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998054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综述摘 要 : 目前国内外对乡土景观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但缺乏统一的归纳梳理和对比。本文以国内外乡土景观相关著作和文献为研究对象,从乡土景观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阐述了乡土景观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我国的乡土景观研究缺乏实践经验的支撑。最后讨论了本文对后续研究者的意义。关 键 词 : 乡 土 景 观 ; 景 观 设 计 ; 风 景 园 林Key words: Vernacular Landscape; Landscape Design; Landscape Architecture“乡土”是一个再寻常不过的主题,但学界对“乡土景观”的正式研究却只有短短几十年时间。西方

2、对乡土景观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40-50 年代,早期并未对“乡土景观”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因而很多研究都是隶属于“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研究的范畴。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如今西方的乡土景观研究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术领域,其研究内容也是具备了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我国学者在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关注乡土景观这一领域,研究多集中于自然地理学、民俗学、建筑学、人类学等领域。从 90 年代起研究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也日益丰富。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对国内外乡土景观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试图为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同时也为相关人士从整体上把握乡

3、土景观的研究提供参考。1. 乡土景观的理论研究1.1 乡土景观的概念“Vernacular”一词源于拉丁文“verna ”,意为在领地的某房子中出生的奴隶(J . B Jackson,1984 ) 1,在英文中意为“白话的、方言的、当地的 ”2。美国著名景观地理学家 J. B Jackson 在其著作 Discovering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中较早地把“ vernacular”与“landscape”相关联,作为文化景观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展开详细阐述,形成了极具启发性的思想认识,同时也成为西方关于乡土景观较早的并颇具权威性的系统论述。“Vernacular La

4、ndscape”在国内有多种翻译,一般译为“乡土景观”,此外,也有译成“风土景观”,以及从字面含义直接翻译成“白话景观”的,在本综述中取第一种翻译“乡土景观”。辞海中对“乡土”的解释为:“家乡、故土”,“亦泛指地方” 3。与“乡土”的概念一样,“乡土景观”也面临着概念模糊的困境。学界对“乡土景观”概念界定有着众多不同的见解,但大体可以概括为如下四种不同的视角:(1) 强调乡土景观形成原因的主体视角:有学者认为乡土景观是“人们出于自身生活需要而自发创造形成的一种文化景观 4”( Robert Venturi,1972);另一种观点认为乡土景观是“一种并非专业设计的人工户外环境类型 5”(Amol

5、d R. Alanen ,1978)。(2) 强调乡土景观表现形式的客体视角:一种认为乡土景观的形式具有本土性、地域性特征 6(Jim Heimann,1981);另一种则认为乡土景观的形式特征主要在于其寻常性与普通性 7(Dell Upton and John M. Vlach,1986)。(3) 强调乡土景观所在地域的空间视角:即将乡土景观与乡村景观等同、或是与城市景观对立 8(苏少锋 等,2006)。(4) 强调乡土景观系统性特征的综合视角:认为乡土景观是“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当时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

6、、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是包括自然和历史文化在内的整体系统 9”(俞孔坚,2005);认为乡土景观是指“以大地景观为背景,以乡村聚落景观为核心,由聚落景观、经济景观、文化景观和自然环境景观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 10”(张弢等,2008)。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外景观研究领域中,与乡土景观概念相近又有所区别,且极易引起混淆的的概念有“乡村景观(Rural Landscape)”、“本土景观(Local Landscape)”和“寻常景观(Common Landscape)”。“乡土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区别实际上是“乡土”与“乡村”的区别,“乡土景观”不是“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也

7、不属于一个分类范畴。乡土景观是一种自然与人类生活和谐的景观形式,在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设计中都可以运用乡土景观的设计手法。而“本土景观”和“寻常景观”只反映了“乡土景观”地域性、寻常性的特征,并不能与“乡土景观”的概念等同。除此之外,随着乡土景观研究的不断深入,其概念也得到不断的拓展,近些年来乡土景观领域还诞生了“当代乡土(Contemporary Vernacular)”和“新乡土(Neo-vernacular)”等新概念。1.2 乡土景观的内涵任何有价值的概念都应有其独特的存在意义,往往表现为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并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属性,这种价值和本质属性之和也即成为概念的内涵

