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2 页20152016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语文单元测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综合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人在理智未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 驱遣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 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
2、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 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 袭。把不 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 ,就是自然律。 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 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 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末流者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决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3、格律不能束缚 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 艺术 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 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从整齐入手,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会使作者在整 齐之中求 变化以避免单调。从 变化入手,则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 结果却仍还于单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
4、心于球规而自合于球规。在不识球 规者看,球手好像 纵横如意,略无牵就规范的痕迹;在识球规者看,他却处处循规蹈矩。姜白石说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工在格律而妙则在神髓风骨。孔夫子自道修养经验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道德家的极境,也是艺术家的极境。“从心所欲,不逾矩” ,艺术的创造活动尽于这七个字了。“从心所欲”者往往“ 逾矩”, “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 从心所欲” 。凡是艺术家都要能打破这个矛盾。孔夫子到快要死的时候第 2 页 共 12 页才做到这种境界,可见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大非易事。(摘编自朱光潜谈美书简)1下列关于“格律”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5、 分)A格律是诗歌中的不变化者,体现的是整齐、规范和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但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格律就会变成死板的形式。B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但这并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而是人不能活用它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C格律不能束缚天才,天才之作往往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风骨。格律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即使他遵循了格律,诗歌也仍然腐滥。D古今大艺术家的创造活动都从格律入手,但后来都达到了脱化格律的境界;是创造的本能和特别情境的需要使他们在整齐之中求变化,避免了单调。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它先于理智而产
6、生,但在理智发达之后,情感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B艺术是情感的流露,它也有群性和个性之别,讲究寓整齐于变化,但由整齐到变化易,由变化到整齐难。C诗歌从四言、五言到七言,从古、律、绝到词,体现的是形式的变化,但它们都讲究格律,体现的又是诗歌的共同特点。D“从心所欲”和“不逾矩” 是一对矛盾,艺术家要打破这个矛盾,做到循格律而能脱化格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 分)A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它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由遗传得来,不易变化;个性则成于环境,会随着环境而变化。B作者认为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旨在说明将格律用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时,就可
7、以超越格律的束缚而达到自由的创作境界。C作者认为一味变化也还是单调,所以他不主张从变化入手,认为变化之上不能再有变化,本来是求新奇而结果却仍还于单调。D“从心所欲,不逾矩”是道德家和艺术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这也说明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第 3 页 共 12 页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李膺字元礼,性简亢,无所交接。初举孝廉,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转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 虏甚惮慑。 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
