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932135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五单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单元教学计划一、 教材分析:第五单元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 。简短的“导语”点明专题之后,编排孔子拜师这篇精读课文,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并在课文之后提出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开展“综合性学习”“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要求。怎么开展?教材提出了活动要求、活动内容和开展活动的途径等建议:“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 ”然后学习精读课文盘古开天地 ,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接下来学习精读课文赵州桥 ,从建筑的层面,了解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课后安排“综合性学习

2、提示” ,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做好展示的准备。再用一段简短的过渡语,由古代建筑引到古代绘画,引导学生略读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最后,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交流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习作”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 “日积月累”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展示台”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综合性学习”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习中,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专题,开展听说读写各项活动,既培养了语文能力,又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二、单元教学目标1、正

3、确认读 59 个生字、会写 44 个生字,掌握风尘仆仆、止境、奔流不息、滋润、双龙戏珠等新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摘抄优美词句,丰富语言积累。5、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去观察,去写作文。6、学会运用宽带网进行资料的搜集。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2、在精读讨论中,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懂的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评价。3、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4、发挥丰富的想象,复述故事。5、了解赵州桥的建构特点,体会作

4、者的表达方法。四、课时安排:17、孔子拜师 3 课时18、盘古开天地 3 课时19、赵州桥 2 课时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 课时语文园地 1 课时口语交际 1 课时习作 3 课时厦铺镇 厦铺小学 学校教(学)案年级 科目 语文 第 五 单元(章) 第 1 节(课) 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教学内容: 17、孔子拜师 课型: 设计人: 审查: 学习目标:1、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知识储

5、备引入导语教学补记设计意图学习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学习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学无止境,为人要谦逊大度、真诚无私。学习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黑板(板书:孔子)谁来谈谈你对孔子的了解?(学生交流)谁还想补充。你还知道哪些孔子的名言?(子曰)同学们很善于积累,如果能将名言落实到你的学习和生活中那就更了不起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后资料袋中对孔子的介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 (板书:拜师)齐读课题。课题为什么用“拜”师呢?说文解字说, “拜,首至地也。 ”请带上动作读课题。孔子拜谁为师?关于老子,同学们了解什么?二、初读课文

6、,读准读通、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展示朗读,抽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当小评委,听他们哪里读得好,哪里还不够好,记下来。、朗读评价 交流学生读书情况,对于学生读书过程中读错的生字新词顺便写于黑板,引导学生多读几遍,扫清障碍。三、读中感悟,学习品行、抓住中心句,感悟主旨。读“佩服”这个词,请同学们自己从课文中找出“佩服”所在句子读一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他们的什么品行值得世人敬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画下来。读一读你画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学生交流: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他总

7、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抓住重点词:远近闻名、渊博,引导学生感悟出孔子谦虚好学,板书:谦虚好学。了解“曲阜”师简单介绍曲阜及“三孔”老子名聃,是道家的创始人。他所著的道德经对后人影响很大。老子学问渊博。他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影响深远,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广泛重点读准本课的生字兼、毫、差、授、佩交流哪一部分就研读哪一部分 孔子为了拜师吃了很多苦。孔子是怎样拜师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出孔子拜师艰辛的词。生交流,师板书,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些词语都写出孔子在拜师路上遇到很多困难。听(多媒体播放风雨雷电声) (师生进行一次情境对话)师

8、:假如你们现在都是孔子,会怎么做?又是风来又是雨,孔子你停一停,好吗?天黑了,孔子你歇一歇,行吗?困了,孔子你好好睡一觉吧?饿了,孔子你停下来吃饭吧?白天赶路晚上赶路,你日夜兼程在露天吃饭在露天睡觉,你风餐露宿我们把词语送到句子中去读。抽生朗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生评。引导学生抓住“相距几千里” 、 “风餐露宿” “日夜兼程” 、 “风尘仆仆”感受到孔子日夜赶路,很急、很辛苦。 “终于”读得要重,说明孔子很高兴。生体会读,师范读生想像画面,生再读背下来。课文有一段生动的对话,同学们找出来细细地朗读,边读边体会老子和孔子的心情,通过对比

9、朗读,细细品味:“拜访”与“拜见” “迎候”和“等候”从而体会他们身上的那种谦逊有礼的品行。然后分角色表演读。学生自由练习,然后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直接读人物语言。指导读出标点符号所包含的意思。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这里的破折号“”表示疑问。在孔子和老子的对话中,你最欣赏哪一句话?学生交流出: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联系生活让学生明白,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从而得出“学无止境”。四、联系实际 ,升华情感孔子见到老子以后,老子怎么教?孔子怎么学?引导生理解孔子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从中感悟到老子一丝不苟地教孔子,一点也不会觉得孔子很烦。师小结:对两位圣人的赞美,可以用一副对联(板

