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大课件__中国民间文学概论.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022498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DOC 页数:98 大小: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课件__中国民间文学概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北大课件__中国民间文学概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北大课件__中国民间文学概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北大课件__中国民间文学概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北大课件__中国民间文学概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国民间文学概论讲稿本课程今年开始尝试“混合式教学” 。就是以课堂讲授为主,以教学网为辅助教学网补充提供一些课堂上无法充分展开的文字、照片、音频、视频材料。一、任课教师简介:见北京大学教学网。二、课程简介:民间文学概论课是高校中文系的基础理论课之一。在北大,是文学专业的专业限制性选修课。其他学校一般作为普通选修课。课程表上把本课写成“民间文学” ,与其他课程,如“古代文学” 、 “现代文学” 、 “俄国文学”等相似。仿佛这里讲的将是所谓“民间文学”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艺术技巧以及文学史影响等等。其实,这种猜测只对了一半。这门课将集中向大家介绍我国各种类型的民间文学作品,例如神话、传说、民间

2、故事、笑话、歌谣、谚语、民间长诗等等。包括它们的时代、主题思想、艺术技巧以及文学史影响等等。但是,民间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特殊在它的载体口头语言,而不是书面语言。也在作品的主人不是作家,而叫“传承人” ,传承人大多是工人、农民,也包括使用口头文学形式的其他人。所以,有关它的研究和一般文学研究存在较大区别,评价标准也和一般文学研究有差异,甚至于常常不评价,而只是客观描述比如研究其世界性分布与传播。民间文学虽然是口头文学,但是它的传播却是世界性的。如灰姑娘。所以,民间文学研究是一个国际性的学科FOLKLORE。民俗学是把作品当作一种文化现象看待、研究的。因此,它不注重于单一的艺术评价。所以,以后

3、讲课中大家会遇到一些乍一看似乎艺术性不高的作品,只是因为它的文化价值而进入教材。也就是说,民间文学作品的价值标准不是纯文学的,也包含了一部分民间大众的观点。准确地讲,是民俗学的标准。除了作品以外,还要介绍民间文学研究的一些理论观念。使大家对这个学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所以,这既是一门作品课,又是一门理论课。民间文学作为一种特殊文学,民间文学研究作为一门特殊的文学理论,它2有用吗?对于我们三年级的同学有意义吗?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以为:1、它可以加深对于中国文学史的理解。胡适认为中国文学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僵化的死文学” (即书面文学) ,一条是“民间的活文学” (即白话文学) 。民间文学本

4、身就是整个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过去被忽视了。现在我们应该了解它。胡适还认为:“一部中国文学史只是活文学随时起来替代死文学的历史。 ”1民间文学对书面文学有重大推动作用。因此,即使从增进对书面文学的理解,也应该学习民间文学。2、从口头文学的角度、从民俗学的眼光重新审视文学现象,是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文学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是全部。它的地位不能过高估计。农村民歌手、故事家往往都是穷人,社会地位不高。过去,作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过分拔高了,90 年代之后,文学回归本位,很多作家不服气,理论家也有失落感。这是不对的。3、有利于提高我们同学的口头语言能力。例如跟别人搞联欢会,我们不会跳舞,不会

5、表演。但是会讲笑话、会唱民歌,如何呢?有以上三条,我想大家应该好好学学民间文学。有几个误解应该消除:1、民间文学并不只是社会下层人民的文学,而是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的一种特殊文学口头文学。2、文学是包含着许多层次的文化现象。其中既有许多日日常新的时髦创造,又有深厚复杂的千古不变的历史传承。这两个方面交织着,共同影响、满足着我们的心灵。针对文学创作的这两个层次,文学研究实际上就产生了两种探索方向:一种是追随创新,以创造性作为评价的作品价值的主要标准。目前书面文学研究中较多。这种价值取向非常典雅、甚至玄妙,但是实际是以少数精英的艺术口味来作为标准。另一种研究方向是探索作品中包含的传统,在不同的外在内

6、容之下探索其中对于传统的再现。口头文学虽然简单,因而时常更新,但是其中对于传统的再现却是十分突出。这些再现使我们可以了解文学中最持1 胡适:逼上梁山 , 中国新文学大系理论集第 9 页。其中他回忆 1916 年前后自己的思想。3久、最深厚的东西是什么。三、教材:1、段宝林主编民间文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内容太复杂,有些内容,我也不同意。2、任课教师讲义四、教学参考书:(一)作品部分:1、 高校民间文学教材组:民间文学作品选 (上、下)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年。2、 袁珂、周明:中国神话资料萃编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3、 裴永镇搜集:金德顺朝鲜族民间故