8、。国内外对乡土景观内涵的研究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种类型:(1) 强调内在驱动力的非物质层面视角:J. B Jackson(1984)认为乡土景观的核心内涵是“将景观形式与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相关联来认知世界 1”,从这一核心内涵出发,他将乡土景观进一步界定为“非政治性因素驱动下的文化景观 1”。他将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分为“政治景观(Political Landscape)”和“乡土景观(Vernacular Landscape)”:政治景观由政府建立和维护,由法律和行政机构来管理,寄望于永久并有计划的演进;乡土景观则几乎没有由行政力量组织空间的迹象,并且具有风俗上的地

9、方性、对环境具实效的适应性以及不可预期的机动性等特征。他强调乡土景观实际上是一种与政治景观相对立的、由自下而上发展起来的文化景观。他认为这两种景观样式对立的根源在于营造者看待世界的不同态度,以及由之产生的组织空间与时间的不同思路与方法 1。(2) 强调外在形态的物质层面视角:认为乡土景观是“对当地原有空间形态的延续,是一种不断生长的历史的、过程的产物;强调地方材料和传统技术的使用;注重同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富有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 11”(李倞 等,2008)。(3) 强调系统性的综合视角:认为乡土景观是“自然风光、乡村田野、乡土建筑、民间村落和道路,以及人物和服饰等构成的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具有

10、自然、社会、文化三个方面 12”(孙新旺 等,2008)。1.3 乡土景观的构成景观是包含了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质的综合体,它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构成景观的元素是多种多样的。依据研究角度的不同,可以把学界对乡土景观的构成研究归纳为:(1) 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认为乡土景观是“适应于当地自然与土地的,是当地人的,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三者缺一不可 9”,因此其构成可以划分为:乡土景观的主体、客体以及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三个方面。其中乡土景观的主体指的是当地居民,他们是乡土景观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客体指的是由主体(当地居民)创造出来的乡土景观;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指的是乡土景观形成

11、过程中,人类通过自身的行为创造着环境,环境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9(俞孔坚,2005)。(2) 从构成元素的属性角度:认为乡土景观的构成可以划分为:乡土的“物”、乡土的“事”和乡土的“意”。乡土的“物”指的是实质性的景观元素,如乡土建筑、乡土植物、乡土材料等实体元素;乡土的“事”指地方习俗、民族风俗、地方典故等乡土地域上的事件性元素,表现为非物质形态;乡土的“意”指乡土所蕴含的地方精神、地方情结、乡土意境等可感知元素,也是一类非物质形态的元素 12(孙新旺 等,2008) 。1.4 乡土景观的价值乡土景观作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文化景观,同时也是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

12、有机组成部分,其作用和价值巨大,关于乡土景观价值的研究具体可以归纳为景观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1) 景观价值乡土景观的独特性对形成多样化的地域景观作用巨大,能有效避免全球化形势下的景观趋同现象 11(李倞,2008)。(2) 生态价值乡土景观的生态价值体现在其适应自然、巧妙利用当地生态资源的一种生态观 13(沈雷洪,2008)。(3) 文化价值乡土景观是是乡土经验的载体,具有历史继承性,是人类历史和地域文化发展历程的见证 9(俞孔坚,2005);乡土景观对于建设具有传统内涵的人类聚居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14(黄昕珮,2008)。(4) 社会价值乡土景观设计理念是自发或半

