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设计(论文)专用纸- 1 -目 录第一章 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1 设计内容和选题1.1 设计内容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毕业设计内容根据“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教学大纲”,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状况而确定。其内容有以下五个主要部分:(1)给水系统,主要是室内外冷水系统。(2)热水系统(3)消防给水系统,包括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4)灭火器系统。(5)排 水 系 统 。XX 高层综合楼给水排水毕业设计摘 要本设计为十二层综合楼的建筑给排水设计,主要包括给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热水系统。给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一到三层为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四层到十二层为高区,由水泵加压供水,并设变频调速
2、装置。排水系统采用污、废水不分流,一到三层单独排水,排水立管设伸顶通气立管,四层到十二层排水设专用通气立管;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消防系统主要采用室内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初期 10min 消防用水量由屋顶消防水箱供给,消防水箱的水源由生活水泵从生活水池抽取;10min 后启动消防水泵,从消防水池抽水。热水系统采用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采用上行下给立管循环,热水只供四层到设计(论文)专用纸- 2 -十二层客房洗浴用水。第二章 设计说明书1 概述1.1 建筑概况该综合楼是一幢集商业贸易、办公、宾馆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高层建筑。楼高37.80 米;共 12 层。一层为商城,二层
3、、三层为办公室,四十二层为客房,地下一层为水泵房、设备间。泵房、消防水池和生活水箱位于地下一层。1.2 卫生设备13 层:公共卫生间内设有蹲式大便器、小便槽、洗手盆;412 层客房卫生间:设有台式洗脸盆、坐便器、浴盆。2 设计依据和设计资料2.1 设计依据1 本工程的有关资料和设计任务书;2 建筑的作业图及有关资料;3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09 修订报批稿)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年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 年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室
4、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设计(论文)专用纸- 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给水排水 2009 2.2 设计基本资料 大楼西北面有市政给水管,水量充足,水质符合饮用水水质标准,平均自由水压 2kgcm 2,水温 7。大楼室外地面标高0.30 米。(室内首层地坪000 为基准)3 建筑规模该综合性高层建筑总建筑面积为 16057.3,建筑占地面积为 1004,建筑总高度 38.70m,地下一层层高 4.5 m,一层层高 4.5m,二层层高 4.2m,三层层高4.3m,四十二层层高 3
5、.0m。地下一层,作为设备层,地上十二层,一层为商场,二层、三层为办公楼,四十二层为客房,客房总床位数为 324 张。一三层设有公共卫生间,四十三层设有客房卫生间,卫生设备齐全。室外标高为-0.30m ,地下室标高为-4.50m,一层室内标高为0.00m。表 3-1 床位数计算层数 每层标间 每个标间床数 总床位数9 18 2 3244 给水系统设计4.1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对于高层给水系统,一般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包括冷、热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包括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生产给水系统(包括软化水系统和循环冷却水系统等)三大类。给水系统一般由引入管、水表节点、增压和贮
