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早的大阅兵:周武王伐纣之前组织的“孟津观兵”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大规模阅兵,当数周武王伐纣之前组织的“孟津观兵”,严格说,这其实是一次军事操演。多个诸侯国在“孟津观兵”后加盟武王部队,联手打败商朝大军。西周,以狩猎方式进行军事训练已形成制度,一年四季都有军事训练和演习检阅。依据周礼大司马记载,军事训练制度是按四季分述的,每季又分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是教练和检阅之礼,后半部分是借用田猎演习之礼。武王伐纣之前,在孟津组织军事演习,吸引了多个诸侯国加盟,为伐纣做准备,史上称其为“孟津观兵”,这是历史上比较早的规模较大的阅兵之一。公元前 1070 年牧野之战,武王举行过大规模的誓师,鼓舞了士气,一举打
2、败商朝大军。诗经周颂和礼记乐记对武王这次大阅兵都有记载,周乐还专门有一套乐舞叫大武,表现武王克商的丰功伟业,据孔子记载,开头第一章,就再现了武王检阅部队、等待诸侯到来、誓师鼓舞将士的场景。诗经中与军旅有关的诗篇不少,这首小雅采芑,就是誓师宴会上唱的:鴥彼飞隼,其飞戾天,亦集爰止。方叔涖止,其车三千。师干之试,方叔率止。钲人伐鼓,陈师鞠旅。显允方叔,伐鼓渊渊,振旅阗阗。这里的“振旅”一词,就有整顿部队,操练士兵之义。出征以前,人们以此来鼓舞将士。 还有小雅瞻彼洛矣,再现的就是周天子在洛水大会诸侯讲武的场面。 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如茨。韎韐有奭,以作六师。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
3、,鞸琫有珌。君子万年,保其家室。瞻彼洛矣,维水泱泱。君子至止,福禄既同。君子万年,保其家邦。秦朝大阅兵秦王朝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皇帝更加重视军事训练与校阅,虽未留下大量文献资料,但秦始皇兵马俑以高度逼真的艺术手法再现了秦朝阅兵的场景。秦灭六国之战,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战国末年,在七雄中日益强大的秦国在秦王嬴政的领导下,从公元前 236 年到公元前 221 年,秦国用了 15 年的时间,相继灭掉了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 500 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并建立起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的君
4、主制王朝秦朝。秦王嬴政改号称皇帝,即赫赫有名的秦始皇,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汉朝大阅兵 “阅兵”这一名称是汉代正式叫起来的。在西汉建朝之初,国防不固,国境不宁,武装力量被十分看重,因此阅兵活动不仅经常举行,还要增加一些打斗的内容,集比武与阅兵于一体。此后,各朝都有类似汉代定期或不定期的阅兵。它不仅是最高统治者对武装力量的检阅,也是显示军力国威的重要形式。西汉时,汉军经常举行各种规模的军事演习,对军队进行校阅、考核。无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大体上每年秋季都要举行一次。被称为“秋射”、“校阅”或者“都试”。中央设有都试郎,总阅试习武备。据汉书记载,由于训练及校阅制度的有效实施,汉初的军队具
5、备“轻车突骑”、“劲努长戈、射疏及远”、“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材官雏发、矢道同的”、“下马地斗、剑戈相接、去就相薄(迫)”等五大长技,逐渐形成对匈奴作战的优势。汉文帝校阅细柳营,军容整齐,军令森严,进大营须有军令才能进入,即使是汉文帝也被要求按照军令不得骑马快行,将军周亚夫也未按朝廷礼仪而以军礼拜见汉文帝。汉文帝时,周亚夫为将军,屯军细柳。汉文帝认为周亚夫才是真正的将军,对其尊敬不已,称:“皇帝敬劳将军”。后来周亚夫果然立下奇功,平定了“七国之乱”。细柳营成了治军严谨的代名词,细柳营的故事也成了千古美谈。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诗句就曾引用过细柳营的典故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6、。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三国大阅兵三国时期,蜀国实行讲武。诸葛亮在北伐前,曾“治戎讲武”,北伐后又“厉兵讲武”、“教兵讲武”,内容不只练士兵体力和技艺,还重在用八阵图教练兵士,强化战术合成训练。东吴建立检阅制度。在“简日”(“简”在古代有“检阅”的意思),阅部队军容和训练,有时还根据检阅情况,决定部队的整编。魏国建立治兵制度。曹操曾多次治兵,指挥受阅部队,对多兵种的战术合成训练进行检阅考核。魏国在新君继位时也大都举行治兵,显示新君统兵的事实和对军事训练的重视。唐朝大阅兵阅兵是唐代训练的重要形式,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记载了当时军事训练的思想和方法,
7、首先就是循序渐进,分等教练,大将军检阅后,然后是皇帝大阅。这样常规的阅兵几乎每年都举行。唐人薛存诚在观南郊回仗诗中曰:“阅兵貔武振,听乐凤凰来。”此外,在大军出征或凯旋时, 皇帝也要亲自阅兵, 一方面是检阅部队, 另一方面也是炫耀武力, 振军旅扬国威。陌刀阵宋朝大阅兵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大讲武事,注重禁军的教育训练。如,首议教阅击刺骑射、选天下骁骑集阙廷、亲御近郊阅武等。之后的历朝统治者,加强对军队训练,并逐步形成了一套训练制度。北宋前期太祖、太宗各朝,将“大阅”(亦称大教)安排在八九月份进行。之后,禁军的教阅逐步形成了“毋过两时”(春秋两季)的制度。宋人王安石在射亭诗中曰:“因射构兹亭,
