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陕西广播电视大学ZF 水库水利枢纽工程土石坝课程设计分校(工作站) 水利厅工作站 专 业 2014 水利水电本科 学 号 1461001254502 学生姓名 魏 铎 2016 年 1 月 2第一章 基本资料第一节、工程概况及工程目的ZF 水库位于 QH 河干流上,控制面积 4990km 总库容 5.05108m 。该工程以灌溉23发电为主,结合防洪,可引水灌溉农田 7.12 万亩,远期可发展到 10.4 万亩。灌溉区由一个引水流量为 45m3/s 的总干渠和四条分干渠组成,在总干渠渠首及下游 24km 处分别修建枢纽电站和 HZ 电站,总装机容量 31.45MW,年发电量 11290 完千
2、瓦时。水库建成后,除为市区居民生活和工业提供给水外,还可使城市防洪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水库防洪标准为百年设计,万年校核。枢纽工程由挡水坝、溢洪道和输水洞、灌溉发电洞及枢纽电站组成。第二节、基本资料1、特征水位及流量挡水坝、溢洪道、输水洞的特征水位及流量见表 2-1。表 2-1 ZF 水库工程特征值3序号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备 注1 设计洪水时最大泄流量 m3/s 2000 其中溢洪道 815相应下游水位 700.552 校核洪水时最大泄流量 m3/s 6830 其中溢洪道 5600相应下游水位 m 705.63 水库水位校核洪水位(P=0.1%) m 770.4设计洪水位(P=1%) m
3、 768.1兴利水位 m 767.2汛限水位 m 760.7死水位 m 737.04 水库容积总库容(校核洪水位一下库容) 104m3 50500防洪库容(防洪高水位至汛期限制水位) 104m3 13600 (P =% )防洪库容(防洪高水位至汛期限制水位) 104m3 1237 (P =% )兴利库容 104m3 35100其中共用库容 104m3 11000死库容 104m3 105005 库容系数 5050%6 调解特征 多年7 导流泄洪洞形式 明流隧洞 工作阀门前为有压隧洞直径 m 8消能方式 挑流最大泄量(P=0.01%) m3/s 1230最大流速 m/s 23.1闸门尺寸 mxm
4、 7*6.50启闭机 T 300检修门 mxm 8*9.00进口底部高程 m 703.358 灌溉发电隧洞形式 m3/s 压力钢管内径 m 5.40灌溉支洞内径 m 3.00最大流量 m3/s 45.00进口底部高程 m 731.469 枢纽电站形式 引水式42、 气象气象资料见表 2-2。表 2-2 气象资料表3、 地质1、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ZF 水库的右岸较陡,坡度为 30左右,大部分基岩出露高程为 770810m。主河槽在右岸,河宽月 100 米左右;左岸为堆积岸,左岸台地宽 200m 左右,山岭高程在775m 左右,岸坡较平缓,大都为土层覆盖。水库枢纽处施工场地狭窄,枢纽建筑物全部布
5、置在左岸,施工布置较为困难。坝区为上二迭系石千峰组的紫红色、紫灰色细砂岩,间夹同色砾岩及砂质页岩等岩层。右岸全部为基岩,河床砂卵石层总厚度约 50m,覆盖层厚度约 5m。高漫滩表层亚砂土厚 515m,左岸 728m 高程以下为基岩。基岩面向下游逐渐降低,土层增厚。砂卵石层透水性不会很强,施工开挖排水作业估计不会很困难。2、 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上坝线方案溢洪道堰顶高程 757m,沿建筑物轴线岩层倾向下游。岩性主要为坚硬的细砂岩,其中软弱层多为透镜体,溢洪道各部分的抗滑稳定条件是好的。下坝线溢洪道厂房面积 mxm 39*16.2装机容量 kw 5*1250每台机组过水能力 m3/s 8.05项 目
6、 单 位 数 量 备 注多年平均气温 412SW、SSW、S、SSE、SE 向多年平均 m/s 17.0 (7、8、9、10 月)最大风速 m/s 34.0相应设计水位库面吹程 km 1.15相应校核水位库面吹程 km 1.375高程 750m。基础以下 10m 左右为砂质页岩及夹泥层,且单薄分水岭岩层风化严重,透水性大,对建筑安全不利。第二章、枢纽布置第一节、 坝轴线选择选择坝址时,应根据地形、地址、工程规模及施工条件,经过经济和技术的综合分析比较来选定。应尽量选在河谷的狭窄段。这样坝轴线短,工程量小,但必须与施工场地和泄水建筑物的布置情况以及运用上的要求等同时考虑对于两岸坝段要有足够的高程