8、,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 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 ”其见慕如此。永寿二年鲜卑寇云中,桓帝 闻膺能,乃复征 为度辽将军 。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自是之后,声震远域。迁河南尹,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臧罪狼藉,郡舍溷轩 有奇巧,乃载之以归。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 赂宦竖,膺反坐。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 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 狱。受辞毕,即杀之。让诉冤于帝,诏膺入殿,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膺对曰:“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今臣到
9、官已积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帝无复言,顾谓让曰:“此汝弟之罪,司隶何愆 ?”乃遣出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 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 畏李校尉。”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后张俭事起,收捕 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 ”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 节也,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拷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 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漏夺名籍,苟安而已!”遂自表免归。注溷 轩:厕所。 (节选自后汉书党锢列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
10、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 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B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 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C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 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D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 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5以下各组句子,全都表明李膺“威明”的一组是( )(3 分)性简亢,无所交接 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 皆望风惧服 率将吏卒破柱取朔 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士有被其
11、容接者,名为登龙门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第 4 页 共 12 页A李膺作战勇敢。他任度辽将军时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打败了敌人,所以鲜卑军队很畏惧他,把以前掳掠的百姓,全部送还到边塞。B李膺嫉恶如仇。他任河南尹时,得知羊元群贪婪成性,罢官时竟连郡衙厕所中的奇巧之物都带走了,李膺就上表想要治他的罪。C李膺执法不避权贵。他任司隶校尉时,野王令张朔畏罪回京,藏在哥哥张让家的夹壁墙中,李膺抓捕录其供词后杀掉了他。D李膺的贤能受人敬仰。景毅的儿子景顾是李膺的门徒,李膺获罪时景顾尚未记录在名册中,未受牵连,但景毅慨然上表请求免职归家。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
12、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答: 。(2)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死生有命,去将安之?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题元十八 溪居 白居易溪 岚漠漠树重重,水 槛山窗次第逢。晚叶尚开红踯躅 ,秋芳初 结 白芙蓉。声来枕上千年 鹤,影落杯中五老峰。更愧殷勤留客意,鱼鲜饭细酒香浓。【注】 元十八,白居易被贬江州时结识的朋友, 隐居在庐 山五老峰下。踯躅,杜鹃花的别称。8诗的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 分)答: 。9请结合全诗赏析“影落杯中五老峰”一句的妙处。(6 分)答:
13、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庄子逍遥游指出,“ , ”,就像倒在堂前洼地里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2)悟已往之不谏, 。 ,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王勃滕王阁序)第 5 页 共 12 页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題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題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计分。3、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洗 澡王安忆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