6、水设备(水泵、贮水池、高位水箱等)、管网 (干管、立管、支管等)、给水附件等组成。4.2 设计主要内容确 定 生 活 给 水 设 计 标 准 与 参 数 进 行 用 水 量 计 算 ; 选 择 给 水 方 式 , 布 置 给 水管 道 及 设 备 ; 进 行 给 水 管 网 水 力 计 算 及 室 内 所 需 水 压 的 计 算 ; 高 位 水 箱 、 贮 水设计(论文)专用纸- 4 -池 容 积 计 算 并 确 定 构 造 尺 寸 ; 选 择 生 活 水 泵 ; 确 定 管 材 及 设 备 ; 绘 制 给 水 系 统的 平 面 图 、 系 统 图 及 卫 生 间 大 样 图 。5 冷给水系统
7、设计5.1 给水方式选择原则选择给水方式是建筑给水系统设计的关键。在本次设计中,采用变频调速给水和外网直接给水方式相结合,并且分区供水,一 三层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给,四 十二层采用变频供水。 1 直接给水室外给水管网的水量、水压在一天内任何时间均能满足建筑内部用水需要时,采用此种方式,即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直接在室外管网压力作用下工作。这是最简单的给水方式,应优先考虑。2 设水泵的给水若一天内室外给水压力大部分时间满足不了室内需要,且建筑内部用水量较大又较均匀时,则可单设水泵增压。对于用水量比较大,但用水不均匀性比较突出的建筑,如住宅、高层建筑等,如果是仅设水泵的恒速运行方式,很不经济。3 设置水
8、泵和水箱的联合给水当室外给水管网中压力低于或周期性低于建筑内部给水管网所需水压,而且建筑内部用水量又很不均匀时,宜采用该方式。这种给水方式由于水泵可及时向水箱充水,使水箱容积大为减小,又因水箱的调节作用,水泵出水量稳定,可以使水泵在高效率下工作。一般水箱采用浮球继电器等装置,使水泵启闭自动化。故这种方式技术上合理、供水可靠,虽然费用较高,但其长期效果是经济的。4 分区供水的给水在层数较多的建筑物中,室外给水管网水压往往只能供到建筑物下面几层,而不能供到建筑物上层时,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室外管网的水压,常将建筑物给水系统分成上下两个供水区。下区直接在城市管网压力下工作,上区则由水泵、水箱联设计(论
9、文)专用纸- 5 -合供水。这种给水方式对低层设有洗衣服、浴室、大型餐厅和厨房等用水量大的建筑物尤有意义。5 变频调速给水变频调速水泵给水是目前高层建筑中普遍采用的一种给水方式。变频调速水泵供水装置是采用离心式水泵配以变频调速控制装置,通过改变电机定子的供电频率来改变电机的转速,从而使水泵的转速发生变化。调节水泵的转速,可以改变水泵的流量、扬程和功率,使出水量适应用水量的变化,实现变负荷供水。水泵的转速变化幅度一般在其额度转速的 100%80%内,在这个范围内,机组和电控设备的总效率比较高,可以实现水泵变流量供水时保持高效远行。变频调速供水的最大优点:(1)高效节能,当系统用水量减少时,水泵降
10、低转速运行,根据相似定律,水泵的轴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转速下降时轴功率下降极大,所以变速调节流量在提高机械效率和减少能耗方面是显著的,该设备比一般设备节能 10%40%。(2)设备占地面积小,不设高位水箱,减少了建筑负荷,节省水箱占地面积,又可有效避免水质的二次污染,给水系统也随之相应简化。5.2 给水方式比较 变频调速给水调 节 水 泵 的 转 速 ,可 以 改 变 水 泵 的 流量 、 扬 程 和 功 率 ,使 出 水 量 适 应 用 水量 的 变 化 , 实 现 变负 荷 供 水 。( 1) 高 效 节 能 ;( 2) 设 备 占 地 面 积 小 ,不 设 高 位 水 箱 , 减
11、少 了建 筑 负 荷 , 节 省 水 箱 占地 面 积 , 又 可 有 效 避 免水 质 的 二 次 污 染注意在最高工作压力时最低用水点的压力不会损坏给水配件,在最低工作压力时最高用水点的压力能满足使用要求适用于高层建筑5.3 给水方式确定根据设计资料,已知室外给水管网平均自由水压为 0.2MPa。通过比较,故室内给水方式拟采用上、下分区供水方式。即 13 层及地下室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采用下行上给方式,413 层为变频调速供水方式,干管下行上给。因为市政给水部设计(论文)专用纸- 6 -门不允许从市政管网直接抽水,故在建筑物地下一层设贮水池。当按直接供水的建筑层数确定给水管网水压时,其
12、用户接管处的最小服务水头,一层为 10m ,二层为 12m ,二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增加 4m。因第 4 层为客房,所以第 4 层也采用水泵供水。该综合楼高区变频调速水泵的控制方式,采取水泵出水管处压力恒定的方式来控制变速水泵,即在水泵的出水管上装置压力检出传送器,将此压力值信号输入压力控制器,并与压力控制器内原先给定的压力值比较,根据比较的差值信号来调节水泵的转速。为避免采用变频调速水泵供水系统在小流量或微流量用水情况下,水泵工作效率低,轴功率产生的大量机械能,使水温上升而导致机械故障,故为变频调速水泵机组配有小型气压罐。在系统用水较小时,停止水泵运行,利用气压罐中压缩空气的压力将罐内贮水供给用