7、和厚度。坝基和两岸山体应无大的不利地质构成问题。岩石应较完整,并应将坝基置于透水性小的坚实地层或厚度不大的透水地基上。坝址附近要有足够数量符合设计要求的土、砂、石料且便于开采运输。通过以上分析,ZF 水库坝轴线的选择,在地形上,应尽量选在河谷狭窄段。由地形图上可知,上游坡坝轴线、坝轴线以及和下游坝轴线三者的比见地形图,下游的坝轴线最符合。因为它是河谷的狭窄段,这样坝轴线短,工程量小,可减少投资,库容较大,淹没少。第二节、 枢纽布置 枢纽布置应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互不干扰,管理运用方便。高中坝和地震区的坝,不得采用布置在非岩石地基上的坝下埋管型式,低坝采用非岩石地基上的坝下埋管时,必须对
8、埋管周围填土的压实方法,可能达到的压实密度及其抵抗渗透破坏的能力能否满足要求进行保证。枢纽布置应考虑建筑物开挖料的应用。土石坝枢纽通常包括拦河坝、溢洪道、泄洪洞输水或引水洞及水电站等,应通过地形地质条件以及经济和技术等方面来确 定。6坝址应选在地形地质有利的地方,使坝轴线较短,库容较大,淹没少。附近有丰富的筑坝材料,便于布置泄水建筑物。在高山深谷区常将坝址选在弯曲河段,把坝布置在弯道上,利用凸岸山脊抗滑稳定和渗透稳定,并采取排水灌浆等相应加固措施,应尽量避免将坝址选在工程地质条件不良的地段。如活断层含形成整体滑动的软弱夹层,以及粉细砂、软粘土和淤泥等软弱地基上。坝轴线一般宜顺直,如布置成折线,
9、转折处山曲线连接。如坝轴平面形成弧形,最好试凸向上游,如受地形限制,不得凸向下游,曲度应小些,防渗体不要过薄,以免蓄水后防渗体产生拉力而出现顺水流方向的裂缝。根据枢纽布置原则,枢纽中的泄水建筑物应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互不干扰、管理运用方便。枢纽布置应满足以下原则: 枢纽中的泄水建筑物应满足设计规范的运用条件和要求。选择泄洪建筑物形式时,宜优先考虑采用开敞式溢洪道为主要泄洪建筑物,并经济比较确定。泄水引水建筑物进口附近的岸坡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当有平行坝坡方向的水流可能会冲刷坝坡时,坝坡也应有防护措施。应确保泄水建筑物进口附近的岸坡的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当泄水建筑物出口消能后的水流从
10、刷下游坝坡时,应比较调整尾水渠和采取工程措施保护坝坡脚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可采取其中一种措施,也可同时采用两种措施。对于多泥沙河流,应考虑布置排沙建筑物,并在进水口采取放淤措施。溢洪道应选择在地形开阔、岸坡稳定、岩土坚实和地下水位较低的地点,宜选用地质条件好良好的天然地基。壤土、中砂、粗砂、砂砾石适于作为水闸地基,尽量避免淤泥质土和粉砂、细砂地基,必要时应采取妥善处理措施。从地质地形图可知坝体右岸有天然的垭口,地质条件好,且有天然的石料厂,上下游均有较缓的滩地,两岸岩体较陡,岩体条件好,施工起来更快捷更经济合理。因此,溢洪道修建于 QH 右岸山坡上,紧邻右坝肩。由于闸址段地形条件好,所以采用正槽
11、式溢洪道。7第三章、坝工设计第一节、坝型确定根据所给资料,选择大坝型式,还应根据地形、地质、建筑材料、工程量以及施工条件等综合方面确定坝型。水库处于平原地区。由基本资料可知,库区土料丰富,料场距坝址较近,运输条件良好。施工简便,地质条件合理,造价低。通过以上几方面的综合分析比较,所以选用土石坝方案。第二节、 挡水坝体断面设计1、坝顶高程的确定1.1、 风区长度由题目已知该流域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 9m/s,水位 768.1m 时水库吹程为 5.5km。1.2、坝顶高程计算坝顶在静水位以上的超高值按下式计算;y=R+e+A式中 y坝顶超高,m;R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m;A安全加高,m ;由上可
12、知等效吹程 5.5km1.6m,近似估计 R+e 在 0.91.2 之间。8所以,正常运行条件时 R+e 取 1.2非常运行条件时 R+e 取 0.9由基本资料可知大坝级别为 3 级正常运行条件时 安全加高 A 取 0.7非常运行条件时 安全加高 A 取 0.5坝顶高程等于水库静水位与超高之和,应按下列四种情况计算,并取其中最大值;设计洪水位+正常情况的坝顶超高;H=768.1m正常蓄水位+正常情况的坝顶超高;H=767.20m校核洪水位+非常情况的坝顶超高;H=770.40m正常蓄水位+非常情况的坝顶超高;H=737.00m由计算可知,计算坝顶高程为 770.4m,考虑坝顶上设与防渗体紧密连