14、颗树,太阳就 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 说:“静安寺。”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他说:“十块钱。”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 ”他要再争, 这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他泄了气似的,浑身没劲。小伙子跃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 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然后,他们就上路了。路上,小伙子问他:“ 你家住在静安寺? ”他说:“是。 ”小伙子又问:
15、“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他含含糊糊地说:“嗯。”小伙子接着问:“你是在哪里上班?”“机关。”“那你 们单位里有浴缸吗?” 小伙子再问,他说:“有是有,不 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洗,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路两 边的树 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他 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 如果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小伙子又 问 道:“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他先说“在家”,可一想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 单位 ”。这时又想起
16、自己刚说过单 位浴缸没人用,就又 补了句:“ 看情况而定。”那人接着 问:“你家的浴缸大还是小?”他不得已地说:“很小。”“怎样小?”“ 像我这样的人坐在里面要蜷着腿。 ”“那你就要把水放满,泡在里边;或者就站在里面,用脸盆盛水往身上泼,反倒比较省水。”“是的。 ”他答应道,心里却 动了一下,望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其实让他洗个澡也没什么,可是想到女人 说过“厨房可以合用,洗澡间却不能合用”的第 6 页 共 12 页一些道理,就没再想下去。这时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他渴得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可是
17、路边却没有冷饮店。“我兄弟厂里,天天有澡洗。” 小伙子告诉他。他想问问小伙子有没有工作,有的话是在哪里。可他懒得说话,正午的太阳将他烤干了。望了望眼前明晃晃的一条马路,他不知到了哪里。他想,买两瓶汽水是刻不容缓了。那人也像是渴了,不再多话,只是埋头蹬车。车链条吱吱地响,他们默默地骑了一段。他终于看见了一个冷饮 店,冰箱轰隆隆地开着。他看到冷饮店,便认出了路,知道不远了,就想:忍一忍吧,很快到家了。为了鼓舞那人,他说:“快到了,再过一条马路,就有条弄堂,穿过去就是。 ”小伙子振作了一下,然后说:“这样的天气,你一般洗热水澡,还是冷水澡? ”他支支吾吾的,小伙子又 说 :“冷水洗澡的时候舒服, 热
18、水澡洗过以后舒服。不过,我一般洗冷水澡就行了。”他心里一跳,心想这人是真要在他家洗澡了,洗就洗吧,然而女人关于浴缸文明的教导又响起在耳边,就没搭话。到家了,小伙子帮他把书搬上二楼。他付了 钱,又从冰箱里倒了自制的橘子水给小伙子喝。小伙子很好奇地打量他的房间, 这是两间一套的新公房,然后说:“你洗澡好了,我喝了汽水就走。” 这一回,他差一点要说“你洗个澡吧” ,可最 终还 是把话咽了回去。那人坐了一会儿,喝完了橘子水,又问了些关于他家和单位的问题,就起身告辞了,出门后说:“ 你可以洗澡了。”(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 分)A骑黄鱼车的小伙子虽然
19、早已发现了生意,但他骑车迎上前时,却又后退了半步,表明他较有礼貌,也有些害羞。B文中使用的“黄鱼车”“ 弄堂”等字眼所体现出来的地域色彩,有助于读者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C如果“女人”没说过浴缸文明的那些道理,小说的主人公“他”就不会为是否让那小伙子洗澡的问题如此犹豫。D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呈现主人公曲折微妙、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这是本文最突出的手法。E本文以写实的笔法,在貌似琐碎的叙述中,塑造了两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传达出了作者褒贬分明的思想情感。第 7 页 共 12 页(2)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3)小说多次写到“太阳”、“
20、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6 分)(4)“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 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 分)灵魂镜视者徐则臣托尔斯泰长得丑,为此半生自卑和苦 恼。我打开老托画传,翻看一张张照片,朋友看见他的大胡子、崎岖的五官和深邃的目光,说,帅呆了,好一张山河岁月、世道人心的脸!朋友把我的话说了。在这张脸上你确能看到山河壮 阔、 岁月浩淼,看到世道繁复、人心忠直。不知道当年须髯飘飞的托尔斯泰揽镜自照时,看到的是什么。年少时,
21、他每一次站在镜子前,都要为一缕总也不服帖的头发、为自己难看的高额头和凸下巴懊 恼和焦虑。我断定他是个爱照镜子的男人。丑人皆如此,照镜子为寻求安慰,希望自己一觉醒来成为汤姆克鲁斯,这和自恋既背道而驰又殊途同归;年既长,继续照,他在镜子里由五官看到了内心,由自我看到了身处的整个世界。正如我们现在在镜 子里看到的他。一个作家,一生最大的任 务也许正是照镜子。先 审视自我,从肉身到灵魂,然后推已及人,再由人心抵于更广大的世道。 早期的作品童年少年青年和日记里,他已把自己定位为忠诚的镜视者。在一个虚荣和作弊也可以博得理解和合法性的年龄里,托 尔斯泰已经 早早地把自己置于两面镜子之前。一面镜子实实在在,轻
22、触微温,他拍打自己只能在幻想中才可以变英俊的脸,镜子残酷不说谎,一如既往,托尔斯泰的虚荣无处藏身;如果这还不够惨,在那看不见的幽暗处,另一面镜子接着竖起来,抽象,是看不见的刀,这是他自愿的,他立志自虐般地盘剥自己的内心和欲望,他决意把最隐秘的煎熬和 盘托出, 务求真实,像对待敌人一样彻底,让欲望、缺陷和丑陋来个底朝天。灵魂的审查官不会 躲在日记里工作,他要行 诸 文学作品,把真实的灵魂公布出来。我们的文学理论中有古训:修辞立其诚。经得住这五字真言推敲的写作者大概 凤毛麟角。第 8 页 共 12 页且不说众多只愿在自己外围打转的人,写了一 辈子无关痛痒的 应景文章, 说了数万吨场面话;即便那些咬