7、事家故事集 ,4、 张其卓、董明搜集:满族三老人故事集 ,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 年。5、 袁学骏、李保祥主编:耿村民间文化大观 (上中下)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年。6、 江帆采录整理:谭振山故事精选 ,7、 顾颉刚搜集:吴歌甲集8、 周正良、陈泳超主编:陆瑞英民间故事歌谣集9、 韩燕如搜集:爬山歌选10、 李征康、屈崇丽主编:武当山吕家河民歌集11、 上海文艺出版社编:中国民间长诗选 (1、2)12、 姜彬主编:江南十大民间叙事诗13、 陈连山、李征康主编:武当山南神道民间叙事诗14、 江格尔15、 玛纳斯416、 格萨尔王传(二)研究著作1、 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 (上下)2、阿

8、兰邓迪斯:世界民俗学3、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4、徐新建:民歌与国学5、刘锡诚:20 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6、阿兰邓迪斯:西方神话学论文选7、马昌仪: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8、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9、杨利慧:女娲溯源10、柳田国男:传说论11、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集12、程蔷:中国识宝传说13、布鲁范德:消失的搭车客 ,李扬、王珏纯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14、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 (THE FOLKTALE)15、STITH TOMPOSON:Motif-index of the folk-literature16、STITH TOMPOSON:The

9、Types of The Folktale17、丁乃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18、爱伯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19、刘守华:中国民间故事史20、刘守华等人: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21、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 (上中下)22、朱自清:中国歌谣23、董作宾:看见她24、段宝林、过伟:民间诗律25、祈连休、程蔷:中华民间文学史526、布鲁范德:美国民俗学27、王娟:民俗学概论民间文学概论目录第一章 民间文学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第一节、民间文学的概念第二节、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第二章 民间文学的传承者民众集团第一节、民众集团的构成第二节、民众集团特有的民间文学第三节、优秀传承人第三章 神话第一节、概念第

10、二节、中国古代神话的概况一、 保存情况二、 著名神话三、 神话研究第四章 民间传说第一节、概念第二节、传说的内容与分类第三节、特点第四节、民间传说的研究方法与范例第五章 民间故事第一节、概念、特点6第二节、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关系第三节、民间故事类型第四节、民间故事的分类和内容第五节、第六章 歇后语、谚语、谜语第一节、歇后语第二节、谚语第三节、谜语第七章 民间歌谣第一节、概念第二节、内容与分类第三节、体裁形式 第八章 民间长诗第一节、民间长诗的分类第二节、著名民间长诗的介绍第九章、民间文学的研究第一节、民间文学研究的缘起一、 西方民间文学研究的历程二、 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历程第二节、民间文学研

11、究的基本步骤一、 民间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二、 民间文学研究的基本步骤:搜集、分类、分析1、 搜集工作的原则、如何搜集2、 民间文学的分类和民间文学档案的保存7第一章、民间文学的概念和特征第一节、民间文学的概念一、 “民众”是什么?普通人对于“民间文学”这个词汇并不陌生,一般都理解为“民间的文学” 。可能是民间喜欢的文学,或民间流传的文学,例如书面的通俗文学等。也可能是民间创作的口头文学。但是,这种理解和民间文学学术界过去和现在的理解都存在差异。“民间文学” (folklore,folk-literature)这个术语包括 “民间”和“文学”两个部分。学术界对于“民间”的解释差异巨大,而对“文学

12、”一般都解释为“口头文学” 。因此, “民间文学”概念的关键处在于“民间” (folk) ,就是民众。其实,学术界对于民众的理解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现代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是从德国格林兄弟(Jacob Grimm 和 Wilhelm Grimm)开始的。我们就从他们的民间概念开始回顾。格林兄弟活动于十九世纪初。当时德国正在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因此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盛行。知识分子迫切需要找到德意志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基督教文化是古老的条顿民族进入欧洲中部之后从其他民族学来的) ,以建立“德意志民族精神” 。格林兄弟认为最能够代表民族文化传统的就是民间文学,是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因此,他们搜

13、集大量民间故事,编成儿童和家庭故事集 (18121814) ,后来俗称“格林童话集” 。在格林兄弟心目中,民众就是民族。法国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Emile Durkheim)等学者认为:民众是“社会群体” 。由于共同的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把一群人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社会8群体。它可以是一个民族,也可以是一个民族内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的人群。英国最发达,殖民地众多,其人类学也最发达。爱德华泰勒(Edward B. Tylor)用进化论构造了一条人类文明进化的三阶段:野蛮时期、半开化时期和文明时期。他认为:各种民俗现象、民间文学现象都产生于野蛮时期和半开化时期,以后逐渐消亡。例如,神话产生于野蛮时期

