,直到战争结束。 奉天会战是日俄战争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会战
22、,总计俄军损失近 12 万人,日军损失约7 万余人。俄军的惨败,导致库罗帕特金被撤职,降为“满洲”第 1 集团军司令。远东陆军总司令职务由李涅维奇继任。奉天会战后,沙皇政府仍不甘心失败,继续向远东增兵,同时寄希望于从欧洲海域东调的太平洋第 2 分舰队。(8)对马大海战在俄国舰队东调的过程中,日本东乡舰队进行了迎战的充分准备。先是对舰艇进行维修保养,给水兵休假,养精蓄锐。2 月份,全体人员归队,进行紧张的训练演习。东乡判断俄国舰队最可能通过朝鲜海峡,取最捷径到海参崴。因此,日舰队主力在对马海峡附近和日本沿海集结待机。同时在俄国舰队可能经过的一些海上通道布雷,组织监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预报网,其纵
23、深达 225 公里以上 5 月 25 日,俄国舰队最后一次加煤,其数量足够用到海参崴,造成超载。在此期间,副司令福克萨姆病死,罗日杰斯特温斯基却秘而不宣,甚至对当然的副司令继任者涅博加托夫也保密,旗舰继续挂福克萨姆的旗帜。5 月 27日,舰队进入对马海峡,爆发了著名的对马海战。双方各有装甲主力舰 12 艘,但日舰航速快(1820 节:15518 节),火力也占优势(每分钟日舰可发射炮弹 360 发、总重量 21949 万公斤,俄舰发射 134 发、8190 公斤)。除此以外,日俄巡洋舰数量为 16 : 8,鱼雷艇数量为 69:9,日方均占优势。 更糟糕的是,俄国舰队经过 220 天的远航,人员
24、十分疲惫;同时又不注意侦察,对敌情一无所知;又没有作战预案,各舰长只知道集中火力打敌旗舰,并向海参崴方向逃跑。东乡亲率舰队主力(4 艘主力舰、8 艘重巡洋舰)在朝鲜镇海附近隐蔽待机。为使自己的舰队有足够的机动余地,他决心让俄国舰队通过对马海峡之后才出动。 1905 年 5 月 26 日夜间,俄国舰队通过日方第 1 道海上警戒线。日方侦察舰在远距离上进行不间断地跟踪监视,并及时用无线电将情况报告东乡。因此东乡对俄国舰队的实力、航向、航速和队形了如指掌。27 日晨,罗日杰斯特温斯基发现了日本哨舰的行动,心情十分紧张。当时俄国舰队成行军队形:第 1、第 2 装甲舰大队在右翼,第 3 装甲舰大队和巡7
25、洋舰大队在左翼,运输船队居中。11 时后,罗日杰斯特温斯基命令舰队成战斗队形:右翼2 个大队向左靠拢,开到左翼第 3 大队前面,全舰队成单排一列式(纵队)。各舰航速不一,司令官没有明确规定慢的加速,快的减速,结果造成大混乱。12 时许,罗日杰斯特温斯基忽然心血来潮,判断日本舰队可能以横队队形向他攻击,因此又命令俄国舰队成横队队形。于是舰队开始进行复杂的机动动作。此时,罗日杰斯特温斯基显然由于担心其战斗队形过早被敌人发现,忽然又下令全舰队恢复行军队形,再次引起大混乱。 13 时 40 分左右,东乡舰队主力在右前方出现,成单排一列式,企图截断俄国舰队的航线。临战前,东乡对全舰队发出信号:“皇国兴废
26、,在此一战,诸位尤须奋发努力。 ”罗日杰斯特温斯基再次下令成战斗队形,但已经来不及了。东乡截断了俄国舰队的航线,并在距敌 3538 链的海域向左转弯,划了一个“U”字形(日本战史称之为“敌前大回头”)。转弯时,日本舰队处于俄舰火力威胁之下,而且相当一部分舰艇无法回击(视线和射界被己方舰艇遮蔽)。这个动作在当时海军战术上是违反常规的。但这时俄国舰队正处于变换队形的混乱之中,罗日杰斯特温斯基虽然下令开炮,结果形成盲目射击,浪费弹药,并且丧失了战机。日本舰队完成了转弯之后,首先集中火力猛打俄国舰队的旗舰,海战开始半小时后,罗日杰斯特温斯基的旗舰“苏沃洛夫号”被迫退出战斗,罗日杰斯特温斯基本人负重伤(
