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复习提纲绪论关键概念1、 民间文学答:概括地说,民间文学就是广大民众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文学作品。对于该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民间文学是一种文学作品,是一种有特色的文艺现象。其次,民间文学是民众的创作。第三, 民间文学是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艺术形式。2 民间答:什么是“民间” ,也就是什么是民俗学之“民”的问题,是近年来被中外民俗学者普遍关注,并引起广泛讨论的问题。在西方民俗学史上,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对象的“民”的概念在外延上经历了一个由窄到广的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一下一段演变轨迹:民是以承载着“大众古俗”的乡民为主的民众乡
2、民和野蛮人乡下人和流入城里的乡下人和他们的后代任何人组成的任何群体,只要这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点并有自己的传统。在我国,民“民”的内涵也经历了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大体上可总结为是这样一个过程:与贵族、圣贤相对的“平民”或“民众” ,重点指下层平民“人民”或“劳动人民” ,是与“反动统治者” 、 “剥削阶级”相对的一个群体,是以农民、工人等直接生产者为主的并富于革命性的阶级群体打破很长时期以来关于“民”的阶级论,重要的民俗,在一个民族里具有广泛的共同性,它不仅仅限于哪一个阶级。2、 田野调查法答:这是民俗学领域最重要也最有特色的方法。就是指民俗学工作者包括民间文学工作者深入民间,特别是深入到农村、山
3、区、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参与式体验、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它是社会调查的一种。3、 采风答:就是用一天到几天的时间到民间去采集民间文学作品,称为“采风” 。4、 历史追溯法答:就是在研究现代的民间文学现象时,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追溯它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以获得对这种现象的更全面的认识。5、 共时比较法答:就是在研究某个地方的一种民间文学现象时,将它与别的地方的同类型的作品进行比较 以更好地分析该作品的主讁特征、传承规律、演变情况等。思考题1、 怎样理解民间文学的双重属性?(一) 民间文学的文艺属性民间文奦首先是一种文艺现象,它是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是区别于作
4、家文学的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其文艺属性的主要内容就是文学性。民间文学具有文学的美学特点,同时又具有表演性。(二) 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民间文学的民俗文化属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民俗文刖现象。对此,主要从两方面来解释:第一从民间文学的实际产生和存活状态来看,民间文学比作家文学同生活有着更加密不可分的关系,以至口头创作与表演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第二,从间文学的学科属性来看,搑间撇学是民俗学的一部爆。2、 怎样看待氐间文学的文学价值?答: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主要在于它的文学价值。民间文学作品大都经过长期流传、千锤百炼,是无数人智慧与才能的结晶,往往思想精粹、艺术高超,其优秀之作可以和第一流大作家的名
5、著相媲美。民间文学既有民谣、谚语、笑话、寓言、谜语那样的精致小品,也有四大传说、史诗那样的篇幅较长甚至结构恢宏的名篇巨著。中国民间文学历史悠久,出现了许多在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经典文献。关于中国文学史上民间文学的地位和价值,郭沫若先生曾经作过充分的估价,他说:“如果回想一下中国文学的历史,就可一发现中国文学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就是民间文艺或是经过加工的民间文艺的作品。 ”3、 为什么说民间文学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答: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集体创造、共同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大部分。语言民俗是个广义的概念,指以语言为载体的