8、序贤仍阅兵。”南宋对军队的训练也很重视,并制定严格的法规予以保障。宋高宗建炎元年,为加强对新组建军队的训练,颁行枢密院教阅法,“专习制御摧锋破敌之艺”。宋朝重甲步兵明朝大阅兵永乐十六年,明朝以陈诚为使,出使中亚,随后,中亚、西亚国家均组使团随使团回访。永乐十八年七月,这支云集了 20 个中西亚国家、人数多达 600 人的使团抵达嘉峪关,朱棣派遣 6000 精锐骑兵一路护送,沿嘉峪关经明朝九边军镇“参观”。在每个军镇,明朝都特意派遣在明军中的蒙族、回族军官接待,介绍明朝的民族平等政策,“明朝虐待蒙古和回回人”的谣言不攻自破。而明朝“九边”强大的军事实力,也在各国使臣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永乐十八年
9、,朱棣在北京皇宫接见各国使臣,诸使臣皆行叩拜礼,唯独帖木儿国使臣以“我国无此风俗”为由,坚持行鞠躬礼,朱棣却并不在意。外交礼仪后,朱棣安排使团先是在山东、河南、江苏“旅游观光”,游览包括山东孔庙在内的诸多名胜古迹,亲眼见识中国内地城市的富庶繁华,两个月后,各国使团接到通知,朱棣将在北京周边开始大规模的“狩猎”,邀请各国使团前往观览。御林军方阵永乐十九年三月,“狩猎”在北京北边的怀来正式开始,共调军队 10 万人,朱棣精心挑选的明朝“五军营”、“三千营”、“神机营”精锐相继表演了明军骑兵包抄、步兵突击、步骑合击等项目,从广西、云南、四川调来的“土狼兵”、白杆兵演练了步兵劲弩齐射、长枪步兵刺杀训练
10、等“军事科目”。史载“军容齐整”、“步调如一”、“兵甲鲜艳”,“列国使节俱惊”,尤其是明朝“神机营”的火器操练,展示的“虎威炮”、“火龙枪”(骑兵专用火枪)、安南铳(抬枪)、“一窝蜂”(火箭炮)、“火龙车”(火焰喷射器)等诸多“高科技”武器,令各国使节大开眼界。大规模的“狩猎”行动持续了整整一个月。阅兵结束后,朱棣在土木堡的行营接见了各国使节。这一次,帖木儿国使臣带头下跪磕头,“叩首触地”,全然不顾“我国无此风俗”。帖木儿使臣更奉承说,这次帖木儿进献的名马,正是当年帖木儿国王的父亲生前南征北战专用的“御用坐骑”,赠送给朱棣,正是为了表达“最崇高敬意”。朱棣则手书信札托使臣转交帖木儿国王,在信中
11、表示“愿两国臣民永享太平安乐之福”。大明武士图这次声势浩大的阅兵无疑取得了良好效果,这次“观礼”的各国使节来自 27个国家。明朝军威之盛与睦邻友好的国策在各国引起了巨大反响。其后中亚、西亚国家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一直绵延到明末,单是帖木儿帝国,终明一世向中国派遣使节的次数就有 60 多次。民国大阅兵1918 年 11 月 28 日,为庆祝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荣誉,北洋政府首次在北京紫禁城举行盛大阅兵式。不过,随之而来的“巴黎和会”让中国的美好愿望落空,也使得本该载入史册的这次大阅兵渐渐被人遗忘。1918 年 11 月 11 日,协约国以战胜同盟国而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成为战胜国。
12、消息传来,人们欣喜若狂,14 日在天安门召开庆祝大会,规定从 14 日到16 日,28 日到 30 日为举行庆祝活动日。沉浸在“公理战胜强权”的错觉之中的人们,将象征耻辱的克林德碑,改名为“公理战胜”。28 日国民政府特开大会庆祝战胜,在故宫太和殿举行盛大的中外军队阅兵式,并鸣礼炮 108 响。1918 年 11 月 11 日,协约国以战胜同盟国而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成为战胜国。消息传来,人们欣喜若狂,14 日在天安门召开庆祝大会,规定从 14 日到16 日,28 日到 30 日为举行庆祝活动日。沉浸在“公理战胜强权”的错觉之中的人们,将象征耻辱的克林德碑,改名为“公理战胜”。28 日
13、国民政府特开大会庆祝战胜,在故宫太和殿举行盛大的中外军队阅兵式,并鸣礼炮 108 响。这组老照片是 1918 年民国大总统为庆祝一战胜利举行的阅兵仪式现场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阅兵1949 年 10 月 1 日,开国大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国的历史从此翻开新篇章。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阅兵式开始,朱德总司令在阅兵总指挥聂荣臻陪同下,乘敞篷汽车检阅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列成方阵,由东向西分列式通过天安门广场。同时,刚刚组建的人民解放军空军战斗机、轰炸机,凌空掠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受阅部队陆海空三军,由 12 个步兵师方队、12 个
14、骑兵师方队、8 个炮兵师方队、3 个团战车师方队以及 6 个空中编队组成,共 16400 余人。受阅装备有轻重武器 110 多种,产自 24 个国家的 98 家工厂。其中火炮 119 门(不含轻迫击炮)、坦克 95辆、装甲车 57 辆、汽车 222 辆、飞机 17 架、军马 2344 匹。1949 年大阅兵,是获得新生的中国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受阅部队使用的枪、炮和飞机都是美国或日本货。改革开放 84 大阅兵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缘故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国当时连续 24 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直到 1981 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恢复阅兵,并于 1984 年国庆 35 周年时,举行了恢复阅兵后第一次大型的国庆阅兵。检阅进行曲旋律响起后,时任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乘坐红旗牌黑色敞篷轿车在阅兵总指挥秦基伟的陪同下开始检阅部队,邓小平第一次喊出了“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的口号,体现了对人民子弟兵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