27、后被俘投降)。其他几艘旗舰也相继被击沉击伤。俄国舰队失去指挥,陷入一片混乱。 俄国舰队力图摆脱截击的敌舰,但因为航速慢,没有得逞。日舰则充分发挥其航速快的优势,迅速机动,占领俄国舰队前进方向的有利位置,猛烈炮击。双方在烟雾迷漫之中进行了一场混战。俄舰被击沉击伤多艘。16 时许,海上起雾,东乡装甲舰队与俄国装甲舰队一度脱离接触,东乡向北转移。但日本巡洋舰队和俄国巡洋舰队正在偏南的海域进行激战。18 时半,俄国装甲舰队开往该海域参战。直到此时,涅博加托夫才接管指挥权,并下令舰队继续北进。 当天夜间,东乡又出动 37 艘鱼雷艇和 21 艘驱击舰,对残余的俄国舰队实施鱼雷攻击。28 日晨 5 时许,涅
28、博加托夫率领仅存的少数舰只向海参崴方向逃跑。9 时许遭到日本舰队围攻,涅博加托夫始则悬白旗、继而悬日本国旗投降。 这次海战,俄国太平洋第 2、第 3 分舰队除 3 艘逃往海参崴之外,其余全军覆没(包括击沉、被俘和被中立国扣留),舰艇损失总计达 27 万吨(比后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日特兰海战双方损失的总和还大)。人员阵亡 4830 人,被俘 5917 人(不包括受伤和在外国港口被扣留者)。日方只损失鱼雷艇 3 艘,人员阵亡仅 117 人,伤 587 人 (9)结局1905 年 6 月,美国出面调停。1905 年 9 月 5 日,日俄签订朴茨茅斯条约 ,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享有政治军事及经
29、济上之“卓越利益” ,并且不得阻碍或干涉日本对朝鲜的任何措置。俄国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以及有关的其他特权,均移让与日本政府。俄国将由长春(宽城子)至旅顺口之铁路及一切支线,以及附属之一切权利、财产和煤矿,均转让与日本政府。此外,条约还规定将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一切岛屿永远让与日本。朴茨茅斯条约 正 约 日本国皇帝陛下及全俄国皇帝陛下,欲使两国及两国之人民 回复平和之幸福,决定订立讲和条约,是以日本国皇帝陛下特派 8外务部大臣从三位勋一等男爵小村寿太郎及驻扎美国待命全权公 使从三份勋一等高平小五郎,全俄国皇帝陛下特派内阁总理大臣 威特及驻扎美国特命全权大使俄国御前大臣罗善,为全
30、权委员,各 将所奉全权文凭校阅,认明惧属妥善,会上订立各条款开列于下: 第一条 日本国至帝陛下与全俄国皇帝陛下间,及两国并两 图臣民间,当和平亲睦。 第二条 俄国政府承认日本国于韩国之政治军事经济上均有 卓绝之利益,加指导保护监理等事,日本政府视为必要者即可措 置,不得阻碍干涉。 在韩国之俄国臣民,均应按照最惠国之臣民一律看待,不得 歧视。 两缔约国为避一切误解之原因起见,彼此同意于俄韩两国交 界间不得执军事上之措置,致侵迫俄韩两国领土之安全。 第三条 日俄两国互相约定各事如下; 一、除辽东半岛租借权所及之地域不计外, 所有在满洲之 兵,当按本条约附约第一款所定,由两国同时全数撤退; 二、除前
31、记之地域外,现被日俄两国军队占领及管理之满洲 全部,交还中国接收,施行政务;俄国政府声明在满洲之领土上 利益,或优先的让与,或专属的让与,有侵害中国主权及有违机 会均等主义各,一概无之。 第四条 日俄两国彼此约定,凡中国在满洲为发达商务工业 起见,所有一切办法列国视为当然者,不得阻碍。 第五条 俄国政府以中国政府之允许,将旅顺口、大连湾并 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内一部份之一切权利及所让与者,转移 与日本政府,俄国政府又将该租界疆域内所造有一切公共营造物 及财产,均移让于日本政府。 两缔约国互约,前条所定者,须商请中国政府允诺。 日本政府允将居住前开各地内之俄国臣民之财产权,当完全 尊重。 第六