14、,到了半开化期,就退化为传说和故事。一旦进入文明时期,传说和故事都将消失。我们现在看到的神话、民间传说和故事,都是早期文化的“遗留物” 。研究它们的目的是进行“文化的复原” 。在这种学说中,民众只是保存了古代文化“遗留物”的人群,是古人、是野蛮人,或半开化的人。不过,过去的学者通常都把民众理解为处在社会下层的“农民”或“文盲” 。因为他们保存了比较多的古老文化。二十世纪初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从北京大学开始的时候,学者们也是把民众看作与贵族相对立的平民和农民。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中国学术界流行的概念是“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 。这种观点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 (见 1980 年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

15、) 。这个概念中的劳动人民是指体力劳动者,就是工人和农民,当然也包括其他一些下层百姓,比如城市小市民。但是,排斥了剥削阶级和统治阶级,例如地主、富农、资本家等等所谓的“高等华人” 。中国口头文学中有“统治阶级色彩”嫌疑的作品都被排除在民间文学之外。这种做法是以鲁迅杂文人话作为榜样的。鲁迅在文章中讲:浙江西部有一个笑话, “是大热天的正午,一个农妇做事做得正苦,忽而叹道:皇后娘娘真不知道多么快活。这时还不是在床上睡午觉,醒来的时候,就叫道:太监,拿个柿饼来。 ”鲁迅受了阶级理论的影响,判断这个笑话是嘲笑乡下女人无知的,因此笑话中农妇的话是所谓“高等华人话”!是高等华人想象中的下等华人话!换言之,

16、这个笑话不是真正的下层百姓创作的笑话。段宝林老师中国民间文学概要第 4 页就引证鲁迅的说法,把这个笑话剔除出民间文学。其实,这个农妇不一定就代表全体辛劳的农妇,可能只是代表比较孤陋寡闻的农妇;嘲笑她的人,不一定是高等华人,也可能是男人,也可能是见识比较广泛的女人。由此可见,这种“劳动人民”的概念包含很深的无产阶级政治意识形态色9彩。它对当时的政治革命有过贡献,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社会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但是对学术研究的客观性有妨碍。例如,为了达到政治正确性,当时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中一直存在片面搜集符合政治要求的作品,篡改已经搜集的作品等等错误(格林兄弟也存在类似问题) ;在解释方面也存在片

17、面强调民间文学的革命性等问题。给民间文学研究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现在,学术界坚持这个概念的人,越来越少了。段老师主编的民间文学教程 2虽然还继续使用这个概念,但是也做了一些修正,按照最新的国家意识形态把知识分子也列入劳动人民,认为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因此知识分子的口头文学也可以是民间文学。把全体社会成员划分为上下两个阶层,把文学分为上层的精英文学和下层的民间文学不能准确反映事实。二十世纪中后期,国际民间文学界对于民众的界定开始变化。美国的阿兰邓迪斯(Alan Dundes)认为:民俗学中的“ 民众”可以是任何一个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组成的具有某种共同点的社会群体,而且这一社会群体必须具有一种共

18、同的文化传统。邓迪斯的“民众”概念有两个前提条件:其一是共同点,比如职业、语言、年龄、性别、宗教、民族等等。其二是自己的传统。即该社会群体具有某种自己的稳定的文化。邓迪斯的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民间文学界影响巨大,例如高丙中、王娟、户晓辉均评论过其说法。 (王娟老师对它有修正,见民俗学概论 。她主张民众就是“全民” 。我以为不妥。 )邓迪斯的概念有启发,但是,太宽泛了。只属于两个人的民俗或民间文学具有文化价值吗?美国民俗学的作者布鲁范德(Jan Harold Brunvand)第 21 页把民众定义为:“任何拥有民俗的人” 。这就把定义的皮球重新踢回“民间文学”的“文学”二字。那就是:“民众”就是任

19、何拥有口头文学的人。这十分简便。可是,他把群体概念忽略之后,民间文学就只剩下口头语言技巧,可能使民间文学丧失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文化想象空间。民众必须是一群人,民间文学是集体的文学。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也扩大了民众的范围:“民间,顾名思义,是指民众中间。它对应官方而言。概而言之,除统治集团机构以外,都可称作民间。2 段宝林主编:民间文学教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10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指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 ”3其中民众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包括政府官员,只要他离开机构,回到家。当然,由于群众永远是多数,中下层民众自然是民众的主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民间”其实