13、户。6 热水供应系统设计6.1 热水供应系统类型建筑热水供应系统按热水供应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和局部热水供应系统。集中热水供应系统适用于使用要求高,用水点多且分布较密集的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选择,应根据使用要求、好热量、用水点分布、热源种类等因素确定。如该客房热水用水量大,对热水供应要求较高,客房要求 24h 热水供应,并要求热水使用方便舒适,故采用集中热水供应方式。该综合楼 13 层公共卫生间不供给热水,只有 412 层客房供给热水,所以热水供应系统不用竖向分区。给水方式为上行下给,与高区给水方式一致。6.4 热源选择3 当 符 合 下 列 条 件 时 , 宜 优 先 采 用
14、太 阳 能 作 为 集 中 生 活 热 水 供 应 系 统 的 热设计(论文)专用纸- 7 -源 。1 ) 年日照时数大于 14 O 0 h 。2 ) 水平面上年太阳辐照量大于 4 2 0 0 M .1 (m2a)。3 ) 年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一 4 5 。4 当以太阳能或其他不稳定能源作为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时, 应配置辅助热源及其加热设 备 。云 南 地 区 , 太 阳 能 资 源 丰 富 , 符 合 以 上 条 件 。 所 以 本 工 程 中 的 热 源 选 择 太 阳能 。 考 虑 到 热 水 供 水 安 全 , 采 用 太 阳 能 集 中 供 热 的 同 时 辅 以 空 气 源
15、 热 泵 。6.6 太阳能设计1、太阳能加热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 (1)太阳能集热器应符合下列要求 : 1 )太阳能集热器的设置应和建筑专业统一规划协调,并在满足水加热系统要求的同时不得影响结构安全和建筑美观; 2 )集热器的安装方位、朝向、倾角和间距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GB 50364 的要求 ; 3) 集热器总面积应根据日用水量、当地年平均日太阳辐照量和集热器集热效率等因素计算.在本工程中集热器总面积为 98.64m2。2、集热器的安装布置(1) 集热器宜作为建筑整体的一部分与建筑同步设计。(2)集热器一般可设置在屋面、阳台拦板、建筑外墙等部位,
16、其布置应与建筑有机结合、不影响建筑外观与周围环境。(3)集热器应与建筑锚固牢靠, 防风、防振,且不得影响建筑物的承载、防护、保温、防水、排水等功能。(4)集热器安装方位(集热器采光面法线) 宜朝向正南,不可能时可在南偏东、设计(论文)专用纸- 8 -西 3 0。以内布置,但宜适当增加集热面积, 增加集热面积的详细计算参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06sS128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选用与安装中有关计算内容。6.7.2 热水供水方式确定本设计中该综合楼采用上行下给供水方式,在屋顶设置热水箱。采用的循环方式为机械循环即在屋顶设置二台循环泵,在四层底用水点设置热回水管6.8 热水管道布置、敷设和保温热水管网
17、的布置与敷设,除了满足给(冷)水管网敷设的要求外,还应注意由于水温高带来的体积膨胀、管道伸缩补偿、保温和排气等问题。6.8.1 管道布置上行下给式配水干管的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自动排气阀,带手动放气阀的集气罐和膨胀水箱) ,下行上给配水系统,可利用最高配水点放气。下行上给式热水系统设有循环管道时,其回水立管应在最高配水点以下约 0.5m处与配水立管连接。上行下给式热水系统只需将循环管道与各立管连接。热水立管与横管连接时,为避免管道伸缩应力破坏管网,应采用乙字弯的连接方式。为调节平衡热水管网的循环流量和检修时缩小停水范围,在配水、回水干管连接的分干管上,配水立管和回水立管的端点,从立管接出的支管
18、,以及室内热水管道向住户、共用卫生间等接出的配水管的起端,均应装设阀门。热水管网在下列管段上,应装设止回阀:(1) 水加热器、贮水器的冷水供水管上,防止加热设备的升压或冷水管网水压降低时产生倒流,使设备内热水回流至冷水管网产生热污染和安全事故。(2) 机械循环的第二循环系统回水管上,防止冷水进入热水系统,保证配水点的供水温度。(3) 冷热水混合器的冷、热水供水管上,防止冷、热水通过混合器相互串水而影响其它设备的正常使用。设计(论文)专用纸- 9 -6.8.2 管道敷设热水管网有明设和暗设两种敷设方式。塑料热水管宜暗设,明设时立管宜布置在不受撞击处,如不可避免时,应在管外加防紫外线照射、防撞击的
19、保护措施。7 排水系统设计7.3 污废水排水系统的类型7.3.2 双立管排水系统双立管排水系统也叫两管制,由 1 根排水立管和 1 根专用通气立管组成。因为双立管排水系统利用排水立管与另 1 根立管之间进行气流交换,所以叫外通气系统。适用于污废水合流的各类多层和高层建筑。当排水立管顶端不能够伸出屋面时,可采用自循环通气方式,通气立管在顶端、层间和排水立管相连,在底端与排出管连接,排水时在管道内产生的正负压通过连接的通气管道迂回补气而达到平衡。7.4 排水方案建筑排水体制分合流制和分流制。所谓合流制是指雨水和粪便污水、生活废水合流。通过对该综合楼工程当地自然条件的分析和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参照规范