32、条 俄国政府允将由长春(宽城子)至旅顺口之铁路及 一切支路,并在该地方铁道内所附属之一切权利财产,以及在该处 铁道内附属之一切煤矿,或为铁道利益起见所经营之一切煤矿, 不受补偿,且以清国政府允许者均移让于日本政府。 两缔约国互约前条所定者,须商请中国政府承诺。 第七条 日俄两国约在满洲地方,各自经营专以商工业为目 的之铁道,决不经营以军事为目的之铁道。 但辽东半岛租借权效力所及地域之铁道不在此限。 第八条 日本政府及俄国政府, 为图来往输运均臻便捷起 9见,妥订满洲接续铁道营业章程,务须从速另订别约。 第九条 俄国政府允将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一切岛屿,并各 该处之一切公共营造物及财产之主权,永远
33、让与日本政府;其让与 地域之北方境界,以北纬五十度为起点,至该处确界须按照本条 约附约第二条所载为准。 日俄两国彼此商允在库页岛及其附近岛屿之各自所属领地 内,不筑造堡垒及类于堡垒之军事上工作物;又两国约定凡军事 上之措置有碍于宗谷海峡及鞑靼海峡航行自由者,不得施设。 第十条 居住于让与日本国地域内之俄国人民, 可出卖财 产,退还本国;若仍欲留住该地域时,当服从日本国之法律及管 辖权。至该住民经营事业行使财产,当由日本国完全保护,其有 不安本分者,日本国亦当撤回其居住权并放逐之,但该住民之财 产当完全尊重。 第十一条 俄国当与口本国协定允准日木国臣民在日本 海、鄂霍次克海、白今海之俄国所属沿岸
34、一带有经营渔业之权。 前项约束,经双方同意,不得影响于俄国及外围臣民在彼处 应有之权利。 第十二条 日俄通商航海条约,因此次战争作废,日本国政 府及俄国政府允诺以开战前所施行之条约为本,另订通商航海新 约;其未定以前,所有进口税、出口税、关章、子口税、船钞, 并代表臣民船舶,由此国进彼国领土或由彼国进此国领土时之 许可及待遇,均照相待最优之国办理。 第十三条 本条约一经施行,速将一切俘虏彼此交还,由日 俄两政府各派接收俘虏之特别委员一名专司其事,彼此送还时, 应由交犯国将在该国某处口岸可交还人数若干, 预先知照收犯 国,即由两国专派员或该员所派之有权代表员照以前通知之口岸 人数,彼此交收。 日
35、俄两国政府一俟交还俘虏完毕后,将虏犯自被掳或投降 之日起至死亡或交换之日止,所有因照管:及留养该犯之一切费 用细帐互相交换后,俄国政府应将日本实用数目中,除去俄国实 用数目,尚差若干,当由俄国从速偿还日本。 第十四条 本条约当由日本国皇帝陛下及全俄国皇帝陛下批 准,从速在华盛顿互换,自签字之日起,无论如何当于五十日以 内,由驻扎日本之法国公使及驻扎俄国之美国大使,各通知驻在 国政府,宣布之后,本条约即全部生效。 第十五条 本条约缮就英文法文各两本,分别签字,其本文 虽全然符合,设有解释不同之处,以法文为准。为此两国全权委 员署名盖印,以昭信守。 10明治三十八年九月五日 俄历一九 O 五年八月
36、二十三日 小村寿太郎 高平小五郎 威特 罗善 附 约 口俄两国按照本口所订讲和条约第三条及第九条所载,由两 国全权委员另立附约如下, 第一条 此条应附于正约第三条。日俄两国政府彼此商允, 一候讲和条约施行后即将满洲地域内军队同时开始撤退;自讲 和条约施行之日起,以十八个月为限,所有两国在满洲之军队除 辽东半岛租借地外,一律撤退。 两国占领阵地之前敌军队当先行撤退。 两订约园可留置守备兵保护满洲各自之铁道线路,至守备 兵人数,每一公里不过十五名之数,由此数内,日俄两国军司令 官可因时酌减,以至少足用之数为率。 满洲之日本国及俄国军司令官,可遵照以上所定,协商撤兵 细目,并以必要之方法从速实行撤兵