6、民俗文化,包括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狭义的语言民俗仅指民间语言,包括俗语、称谓语、流行语、吉祥语、暗语、咒语等短小、不成篇的语言成分。谚语、歇后语、谜语、绕口令等既可以看做民间语言,也可以看做民间文学。近年来,民间文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注重它的民俗文化属性,研究方法也是更加注重采用民2俗学的常规方法。4、 民间文学有什么社会价值?答:同作家文学相比,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更具有多样性。归结起来民间文学主要有三大价值:实用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一) 实用价值首先,民间文学是民众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的一种方式,满足民众的表达需要和创作欲望,也是民众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化的手段。其次,有些民间文学样式
7、可以在劳动过程中表演,以协调劳动节奏、增加劳动兴致。第三,民间文学可以使民众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娱乐和放松。第四,民间文学是民众传授知识、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二) 艺术价值民间文学的艺术价值主要在于他的文学价值。除了文学性外,它还常与音乐、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它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发展有重大的借鉴价值。(三) 科学价值对历史学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是一般人了解科学知识的途径之一,也是研究自然科学的重要资料;有助于政府官员和各个人文科学的学者了解民众的文化史和民众文化的动态;是音韵学、方言学等语言学科的重要资料。第一章 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与作家文学的关系关键概念1、 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答:口
8、头性是民间文学最显著的外部特征,人们有时甚至就把民间文学称为“民众口头创作” 、 “口头文学” 、 “口承文艺”等。把握口头性是理解民间文学艺术特色的一把钥匙。所谓口头性,指民间文学是一种口头创作、口头传承并有相应的表达方式和语体风格的文学形式。2、 民间文学的群体性答:群体性又叫“集体性” ,是民间文学相对于作家文学而言最具区别性的特征,也是民间文学最重要的本质特征。所谓群体性,指民间文学是群体创作、群体流传的,并具有群体性的思想感情和为群体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与作家文学强调创作的个体性、作品的个人化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3、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答:民间文学的传承性指民间文学作品在思想内容和
9、艺术形式上有些根本性因素或传统模式,在流传、演变过程中积淀下来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作品以其固有的基本面目在不同时代或不同地域的群体中沿袭、存活。4、 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答:民间文学的变异性,指在流传过程中民间文学作品从形式到内容的各个方面,包括语言、情节、人物甚至主题,都会发生变化。同作家文学相比,变异性也是民间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民间文学在口头流传,没有固定的版本,作者是大众,任何个人都不拥有其著作权,谁都可以任意改动,故其流传的过程也就是变异的过程。思考题1、 简述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的含义及其形成原因?26答:原因:第一,在中国长期的传统社会里,普通民众文化程度低,有很大比例的劳动者是不
10、识字的,这样他们就很少或没有机会解除书本,也不能用书面形式来表达其创作。第二,民间文学的创作和传播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是民众的一种日常活动,伴随着其他的活动自然而然地进行,这样自然不能把正在进行的事情停下来,拿起笔去创作。2、 简述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与变异性特征?3、 论述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答:与作家文学相比较,民间文学有四个显著的根本特征:口头性、群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4、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区别是什么?答: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 显著地差异,使得它们成为各自相对独立的品种,它们是两株树上开出来的形状和色香各异的花朵。两者差别形成的基础在于民间文学所具有的四大基本特征,区