20、是一种日常生活状态,官员离开办公场所,精英知识分子离开书斋,回到日常生活,他们就进入民间状态,就成为民众之一。最高统治者也有民俗,也会使用口头文学。以清代御用画家郎世宁、唐岱、陈枚、孙祜、沈源、丁观鹏于乾隆三年(1738)所画弘历雪景行乐图 4为例,说明皇帝离开朝堂回到家庭,也成了“民众”之一员,跟民众享有同样的民俗。美国总统里根说笑话 5:里根在和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谈判消减核武器的时候,向记者讲笑话:我们美国是自由的,老百姓可以到白宫敲着总统的办公桌,对我说:“总统先生,我反对你管理国家的方式。 ”他们说:“我们苏联也是自由的。我们的百姓也可以到克里姆林宫敲着总书记的办公桌说:总书记

21、同志,我反对里根管理国家的方式! ”里根用笑话嘲弄苏联的专制制度。我所使用的民间概念,不是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分层概念,而是文化学意义的社会分层概念。因此,这种社会分层的方法,和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不同。民俗学、民间文学是一种文化学,我们的社会分层是根据人群的文化形态来进行的。因此,不必完全照搬其他学科的社会分层方法。至此,学术界对于“民众”概念的理解已经非常宽泛了。它可以是各种社会群体。 “民众” 、 “民间”的问题解决了,现在, “民间文学”该如何定义呢?二、民间文学的概念我认为:民间文学,就是各个民众集团的作为传统而存在的口头文学。作为一种独特的口头艺术,它是民众集团的思想和情感的自发流

22、露,也是他们各种知识的总结。3 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第 2 页。4 聂崇正:中国美术巨匠从丛书朗世宁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年,第 17 页。5 根据 2008 年 8 月 12 日凤凰卫视回顾美苏谈判的节目,英语,汉语字幕。11第一,民间文学作品,一般都没有创作者。可能是失传了,也可能本来就是大家共同创作、不断修改的。因此,作品著作权归属于该民众集团,而不是个人。这和作家个人创作文学作品因而享有著作权不同。第二,一个民间文学作品要得到承认,必须具有较长的流动时间和一定的流传范围,从而成为该民众集团的一种“文化传统” 。传统不仅仅是“过去的” ,而是

23、或明或暗地反复重现于新创作之中的。传统非常重要,它是人们互相理解的前提,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全新的作品,是时髦,在民间文学中意义不大。第三,民间文学是口头文学。它是以口头方式创作、传播和保存的。其载体是口头语言,不是书面文字。它直接呈现于传承人口头讲述之中,作用于听众的耳朵。个别时候,民间文学也借助于文字传播,例如手抄本(注意不是文革手抄本,如一只绣花鞋 、 梅花党 、 第二次握手等,它们也是书面文学。其中第二次握手后来就出版了教材 P14 认为传抄中有修改,应该算民间文学,我不同意,同学们可以讨论) 。但是这些手抄本通常是传承人为了帮助记忆而使用的,并非以此向听众传播。这少量的文字是民间文学作

24、品的辅助性传播手段,民间文学的基本载体还是口头语言。古代文人和现代学者搜集出版的民间文学作品,是以文字记录的。这些文本当然值得研究,但严格地说,这些已经不是民间文学的本来面目。民间文学研究的最基本工作是到民众中间直接聆听、搜集口头文学,我们叫做“田野作业” (fieldwork) 。依据这个概念,可以把民间文学跟作家书面文学彻底区分开来。白话文学、通俗文学,从使用口语、通俗性、大众化等方面,似乎跟民间文学比较接近;但是,它们都有作者,因而是作家文学,不是民间文学。即使是作家模仿民间文学形式创作的书面作品也是作家文学。例如: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早期先锋刘半农有一首拟儿歌:铁匠镗镗!朝打锄头,夜打

25、刀枪。锄头打出种田地,刀枪打出杀魍魉。魍魉杀勿着,倒把好人杀精光。12好人杀光呒饭吃,剩得魍魉吃魍魉!气格隆冬祥! 6口语、风格都很像,但是,这是作家文学。古代的很多拟乐府作品,都是作家文学,不是民间文学。以上对民间文学概念做了严格限定,那么符合这个概念的民间文学作品是否会变得很少?不会。民俗学家 Francis Lee Utley 说:“民间文学是这样的一种口头文学,它俯拾皆是。无论在原始封闭的荒漠,还是在文明发达的社会,无论在城市,还是在乡村,也无论在统治集团,还是在被统治的人们中间,你都能把它找到。 ”7作家用笔创作,那是书面文学。可是,当作家聚会时候,他讲笑话;回到家,他跟孩子讲故事,

26、那就是口头文学,民间文学。例如作家曹 XX 老师曾经跟学生讲过自己遇鬼的故事。大学教授中间关于某某老师糊涂的笑话等等。为什么?因为,口头语言是我们人类最重要、最常用的语言,远比书面语言的使用范围广泛。我们每天说多少话?每天写多少字?只要把二者比较一下,你就会明白这一点。口头语言的艺术,是人类最普遍的艺术。民间文学,是人类最普遍的文学。三、民间文学的种类概念清楚了,下一步讲讲民间文学都包括哪些种类。从文体划分为散文、韵文两大类。从内容和形式具体划分为:1、神话:宇宙起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再生等灾难神话、族群起源神话、文化发明神话、战争神话2、传说:人物传说、史事传说、地方风物传说3、民间故