20、的相关规定,综合确定该综合楼排水方案。由该综合楼的工程条件可知,该综合楼生活排水主要来自客房的洗浴和便器,采用污水和废水合在一起排出,排至室外污水检查井,再流至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地下室设备间排水采用污水泵提升排至室外城市污水管网。该综合楼采用双立管排水系统。7.6.3 该综合楼通气管设计客房污水排水撗支管距污水立管较近,且连接卫生器具不多,故设专用通气立管,即三层以上的客房排水采用双立管排水,三层为转换层。一、二、三层公共卫设计(论文)专用纸- 10 -生间设伸顶通气立管,地下室排水采用水泵抽排水。8 消防系统设计消防给水系统按给水方式不同可分为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1、目前,在我国 100 米以下的高层建筑中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主要应用于消防要求高、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100 米以上的高层由于火灾隐患多,火灾蔓延快,人员疏散、火灾扑救难度大,需要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00 米以下的建筑主要以消火栓给水系统为主。本设计的建筑是 12 层的高层,高度不超过 50 米, 根据规范要求建筑高度不超过 50 米的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通过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管道送水仍然可以加强室内的管网供水能力,协助救火。故本设计选用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系统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时,应设高位消防水箱,本建筑为二类建筑,则高位消防水箱的消防储水量
22、不应小于 12m3。8.1 设计原则根据高规7.4.6 规定,除无可燃物的设备层外,高层建筑和裙房的各层均应设室内消火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消火栓应设在走道、楼梯附近等明显易于取用的地点,消火栓的间距应保证同层任何部位有两个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2)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且建筑高度不超过 100m 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 10m;建筑高度超过 100m 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 13m。(3)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且高层建筑不应大于 30m,裙房不应大于50m。(4)消火栓栓口离地面高度宜为 1.10m,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相垂直。(5)消火栓栓口
23、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 0.80MPa,当大于 0.80MPa 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 0.50MPa 时,消火栓处应设减压装置。设计(论文)专用纸- 11 -(6)消火栓应采用同一型号规格。消火栓的栓口直径应为 65mm,水带长度不应超过 25m,水枪喷嘴口径不应小于 19mm。(7)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每个消火栓处应设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按钮,并应设有保护按钮的设施。(8)消防电梯间前室应设消火栓。(9)高层建筑的屋顶应设一个装有压力显示装置的检查用的消火栓。根据以上原则选择设计方案方案一:设水箱的消火栓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管网一天之内有一定时间能保证消防水量、水压时(或是由
24、生活泵向水箱补水)采用。由水箱贮存 10min 的消防水量,灭火初期由水箱供水。方案二:设水泵、水箱的消火栓给水方式宜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不能满足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水压要求时采用。水箱由生活泵补水,贮存 10min 的消防用水量,火灾发生时先由水箱供水灭火。消防水泵启动后由消防水泵供水灭火。经比较本设计采用第二种方案。8.2 设计参数室内消防用水量:20L/s,室外消火栓系统用水量: 20L/s,自动喷水灭火用水量:30L/s,消防水箱水量为火灾初期 10min 的水量: 18m,贮水池内的消防水量按火灾延续时间 3h 的水量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h 的用水量之和设计。8.3 室内消火栓的设