11、别主要有四点:第一,作者的差异。民间文学具有群体性特征,是匿名的;作家文学是个人创作,作者有名有姓。第二,民间文学是口传的文艺,主要以口头语言为载体,作品是朴素的变异的;作家文学以文字作为记载和传播的手段,风格较典雅,有书面化特点,而且作品出版后即固定不变。3第三,民间文学是民众生活的直接反映,或者说是民众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体现民众的生活、思想、感情和艺术特长;而作家文学是“一般所谓高级的精神的表现物或慰藉物” ,即使很同情和理解民众,与民众自己反映自己生活的作品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第四,二者在功能上的差异。民间文学有很强的实用性,作家文学虽然也有社会功利性,也可以间接地作用于社会生活,而
12、是要通过培育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来实现其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5、 论述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答: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有积极和消极的两个方面。1、 作家、文人对民间文学的保存、提炼和再创作2、 作家、文人对民间文学的损害和歪曲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主要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1、 民间文学在体裁和思想内容上对作家文学的影响。2、 民间文学为作家文学提供典型形象的素材3、 民间文学在文学体裁和艺术手法上对作家文学有很大的影响4、 在语言上,作家创作也常借鉴民间口语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搜集、记录与整理关键概念1、 乐府民歌 P56答:乐府机构收集上来的歌谣称为“乐府民歌”或“
13、汉乐府” 。2、 歌谣学运动答:1918 年 2 月,北京大学教授刘半农、沈尹默、周作人等主持成立了一个歌谣征集处,他们在北京大学日刊上发表了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 ,并在新青年及各地报纸转载,开始了在全过范围内征集歌谣的活动。3、 三套集成答:1984 年,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提议并会同文化部、国家民委共同发起,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谚语的大普查、大采集,并出版了三套大型丛书:中国民间故事集成 、 中国歌谣集成及中国谚语集成 ,简称“三套集成” 。4、 全面搜集 81答:全面搜集是采录民间文学的重要原则之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搜集的品种要全面。1、在内容上优劣
14、、新旧兼收,不轻易断定某些作品是次品或糟粕而舍弃它们。2、在作品的“版本”上,要注意收集同一种作品的不同异文,并兼顾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的作品。3、在体裁上,各种民间文学都应收集。其次,全面搜集的含义还在于,调查采集的对象不仅是语言形式的作品本身,还包括与作品有关的风土民情、方言土语、流传范围和影响、讲述者情况,以及与作品配合的音乐、舞蹈、表演等方面的内容。5、 忠实记录 85答:所谓忠实记录,就是以忠实的态度尽可能地记录下民间文学发生的原貌记录稿与整理稿是性质不同的资料,记录稿要求照本来的面目记录,即使有混乱、错误等也要照原样记录,因为这些不足之处也是真实情况的组成部分,调查者不必做任何修改、
15、调整。首先,忠实记录作品发生的全貌。其次,配备录音机或摄像机等工具并掌握相关使用技术,配合耳机手机。第三,第一次采录都记录讲唱人的基本情况、采录时间和地点、调查者和记录者等情况。思考题1、 简述中国古代搜集记录民间文学的主要成绩。答:中国古代的民间文艺学对民间文学没有专门的理论研究,只是在一些典籍中有一些零散的论述,但整体来看也能构成一个大致的理论系统。其中占较重要位置的是“实用风俗观” ,即采集、研究民间风俗包括民间文学是为了“观风俗,知得失” 、改良风俗以及出于改善上层社会的礼仪、娱乐的需要等;另外,对民间文学的局部问题也有一些精当的论述,较著名的论断如出于毛传的“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
16、、南宋朱熹对赋比兴等民歌表达手法的阐述、明代冯梦龙所说“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等。而对民间文学的记录与保存则有丰硕的成果,也可以说,这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代民间文艺学史的主脉。中国古代搜集整理民间4文学的历史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元明清时期。2、 怎样进行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工作?答:1、做好走向田野之前的准备工作。1) 明确搜集目标,选好调查点或受访者。2) 调查者必须掌握与课题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方法论3) 了解调查点的基本情况,做好联系工作4) 准备好需要携带的资料、工具等物品。2、善于选取采访时机,处理好与采访对象的关系,并创造自然活跃的讲唱环境。3、