27、事:动物故事、普通故事、笑话、程式故事4、歇后语6 刘半农:扬鞭集 。7 Folk Literature: An Operationgal Definition,P197。转引自洪长泰到民间去 ,第 10 页。135、谚语6、谜语7、歌谣:劳动歌谣、仪式歌谣、时政歌谣、生活歌谣、爱情歌谣、儿童歌谣8、民间长诗(长歌):抒情长诗、叙事长诗、戏剧体长诗9、民间曲艺(民间说唱)10、民间戏剧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最后两类不讲。同学们自己看教材。第三节、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把民间文学与作家书面文学相比较,会发现民间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一些特点,比如感情真挚,情节单纯,风格粗犷,语言简朴,通俗易懂等等。但

28、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特征。真正能够使民间文学区别于作家书面文学的基本特征有四个: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 (段老师主编的教材主张增加“直接人民性” 、 “流传性”和“立体性” ,和学术界一般看法不同)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 (1980 年)把集体性放在第一位,顺序是集体性、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这是强调民间文学“集中了人民的艺术才能,并为人民集体所承认和保存” (P2425) ,比较符合当时的意识形态。那时侯,民间文学研究和课程刚刚恢复,只好这么做。一、口头性民间文学与作家书面文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口头性。民间文学的其他基本特征的形成也和口头性有一定的关系。所谓口头性,是指民间文学是口头创作

29、、口头流传的基本特征。尽管个别时候也有民间文学的抄本,还有搜集记录本,现在还有电子本,但文字不是民间文学必须的载体,只是辅助性的载体。相反,作家文学用笔写作、通过书面文字流传。个别时候,作家文学也诉诸口头传播,例如诗歌朗诵会,但口头传播对于作家文学而言是辅助性的。14口头性特征的产生原因是什么?这么问是不对的。应该问:为什么人类会出现口头文学?口头文学是伴随着人类语言的出现而出现的。口头文学是人类最早的文学。书面文学实际是口头文学的替代品。明朝的袁宏道论文中说:“口舌代心者也,文章又代口舌者也。 ”因此,“为什么人类会出现口头文学”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学起源的问题。这也不是此处该问的问题。真正

30、的问题是:在文字已经如此普遍的时代,人类为什么需要口头文学,还会有口头文学出现?从积极面来说,到今天为止,人类之间的社会交际还是以口头语言作为最常用的工具。口头语言有很多优越性。第一,人人都会口语,而文字却需要专门学习,所以,口头文学更加适合所有人。尚未学习文字的幼儿,未能学习的文盲,都可以欣赏民间的口头文学。书面文学的表达和传播,成本太高。第二,口头表达适合各种生活环境,十分方便,而文字阅读需要占用眼睛,很多场合不适应。农民一边赶牛耕地,一边唱歌。例如,浙江嘉兴民歌:“带唱山歌带种田,/不费工夫不费钱;/自己省得打瞌睡,/旁人听听也新鲜。 ”8劳动号子更是只能用口头表达。农民晚上在野外乘凉,

31、讲鬼故事。现场场景非常适合。城市聚会,酒席饭桌之上讲笑话(段子) 。这些都是书面文学无法替代的。第三,口头表达可以有表情、动作,更加富于表现力。第四,口头表达有时候是非正式的,由于不留痕迹,影响小,可以获得比书面表达更大的自由。古代儒家“不语怪力乱神” 。叶梦得(1077-1148) 避暑录话记载,苏东坡喜欢听鬼故事。请朋友讲。但那个朋友觉得鬼是虚无的,不适合讲。苏东坡说:姑妄言之,故妄听之。 ”口头讲一下,无所谓。今天,我们可以听到很多政治笑话,讲也无所谓。可是,政府不许我们公开出版。从消极方面来看,下层大众或落后地区更多采用口头文学,部分原因是他们无法受到良好教育。口头文学也有缺点。不十分

32、精致,容易变化,容易失传。为了更好地保存它们,民间文学界做了大量的记录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口头性绝对化。古代的民间文学作品,都是通过文8 浙江民间歌谣散辑 ,1956 年。民间文学作品选(上) ,296 页。15人记录流传下来的。现代民间文学在口传的同时也有手抄本,甚至刻本、印本请参看教学网中附录的照片资料。不过,它们可以用来阅读,但是在民间主要用来帮助记忆,是一种底本。在实际演唱的时候,歌手并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会发挥。例如,江苏民歌手陆阿妹(从丈夫陆阿七姓)能唱长歌赵圣关和五姑娘 。其中赵圣关有底本。她说:“我唱赵圣关和五姑娘一样长格。从前, 赵圣关有书,照书上唱唱勿起来,勿连也勿顺。