25、计由于本建筑高度不超过 50m,采用不分区消火栓给水系统。其优点是系统简单;直接通过消防水泵送水灭火。每层均应设置室内消火栓,消防电梯前室应设消火栓,屋顶设一个装有压力显示装置的检查用的消火栓。整个室内消火栓采用同一型号、规格,消火栓直径采用65mm,水枪喷嘴口径不应小于 19mm,水带长度不应超过 25m,消火栓栓口距地面设计(论文)专用纸- 12 -高度为 1.1m。栓口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相垂直。本建筑物内各层均设消火栓进行保护。其布置保证室内任何一处均有 2 股水柱同时到达,灭火水枪的充实水柱为不小于 10m。按“高规”第 7.4.6.5 条“消火栓栓口的静水压力不应大于
26、 0.80MPa,当大于0.80MPa 时,应采取分区给水系统。消火栓栓口的出水压力大于 0.50MPa 时,消火栓前设减压装置” 。本建筑中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在本建筑物顶层设有高位消防水箱,有效容积不小于 12m3,采用 18 m3 材质为不锈钢,安装高度满足最高处最不利点消火栓处的静水压 7m 水柱的要求。系统设消火栓给水加压泵 2 台(其中 1 台备用) ,消防泵型号选用 IS100-65-250 型水泵两台,一用一备。消火栓供水流量 20L/s,本建筑发生火灾时能保证同时到达 2 股水柱,并能保证任何部位发生火灾时,同层的每股流量不小于 5L/s、充实水柱不小于 10m 的两股水柱同
27、时达到。火灾初期 10min 消防用水量由屋顶水箱供应。火灾 10min 后的消防用水量由地下室消防泵供应。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为 28m,为了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在每层设置 5 个消火栓。8.5 消防水箱消防水箱对扑救初期火灾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水箱应设置在建筑物一定的高度位置,宜采用重力流向管网供水,经常保持消防给水管网中有一定的压力。消防水箱设置在低层和多层建筑的最高部位;建筑高度不超过 100m 的高层建筑,水箱高度保证建筑物最不利消火栓静水压力不小于 0.07MPa。高层建筑的消防水箱的消防贮水量,一类建筑不应小于 18m3,二类建筑和一类建筑的住宅不应小于 12
28、m3,二类建筑的住宅不应小于 6m3。消防水箱的安装高度应满足室内最不利点消火栓所需的水压要求,且应储存10min 的室内消防用水量,以供扑救初期火灾之用。8.6 水泵接合器的选择与确定设计(论文)专用纸- 13 -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应按室内消防用水量经计算确定。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应按 1015L/S 计算,室内消火栓用水量 20L/S,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取 10L/S,故水泵接合器的数量 n=20/10=2 个。自动喷水系统的水泵接合器的数量为 3 个。本设计水泵接合器采用地下式。8.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同消火栓系统一样采用不分区,均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根据规范中的要求选择湿式
29、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建筑采用湿式报警阀,闭式下垂式装饰型玻璃球喷头(动作温度为 68、K=80)和闭式直立式带保护网玻璃球喷头(动作温度为 68、K=80) ,因为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适用环境为 470,玻璃球喷头具有外型美观、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每个喷头的保护面积不超过12.5m2。喷头采用长方形布置形式,查表喷头与端墙的最大距离为 1.8m2。喷头的水平间距为 2.5-3.6m,不大于 4.0m。个别喷头受建筑物结构的影响,其间距会适当增减,但距墙不小于 0.5m,不大于 1.8 m。粗略计算总共有 1800 多个喷头,根据规范每 800 个喷头设置一组报警阀组,本次设计设 1 组报警阀