13、自发的、有机的互动设计 11(李倞,2008);它强调自下而上的人文关怀,对自上而下的现代规划思维方式有重要启迪作用14(黄昕珮,2008);基于乡土景观理论的设计是充分尊重当地人、当地文化、当地自然的和谐的设计理念 9(俞孔坚,2005)。(5) 经济价值乡土景观的经济价值体现在其纯朴与地方特色在商品、旅游等经济市场中的独特魅力,在开发旅游产品时,乡土景观的展现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形式,并且能衍生出更多的经济价值来 13(沈雷洪,2008)。2. 乡土景观的实证研究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化传播速度的不断提高,地域景观趋同化的现象也越来越突出。不同文化背景和自然特征的地域环境,在盲目的建设中逐渐丧

14、失了其独有的风貌,同时,原本脆弱的乡土生态环境在人们利益驱动的大规模开发下也濒临崩溃的边缘,乡土景观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国内外学者相继开始了对乡土景观保护和设计的研究及实践,试图探寻出一条引导乡土景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基于实践理念的不同,将乡土景观的实证研究从强调“保护”的乡土景观实践理念、强调“设计”的乡土景观实践理念和“保护”与“设计”并重的乡土景观实践理念三个方面进行阐述。2.1 强调“保护”的乡土景观实践理念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一直是乡土景观实践的主旋律。美国学者 Arno B.Cammerer( 1935)认为: “在任何地方,保护自然美景是最主要的目的,每一

15、个对自然美景小小的改变,哪怕是建造一条小路或者一座小房子,都是对它的干扰,如果非要建造,那么一定要使干扰最小化,除了外观吸引人,还要与环境融为一体 15”;我国学者沈雷洪(2008)认为在小城镇规划的过程中,应注意对乡土景观的保护,并提出了相应的乡土景观的保护方法,他认为应注重对特色乡土景观的认定,加强对乡土物种和河流廊道的保护,并建议在小城镇规划中增加乡土景观保护的专项规划内容 13。2.2 强调“设计”的乡土景观实践理念乡土景观的设计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和实践的热点,有关乡土景观设计方面的书籍、文献资料、实践案例也最为丰富。西方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末,以詹斯詹逊(Jens

16、 Jensen)为代表的一批中西部景观建筑师开创了“草原式景园”设计,这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他提出“设计不是想当然地重复流行的形式和材料,而要适合当地的景观、气候、土壤、劳动力状况及其他条件 16”。为了提高植被的成活率以及使景观元素更好地融合于当地的实际环境之中,“草原式景园”的设计以运用乡土植物群落展现地方景观特色为特点,造价较之前的规划方案更为低廉,对于维持当地的生态环境的延续大有裨益 17(Jens Jensen,1895)。20 世纪上半叶,乡土景观设计理念突出地体现在了赖特(Frank Lloyd Wright)的草原式建筑和广亩城市(Broadacre City)中。作为美国最

17、著名的乡土建筑师之一,赖特一直崇尚材料的自然美,并坚持认为建筑应该和他周边的环境相互和谐;在其著作消失的城市一书中,他提出了把集中的城市重新分布在一个地区性农业的方格网格上广亩城市的设想,倡导一种完全分散的、低密度的、生活居住就业相结合的新空间形式 18(Frank Lloyd Wright,1932 )。近年来西方对乡土景观设计的实证研究主要为乡土景观设计符号和设计方法的研究,如美国学者Robert Anderson(2007)通过对德克萨斯州景观设计的研究,将乡土景观设计的符号和特征概括为:粗犷的设计风格、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乡土风情的植被、永恒多变的石材 19;日本学者进士五十八(

18、1997)在其著作乡土景观设计手法向乡村学习的城市环境营造中,对工业化背景下的城市景观危机进行了阐述,并系统性地提出了乡土景观的设计方法 20。国内学者对乡土景观设计的起步较晚,大多数研究始于 2000 年以后。胡立辉、李树华等人(2009)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材料与技术三方面探讨了乡土景观符号的提取方法,并结合北京市延庆县西小庄各村整体规划设计实例,提出从环境调查、文脉梳理、符号创作、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乡土景观创作的设计方法 21;孙兴旺(2009)对当前国内湿地公园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乡土景观元素在湿地公园规划中的重要性,以及乡土景观元素在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手法