10、书) “上联孔子谦虚好学,下联老子诲人不倦,横批学无止境。同学们,孔子的虚心好学、老子的诲人不倦被世人称颂,正是他们做到了学无止境,才学识渊博,得到后人的敬仰。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出对两位圣人的敬佩。五、课堂总结,推荐作业同学们,纪录孔子言行的论语,对世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也因此被中国人称为“至圣先师” “万世师表” 。台湾和美国还将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如今,孔子的故乡曲阜的“三孔”以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让我们大家永远记住这千年的孔子。活到老,学到老。推荐作业:继续搜集有关孔子和老子的文化精髓,下节课交流。板书设计:孔子 拜师 老子日夜兼程、风餐露宿、风尘仆仆老师板书谦虚好学 诲人不倦彬

11、彬有礼 谦逊大度学无止境厦铺镇 厦铺小学 学校教(学)案年级 科目 第 单元(章) 第 节(课) 共 课时 第 课时教学内容: 17、孔子拜师 课型: 设计人: 审查: 学习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知识储备引入导语教学补记设计意图学习重点: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学习难点: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学无止境,为人要谦逊大度、真诚无私。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鼓励学生利用教材中的资料袋或引用名言谈孔子和老子

12、学习过程:一、听写生字词并认读同桌交流记忆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 “尘”上面的写法。二、整体回顾,再读再悟提问:上节课,我们研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把感受读出来。先让学生自由练读。感受深刻的语句。再由老师引读。然后分小组演,推荐优秀小组在班上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三、开展读书汇报会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了儒家、道家学说。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四、板书设计:孔子 拜师 老子谦虚好学 诲人不倦彬彬有礼 谦逊大度学无止境厦铺镇 厦铺小学 学校教(学)案年

13、级 科目 第 单元(章) 第 节(课) 共 课时 第 课时教学内容: 18、盘古开天地 课型: 设计人: 审查: 学习目标:1、知识: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技能: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神话故事。3、情感: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知识储备引入导语教学补记设计意图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习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那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引起阅读期待1、播放孙悟空,哪吒,葫芦娃的动画片断,导入新课。2、板书课题,读题。二、初读

14、课文,整体感知,质疑问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主要内容。2.提名认读生词,相机正音。3.引导学生了解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4.指导学生找出文中的中心句。5.初步理解中心句中的重点词“创造”的意思,指导书写“创造” 。(二)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围绕“创造”质疑。2.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三、顺学而导,解决问题,读懂课文。(一)解决“盘古为什么要创造宇宙?”的问题。1.提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思考提出的问题。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理解“混沌”的意思。(二)解决“盘古怎样创造宇宙?”的问题。1.引导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默读课文,思考相关的

15、问题。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按学生找到的顺序,依次教学相关的段落。2.读中品词析句,感受盘古的精神与表达的精妙。(1)学生汇报交流,相机出示下列句子,引导学生重点研读:理解“抡”的意思。比较“拿” “提” “拎”与“抡”的不同,感悟盘古的力大、神勇,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3、指导朗读,感受盘古劈开天地的力量和勇气。调动学生生活积累,理解“轻”与“清”意思的不同。引导学生读书并有所发现。交流学生的发现,感悟理解词语的方法及语言表达的精妙。.通过“清”理解“浊”的意思,感悟利用反义词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在朗读中,感悟通过几组反义词,把天地形成的过程写得清楚、明白。c.结合句子,进一步理解“混沌”的意

16、思,体会联系上下文也是深入理解词语的好方法(2)引导学生用成语概括段意。 (板书:开天辟地)(3)引导学生在读懂第三段的基础上,也用成语概括段意。通过读书当即予以解决;对那些有思考价值,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问题,进行梳理,板书于黑板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去解决;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等方法解答。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词语,教师可引导学生查字典,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选择正确的解释。板书:顶天立地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飘动的云”“奔流不息的江河”等词语展开想象,感受美丽。4.指导朗读,展开想象,感受神奇和美丽。(1)学生自读,找到自然段的中心句,体会中心句的作

17、用。(2)边读边画出盘古身上发生的变化,感受变化的神奇。(3)指导朗读,把文字变成脑海中的画面,感受宇宙的美丽。(4)拓展想象,丰富美丽。师:盘古的身上是不是只有这些变化?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启发想象,练习说话。 (出示句式)盘古的( ) ,变成了( )的( ) 。(5)有感情朗读课文,感悟盘古创造的宇宙的美丽。四、回归整体,升化认识。(一)围绕板书,说说盘古是怎样创造的,明晰“创造”的含义。(二)朗读、品味中心句。(三)教师小结。1.归纳本节课的学习方法。2.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把这个神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在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想象要合理、丰富。厦铺镇 厦铺小学 学校教