13、接的 1.2m高防浪墙,取设计坝顶高程为 769.2m。2、 坝顶宽度坝顶宽度根据构造、施工等因素确定,由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 5 高坝选用 10 15 m,中低坝可选用 5 10 m,根据所给资料,初步拟定坝9体断面,坝顶宽度为 8m 见图 3-1。图 3-1 坝顶结构图3、 上下游边坡上下游边坡比见表 3-2。表 3-2 上下游边坡比坝高(m) 上游 下游10 1:21:2.5 1:1.51:21020 1:2.251:2.75 1:21:2.52030 1:2.51:3 1:2.251:2.7530 1:31:3.5 1:2.51:3根据资料,大坝为中低坝,故定上游
14、坝坡 1:3.0 ,下游坝坡 1:2.5。4、 马道为了拦截雨水,防止坝面被冲刷,同时便于交通、检测和观测,并且利于坝坡稳定,下游常沿高程每隔 1030 m 设置一条马道,其宽度不小于 1.5 m,马道一般设在坡度变化处,均质坝上游不宜或少设马道,故本坝不设马道。第三节、 坝体渗流计算渗流计算方法采用有限深透水地基上设灌浆帷幕的土石坝渗流,帷幕灌浆的防渗作用可以用相当于不透水底版的等效长度代替。10渗流分三种情况:上游为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正常蓄水位和相应的下游水位见图 3-2。正 常 蓄 水 位设 计 水 位校 核 水 位图 3-2 各水位示意 图设计洪水位时 坝顶高程为 769.2m,
15、设计洪水位为 768.1m,河床高度为731.2m,坝顶宽度为 8m,坝高为 38m,m =3.0m =2.5。12L=L + m (769.2-768.1)+B+ m H21 2= +1.45m +B+ m H12H12=123mL =L-L =117m13上游水深 H =36.55m 下游水深 H =1.89m。1 2h= 121)(LL=5.01 m11q= )(221 hHLk=6.810 6ms3y= xkqH21= x(0,114.5)4.935表 3-3 设计水位浸润线计算成果表x(m) 0 10 20 30 40 50y(m) 36.55 34.81 33.13 31.36 2
16、9.49 27.4960 70 80 90 100 110 114.525.39 22.97 20.34 17.32 13.63 8.40 2.93校核洪水位时坝顶高程为 769.2m,设计洪水位为 768.1m,河床高度为 731.2m,坝顶宽度为 8m,坝高为 38m,m =3.0 m =2.5。12L=L + m (769.2-768.1)+B+ m H21 2= +0.29 m +B+ m H1H12=120mL =L-L =113.25m13上游水深 H =37.71m 下游水深 H =2.15m。1 2h= 121)(L=5.45 m12q= )(221 hHLk=7.210 6m
17、s3y= xkq21= x(0,110.85)6.34表 3-4 校核水位浸润线计算成果表x(m) 0 10 20 30 40 50y(m) 37.71 34.96 33.20 31.34 29.37 27.2560 70 80 90 100 110 110.8524.95 22.42 19.56 16.20 11.94 4.75 3.42正常蓄水位时 坝顶高程为 769.2m,正常蓄水位为 767.2 m,河床高度为 731.2 m,坝顶宽度为 8m,坝高为 38m,m =3.0 m =2.5。12L=L + m (216.9-213.43)+B+ m H212= +3.47 m +B+ m
18、 H12H12=128.2 mL =L-L =123.7 m13上游水深 H =37.71m 下游水深 H =2.15m1 2h= 121)(LL=4.73 m13q= )(221 hHLk=5.6710 6ms3y= xkqH21= x(0,121.5)3.96表 3-5 正常蓄水位浸润线计算成果表x(m) 0 10 20 30 40 50y(m) 34.53 32.30 30.81 29.26 27.62 25.8860 70 80 90 100 110 121.524.01 21.98 19.74 17.22 14.26 10.49 1.65第四节、 土坝稳定计算坝坡稳定计算采用计及条块
19、间作用力的简化毕肖普法公式如下。K= /sin)( )/tan1(ectaecs)( RMVWKbubV式中 W土条重量;Q、V分别为水平和垂直的地震惯性力;U作用于土条底面的空隙压力;土条重力线与通过此条块底面中点的半径之间的夹角;b土条宽度;c、 土条地面的有效应力和抗剪强度指标;M 水平地震惯性力对圆心的力矩;c14R圆弧半径;稳定计算系数见表 3-6。表 3-6 物理力学指标表序号 位置 土料名称 湿容重( )3cmg饱和容重( )3cgC(kPa)(度)1 坝壳 堆石 1.82 心墙 粘土 1.65 1.98 20 10.43 反滤 砂跞石 1.8 324 反滤 碎石 1.95 2.