30、,每个报警阀组的最不利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每层均设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其它防火分区和各楼层的最不利喷头处,均设 DN25mm 试水阀。喷淋管采用镀锌钢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用水量为 30L/s,共设三套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向室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补水。选用 IL125-80-250 型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清水泵 2 台,1 用 1 备。其参数为:流量 Q=26.7L/s,扬程 Hp=87m。火灾初期 10min 消防用水量由屋顶水箱供应。火灾10min 后的消防用水量由湿式报警阀延时器后的压力开关自动启动消防水泵供应。8.8 灭火器的配置按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为了有效地扑
31、灭初期的火灾,在所有的公共部位、消防器材室、变配电间等地方配备一定数量的灭火器。该宾馆为民用建筑中危险级,火灾种类为 A 类火灾,所以选用手提式磷酸铵盐设计(论文)专用纸- 14 -的干粉灭火器,根据规范知手提式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为 20m,从下表知 A 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表 8-1 A 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危险等级 严重危险级 中危险级 轻危险级 每具灭火器最小配置灭火级别 5A 5A 3A最大保护面积( m 2/A ) 10 15 20在本次设计中全部选用 MF/ABC5 型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每层设置三个,符合规范要求。8.9 配电室灭火系统消防系统是配电室必不
32、可少的一个保障。配电室消防系统必须采用无腐蚀作用的气体自动灭火装置。气体灭火装置的灭火性能可靠,不损坏电子设备,不影响机房整体效果。消防灭火系统设计:根据机房的特殊性,本系统采用气体灭火系统,并根据气体灭火的要求,设计系统所需的其他辅助电气设备。设置一个气体紧急启动停止按钮,安装在灭火区域外墙上。设置二个声光报警器设置气体喷放指示灯,安装在灭火区域内、外各一个。设置气体喷放指示灯一个,气体喷放指示灯是灭火控制器接到气体管路上的压力开关动作后的返回信号来控制的。其他报警系统的设备如手动报警按钮、消防警铃等,应按照消防规范设置。气体灭火系统:选用的热气溶胶预制灭火系统。经计算灭火设计用量 W=28
33、KG。选用 S 型气溶胶灭火装置 28KG 一台。第二章 设计计算书1 冷水给水系统计算1.1 生活给水水量计算根据设计原始资料、建筑性质和卫生器具设置完善程度,依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论文)专用纸- 15 -设计规范 ,该综合楼用水量标准及用水量见表 5-2、表 5-3。用水量计算如下: 1、一层(商场)面积(m2)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L)取值 单位 使用时数一层 商场573.45 58 6每 m2 营业厅面积每日12最高日用水量 QdQd= mqd=573.4561000=3.44 m3/d由内插法计算的时变化系数为 1.4,则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 Qh= QdKh/T=3.441.412=0
34、.40 m3/h2、二三层(办公室)楼层 功能 面积(m2)有效面积(m2)人数定额(人) 人数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L)取值 单位使用时数(h)二层 办公室 573.45 344.07 6 58 3050 35 每人每班 8三层 办公室 657.27 394.36 6 66 3050 35 每人每班 8二层最高日用水量 QdQd= mqd=58351000=2.03 m3/d由内插法计算的时变化系数为 1.43,则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Qh= QdKh/T=2.031.438=0.36 m3/h三层最高日用水量 QdQd= mqd=66351000=2.30 m3/d由内插法计算的时变化系数为 1
35、.43,则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Qh= QdKh/T=2.301.438=0.41 m3/h3、四十二层(客房)设计(论文)专用纸- 16 -楼层 功能 床位数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L)取值 单位 使用小时 (h)四十二层 客房 324 250400 280每床位每日24最高日用水量 QdQd= mqd=3242801000=90.72 m3/d由内插法计算的时变化系数为 2.4,则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Qh= QdKh/T=90.722.48=9.07 m3/h表 1.1 用水量计算表分区 楼层 功能最高日用水量(m3/d)是变化系数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m3/h)一层 商场 3.44 1.4 0.40