17、尽量采取访谈与记录同步进行的方法3、 如何做好民间文学的整理工作?86答:所谓整理,就是将原始记录稿加以适当的调整、梳理,使之成为可以利用的作品。慎重整理,就是指在整理时,要严格遵守忠实原作的原则,除了若干必要的修订,不随意变动原作。整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资料性整理,一种是普及性整理。第三章 神话 神话答:神话就是人类在远古时期所创造的反映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高度幻想性的故事。或者说,神话是以原始思维为基础的关于神的行为的故事。这种定义,是着眼于神话的文学特质。如果将神话作为一种特定语境中发生的文化现象来全面地看待,那么神话还是上古初民的世界观和信仰的主要表现形式。神话的创作和讲述则是人类在蒙
18、昧时期试图探索世界、解释世界、征服世界的一种社会活动或民俗生活。1、 自然崇拜答:所谓自然崇拜,指在人类社会早期和科学不发达的社会团体中,人们由于不能征服和支配自然力,也不能科学地认识自然现象,而产生的对自然物和自然力的原始崇拜。2、 万物有灵观答:所谓万物有灵观,指原始人或科学不发达的社会群体所持有的对灵魂或精灵的信仰。该信仰认为人、动物、植物等客观事物都有一种不依赖于物体、可以脱离物体独立存在的东西即灵魂。 ;灵魂可以暂时离开人体,也可以永远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灵魂或精灵左右着客观世界的进程,是持有原始信仰者的崇拜对象。3、 自然神话答:按照神话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自然神话与社会生活神话。
19、自然神话是关于天地万物的形成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神话,可分为:天地开辟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再生神话、自然万物神话。4、 社会生活神话答:按照神话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自然神话与社会生活神话。社会生活神话是反映远古时期社会生活的神话。其内容很广泛,比较突出的主要有三类:文化发明神话、部落战争神话、民族族源神话。开辟神话 104答:就是原始人所想象的关于客观生活环境如何形成的神话,一般包括天地的形成、万物的创造等内容。5、 洪水再生神话答:讲述人类在遭受洪水灾害的毁灭性打击之后重新繁衍生息的故事。这类故事也有怎样创造人类的内容,但不是将人类最早的起源,而是讲人类在遭遇特大洪水灾害后濒临灭绝的情况下怎
20、样再造人类的故事。6、 文化发明神话 120答:是原始人关于自己生活中所使用的重要物品或技术的发明过程的神话。10、部落战争神话 121讲述原始社会中后期,各部落之间抢夺物品和地盘,相互之间争斗和厮杀的故事。11、民族族源神话 123答:民族族源神话是各民族而讲述自己的民族或部落的始祖、来源以及民族迁徙的神话。思考题1、 怎样理解神话的本质?答: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这科学而精辟,从跟本上阐明了神话的起源、内容实质、艺术特5征等问题。据此,可将神话的本质概括为三个方
21、面:第一, 就神话产生的原动力和其内容实质而言,神话的产生源于原始人类解释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愿望,其内容是当时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变形反映。第二, 就神话艺术构思的方式而言,原始人类是在一种充满神奇幻想的天地里,用人格化的方法去同化自然力。第三, 就神话创作状态的特点而言,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是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2、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观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二者对神话创作的作用是怎样的?96答:神话之所以具有这种“不自觉“的创作特点,从理论上来说,就是由于神话的创作和传播是以”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观“为思想基础。3、 神话学史上有哪些主要的学派?请说明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97答
22、:一、隐喻学派色诺芬尼,他认为神话是“古人的寓言“,是古代智者为寄寓、隐喻某种道理、深意而编造的故事。二、历史学派攸痕麦拉斯,他将神话历史化,认为神话实际上是历史的“传奇描述” 。三、语言学派格林兄弟,他们认为,神话是每一个民族的文化源头,一切民间文化都源自神话;要深入一个民族的文化,就该从该民族的神话入手。缪勒,他提出“神话是语言的疾病”的著名论断,认为一切神话都源于“语言的毛病”就像“珍珠是蚌壳的毛病”一样。他认为,原始语言是不完善也不稳定的,或者笨拙啰嗦而形象化,或者存在过多的一词多义和多词同意现象,开始语义所指是明确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语言的变化,人们不了解一些说法的原意,就根据这
23、些说法的表面意思来推测原来的意思,对古代语言发生误解,这就是语言得了疾病,再加上一些注释,就创造出一些离奇的故事,就是神话。四、人类学派该学派以达尔文进化论为理论基础,认为人类文明是由低级向高级呈阶梯式发展的;各民族文化都会经历相似的发展过程,不管各民族的文化现象如何古朴和特异,都可以按一定原理从其精神、习俗适应客观生存需要的方式等角度来理解和解释,其深层心理、信仰机制都有共同性;现存各民族在开化程度上参差不齐,分别处于人类文明进程的不同阶段,可用未开化民族的文化状态来构拟文明程度较高民族的古代文化状况。代表人物爱德华泰勒、安德鲁朗和詹姆斯弗雷泽。五、心理学派,有成精神分析学派 101 代表人