33、我爹的师傅杨其昌、我爹全勿照书唱,要加上去。 ”9歌手们所加的东西一般是衬词、语气词等等。武当山区民间歌师张明华唱起歌头的情形。他家藏抄本,其中没有任何衬词,但是演唱中加了很多。有时候也根据需要减少词句。张明华在唱到二十四孝时,唱了十一个,就因为时间紧迫,只好剪断截说:“解(gai)锯 10没得(dai)截锯 11快(哎) ,/我截它一节儿(啊)往前行 (喽) 。 ”由此可见,民间文学即使有抄本,也仍然以口头表达为第一工具。现代媒体(报纸、网络)也会参与到民间文学的传播中,这些东西主要是阅读的。口头的作品,被人转到报纸、网络上。读者又把它们口头转告朋友。就这样在口头与书面之间互动。因此,我们不

34、能否定这些东西的价值。可以作为民间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现代大都市的传说,往往都有媒体参与。布鲁范德消失的搭车客认为:“总的来说,民间传说在大众传媒的世界里并未销声匿迹,新闻报道更使一些都市传说广为传播。对这些故事的书面报道越多,口头流传就越多,反之亦然。 ”12民间文学作为口头文学,其表现有很多方面。民间文学是口头表达的,因此具有表演性。好的歌手,故事家都在讲述(或演唱)中有相应的表情动作。这是书面文字无法传达的。现代的民间文学表演理论对此有深入探讨。由于口头表达,直接决定了民间文学的语言特点,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口语是一遍过的语言,所谓“话说三遍淡如水” ,需要一次就让听众明白。因此,民间文

35、学的语言和书面语言差异巨大。即使记录下来的民间文学,其语言依然和书面语言差别很大。例如,孙剑冰记录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圪堵村秦地女讲的9 钱舜娟:江南民间叙事诗及故事访江南刘三姐陆阿妹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年,第 150 页。10 解锯:用锯把木头解成木板。比喻从头到尾唱一遍。11 截锯:用锯把木头截为两段。比喻为了赶时间,需要从中间截断歌词,从下一部分开始唱。12 消失的搭车客 ,第 159 页。16幻想故事张打鹌鹑李钓鱼:“有个张打鹌鹑,有个李钓鱼;张打鹌鹑一天打鹌鹑,李钓鱼一天钓鱼。两个是拜把兄弟。那天,张打鹌鹑卖了鹌鹑,量了些米,给他妈安顿好吃的,就去看他李大哥。李钓鱼不在,钓鱼去

36、啦。说话就背回个大鲤鱼来,金翅的,像门扇 多农 长。你来多会啦,兄弟,快杀鱼焖饭吧,我出去就来。 张打鹌鹑就磨刀就看,心下思摩:这大的鱼,叫我杀嘞?鱼哭啦,长长地流下两道眼泪。咦,好怪气呀,鱼还晓得哭嘞!他说, 你要是神仙,就响响地拍三下尾巴。 啪,啪,啪!鱼忙着拍了三下尾巴。 ”13(这鱼是龙王的第五个儿子)孙剑冰是一位严格忠实于故事家讲述的记录者,保留了口语特征。而不好的记录比枪法如下:“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五支队就驻扎在离半塔集约五里地的苏郓,司令员罗炳辉在当地留下了很多传说。诸如罗司令手枪打麻雀、罗司令员的麻雀战术、罗司令的学兵连刀斩铜元的工夫等等,凡是上了年岁的老汉,都能如数家珍地讲

37、几个。今天说的是罗炳辉司令员和两个猎手比枪法的故事。 ”14其中几乎完全是书面语言,一定是记录人歪曲了原来的讲述。口头表达对民间文学的艺术手法也有影响。民歌中的起兴、复沓等手法,都和口头演唱有关。民间故事的情节发展常常采用“三段式” ,也和口头讲述有关。二、集体性作家文学是署名的,作家个人享有著作权,其他人不得抄袭,未经允许也不许改编。而民间文学作品是不署名的(不是匿名) ,没有个人享有著作权,民众集团的每个成员都可以修改它,进行再创作。因此,民间文学是一种集体创作、集体传播的文学。这就是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13 作品选(上) ,第 184 页。14 民间文学 ,1987 年第 6 期。17