37、,无论如何不得逾十八个 月之限。 第二条 此条应附正约第九条。两订约国一俟本约施行后 须从速各派数目相等之划界委员,将库页岛之俄日两国所属确界 划清,以垂久远。划界委员应就地形以北纬五十度为境界线, 倘遇有不能直划必须偏出纬度以外时,则偏出纬度若干,当另在 他处偏入纬度内若干以补偿之。至让界附近之岛屿,该委员等应 备表及详细书,并将所划让地界线绘图签名,呈由两订约国政府 批准。 以上所增条款,当其附属之讲和正约批准时准。 明治三十八年九月五日 俄历一九 O 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小村寿太郎 高平小五郎 威特 罗善 在朴次茅斯4.3 失败原因(1)麻痹大意在日军偷袭旅 顺前,俄军情报机构通过破译日军
38、外交密电已得知日本即将采取军事行动,但俄政府并未立即采取措施,俄远东军未接到战备命令。日偷袭旅 顺 当 夜 , 驻 旅 顺11的 俄 太 平 洋 舰 队 多 数 军 官 仍 去 参 加 俄 总 督 夫 人 的 命 名 日 宴 会 , 每 舰 只 留 少 数 士 兵 值 班 。本 来 俄 水 兵 已 经 发 现 日 舰 艇 , 发 信 号 询 问 , 得 到 的 是 俄 军 灯 光 信 号 回 答 , 便 放 松 了警 惕 。 几 分 钟 后 , 就 有 3 艘 俄 舰 艇 被 重 创 。 俄 水 兵 立 刻 上 炮 位 开 火 。 而 参 加 宴 会 的军 官 还 以 为 是 礼 炮 声 ,
39、在 乐 曲 中 反 而 将 宴 会 推 向 了 高 潮 。遇 袭 后 , 俄 军 也 未 立 刻 组 织 反 击 , 所 有 军 舰 不 得 出 港 , 将 制 海 权 拱 手 让 给 日 本 ,使 之 后 的 战 争 处 于 下 风 , 难 以 翻 盘 。( 2) 战 争 盟 友远 东 俄 军 遇 袭 后 , 马 上 向 圣 彼 得 堡 请 求 支 援 , 但 俄 军 统 帅 部 并 未 立 刻 向 远 东 增 兵 。后 来 调 黑 海 舰 队 去 支 援 远 东 俄 军 , 但 是 日 本 的 军 事 盟 友 英 国 禁 止 俄 军 舰 通 过 英 国 控制 的 达 达 尼 尔 海 峡 。
40、 从 而 延 缓 了 俄 军 增 援 速 度 , 为 日 军 进 行 军 事 行 动 赢 得 了 时 间 。( 3) 指 挥 失 误远 东 俄 军 遇 袭 后 , 马 上 向 圣 彼 得 堡 请 求 支 援 , 但 俄 军 统 帅 部 并 未 向 远 东 增 兵 。 按当 时 军 事 学 家 估 算 , 如 果 波 罗 的 海 舰 队 出 发 及 时 , 到 达 渤 海 最 多 3 个 月 , 俄 太 平 洋 舰队 就 可 以 摆 脱 全 军 覆 没 的 厄 运在旅 顺 争 夺 战 中 福 克 师 在 狼 山 处 阻 击 日 军 , 半 天 后 , 他 在 兵 力 占 优 的 情 况 下 下
41、令侧 退 , 俄 军 开 始 撤 进 要 塞 。 甚 至 连 日本人也 没 有 估 计 到 俄 军 如 此 之 快 就 放弃旅顺外围最后一道天然屏障 狼 山 。在辽阳会战中俄 军 左 翼 的 战 斗 一 开 始 就 很 激 烈 。 日 方 利 用 俄 军 暴 露 的 翼 侧 , 决 定 对西 伯 利 亚 第 3 军 实 施 两 翼 迂 回 。 为 此 , 日 第 1 军 左 翼 的 1 个 近 卫 师 , 在 俄 军 部 署 中 打进 楔 子 , 出 现 在 西 伯 利 亚 第 3 军 的 翼 侧 。 为 增 援 西 伯 利 亚 第 3 军 , 俄 方 立 即 投 入 预 备队 , 其 中 包