24、物西格蒙德佛洛依德及其学生荣格。六、功能学派 代表人物是马林诺夫斯基,他提出文化都是为适应社会需要而存在的,一种文化规定都有其社会功能。七、结构学派 102 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列维-斯特劳斯,他创造性地把语言学领域的结构主义思想和方法借用于人类文化和神话的研究。4、 神话有哪些种类?103答:第一,按民族或地域划分,可分为希腊神话、北欧神话、巴比伦神话、埃及神话、印度神话、中国神话、澳洲神话、美洲印第安人神话等。茅盾在 1928 年所著中国神话 ABC中将中国神话分为三种:(1)北方神话,以山海经为代表;(2)中部楚地神话,以楚辞为代表;(3)南部岭南神话,以盘古神话为代表。第二,按文体形式不同
25、,可分为韵文神话、散文神话、韵散兼行体神话。第三,按神话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两大类:自然神话和社会生活神话。5、 什么是洪水再生神话?试分析洪水再生神话的文化内涵。答:洪水再生神话讲述人类在遭受洪水灾害的毁灭性打击之后重新繁衍生息的故事。洪水再生神话对洪水灾害及其起因的叙说,是原始社会民众生活状况和自然崇拜的反映。神话中发大水的原因,一般是人触怒了天神遭到报复,这反映了初民对无法控制的自然力的恐惧和崇拜。神话中的兄妹结婚情节,则是原始社会群婚阶段的社会现实的反映。大部分神话都讲洪水移民是从葫芦里逃生的。这与我国古代广泛存在的葫芦崇拜有关。6、 举例说明神话的主要思想内容。69答:对于自然现象的
26、解释。 征服自然地愿望与追求。 对社会生活的反映。7、 举例说明神话的艺术特征。127答: 庄严而虔诚的虚构。 奇丽荒诞的幻想。8、神话的主要文化价值有哪些?答:作为人类童年时期极其重大的社会文化现象和永久性经典的文学体裁,神话的文化价值是多方面的,较为突出的是一6下三个方面:第一, 神话展示了人类在童年时期拥有的不懈求知、探索和创造的宝贵精神,和改造世界的顽强意志、无畏胆量。第二, 神话是后世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源头。第三, 对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有模塑作用。第四章 传说关键概念1、 传说 143 答:是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描叙特定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解释某种地方风物或习俗的传奇故事。2、 人物
27、传说 148答:人物传说的特征是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人物的事迹和遭遇,用生动奇异的情节刻画和渲染人物形象。人物传说主要有六种类型:神仙传说,文人传说,巧匠名医传说,帝王将相传说,起义英雄传说,政治历史人物传说。3、 史事传说 152答:是以历史事件为叙述中心的传说。这种传说以传奇性故事讲述历史性事件,广泛刻画各个阶层、各方面的人物动态,反映民众对历史的认识,表现人心的向归。主要有三种类型:反抗外来侵略的传说,农民起义的传说,革命历史事件传说。4、 地方风物传说 152答:是关于特定地方的景物、古迹、特产、动植物的由来、命名和特征的解释性传说。5、 山川名胜传说 153答:是解释特定地方的自然物与
28、人工物的由来、命名与特征的传说。6、 物产传说 153是关于各地、各民族的土特产的产生、特征和名称由来的传说。7、 动植物传说 156答:是解释动植物的名称、习性或特征的由来的传说。8、 习俗传说 156答:是关于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的形成原因的解释性传说。9、 传奇性 163答:所谓传奇性,指故事情节在总体上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基础上,又通过夸张、巧合、超现实的想象等虚构手段,构造奇情异事,是故事曲折离奇,高峰迭起,引人入胜。10、 箭垛式人物 165答:由于情节缺少个性,一些典型的情节常被用于不同的人物身上,或者用以解释不同地方的风物。这样就造就了许多箭垛式的人物。 “箭垛式” ,就是指许多
29、具有同样特征的情节都被安放到一个著名的具有这种特征的典型人物上,像很多箭射到一个目标上,使之成为聚集很多箭,并不断有新的箭射来的垛子。思考题 1521、 传说与历史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答:二者的联系:首先,传说真实地表露和抒发了民众对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的情感和评价;而历史记载,虽然一般讲究记录史实,但是有时其褒贬态度、评价等受当时执政者的影响,也会出现偏差或违背历史真实的记载。其次,历史题材传说的讲述对象绝大多数是历史上实有的人物或事件,而且常常有“遗迹”可循;历史事件传说的情节也大都以真实的历史大事为背景。二者的区别:第一,反映社会的方法不同。第二,历史观不同。第三,取材的角度不同。第四,历
30、史一般是不能变更的,而传说总是在传播中发生变异。2、 传说与神话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答:联系主要有三点:第一,一部分上古时期的传说与神话交融在一起,神话是传说产生的源头之一。第二,传说与神话都是散文体的口述故事。第三,传说的人物和情节也有一定的超现实因素。区别:第一,二者的故事的主人公有不同的属性。神话的主人公是神,其故事以神格为中心。传说的主人公是人,其故事更接近现实生活,其超现实因素的内容不会占据主导地位。第二,神话与传说都有超现实的幻想,但神话的幻想符合原始思维的逻辑,神话的超现实情节是传播者信以为真的。传说的幻想只是为增强故事的传奇性而存在,并不为传播者所信,而且幻想的内容都与特定阶段