20、0 0 385 坝基 砂砾料 1.86 坝基 黄土 1.6 1.91稳定计算有三种情况 施工期、稳定渗流期和水库水位骤降期 均质坝材料为粘土湿容重 =1.65 饱和容重 =2.0 浮容重 =0.5 3mKNsat3mKN3mKN坝基为砂砾料湿容重 =18 饱和容重 =19.6 浮容重 =0.5 3mKNsat3mKN3mKN施工期上游边坡稳定计算见表 3-7 计算图见附图 1 下游边坡表 3-8 计算图见附 1第一次试算假定 k=1, 求得 k= 25.70836第二次试算假定 k=1.25 求得 k= 故取 k=1.25.1第一次试算假定 k=1 求得 k= 23.5760第二次试算假定 k
21、=1.23 求得 k= 故取 k=1.23.18稳定渗流期下游边坡稳定计算见表 4-9 计算见附图 215第一次试算假定 k=1 求得 k= 31.24960第二次试算假定 k=1.31 求得 k= 故取 k=1.31.78水位降落期上游边坡稳定计算见表 4-10 计算见附图 3第一次试算假定 k=1, 求得 k= 8714.920第二次试算假定 k=1.21 求得 k= 故取 k=1.216.18表 3-7 施工期上游边坡稳定计算成果表土条编号hi(m)(rbh )iw sin icos iw sinii(1- )Bw taniCbm i(k=1) )8(76m i(k=1.25) )10(
22、76N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3 1 148.8 -0.3 0.951 -44.6 25.4 188.8 0.876 244.5 0.891 240-2 6 892.8 -0.2 0.978 -178.6 152.3 188.8 0.927 388 0.938 383.6-1 10 1488 -0.1 0.994 -148.8 253.9 188.8 0.969 496.9 0.974 484.60 13 1934.4 0 1 0 330.1 188.8 1 548.9 1 548.91 16 2380.8 0.1 0.9
23、94 238.1 406.3 188.8 1.019 584 1.014 586.92 17 2529.6 0.2 0.978 505.9 413.6 188.8 1.028 596 1.018 591.83 18 2678.4 0.3 0.951 803.5 457 188.8 1.026 689.4 1.011 688.84 18 2678.4 0.4 0.913 1071.1 457 188.8 1.012 658.2 0.992 6515 16 2380.4 0.5 0.866 1190.2 406.2 188.8 0.988 662.2 0.963 667.96 14 2083.2
24、0.6 0.809 1249.9 355.5 188.8 0.952 671.7 0.924 6797 10 1488 0.7 0.743 1041.6 254 188.8 0.906 488.8 0.873 508.28 3 446.4 0.8 0.699 357.1 76.2 188.8 0.850 341.8 0.813 336 5085.7 6371.3 6375.7表 3-8 施工期下游边坡稳定计算成果表19土条编号hi(m)(rbh )iwisin icos iw sinii(1- )Bw taniCbm i(k=1) )8(76m i(k=1.23) )10(76NO (1) (
25、2) (3) (4) (5) (6) (7) (8) (9) (10) (11)-2 2 384 -0.2 0.978 -76.8 65.5 188.8 0.952 287.1 0.932 282.8-1 4 768 -0.1 0.994 -76.8 131 188.8 0.942 389.4 0.922 386.80 7 1344 0 1 0 229.3 188.8 1 478.1 1 488.61 10 1920 0.1 0.994 192 327.6 188.8 1.019 676.6 0.966 684.62 12 2304 0.2 0.978 460.8 393 188.8 1.02
26、9 680.2 1.024 663.23 13 2496 0.3 0.951 748.8 426 188.8 1.026 689.2 1.019 690.34 13 2496 0.4 0.913 998.4 426 188.8 1.012 762.5 1.003 7555 13 2496 0.5 0.866 1284 426 188.8 0.988 762.3 0.977 759.36 10 1920 0.6 0.809 1152 327.6 188.8 0.952 662.4 0.939 689.97 7 1344 0.7 0.743 940.8 229.3 188.8 0.906 581.