23、牙切齿要用自我连通世界的作家,在自己跟前摆一面镜子时,是否 还有勇气说:我究竟是谁?我们中的勇敢者,也许做得到不虚美,是否也做得到不 隐恶?而写作的基本之义就是省察自我、勘探人心,直面和正视灵魂之丑陋和欲望之渊源。知己方能知彼,洞悉人心然后兼济世道。无疑勘探灵魂乃是作家最大的职责与道德,如果匡时救世,把笔落到更辽阔 的世界上,那也不算越位,不 过是将兴趣扩展到一个民族的灵魂上而已。老托尔斯泰永为典范,他为俄罗斯的灵魂搬来镜 子。一个国家的问题不会比一个人的更小,他不得不用笔鼓呼,公开与沙皇叫板,但这依然还不能分解他对俄罗斯的忧患。老人家不仅要在信仰和理念上完满“托尔斯泰主义”, 还须俯身躬行,
24、行动起来才能真正心安。办学,从基本的文化启蒙开始,壮大俄罗斯的心智;克己苦修,仗义疏财,解放农奴。 还地于民;伯爵先生要在世俗和精神两个层面上塑造出健康的俄罗斯人。一再重读之后,我的想法是:我越来越喜欢这个倔强的老 头,在文学上他是大 师,在世俗中他是圣人。在俄罗斯瞻仰过 托尔斯泰故园的师友送我一件礼物,褐色木质相架,图片里的老托尔斯泰目光如炬,须发峥嵘 ,其白如雪;面相山河 岁月、世道人心。师友说:他是单为我“请”来的。相架在我书桌上,此刻,能听见我敲打出的每一个字。如果须发之间的耳朵够好,他一定能分辨出那些声音足够真诚。这个喜欢照镜子的老头,已然成了一面镜子。(取材于 2011 年 5 月
25、 23 日人民日报)(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A丑人照镜和自恋,都是自慰,但前者自知其丑而寄希望于变化,后者陶醉于自我欣赏,所以两者既背道而驰又殊途同归。托尔斯泰虽属于前者,但年长后发生变化。B托尔斯泰是一个自虐者,因为他即使在一个虚荣和作弊也可以博得理解和合法性的年龄里,也把自己置于“镜子”之前。 C文学的基本之义是省察自我、勘探人心,直面和正视灵魂之丑陋和欲望之渊源,可见作家是敢于不虚美不隐恶的人。D托尔斯泰虽然用笔鼓呼,公开与沙皇叫板,但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位相对于政府的反对派,因为他奉行“托尔斯泰主义”。E本文通过对托尔斯泰这位“灵魂镜视者” 的评述,揭
26、示了文学的基本意义,着力表达了自己在创作中奉行真诚的欣慰。(2)“经得住这五字真言推敲的写作者大概凤毛麟角”,这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6 分)答: 。(3)按照一般的说法,“托尔斯泰主义”被概括为三个方面:博爱、勿抗恶、道德自我第 9 页 共 12 页完善。本文主要表现的是其中的哪个方面?有哪些表现?概括作答。(6 分)答: 。(4)作者说托尔斯泰是“在世俗中他是圣人”,为什么?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 分)答: 。第 II 卷 表达题5、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优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
27、总是一 不敢越雷也一步。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煥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A.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B.墨守成规 故步自封 抱残守缺C.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 墨守成规D.墨守成规 抱残守缺 故步自封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A广播、电视、报纸、媒体、电信等未按照要求播发、刊登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 5 万元以下的罚款。B评审委员会认为,本草纲目 代表了当时东亚最先进的科学思想,被认为是该地区
28、科学史领域最重要的参考书目,并强烈推荐将这部文献列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C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中国不会屈从于美国的压力。在如何对待中国的问题上,西方应该面对现实:美国越要求中国让人民币升值,中国越是不会这样做。第 10 页 共 12 页D王濛在加拿大太平洋体育馆以 1 分 29 秒 213 的成绩夺得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 1000米冠军,李琰带领的中国短道速滑队史无前例地包揽了女子项目的全部 4 枚金牌。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菜根谭是一部关怀人精神心灵的好书。 。 。 , , 。 ,他设计的就是这样的意境,山谷、白云、清风、月色,都带有一种脱离
29、尘嚣的禅境。它给生命设计了一种美好境界它告诉你在一个物欲纷扰的世界如何以自己的心志去生活作者特别追求“物我两忘” 的境界菜根谭的意境,不像唐诗意境那种天然也可以说是对功名利禄现实社会的一种解脱而是一种追求和设计A B C D1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5分)伦敦奥运会吴景彪丢掉了中国队计划内的举重金牌,这也让这位小伙子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比赛结束的那一刻,他的情绪立即崩溃了。面对央视摄像机,吴景彪不能自已,突然鞠躬道歉,泣不成声:“我有愧于祖国,有愧于中国举重队,有愧于所有关心我的人。对不起
30、大家!”在“金牌至上”的重压之下,吴景彪哭了。吴景彪的哭声表明, (1) 。“金牌至上”的背后其实还是践行着“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社会逻辑。所以,要化解运动员身上的重压, (2) :学着给所有失利者一个肩膀,学着给所有失利者一个鼓励,乃至一个公正的评价及待遇,学着向所有比赛参与者表达一种感激。如何对待金牌得主,如何对待那些失利者,其实这不仅仅是赛场上的事, (3) 。17请写出下面这幅漫画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 70 个字)(6 分)答: 第 11 页 共 12 页六、写作(60 分)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他又向小鱼发起了第二次更为猛烈的进攻,它又失 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了。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