42、 括 马尔丁诺 夫 上 校 指 挥 的 1 个 团 。 该 团 在 行 军 途 中 获 悉 日 军 已 出 现 在 西 伯利 亚 第 3 军 的 翼 侧 , 马 尔 丁 诺 夫 不 等 命 令 , 主 动 改 变 行 动 方 向 , 转 向 西 面 , 从 高 粱 地隐 蔽 机 动 到 日 军 近 卫 师 的 翼 侧 , 突 然 以 刺 刀 白 刃 战 打 退 日 军 近 卫 师 , 形 势 转 而 对 俄 军 有利 。 这 是 俄 国 军 官 发 挥 主 动 性 的 罕 见 的 一 例 。 但 俄 军 东 部 集 团 指 挥 部 不 敢 利 用 这 一 有 利形 势 扩 张 战 果 , 坐
43、失 战 机 。(4)间谍战争中的情报较量,对双方的胜负起着重要作用。虽然俄军的电码破译等方面占据上风,但是因为战前轻视东方人,所以并未对日本进行有效的情报采集工作。日本却向满洲的俄军后方派遣了大量间谍和破坏人员。后来俄军招募的劳工中,竟有 3%是日本的特务。他们制造胡乱,并向日本军方提供俄作战计划。日本驻欧洲间谍组织还向芬兰等地的反俄沙皇组织提供经费,资助他们发动起义。虽然日俄双方都是进行侵略战争,但日本人的效率原告与俄国。(5)政府腐败 俄军中的一些贪腐军官也被日本人收买,俄海军舰队还没出发,他们的作战计划就已经被卖给日本特工了,这是日本舰队能及时寻找有利位置拦截俄舰队。俄政府对战死的指挥人
44、员不做任何处理,日本特工从他们身上也能找到俄作战计划,是日军战胜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见日本对这场战争是蓄谋已久的。(6)中国的立场甲午中日战争后,俄国曾想拉拢中国一起对付日本,但是俄国在 1900 年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屠杀惨案和强占满洲等事件。这使国人恨俄国甚于他国,社会上兴起了仇俄思想,并影响了很多人。1902 年初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从西安回到北京后,学习日本模式,推行新政。日本便向中国派遣大量教官,争取中国人的民心。战前,日本向袁世凯做了意向性报告,要求中方不要参战。1220 世纪初中国青年开始赴日留学,接触到了东洋文化,再加上仇俄思想,尤其是俄国拒绝从东北撤兵。中国留学生在 1903 年
45、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巨俄义勇军” ,并受到日本政府赞许。少数学生还为日军服务,日俄战争开战之初,日本节节胜利,中国留学生还组织过庆祝活动。(7)兵力及军力日本民众由于中日甲午战争胜利尝到了甜头,全民疯狂迷恋战争,十分激进,并且信奉武士道,战斗力很强。而俄国出现了群众请愿,士兵不愿打仗。日本舰队在战斗中不断捞起俄军沉舰,越打越多,成为世界军事史中少见的现象。 5.结论日俄战争中俄国的失利是必然的,俄国虽然进行了农奴制改革,但并未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依然为封建君主专制,难以抵抗新兴资产阶级的冲击,外加中国的中立、英国与日本结盟、自己政府及官员的腐败无能和指挥失误、日本渗透的间谍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俄国的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