27、3 0.891 589.28 0.5 96 0.8 0.669 76.8 16.4 188.8 0.850 381.4 0.834 386.8 5171.1 6360.5 6386.2表 4-9 稳定渗流期下游边坡稳定计算成果表20土条编号hi(m)(rbh )iw sin icos iw sinii(1- )Bw taniCbm i(k=1) )8(76m i(k=1.31) )10(76N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2 1 192 -0.2 0.978 -38.4 32.8 188.8 0.927 259.1 0.930
28、298.3-1 4 776 -0.1 0.994 -77.6 132.4 188.8 0.968 481.8 0.970 451.10 8 1560 0 1 0 266.2 188.8 1 585 1 5651 10 1948 0.1 0.994 194.8 332.4 188.8 1.019 611.5 1.018 6322 12 2336 0.2 0.978 467.2 398.6 188.8 1.029 670.8 1.026 692.53 13 2532 0.3 0.951 759.6 432.1 188.8 1.026 755.2 1.023 736.74 13 2528 0.4 0
29、.913 1011.2 431.4 188.8 1.012 752.8 1.007 735.95 13 2524 0.5 0.866 1262 430.7 188.8 0.988 737 0.982 730.86 10 1936 0.6 0.809 1161.6 330.4 188.8 0.952 645.4 0.845 669.47 7 1384 0.7 0.743 943.6 230 188.8 0.906 562.2 0.898 686.48 2 384 0.8 0.669 307.2 65.5 188.8 0.850 399.2 0.841 422.4 4931.2 6460 6480
30、.7表 3-10 水位降落期上游边坡稳定计算成果表21土条编号hi(m)(rbh )iw sin icos iw sinii(1- )Bw taniCbm i(k=1) )8(76m i(k=1.21) )10(76N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3 2 225 -0.3 0.951 -67.5 38.4 188.8 0.878 258.8 0.889 255.6-2 6 675 -0.2 0.978 -135 115.2 188.8 0.927 388 0.937 384.4-1 11 1345.5 -0.1 0.994 -1
31、34.5 229.6 188.8 0.968 562.3 0.973 560.10 15 2011.5 0 1 0 343.2 188.8 1 582 1 5821 17 2668.5 0.1 0.994 266.9 455.4 188.8 1.019 693.3 1.015 694.72 19 3325.5 0.2 0.978 665.1 567.5 188.8 1.029 865 1.020 869.53 19 3973.5 0.3 0.951 1192 678 188.8 1.026 884.8 1.013 885.74 19 4189.5 0.4 0.913 1675.8 714.9
32、188.8 1.012 996 0.995 998.25 17 3748.5 0.5 0.866 1874.2 639.6 188.8 0.988 886.6 0.967 886.76 14 3087 0.6 0.809 1852.2 526.8 188.8 0.952 794.9 0.927 796.77 10 2200.5 0.7 0.743 1540.4 375.5 188.8 0.906 782.8 0.878 805.38 1 216 0.8 0.699 172.8 36.9 188.8 0.850 365.5 0.819 375.3 7202.4 8714.9 8694.422表