36、二层 办公室 2.03 1.43 0.36低区三层 办公室 2.30 1.43 0.41小计 8.55 1.29高区 四十二层 客房 99.79 2.4 9.98未预见水量 10% 10%总计 108.34 11.27注:该宾馆的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可按最高日用水量的 10%15% 计。则本设计的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之和按最高日用水量的 10%计.4、该综合楼最高日及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的计算最 高 日 用 水 量 :Qd=(3.4+2.03+ 2.30 + 99.79)1.1=108.34 m 3/d最 高 日 最 高 时 用 水 量 为 :Qh= 0.40+0.36+0.41+1
37、.29+9.98=11.27 m3/h设计(论文)专用纸- 17 -1.2 生活水池计算本次设计采用变频调速泵加压供水,因市政给水管网不允许水泵直接从管网抽水,故需在地下室设贮水池。本次设计给水分为两个区,一区为 1-3 层,采用室外管网供水;二区为 4-12 层,采用变频调速泵加压供水,故生活水池贮存高区用水量。 贮水池的容积应根据用水对象的要求,结合市政供水的可靠程度确定。贮水池 ( 箱 ) 的有效容积应按进水量与用水量变化曲线经计算确定,即贮水池生活调节容积可按下式计算:Vy=(Qb-Qg)Tb (Qb-Qg)TbQ gTt式中 Vy贮水池有效容积,m 3;Qb水泵的出水量,m 3/h;
38、Qg水池的进水量,m 3/hTb水泵运行时间,h;Tt水泵运行间隔时间,h;本工程中由于资料不足,较难按照上面理论公式确定贮水池生活贮水容积。此时,可以采用建筑最高日用水量的百分数估算生活贮水量,通常可取日用水量的20% 25%,且停留时间不得大于 48h。为保证生活用水水量、水质,本工程生活贮水池独立设置,由于低区由市政供水,故生活贮水有效池容积取高区用水量的 20%,则 生活贮水箱的有效容积 v = 20% 99.791.1 m3/d = 22 m3取 最 低 水 位 距 水 池 的 底 部 0.7m,取 超 高 为 0.3m, 则 查 矩 形 水 箱 图02S101-7, 本 设 计 采
39、 用 的 水 箱 的 尺 寸 为 4000mm4000mm2500mm, 则有 效 容积为 V=441.5=24m322m 3(符合要求)1.3 冷水给水系统水力计算1.3.1 JL-1 给水立管水力计算设计(论文)专用纸- 18 -JL-1 给水立管水力计算图系统名称:1#给水立管水力计算 建筑名称:综合楼 值:1.5 控制流速:DN15-DN201.0m/s DN25-DN401.2m/s DN50-DN701.5m/s DN80-1.8m/s管道材质:PPR(1.0MPa) 末端压力:0.050(MPa) 计算公式:非自闭冲洗阀公式 当量 流量 管径 流速 坡度 管长 水损 前压 后压前
40、编号后编号(N) (l/s) (DN)(m/s) (MPa/m)(m)值 (MPa) (MPa)(MPa)0 1 0.50 0.10 15 0.54 0.0003 0.70 1.5 0.0002 0.05 0.051 2 1.00 0.20 20 0.61 0.0003 0.70 1.5 0.0002 0.05 0.05设计(论文)专用纸- 19 -2 3 1.50 0.30 20 0.92 0.0006 0.70 1.5 0.0004 0.05 0.053 18 2.00 0.40 25 0.69 0.0002 3.20 1.5 0.0008 0.05 0.054 5 0.50 0.10 1
41、5 0.54 0.0003 0.90 1.5 0.0003 0.05 0.055 6 1.00 0.20 20 0.61 0.0003 0.90 1.5 0.0002 0.05 0.056 7 1.50 0.30 20 0.92 0.0006 0.90 1.5 0.0005 0.05 0.057 15 2.00 0.40 25 0.69 0.0002 0.75 1.5 0.0002 0.05 0.058 9 0.50 0.10 15 0.54 0.0003 0.90 1.5 0.0003 0.05 0.059 10 1.00 0.20 20 0.61 0.0003 0.90 1.5 0.000
42、2 0.05 0.0510 11 1.50 0.30 20 0.92 0.0006 0.90 1.5 0.0005 0.05 0.0511 14 2.00 0.40 25 0.69 0.0002 0.75 1.5 0.0002 0.05 0.0512 13 0.50 0.10 15 0.54 0.0003 0.90 1.5 0.0003 0.05 0.0513 14 1.00 0.20 20 0.61 0.0003 0.53 1.5 0.0001 0.05 0.0514 15 3.00 0.52 25 0.89 0.0004 0.17 1.5 0.0001 0.05 0.0515 16 5.0