31、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地方古迹、风俗相联系。 73、 举例说明中国传说有哪些类型? 仅根据传说内容或题材的不同,将传说分为四大类:人物传说、史事传说、风物传说、习俗传说。4、 论述传说的艺术特征。答:传说主要由五个基本特征:表达方式的“可信性”与主要情节的虚构性;故事情节的传奇性;解释世界的人文情趣与艺术构想;情节与人物形象的类型化;流传演变中的成长性。5、 传说产生的途径有哪些?166答:从总体上看,传说的来源有多种,其主要的产生途径有以下四种:现实存在的事物为基点,进行自由的想象和虚构;将神话的情节和故事进行现实化和人格化的加工,使神话转化为传说;将历史事实传奇化;将完全虚幻的故事粘附在真
32、实的事物上。6、 传说有什么社会价值?167答:传说的价值主要有四个方面:娱乐价值;教育价值;文化资料价值;艺术借鉴价值。7、 简述牛郎织女传说的形成过程。1758、 孟姜女传说经过了怎样的演变过程?1769、 简析四大传说的形象系列及其特点。174答:四大传说的形象系列可分为三部分:1、人物形象;2、自然物形象;3、人工物形象特点:人物形象四大传说形象系列的中心和主干。可以看出,每个传说的中心人物都是女性,她们是勇敢追求自己幸福的主动者,而且构成其性格的主要因素都集中表现于婚姻爱情方面的叛逆精神。辅助人物有两种:一种是她们恋爱对象;另一种是恶势力的代表。其他形象在故事情节中也不是被动的道具,
33、而是作为神话色彩的角色超出了本身的自然属性,各以其魔幻性的功能推动情节的发展。10、试述四大传说的结局艺术。181答:四大传说的结局方式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故事本来都是悲剧结果,但都进过了符合民众审美习惯的奇巧处理。1、牛郎织女传说:鹊桥相会;2、孟姜女传说:哭倒长城;3、梁祝传说:化蝶相伴;4、白蛇传:法海变蟹。11、简述四大传说与一些节日习俗的联系。182答:由于四大传说历史悠久,且在民间影响巨大,导致了特定节日的产生或将节日习俗与传说情节相融合。1、牛郎织女传说与“乞巧节” ;2、孟姜女传说与寒衣节;3、梁祝传说与双蝶节;4、白蛇传与端午节。第五章 民间故事关键概念1、 民间故事 20
34、8答:故事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故事,是民众口头创作和传播的带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叙事作品的总称,包括神话、传说、童话、生活故事、寓言、笑话等。狭义的故事,指民众口头创作的内容具有泛指性、虚构性和生活化特征的散文叙事作品,是指神话、传说以外的散文叙事作品。2、 AT 分类法 211答:1910 年,芬兰的安蒂阿马图斯阿尔奈发表故事类型索引一书,将故事的同一情节的不同异文归为一个类型,并写出简洁的提要,然后分类编排,统一编号。1928 年,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的斯蒂汤普森出版了民间故事类型索引 。他根据更大范围的民间故事资料对阿尔奈的体系进行了补充和修订。这二人的分类体系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故事类
35、型分析法,被合称为“阿尔奈汤普森体系” ,简称“AT 分类法” 。3、 童话 217答:又叫“幻想故事” ,是一种用“超人间”的形式来表现人间生活,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故事,包括魔法故事与动物故事两种,以前者为主。4、 魔法故事 217 又叫变形故事,将现实升生活内容与神魔仙妖、魔法宝物等“超自然”的内容结合在一起,以神奇变幻的手法展开情节、结构故事、塑造人物。5、 动物故事 217 是以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主人公的故事。6、 接触巫术? :即对某人身体的一部分或与身体有关的东西施加影响,就能对该人本身产生实际作用。87、 生活故事 227 是以民众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情节与表现手法符合
36、现实生活逻辑的故事。8、 巧媳妇故事 227 :主要塑造宗族文化背景下具有机智、手巧、善辩、勇于抗争等人格特征的已婚妇女形象。9、 呆女婿故事 170 是讲述男人作为丈夫由于蠢笨而在妻子或岳父母面前露丑的故事。主要有四种类型:媳妇教女婿怎样说话做事,女婿试图照做,却连闹笑话。学话成功的故事。到丈人家祝寿的故事。呆女婿结婚时不懂房事而受别人作弄。思考题1、 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的区别是什么?208答:民间故事与神话、传说有共同之处,即都是带有虚构性的散文叙事作品,人们有时用“故事”来统称三种文体,但它们也有本质的不同:神话的内容充满神奇荒诞的幻想,情节是超人间化得主角是神;故事的内容是生活化的,
37、神奇的幻想较少,情节按照现实的逻辑来构想,主角是人;传说的内容虽然也有较强的虚构性,但都是与实有的人物、事件和地方风物相联系,而故事的内容都是泛指性的。2、 民间故事的特点是什么?210 :贴近生活、泛指性、类型化3、 什么是民间故事的类型、异文和母题?211答:类型、异文、母题是类型学研究的基本术语。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要如此它就必须具有某种不寻常的和动人的力量一种类型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传统故事,可以把它作为完整的叙事作品来讲述,其意义不依赖于其他任何故事。4、 什么是幻想故事?它有什么艺术特征?它有哪些常见的经典类型?217答:童话又叫“幻想故事” ,是一种用