33、311 坝坡稳定计算成果表计算工况 上游边坡(m)稳定系数(K)下游边坡(m)稳定系数(K)允许稳定系数K稳定渗流期 1:2.5 1.31 1.30水位降落期 1:3.0 1.21施工期 1:3.0 1.25 1:2.5 1.231.20根据上述计算成果,采用上游 1:3.0,下游 1:2.5,满足边坡稳定要求。第五节、细部构造1、 护坡因坝的上游坡面受波浪淘刷,下游坡面受雨水冲刷,坝的上下游坡面需设置护坡,本方案为砌石护坡,厚 0.3m。上下游护坡需设碎石或砾石垫层,本方案为碎石垫层厚 0.2m。下游坡面上要设置表面排水系统,纵横向排水沟及坝坡与岸坡连接处的排水沟。此外,还应布置阶梯等通行道
34、路。2、 反滤层设计既要求把坝体渗水排除坝外,又要求不产生土壤的渗透破坏,在渗流的出口或进入排水处。由于水力坡降往往很大,流速较高,土壤易发生管涌破坏,为了防止这种渗透破坏,在这些地方应设置反滤层。反滤层一般由 13 层级配均匀,耐风化的砂、砾、卵石或碎石构成,每层粒径随渗流方向而增大,水平反滤层的最小厚度可采用 0.3 m,垂直或倾斜反滤层的最小厚度可采用 0.5 m, (反滤层应有足够的尺寸以适应可能发生的不均匀变形,同时避免与周围土层混掺) 。其作用是防止衬砌的护坡石陷入坝身体中,在上游坡避免冲刷并在库水位降落时把坝体的水排出去又不带走坝体土料。23因土坝为均质坝,所以采用反滤层位于被保
35、护土的上部,渗流方向主要由下向上见图 3-12。图 3-12 反滤层示意图3、防渗体的土料要求防渗体要具有足够的不透水性和塑性,要求防渗体的渗透系数比坝主体至少小1001000 倍,且其透水系数不宜大于 10 ,防渗体要有足够的塑性。这样,防渗5scm体能适应坝基和坝体的沉陷和不均匀变形,从而不致断裂。长期的筑坝经验告诉我们,粘粒含量为 1530%或塑性指数为 1017 的中壤土、重壤土粘粒含量为 3540%或塑性指数为 1720 的粘土都是填筑防渗体的合适土料。粘性土的天然含水量最好,稍高于塑限含水量,使土料处于硬塑状态。4、排水结构选用棱体排水,是在下游坝脚处用块石堆成棱体,顶部高程应超出
36、下游最高水位,超出高度应大于波浪沿坡面的爬高。大坝为 3 级,不应小于 0.5m,并使坝体浸润距坝坡的距离大于冰冻深度。堆石棱体内坡一般为 1:1.251:1.5,外坡为 1:1.51:2.0或更缓,应避免棱体排水上游坡脚出现锐角,顶宽应根据施工条件及检查观测需要确定,但不得小于 1.0m。 棱体排水结构图见图 3-13。:.图 3-13 棱体排水结构示意图为了有效地降低坝内浸润线,在均质坝内设置垂直的、向上游或向下游倾斜的竖式24排水是控制渗流的一种有效型式。这种排水顶部可伸到坝面附近,厚度由施工条件确定,但不小于 1.0m,底部用水平排水带或褥垫排水将渗水引出坝外。对于由粘性土材料填筑的均
37、质坝,为了加速坝壳内空隙水压力的消散,降低浸润线,以增加坝的稳定,可在不同高程处设置坝内水平排水层,其位置、层数和厚度可根据计算确定,但其厚度不宜小于 0.3m。多数情况下,伸入坝体内的长度一般不超过各层坝宽的 。31第四章、溢洪道设计第一节、 溢洪道地形资料库区两岸分水岭高程均在 750m 以上。库区外围断裂较发育,在库内被第四系及第25三系玄武岩覆盖。库区地下水类型有两种,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和前第四系基岩裂隙水。水库不存在永久性渗漏问题,库岸稳定性较好,水库蓄水后,局部地段可能产生浸没,但浸没面积甚小,库区两岸居民及耕地分散,库区范围内无矿点分布,库区无水库淤积问题,水库蓄水后不致产生构
38、造性诱发地震。第二节、 溢洪道地质资料溢洪道地基为晚元古代第三期侵入混合花岗岩,灰白色-肉红色,岩体风化程度均为弱风化带,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对砼无腐蚀性;溢洪道部位断层规模均较小,以陡倾角为主,完整性及强度与两侧岩体相差较小;闸室段基础岩体中等透水性,完整性较差,应进行浅层固结和深部帷幕灌浆防渗处理。第三节、 溢洪道的位置选择溢洪道在水利枢纽中位置的选择,关系的工程的总体布置,影响到工程的安全、工程量、投资、施工进度和运用管理,原则上应通过拟定各种可能方案,全面考虑,则优选定。一般应考虑以下因素:溢洪道应位于路线短和土石方开挖量少的地方。坝址附近有高程合适的马鞍形垭口,则往往是布置溢洪道