18、(学)案年级 科目 第 单元(章) 第 节(课) 共 课时 第 课时教学内容: 18、盘古开天地 课型: 设计人: 审查: 学习目标:1、知识: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技能: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神话故事。3、情感: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知识储备引入导语教学补记设计意图学习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学习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学习过程:一、复习巩固。1、复习生字、生词。2、有感情朗读全文,谈感受。二、复述故事。1.提示复述的线索,鼓励学生复述时加入自己的想象。2.学生自由练习。3

19、.提名说,集体评议。三、书写生字。1.指导学生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指导易写错的字,如“降” 。指导写左右结构的字,如“液” “滋”等。2.练习书写。3.成果展示,师生评议。4.积累词语,丰富语言积累文中喜欢的词句,并抄写下来。引导学生关注第四自然段中描写事物特点的词语,如“隆隆的雷声”“飘动的云” ,这些词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宇宙的美丽。四、布置作业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准备参加“故事大王”的评选活动。 板书设计:18 盘古开天地开天辟地创造 顶天立地身化万物厦铺镇 厦铺小学 学校教(学)案年级 科目 第 单元(章) 第 节(课) 共 课时 第 课时教学内容

20、: 19、 赵州桥 课型: 设计人: 审查: 学习目标:1.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14 个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知识储备引入导语教学补记设计意图学习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

21、走近赵州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二、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三、活动引路,读文识字开展读书“闯关”活动。a “闯关”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共设三关:字音关(读准字音) 、句子关(读通句子) 、感情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同座两人互为“闯关员”与“守关员” 。b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准备。 (遇到生字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c同桌分别“闯关” 。一次没有闯过关者可以练习后再“闯关” 。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a “我会认” 。卡片抽读生字词:“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

22、宝贵、遗产”等词语。b “我会读” 。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了解读书情况,相机纠正字音。c “我想读” 。谁想读谁就站起来读。四、巩固认字,指导写字“说”字。请同学当“小老师” ,帮助大家明确写每个字的注意点。“写”字。 “小老师”在田字格内示范写生字。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字。“查”字。同座互相查写的字。五、作业抄写词语。朗读课文。侧重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气读课文厦铺镇 厦铺小学 学校教(学)案年级 科目 第 单元(章) 第 节(课) 共 课时 第 课时教学内容: 19、 赵州桥 课型: 设计人: 审查: 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2.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

23、民族自豪感。3.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知识储备引入导语教学补记设计意图学习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学习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学习过程:一、复习字词 听写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批改、订正。二、品读课文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 )的桥。交流汇报,感悟课文。a历史悠久的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的相关语句。b雄伟坚固的桥。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中的语句来加以说明。c非常美观的桥。引导学生用多种琖来感悟文字,可以读一读,演一演,上下联系,整合课文。选择赵州桥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特点,用“不但而且”连起来说一说。怀着观

24、赏、赞美的心情来读这两个自然段。三、 突破难点,赞美赵州桥。1.学生自主深入的学习课文的二三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什么?2.教师巡同参与,顺学而导。3.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1) “赵州桥非常雄伟。 ”总起句中的“雄伟”的本意和本课意思?读文中的几个数字,联系生活实际体会。(2)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这种设计”是哪种设计?有什么优点?这些优点能克服什么缺点? (3)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这句在这起什么作用?课文怎样把这句话写具体、生动的?(4)理解句式“有的有的有的”4.交流: 课文学到这里,你对赵州桥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心中会激起怎样的感情?(赞美、自豪)5

25、.有感情的朗读二三四自然段。 (学生练读、试读,带着赞美、自豪之情。 )6.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四、 总结运用,介绍赵州桥。1.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打算怎样给来赵州桥的游客介绍?(1)学生读书、思考。 (2)小组讨论、探讨表达方法。(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指导学生从内容、语言表达、感情方面而考虑。2.现场表演五 拓宽延伸,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桥的资料和图片,举办小小展览会。试读、指读、对读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环境,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并领悟语言描写特色,领会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又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由桥想到造桥人的智慧和才

26、干。这一环节的设计能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锻炼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厦铺镇 厦铺小学 学校教(学)案年级 科目 第 单元(章) 第 节(课) 共 课时 第 课时教学内容: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课型: 设计人: 审查: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3、培养自读能力。知识储备引入导语教学补记设计意图学习重点: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学习难点:由于清明上河图是一幅画,三年级学生对画的鉴赏能力有限;课文是略读课文,只能粗知大