38、民间文学的集体创作有三种形式(教材只列前两种) 。其一是若干人直接合作。例如贵州苗族青年男女分两队到山上对歌,各队现场合作编词应对对方。其二是主要的形式,就是一个人首先创作出来,其他人在流传中不断借用、不断修改。有人编出故事梗概,后来有人添枝加叶,再后来有人改为韵文。孟姜女传说,本来是左传记录的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的历史事件。 孟子中记录淳于髡说:“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淳于髡添加了杞梁妻善于哭丈夫,以至于影响了全国的风俗。汉朝刘向的列女传增加了杞梁妻去莒国城墙下哭丈夫,导致城墙崩塌。到唐朝的琱玉集引述同贤记就说哭崩的是万里长城。清代有很多唱本。今武当山官山镇田畈村范世喜唱的孟姜女寻夫长

39、达 7000 字,内容更加丰富。那么,孟姜女传说的作者是谁?是历史上无数人集体创作的。有的时候,作家文学也可能转化为民间文学。例如,西藏活佛仓洋嘉措(16831707)有诗歌作品:“洁白的天鹅呀,/请借我凌空双翅,/ 别处我都不去,/只到理塘就回。 ”理塘是风景最美的地方,仓洋嘉措以此表达对理塘的向往。但,后来成为爱情民歌。歌词最后一句变化为:“只去看看情人。 ”解放以后,有人把最后一句又变化为“只到北京绕一个圈子。 ”分析后边的两个民歌,至少有几个作者了。其三是民间艺人继承前人口头艺术,加以发展,形成一部完整的口头文学新作品。例如民间说书艺人的说岳 、 武松等。武松的故事在水浒传里有三万字,

40、而扬州评话武松达一百万字。艺人王少堂在整理扬州评话武松的经验说:“这里边不知有多少人的心血,它是历代艺人不断加工丰富的结果。 ”15民间说书艺术在内容和风格方面都属于民间文学范畴,虽然其中有艺人个人创作色彩。无论哪一种形式,民间文学作品都属于集体,个人没有著作权。不过,民间文学作品的记录和公开出版的文本,由于花费了讲述人和记录人的额外劳动,属于口述人和记录人的共同作品,应该享有版权。记录人在获得稿费或版权收入的时候,应该分给讲述人一部分。人们为什么能够随意修改他人的口头文学作品呢?因为口头文学在创作出15 曲艺 ,1960 年,第 7、8 月号。18来之后,只能凭借口耳相传。它没有书面文学的固

41、定的文本依据,根本无法确定著作权。集体性保证了民间文学在民众中间的最大限度的自由传播。集体性越强的作品,其重要性越高,越能代表该民众集团的精神面貌。像汉族的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祝和白蛇传,经历了无数人的再创作,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品,成为汉族民间文学的代表作。其中的思想和艺术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中国社会的一些特点和中国文化的内涵。三、变异性作家书面文学是由文字写在纸上,固定下来的。即使作者事后修改,而修订本也是固定的。而流传过程中出现的其他变化,都被看作讹误。但民间文学作品是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没有固定文本;另外,口头文学的讲述都是在具体环境之中人对人的现场之中进行,传承人必须适应环境而讲

42、述;第三,民间文学没有著作权,因此,每个人都可以修改它。第四,讲述人的记忆力和艺术表现力也会影响到作品究竟以什么状态得以呈现。因此,民间文学作品随时随地都处在变化之中。这就是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这和作家书面文学的稳定性形成鲜明对比。所谓变异性,就是指一个民间文学作品在不同时间、地点被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个人)讲述的时候,都会出现变化。一种不同的讲法,就是该作品的一个异文(verion) ,或者叫版本 16。 有的时候,内容变异很大,以致于形成不同的民间文学作品,但是这些作品的叙事要素(母题)没有变,它们仍然属于同一个类型,这些作品也都是异文。 异文包括了同一作品的不同变体,也包括同一类型的不同

43、作品。下面讲述民间故事类型的时候再讲。变异性的表现是很复杂多样的。散文叙事方面,在基本情节、主要语言方面保持不变,或变化很小,而主人公姓名、故事时间、地点都可能变化。例如杞梁妻,变成了孟姜女。春秋时代变成秦代。老虎外婆,变成狼外婆,或妖怪等等。韵文也会发生变异。宋云麓漫抄记录吴中舟师歌曲:“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京本通俗小说:“月子弯弯照几州,几家欢16 李扬和王珏纯合作翻译的消失的搭车客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就同时使用异文和版本两个词汇。不过学术界为了与古籍研究中的版本概念相互区别,大多采用异文。19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明代水东日记:“月子弯弯照九州,几