19、22;苏东升等人(2011)从乡土景观的概念内涵出发,总结出乡土景观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运用的原则和方法 23。2.3 “保护”与“设计”并重的乡土景观实践理念反映国外学者“保护”与“设计”并重理念的乡土景观实践,以 19 世纪初美国风景园林师广泛参与的国家公园乡土景观实践最具代表性。美国学者James Sturgis Pray(1913)认为,风景园林师的作用是“在最大程度减少风景破坏的前提下,为最大多数人服务 24”,他强调应在不破坏自然景观的前提下,对公园进行总体规划和景观设计,制定行之有效的乡土景观保护体系 25。小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Jr.)在 19

20、28 年至 1956 年间,参与了许多乡土景观保护与规划的实践,包括规划优胜美(Ahwahnee)地峡谷通往冰河的交通、公园的草地景观保护、设计优胜美地旅馆的周边环境、为火山口湖(Crater Lake)国家公园的设施进行选址和道路规划、参与阿拉迪卡国家公园最早期规划等 26。我国学者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较少。张弢等人(2008)提出了“保护模仿再生”的乡土景观设计方法,他们认为应以保护并利用当地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乡土景观建设的基础保障,以模仿为景观改造手段,将景观定位与文化再生结合起来进行乡土景观的延续、恢复和再造 10。3. 小结本文对国内外的乡土景观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化的归纳

21、和梳理,对于规划和景观相关研究和设计人员从纵向上把握乡土景观的演进历程和发展脉络、以及从横向上对国内外的乡土景观研究进行对比,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与城市化发展较早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系统性研究是相对落后的,对乡土景观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的探讨,而实践层面的经验则较少。研究是实践的总结,西方的乡土景观理论研究正是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不断发展起来的,而我国的理论研究大部分是基于对西方思想的学习和借鉴,研究的成果不一定能适应我国的国情和特定的地域环境。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深化,景观趋同化、生态景观遭受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思想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乡土景观保护与设计的需要将越

22、来越迫切,乡土景观的实践也会越来越多。这在给乡土景观的研究带来蓬勃发展的机遇的同时,也要求我们要从实践中快速地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在后续的实践中对乡土景观产生破坏。本文将有助于相关人员了解乡土景观领域的研究进展,为研究者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参考文献1 Jackson, J. B. Discovering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M.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2 Collins UK.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M.Landon: HarperCo

23、llins UK, 2010.3 夏征农,陈至立.辞海 M.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4 Venturi, Robert & Brown, Scott D. & Izenour, Steven. Learning from Las Vegas: The Forgotten Symbolism of Architectural Form M. Cambrdge, MA: MIT Press, 1972.5 Alanen, Amold R. Considering the Ordinary-Vernacular Landscape Preservation in America J. Journ

24、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1978(9):45-50.6 Heimann, Jim. California Crazy: Roadsid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M. San Francisco, CA: Chronicle Books, 1981.7 Upton, Dell & Vlach, John M. Common Places: Readings in American Vernacular M. Atlanta, GA: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86.8 苏少锋

25、,刘维团村庄规划过程中有关乡土景观保护的思考J 小城镇建设,2006(10):24-28.9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 华中建筑,2005,23(4):123-12610 张弢,苏婧保护模仿 再生新农村建设中保持乡土景观元素的探析J 林业科技开发,2008(4):126-129.11 李倞,徐析论乡土景观设计的内涵与外延J 山东林业科技, 2008(4):87-8812 孙新旺,王浩,李娴乡土与园林 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J 中国园林,2008(8):37-40.13 沈雷洪浅谈乡土景观与小城镇规划J 城市规划学刊, 2008(5):115-119.14

26、黄昕珮论乡土景观 Discovering Vernacular Landscape与乡土景观概念J中国园林,2008(7):87-91.15 Good, Albert. Park and Recreation Structures M.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9.16 Eaton, Leonard K. Landscape Artist in America: The Life and Work of Jens Jensen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4.17 Grese, Robert