39、较理想之处。拦河坝两岸顺河谷方向的缓坡台地也适合布置溢洪道。溢洪道应力争位于较坚硬的岩基上。位于好岩基上的溢洪道可以减省工程量,甚至不衬砌。应避免在可能坍塌的地带修建溢洪道。溢洪道开挖出渣路线及弃渣场所应能合理安排,是开挖量的有效利用更具有经济意义。此外还要解决与相邻建筑物的施工干扰问题。综上所述,本枢纽溢洪道应选上坝线方案。第四节、溢洪道布置1、引水渠26引水渠进口布置应因地制宜,体形简单。当进口布置在坝肩时,靠坝的一侧应设置顺应水流的曲面导水墙,靠山一侧应开挖或衬砌规则曲面;当进口布置在垭口面临水库时,宜布置成对称或基本对称的喇叭口型式。初拟引水渠段长 103 ,底宽 14 ,底高程 73
40、0 ,边坡 1:1,引水渠首端为 32.5 mm的直线段,其后接一半径为 80 的圆心角为 的圆弧段。引水渠进口段剖面见图 4-m501。 1:743.60图 4-1 引水渠进口段的剖面图引水渠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有利的地形、地质条件;引水渠轴线方向,应有利于进水,在平面上最好布置成直线,以减小水头损失,增加其泄水能力;引水渠较长时,宜在控制段之前设置渐变段,其长度应据流速等条件确定,不宜小于 2 倍堰上水深;若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引水渠必须转弯时,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 4 倍的渠底宽;弯道至控制堰之间宜设计直线段,其长度不小于 2 倍堰上水头;27引水渠底宽顺水流方向收缩时,其首、末端
41、底宽之比宜在 1.53 之间。引水渠的横断面应有足够大的尺寸,以降低流速,减少水头损失。渠内设计流速大于悬移质不淤流速,小于渠道不冲流速,且水头损失小,一般采用 35 。横断面的侧sm坡根据稳定要求确定。为了减小造率和防止冲刷,引水渠宜做衬砌。石基上的引水渠如能开挖整齐,也可以不做衬砌。纵断面应做成平底或底坡不大的逆坡当溢流堰为实用堰时,渠底在溢流堰处宜低于堰顶至少 0.5H ,以保证堰顶水流稳d定和具有较大的流量系数。2、 控制段控制段设计,包括溢流堰和两侧连接建筑物。溢流堰的位置是溢洪道纵断面的最高点,其堰顶高程与工程量的关系很大,所以控制堰轴线的选定应满足下列要求:统筹考虑进水渠、泄槽、
42、消能防冲设施及出水渠的总体布置要求;建筑物对地基的强度、稳定性、抗渗性及耐久性的要求;便于对外交通和两侧建筑物的布置;当控制堰靠近坝肩时,应与大坝布置协调一致;便于防渗系统布置,堰与两岸的止水、防渗排水应形成整体。控制堰的型式、基本尺寸和布置方式是溢洪道泄流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由于随着泄流能力的不同,洪水期可能出现的最高水库洪水位也不同,即坝高也要不同。所以控制堰的合理设计,归结为拟定不同方案,进行调洪演算,对包括拦河坝和溢洪道在内的枢纽总体的技术经济条件加以比较,从而选定。设置控制堰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括选择溢流堰断面型式、决定堰顶是否设闸门控制、通过调洪演算选定堰顶高程和孔口尺寸、选定闸门型
43、式以及与控制堰有关的结构的平面和剖面布置等。28溢流堰型式应根据地形、地质、水力条件、运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指标等因素,经综合比较选定。堰型可选用开敞式型式,但与溢流坝相比,其堰体高度很低;与泄水闸相比,其闸后落差较大。溢流堰体型设计的要求是尽量增大流量系数,在泄流时不产生空蚀或诱发振动的负压。溢流堰前缘长度和孔口尺寸的拟定以及单宽流量的选择,可参考重力坝的有关内容。选定调洪起始水位和泄水建筑物的运用方式,然后进行调洪演算,得出水库的设计洪水位和溢洪道的最大下泄量。满足条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在拟定若干方案,分别进行调洪演算,得出不同的水库设计洪水位和最大下泄量,并相应定出枢纽中各主要建筑