44、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多少飘零在外头。 ”此歌现代依然流传。 (作品选 P384-387 共收录十首。实际数字大得多)变异也包括作品形式的变化。从散文改为韵文,从一种韵文改为另外一种韵文,或从韵文改为散文。例如孟姜女传说变成唱本、宝卷,变成长歌孟姜女寻夫等等。由于民间文学作品的最初异文是无从知晓的,更主要是由于每个讲述人都有权重新创造,所以,各个异文之间不存在哪一个更加真实的问题,也不存在哪一个正确,哪一个错误的问题。这些变异之间在真实性方面都是平等的。梁山伯、祝英台是全国流传的著名传说。在浙江的记录比较早,传说祝英台是上虞人,二人在杭州读书。但是,江苏宜兴传说他们是在宜兴读书的。云南

45、白族传说梁祝是在大理美丽的苍山洱海之间读书。全国梁祝墓有好几处。现在各地争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浙江、江苏、河南都说自己是真实的,言下之意,别处不真实。这样做是不对的。各个异文之间在真实性方面是平等的,但是,在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方面还是存在差异。虽然古代异文可能不完整,记录方法也不够完善,但是其时代早,同类记录稀少。物以稀为贵,历史以古为贵,所以,学界一般更加重视古代异文。当然,这并不代表古代异文更加真实。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对作品的艺术价值有影响。可能越变越好;也可能不断衰落。所以,有些异文感人,另外一些则很平淡。孟姜女传说的早期变异是越来越好了,艺术价值越来越高。根据我的个人体验,唐代琱玉集里

46、的异文最完美。孟姜女作为一个受害的贞女形象十分完整,反暴政的主题也得到自然体现。清代以后的情节发展更加丰富了,孟姜女不仅忠贞,而且聪明勇敢。不仅战胜起坏心的恶奴,还战胜妄想霸占她的秦始皇。人物个性的吸引力下降,反暴政的主题也过分外露。艺术价值下降了。如何找到好的异文?民间文学是传承人讲述的。好的传承人记忆力好,艺术表现力强,在合适环境下讲述出来的异文,情节完整,语言流畅,艺术价值高。一般群众只知道故事梗概,其异文的艺术价值就打折扣。因此,只要找到20好的传承人,就能找到好的异文。当我们搜集民间文学作品的时候,不要遇到一个讲述人就急于记录。一定要找到优秀传承人,这样才能记录到优秀异文。记录工作效

47、率能大大提高。四、传承性民间文学作品是不断创新,不断变异的;同时,它也存在着一系列相对稳定的因素,世代传承。这些代表着民间文学传统的诸因素,就是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传承性主要体现在口头创作的手法和格式上,这些手法和格式,能够延续数百年,乃至千年。歌谣的起兴手法,从诗经一直到现在。常见的起兴有“月儿弯弯照九州” 、 “高高山上一株槐” 、 “太阳出来暖洋洋”等等,这主要是为了压韵。复沓手法,主要原因是乐曲的要求。还有歌谣的特定格式,如十二月歌 、 四季调 、 五更调等,其中既有音乐的要求,又有内容的需要。散文作品也有一些很固定的因素,比如叙事的套话。故事开头, “很久很久以前”、 “讲故事离不了一

48、家子” 。中间有一些固定的韵语,以增强表现力。全国各地流传的狗耕田大致都有“南来的燕,北来的燕,都来我筐里下个蛋” 。故事结尾,往往以“他们结婚了” ,或“他们过上好日子了”来结束。民间艺人说书,其中套话更多。人物赞,武器赞等等。故事情节发展,常常采用“三段式” 。就是把类似的情节重复两次、三次,乃至多次,层层递进,最后大逆转。既便于传承人记忆,又有利于造成意外。例如阿凡提讲经 。传承性也体现在内容方面。当代农民歌谣中居然保存了很多古代的内容。明代冯梦龙山歌 、 挂枝儿中记录的苏州民歌,在现代歌谣集依然可以找到 17。湖北房县民歌中保存了一些关雎 、 蓼莪 、 伐檀的句子,应该是解放前私塾教育

49、传给百姓的。武当山民歌有比较系统的五行观念,五方土、五方色。歌曲中“绣楼” 、 “象牙床” 、 “纱窗”等等,跟传承人的现实生活几乎无关,应该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非常古老的观念和民俗,比如人牲用活人祭祀神灵,在龙凤瓷床 、 铸钟娘娘中存在。蛇能够隔着水缸把人吸死。禁忌不能回头看,17 顾颉刚等人辑录、王煦华整理:吴歌吴歌小史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 年。21不能提前看。在青蛙王子中。民间文学传承性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下层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相对变化比较慢,特别是偏僻地区变化更慢。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口头传播本身的特殊需要。例如三段式,口头讲述一次过,太快了,容不得讲述人反复思考,容不得听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