27、 E. Jens Jensen, Maker of Natural Parks and Gardens M.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2.18 Wright, Frank L. The Disappearing City M. New York: W. F. Payson, 1932.19 Anderson, Robert.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as Model and Symbol of Beauty in Texas Landscape Design J. Landscape,2007(8):17-22.2

28、0 进士五十八,铃木诚,一场博幸乡土景观设计手法向乡村学习的城市环境营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21 胡立辉,李树华,刘剑乡土景观符号的提取与其在乡土景观营造中的应用J 小城镇建设,2009(4):72-77.22 孙新旺生态、节约与传承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的乡土景观元素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4):105-109.23 苏东升,潘百红乡土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2011(9):225-226.24 Pray, James S. A City-Planning Classification: Preliminary Outline

29、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13.25 钟国庆美国国家公园的乡土景观设计历史评述J 风景园林, 2007(3):64-67.26 McClelland, Linda F. Building the National Parks: Historic Landscap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M. Baltimore,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8.附录 A 第一阶段检索的全部文献1 Jackson, J. B. Discovering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M.

30、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2 Collins UK. Collins English Dictionary M.Landon: HarperCollins UK, 2010.3 Venturi, Robert & Brown, Scott D. & Izenour, Steven. Learning from Las Vegas: The Forgotten Symbolism of Architectural Form M. Cambrdge, MA: MIT Press, 1972.4 Heimann, Jim.

31、California Crazy: Roadsid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M. San Francisco, CA: Chronicle Books, 1981.5 Upton, Dell & Vlach, John M. Common Places: Readings in American Vernacular M. Atlanta, GA: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1986.6 Good, Albert. Park and Recreation Structures M.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

32、ss, 1999.7 Eaton, Leonard K. Landscape Artist in America: The Life and Work of Jens Jensen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4.8 Grese, Robert E. Jens Jensen, Maker of Natural Parks and Gardens M.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2.9 Wright, Frank L. The Disappearing City M. New York

33、: W. F. Payson, 1932.10 Good, Albert. Park and Recreation Structures M.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1999.11 Eaton, Leonard K. Landscape Artist in America: The Life and Work of Jens Jensen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4.12 Grese, Robert E. Jens Jensen, Maker of Natural Parks and Gar

34、dens M.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2.13 Wright, Frank L. The Disappearing City M. New York: W. F. Payson, 1932.14 Pray, James S. A City-Planning Classification: Preliminary Outline 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13.15 McClelland, Linda F. Building the National Parks: Historic Landscape D

35、esign and ConstructionM. Baltimore,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8.16 Alanen, Amold R. Considering the Ordinary-Vernacular Landscape Preservation in America 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1978(9):45-50.17 Anderson, Robert.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as Model and Symbol of B

36、eauty in Texas Landscape Design J. Landscape,2007(8):17-22.18 Anderson, Robert.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as Model and Symbol of Beauty in Texas Landscape Design J. Landscape,2007(8):17-22.19 Stilgoe, John R. Common Landscape of America, 1580 to 1845 M.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3.20 G

37、roth, Paul. Everyday America: Cultural Landscape Studies after J. B Jackson M.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21 Rudofsky, Bernard. Architecture without Architects: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Non-pedigreed Floridas Wood-fram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M. Albuquerque, NM: University of

38、 New Mexico Press, 1987.22 Haase, Ronald W. Classic Cracker: Front Yard America: The Evolution and Meanings of a Vernacular Domestic Landscape M. Bowling Green, OH: 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 1993.23 Carter, Tomas. Images of an American Land: Vernacular Archiecture in the Western Unites States

39、M. Albuquerque, NM: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1997.24 Glassie, Henri.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M.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00.25 Crawford, Rachel. Poetry, Enclosure, and the Vernacular Landscape, 17001830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26 Saleh, Mohammed A. E. A1-Alkhal