43、0 0.67 25 1.15 0.0006 0.48 1.5 0.0003 0.05 0.0516 17 5.50 0.70 32 0.77 0.0002 0.90 1.5 0.0002 0.05 0.0517 18 6.00 0.73 32 0.81 0.0003 0.40 1.5 0.0001 0.05 0.0518 19 8.00 0.85 32 0.93 0.0003 4.30 1.5 0.0014 0.05 0.0519 20 16.00 1.20 40 0.84 0.0002 4.20 1.5 0.0009 0.05 0.0520 21 24.00 1.47 40 1.03 0.0
44、003 0.30 1.5 0.0001 0.05 0.051.3.2 JL-3 给水立管水力计算设计(论文)专用纸- 20 -JL-3 给水立管水力计算图系统名称:3#给水立管水力计算 建筑名称:综合楼 值:1.5 控制流速:DN15-DN201.0m/s DN25-DN401.2m/s DN50-DN701.5m/s DN80-1.8m/s设计(论文)专用纸- 21 -管道材质:PPR(1.0MPa) 末端压力:0.050(MPa) 计算公式:非自闭冲洗阀公式 当量 流量 管径 流速 坡度 管长 水损 前压 后压前编号后编号(N) (l/s) (DN) (m/s) (MPa/m) (m)值
45、(MPa) (MPa) (MPa)0 1 1.00 0.20 20 0.61 0.0003 0.43 2.5 0.0001 0.05 0.05 1 2 1.50 0.30 20 0.92 0.0006 0.64 2.5 0.0004 0.05 0.05 3 2 0.75 0.15 15 0.81 0.0006 1.80 2.5 0.0011 0.05 0.05 2 4 2.25 0.45 25 0.77 0.0003 3.40 2.5 0.0010 0.05 0.05 4 5 4.50 0.90 32 0.99 0.0004 3.00 2.5 0.0011 0.05 0.05 5 6 6.75
46、 1.30 40 0.91 0.0002 3.00 2.5 0.0007 0.05 0.05 6 7 9.00 1.50 40 1.05 0.0003 3.00 2.5 0.0010 0.05 0.05 7 8 11.25 1.68 40 1.18 0.0004 3.00 2.5 0.0012 0.05 0.06 8 9 13.50 1.84 50 0.81 0.0002 3.00 2.5 0.0005 0.06 0.06 9 10 15.75 1.98 50 0.88 0.0002 3.00 2.5 0.0005 0.06 0.06 10 11 18.00 2.12 50 0.94 0.00
47、02 3.00 2.5 0.0006 0.06 0.06 11 12 20.25 2.25 50 1.00 0.0002 3.00 2.5 0.0007 0.06 0.06 1.3.3 JL-4、JL-5、JL-6 给水立管水力计算设计(论文)专用纸- 22 -JL-4、JL-5、JL-6 给水立管水力计算图系统名称:46#给水立管水力计算 建筑名称:综合楼 值:1.5 控制流速:DN15-DN201.0m/s DN25-DN401.2m/s DN50-DN701.5m/s DN80-1.8m/s管道材质:PPR(1.0MPa) 末端压力:0.050(MPa) 计算公式:非自闭冲洗阀公式 当量
48、 流量 管径 流速 坡度 管长 水损 前压 后压前编号后编号(N) (l/s) (DN) (m/s) (MPa/m) (m)值 (MPa) (MPa) (MPa)0 1 0.75 0.15 15 0.81 0.0006 2.50 2.5 0.0016 0.05 0.05 1 3 1.25 0.25 20 0.76 0.0004 0.30 2.5 0.0001 0.05 0.05 2 3 1.00 0.20 20 0.61 0.0003 0.20 2.5 0.0001 0.05 0.05 3 8 2.25 0.45 25 0.77 0.0003 0.35 2.5 0.0001 0.05 0.05
49、 4 5 0.75 0.15 15 0.81 0.0006 2.50 2.5 0.0016 0.05 0.05 5 7 1.25 0.25 20 0.76 0.0004 0.30 2.5 0.0001 0.05 0.05 6 7 1.00 0.20 20 0.61 0.0003 0.20 2.5 0.0001 0.05 0.05 7 8 2.25 0.45 25 0.77 0.0003 0.35 2.5 0.0001 0.05 0.05 8 9 4.50 0.90 32 0.99 0.0004 3.50 2.5 0.0013 0.05 0.05 9 10 9.00 1.50 40 1.05 0.0003 3.00 2.5 0.0010 0.05 0.05 10 11 13.50 1.84 50 0.81 0.0002 3.00 2.5 0.0005 0.05 0.05 11 12 18.00 2.12 50 0.94 0.0002 3.00 2.5 0.0006 0.05 0.05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