38、“超人间”的形式来表现人间生活,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故事,包括魔法故事与动物故事两种,以前者为主。童话除了一般故事的特征外,还具有一下两个特征:具有浓郁的幻想色彩;保存着较多的奇异习俗内容。中国主要经典童话的情节类型:天鹅处女型故事、田螺姑娘型故事、灰姑娘性故事、狗耕田型故事、蛇郎型故事、狼外婆型故事、怪孩子型故事、神奇宝物型故事、画中人型故事、问活佛故事等。5、 魔法故事里的动物形象与动物故事里的动物形象有什么区别? 魔法故事是现实内容与魔幻内容的结合是以现实内容为基调,动物形象也只是魔幻内容的一部分,故事的环境是在人间,动物是点缀和故事元素。动物故事的典型特征是以拟人的方式塑造角色.展开情节
39、,并以动物的行为表现人间的人间生活的情理。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为主,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通常在结尾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它们篇幅小而寓意深刻,语言不多却值得回味,艺术上成就很高,对6、 民间故事的主要价值? 娱乐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资料价值第五章 民间歌谣思考题1、 简述民间歌谣的分类法?268答:从民歌的思想内容角度,可将民歌分为情歌、生活歌、劳动歌、仪式歌、时政歌、儿歌。根据民歌的句式、章法、韵律、唱法等表现形式方面的特点,可以将民歌分为山歌与小调两大类,每大类之下又有多种具体的民歌样式。民歌有什么功能
40、?290 抒情娱乐功能 教育规范功 实用功能 文化资料功能2、 论述民间歌谣的艺术特征。288答:天机自动,朴素混成; 形式多样,韵律和谐; 善用各种修辞手法。3、 什么是仪式歌?简述仪式歌的主要形式。272答:是民众在祈福禳灾、过节贺喜、祭神送葬、迎宾做客等仪式活动中所唱的歌谣。仪式是民众在某种特殊情形下举行的具有法术、通神、转折、过渡等功能的程序化的隆重活动。在仪式中有一些有特定象征意义或文化功能的程序化行为,此时念诵或演唱的套语、歌谣就是具有特定功能的仪式歌。 他主要有三种类型:法术歌、节令歌、礼俗歌。2、创世史诗与英雄史诗的区别是什么?P324不同:在产生时期上,创世史诗要早于英雄史诗
41、,前者产生于神话时代稍后的原始社会野蛮时期的中高级阶段,后者产生于原始社会解体,正进入奴隶社会或者封建军事民主制时代即英雄时代;在内容上创世史诗以创世过程为主体,再加上民族的起源、迁徙等内容,英雄史诗则以英雄率领部族民众抗击侵略,完成统一为主体,前者的神话因素更多,后者的历史性更强;在结构上,9创世史诗大都没有完整具体的事件线索,没有贯穿始终的人物,英雄史诗则以英雄业绩、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中心线索,由一个或几个有密切联系的英雄人物贯穿始终。3、简要介绍中国著名史诗格萨尔基本情况 P325格萨尔又称作格萨尔王传 ,主要流传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藏族,描写了英雄格萨尔大王率领岭国人抗击侵略,征服岭国,
42、降魔除暴、完成西藏统一的历史过程。它共有 100 多部,50 余万行,世界最长的史诗,现已出版藏文版 70 余部。它在蒙古族中也广泛流传,蒙古族的异文译作格斯尔传 ,属“同源分流” ,故事框架相近,情节有所变化。该史诗在土族、纳西族、裕固族中也有流传。 格萨尔的影响大的名篇有 30 多部,其中霍岭战争最为精彩。 格萨尔在中国民间相传已有千年,它主要以原始的“口耳相传”方式存活在民间艺人的讲唱中。中国现有格萨尔说唱艺人大约 140 多位,其中多为藏族艺人,另有几十位蒙古族艺人和少量土族艺人4、简要介绍中国著名史诗玛纳斯P326玛纳斯是在新疆柯尔克孜族聚居区流传的英雄史诗,讲述英雄玛纳斯及其子孙共
43、八代法抗卡勒玛克人入侵的故事。据史载,柯尔克孜族自古以来屡受异族的侵略与奴役,契丹、蒙古等族都曾劫掠,征服过该部族,史诗中反抗卡勒玛克人入侵的故事就是历史上该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反映。在玛纳斯的众多异文中,以新疆阿合奇县居素甫、玛玛依演唱的玛纳斯最为优秀,该版本有 23 万行,共八部,每部的篇名均为采用玛纳斯家族各辈英雄的名字命名。 玛纳斯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指八部的总和,狭义则仅指第一部。在八部史诗中,第一部玛纳斯最长,共五万多行,也最为成熟,艺术成就最高,流传最为久远和广泛。3、简述史诗江格尔的基本情况 P327江格尔是流传于新疆阿尔泰山区和额尔齐勒河流域的蒙古族聚居区的英雄史诗,
44、它描写了宝木巴国同周围各汗国之间的多次战争和冲突,描述了江格尔、洪古尔等英雄的征战业绩,并宣扬了一种建立和幸福的理想国的理想。该史诗最初产生于蒙古卫拉特部族,经过了 400 多年的流传演变。 江格尔由 70 余部相对独立的篇章组成,各部由江格尔为首的英雄担任主角,可串联为统一的故事。第八章 民间长诗1. 阿诗玛P376阿诗玛是在云南彝族支系撒尼人中间流传的一部优秀长篇叙事诗。该诗在撒尼人中脍炙人口,撒尼男女多以阿黑、阿诗自居。长诗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阿诗玛、阿黑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他们执着追求自由、不为富贵所动、不屈服于强势压迫的反抗精神有积极的思想意义1. 什么是民间叙事长诗?它有哪些