44、物的布置尺寸、工程量和造价。最后,从安全、经济以及管理运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论证,从而选出最优方案。3、泄槽段洪水经溢流堰后,多用泄水槽与消能设施连接。为不影响溢流堰的泄洪能力,此段纵坡常做成大于临界底坡的陡坡。破陡、流急是泄水槽的特点。槽内水流速度往往超过1620 。所以,防止和减小高速水流所引起的掺气、空蚀、冲击波和脉动等是泄槽段sm设计的关键。泄槽在平面上宜尽量成直线、等宽、对称布置,使水流平顺,避免产生冲击波等不良现象。但实际工程中受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有时泄槽很长,为减少开挖量或避开地质软弱带等,往往做成带收缩段和弯曲段的型式。29泄槽段水流属于急流,如必须设置收缩段时,其收缩角也
45、不宜太大。当收缩角较大时,必须进行冲击波计算,并应通过水工模型实验验证。收缩段最大冲击波波高由总偏转角大小决定,而与边墙偏转过程无关。因此,为了减小冲击波高度,采用直线形收缩段比圆弧形收缩段为好。泄槽段如设置弯道,由于离心力及弯道冲击波作用,将造成弯道内外侧横向水面差,流态不利。要设置弯道是时,宜满足下列要求:横断面内流速分布均匀,冲击波对水流扰动影响小,在直线段和弯曲段之间,可设置缓和过渡段,为降低边墙高度和调整水流,宜在弯道几缓和过渡段渠底设置横向坡,矩形断面弯道的弯曲半径宜采用 610 倍泄槽宽度。泄槽纵剖面设计主要是决定纵坡,其根据自然条件及水力条件确定。水流通过控制段后为急流,为了不
46、在泄槽段上产生水跃,泄槽纵坡应大于水流的临界坡,在地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使开挖和衬砌工程量最省。同时纵坡还要考虑泄槽底板和边墙结构的自身稳定及施工方便等因素。泄槽纵坡以一次坡为好,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或为了节省工程量而需边坡度时也宜先缓后陡,因为水流经过控制段入泄槽时,流速不大;当接近消能设施时,加大底坡以便与消能设施相连接,此段长度较短,防空蚀措施比较好解决。但为防止水流脱离槽底产生负压,在变坡处宜采用符合水流轨迹的抛物线连接。如采用先陡后缓的变坡方式,泄槽易被动水压力破坏,连接必须采用反弧曲线,反弧半径应不小于 36 倍的变坡方式。反弧半径越小,离心力越大,压力变化值越大,故初了采用较大反
47、弧半径外,还应比较周密地考虑底板的分缝、分块及止水、排水的设置,以消除告诉水流离心力在底板下形成的高水头的扬压力,保持泄槽底板的稳定。泄槽底部衬砌的表面若不平整,特别是横向接缝处下游有生坎,接缝止水不良,施工质量差;地基处理不好,衬砌与地基接触较差;衬砌底板下排水不畅等原因,将导致底板下产生较大扬压力和动水压力,甚至使底板被掀起。因此,必须重视衬砌分缝、止水及排水等,以做到平整光滑、止水可靠和排水通畅。表面平整光滑可以防止负压和空蚀,底板下排水可以减小扬压力,接缝止水可以避免高速水流侵入底板产生脉动压力,在寒冷地区对衬砌材料有一定的抗冻要求。304、出口消能和尾水渠根据地形条件和地址情况,选用
48、挑流消能,它适用于较好的岩基或挑流冲刷坑对建筑物安全无影响时,可设置挑流鼻坎。挑坎末端做一道深齿墙,可以保护地基不被冲刷,其底部高程应位于冲刷坑可能影响的高程以下。为了防止小流量时产生贴流而冲刷挑坎底角,可在挑坎下游做一段护坦。挑坎上还常设置通气孔和排水孔,通气孔向水舌下补充空气,以免形成真空,影响挑距和造成结构空蚀。坎上排水孔排除反弧段积水;坎下排水孔排除渗流,降低齿墙后的渗透能力。当溢洪道下泄水流消能后不能直接泄入河道而造成危害时,应设置尾水渠,其作用是将消能后的水流安全送入下游河道。对挑流消能,也只有掌握下游尾水情况,才能正确估算下游冲刷坑的大小和深度,定出挑坎齿墙的埋置深度和结构尺寸。
49、尾水渠应尽量利用天然冲刷沟或河沟使出口水流能平稳地归入原河道。31第五章、地基处理土石坝地基处理应力求做到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筑坝前要完全清除表层的腐殖土,以及可能发生集中渗流和滑动的表层土。1、坝基清理大坝基础至坝脚线外 10 米范围内的树林,树根,耕枯土,垃圾,工厂废料,地表孤石,梯田硬石及田边块石,河床底的淤泥,沙壤土等应清理,地质勘探的钻孔,试坑,平洞井。泵等均应回填。坝基清理后,应平整密实,无明显陡坎和台阶,坡度一般不陡于 1:1.5,为避免土坝与岸坡的接触面产生裂缝现象,坝体岸坡应削成斜面或接触面,不应成台阶状,反坡或突然变坡。应对坝基进行平整,振动碾压或夯板夯实。2、土石坝的防渗处理学习过的坝基防渗措施有截水槽,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