27、意。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成为本课教学的难点。学习过程:一、揭题质疑,进入新课。1、激趣导入:走进第五单元,我们打开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认识了古代的大思想家,欣赏了美丽的古代神话,走进了雄伟独特的赵州桥,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幅古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板书课题)2、揭题质疑:引导学生解读“名扬中外”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3、明晰课型:课题序号的右上方有个星号,表示这是略读课文。我们今天就根据阅读提示来学习这篇课文。二、明确学法,初步感知。1、学生默读,思考:读了导读提示你知道了什么?2、自由阅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3、师指名逐段

28、读课文,正音。4、初步感知:你知道了些什么?(学生汇报)三、赏画读文,交流汇报。1、引导看图。师:这节课我们就用导读提示中“看图读文,图文对照”的方法来学习,默读 2、3、4 自然段思考画面上都有些什么?看看课文里是怎么写的。 2、学生汇报。a、第二自然段。 (人物丰富)抓住 “五百多人、三百六十行”等词句,大声把这五百多个人物向大家做个介绍,感受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b、第三自然段。 (街市热闹)街市上有什么?什么最值得你来赞一赞?感受画家画技之高超。c、第四自然段。 (情景传神)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看,桥头到了(出示图片)d、自己读课文,图文对照,看看课文里描写的场景,

29、你能在图中找到吗?给大家讲解这个生动的画面。教师朗读这段文字,请学生闭目想象仿佛听到了什么,进而体会“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3、教师小结: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前的古都风貌,看(1)阅读方法:看图读文(2)课文描写了到了当时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真是画中瑰宝,不愧为:(读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过渡:同学们通过自己读课文,读懂了这么多关于这幅画的内容,真不简单。为了把刚才读懂的内容长久保存,请同学们再快速默读课文,和同桌商量着一起完成这张资料卡。四、整理资料,总结课堂1、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填写资料卡。画名 年代 作者 大小 画面内容 历史价值 我佩服的地方 2、交流资料卡。3、师小

30、结:有了这张资料卡,我们就能用最简洁的话来向人们介绍这幅画了。如果你是一个小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们介绍这幅画呢?(引导学生简单复述课文。 )五、全景赏画、升华情感。 1、播放清明上河图全景图。2、请同学们一边看一边找,看看是否能从画中找到你刚才读到的内容。3、总结:同学们,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的国宝,今天我们只是借助多媒体远远看了这幅画,不过,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真正的画现在放在故宫博物院。希望大家去北京旅游的时候千万别忘记去亲眼看看这幅稀世之作,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六、作业清明上河图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珍宝,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请把清明上河图介绍给你的父母。【板书设计】20.一幅名扬中外

31、的画人 物丰富清明上河图 街 市热闹情 景传神厦铺镇 厦铺小学 学校教(学)案年级 科目 第 单元(章) 第 节(课) 共 课时 第 课时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五 课型: 设计人: 审查: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行口语交际。2、过程与方法: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流利语言。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读、写、背中训练语言能力。知识储备引入导语教学补记设计意图学习重点:进行口语交际。学习难点:进行口语交际。学习过程:口语交际和展示台一、激情导入。、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生自由简单汇报。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

32、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二、自学综合性学习。、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汇报交流。、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 24 人,确定负责人。、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厦铺镇 厦铺小学 学校教(学)案年级 科目 第 单元(章) 第 节(课) 共 课时 第 课时教学内

33、容: 语文园地五 课型: 设计人: 审查: 学习目标:1、完成习作教学。2、让学生学会写作。3、在写作中训练语言能力。知识储备引入导语教学补记设计意图学习重点:完成习作。学习难点:让学生学会写作。学习过程:习作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指名自由交流。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

34、读明白。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我的发现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4、再读词语。厦铺镇 厦铺小学 学校教(学)案年级 科目 第 单元(章) 第 节(课) 共 课时 第 课时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五 课型: 设计人: 审查: 学习目标:1、学习多音字;积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2、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3、在

35、背诵中积累。 知识储备引入导语教学补记设计意图学习重点:在发现、研究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学习难点:背诵古诗。学习过程:日积月累一、读读背背1、观察书上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或学生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 ”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

36、“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 ”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37、。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 ”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牛一听,乐了,撒开

38、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4、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是-一对应的。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也是如此一一对应。中国的生肖邮票:1980 年,我国发行了申猴邮票,这是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第一枚。1981 年发行的酉鸡邮票,1982 年发行的戌狗邮票,1983 年发行的亥猪邮票,1984 年发行的子鼠邮票。我国从 1992 年开始发行第二轮生肖邮票。二、读读认认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3、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