40、af Vernacular Landscape: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Land in an Insular Context 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6(34).27 Saleh, Mohammed A. E. Land Use and Planning of Vernacular Landscape in the Highlands of the Southwest of Saudi Arabia 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Forestry, 1998(7).28 Nassaue

41、r, Joan. Culture and Changing Landscape Structure J. Landscape Ecology,1995(10).29 Park, Deborah C. & Coppack, Philip M. The Role of Rural Sentiment and Vernacular Landscapes in Contriving Sense of Place in the Citys Countryside J. Human Geography, 1994(3).30 Lewis, Peirce. Learning from Looking: Ge

42、ographic and Other Writing about the American Cultural Landscape J. American Quarterly,1983(3).31 Krase, J. Polish and Italian vernacular landscapes in Brooklyn J. Polish American Studies, 1997(1).32 Upton, Dell. The Power of Things: Recent Studies in American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J. American Qua

43、rterly,1983(35).33 Robins, Roger. Vernacular American Landscape: Methodists, Camp Meetings, and Social Respectability J. Religion and American Culture, 1994(4).34 Dove, Michael R. Vernacular Models of Development: An Analysis of Indonesia Under the “New Order” J. World Development, 2001(29).35 夏征农,陈

44、至立.辞海 M.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36 苏少锋,刘维团村庄规划过程中有关乡土景观保护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06(10):24-28.37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华中建筑,2005,23(4):123-12638 张弢,苏婧保护模仿再生新农村建设中保持乡土景观元素的探析J林业科技开发,2008(4):126-129.39 李倞,徐析论乡土景观设计的内涵与外延J 山东林业科技,2008(4):87-8840 孙新旺,王浩,李娴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08(8):37-40.41 沈雷洪浅谈乡土景观与小城镇规划J 城市规划学

45、刊,2008(5):115-119.42 黄昕珮论乡土景观Discovering Vernacular Landscape与乡土景观概念J 中国园林,2008(7):87-91.43 进士五十八,铃木诚,一场博幸乡土景观设计手法向乡村学习的城市环境营造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44 胡立辉,李树华,刘剑乡土景观符号的提取与其在乡土景观营造中的应用J小城镇建设,2009(4):72-77.45 孙新旺生态、节约与传承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的乡土景观元素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4):105-109.46 苏东升,潘百红乡土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

46、,2011(9):225-226.47 钟国庆美国国家公园的乡土景观设计历史评述J 风景园林,2007(3):64-67.48 余俊洁,胡建,邓守明,等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与乡土景观和地域特色协调发展的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14)49 徐文辉,鲍沁星新农村乡土景观的探索重构安吉县山川乡山川村景观J中国园林,2010(7)50 魏峥新农村建设中乡土景观保护与发展途径探讨J江西社会科学,2009(11):51 朱芋静滨水地区乡土景观规划及夜景观设计研究以湖北省潜江生态休闲农庄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 32)52 孔祥锋论徽州乡土景观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07(3)5

47、3 苏凤舞乡土景观在城市园林中的运用探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54 雷正杰论乡土景观对现代高速公路景观设计的意义衡炎高速公路景观分析J中外建筑,2007(11)55 刘少林,张日清浅析乡土景观在观光果园景观设计中的意义J科技资讯,2008(2)56 董世永,劳炳丽旅游小城镇地域乡土景观特色的传承与研究以河南省安阳市石板岩镇景观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 2008(6)57 王大芳,辛转霞,韩宏郊野公园绿地乡土景观营造手法应用以山西省圣天湖湿地公园为例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6)58 韦娉婷,李东徽乡土景观元素在乡村公园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1(22)59 刘新燕,邹志荣西安市绿地景观中乡土景观元素的应用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6)60 俞孔坚田的艺术白话景观与新乡土J 城市环境设计,2007(6)61 俞孔坚景观的含义J时代建筑,20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