45、主要类型?P374民间叙事长诗又称为长篇叙事诗或者古诗歌,是民众创作和传唱的一种篇幅较长的叙事性歌谣。它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形成时期晚于史诗。它的篇幅较长,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并致力于刻画人物想象,这使它与抒情诗区分开来。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爱情婚姻叙事诗,通过爱情婚姻故事特别是悲情故事的讲唱,反映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不合理性,并通过主人公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对爱情、如意婚姻的追求,塑造出感人的艺术形象。 (如汉族的孔雀东南飞 )第二类是社会斗争叙事诗,反映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引发的斗争与反抗(鈡九闹漕 )2. 民间抒情长诗与民间叙事长诗,一般民歌的区别是什么?P377它与民间叙事长诗的区别:前者注
46、重感情的抒发,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注重刻画人物形象,而后者相反。当然抒发情感不可能与具体事情毫无关系,而是指其着重点和基本格调是抒情,抒情过程中的叙事成分较少,不能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3. 举例说明中国民间叙事长诗的演进过程。P3751.先秦时期的雏形阶段:如诗经中的谷风 、 静女 、 氓等已有简单情节的叙述,他们可说是叙事诗的雏形。2.汉代以后趋向成熟时期。汉乐府时期流传下来的叙事诗已初具叙事诗的规模,并有生动的细节描写。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叙事诗趋于成熟的时期,其标志是产生于建安年间的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 。3.明清至现在的繁荣时期。明清以来,各民族叙事诗出现了繁荣
47、的局面,汉族有湖北地区的崇阳双合莲 、 鈡九闹漕 、和“四游八传” 。所谓“四游” ,指的是东游记 、 南游记 、 西游记 、 北游记 ,分别讲唱王母、观音,唐僧和真武到远方取经的故事;所谓“八传” ,指的黑暗传 、封神传 、 双凤奇缘传 、 火龙传 、 飞龙传 、 精忠传和英烈传 。4. 举例说明民间抒情长诗的主要内容。P377第一种,配合和赞颂劳动的长诗。如盖房调 。第二种,用于礼俗活动的长诗。如哭嫁歌 ;第三种,反映爱情婚姻生活得长诗。指婚嫁仪式以外的场合所唱的表达爱情感受的诗,这些诗一般都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如游悲 。5. 简述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的基本情况 P37610阿诗玛是在云南
48、彝族支系撒尼人中间流传的一部优秀长篇叙事诗。该诗在撒尼人中脍炙人口,撒尼男女多以阿黑、阿诗自居。长诗情节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阿诗玛、阿黑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他们执着追求自由、不为富贵所动、不屈服于强势压迫的反抗精神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该诗的具体内容,自行了解)第九章 谚语,谜语,歇后语关键概念1. 谚语 P405谚语是民众口头流传的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教育作用的通俗而精辟的定型化语句。2. 谜语 P412谜语死由谜面与谜底两个部分组成的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民间韵文作品。思考题1. 什么是谚语?谚语与其他俗语形式怎么区分?P405谚语是民众口头流传的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教育作用的通俗而精辟的定型化语
49、句。谚语以成句的形式区别于俗语词、惯用语、俗成语、俗短语这几种形式短小的俗语,它的定型化合艺术性的特点使它区别于一般的言语,它的口语性特点使它区别于格言和成语。它与歇后语的区别也是很明显,后者是可以分称类似谜面和谜底的两个部分。2. 举例说明谚语有哪些基本类型?P406三大类: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言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 (此题分类方式众多,详见书本)3. 怎样完整理解谚语的内涵与功能?P409谚语数量庞大,涉及民间生活和民众精神的方方面面和各种细微之处,其文化内涵无疑是博大精深。完整地理解谚语的文化内涵,应该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方面,谚语本身就是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另一方面,谚语是民俗文化的载体。这两个方面往往是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4. 举例说明谜语有哪些主要类型?P414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