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思想史,课时安排,绪 论 第一章 弘扬主体精神的儒家 第二章 心不逐于物的道家 第三章 法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第四章 佛教的流传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 响,绪 论一、中国思想史的对象与范围 1、中国思想史研究的对象 、从形式和静止方面言,思想史指人类社会思想意识的系统化的历史 。、从内容和动态方面言,思想史又表现为社会思潮、观念演变的大流。,2、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范围以伦理思想、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为主。二、中国思想史的特点三个特点:重伦理、政治思想,重辩证思维和“天人合一”思维模式。,1.这三个特点皆牵涉到价值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西方:人格化的上帝是至善至美的化身,天国是理想世界,人是
2、最后归宿地。 宗教神学发达,教会地位崇高,尘世的政治、 伦理思想衰落不振。西方古代的科学、技术、伦理、政治思想与宗教神学是矛盾、对立的。矛盾、对立的核心原因是上帝和人谁为中心。,中国思想: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交织一起“天人合一”观点,而此合一中人又处于中心地位。中国古代思想自始至终都重人事,政治是人事的集中表现,故重政治思想。,伦理道德是存之于人心。 孔子曰:“为仁由己”;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者则知天”; 程朱曰:“性即理”; 陆王曰:“心即理”; 禅宗曰:“灵山只在我心头”。,中国思想对人关注重于对神的关注,因此伦理、政治思想相对发达。 2、中国思想重经学形式先秦子学,两汉经学,
3、魏晋玄学,宋明的理学、心学,清代朴学,其间的创造发展、变化是很明显的。,三、学习中国思想史的作用 首先可获这方面的知识; 其次,可提高思想境界和理论思维水平; 其三,培养民族记忆能力,获取解决个人、民族生存发展所需的智慧与能力;其四,有助于我们认同中国的思想文化。,四、如何学习中国思想史要从点、线、面入手。从面上观其变,线见其常,点中见常变结合。,参考书目 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史,西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至五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至六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人民
4、出版社1998年版。,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白纲: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10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中、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牟宗三:中国哲学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大出版,2001年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中华书局,1982年 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三联出版社,1996年,
5、第一章 弘扬主体精神的儒家第一节 先秦儒家人情化的伦理亲情 一、泛爱众而亲仁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1.从政治作用来看,仁是礼的精神支柱,仁礼一体。 2.从修养的主体来看,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是实现仁的具体要求。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3.从宗法血缘关系来看,孝悌是为仁之本。“尊尊” 、“亲亲” ;“入则孝,出则悌”; “孝慈则忠” ;4.从人我关系来看,忠恕是为仁之道。
6、,“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的仁学思想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强调突出政治。 第二,植根血缘基础。 “亲亲有术”、“爱有差等” 第三,着眼伦理本位。 第四,发挥主体能力。 第五,侧重抑制个体。,孔子仁学结构的弱点和长处: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 实用理性,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张载:“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民胞物与) 文天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二、以德王天下 孟子 :仁政说 仁政学说的首要之点是“制民之产”。他主
7、张:“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商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甲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孟子“制民之产”的主张,与其民为邦本的思想密切联系。“民为贵,社稷为轻,君为轻” ;孟子:“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保民而王”,“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孟子仁政学说的另一重要内容,是“王霸”、“义利”之辩。 指责兼并战争是“争城以战,杀人盈城;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8、“以力服人”是“霸道”,“以德服人”是“王道”;前者是可鄙的,后者是高尚的。“尊王贱霸”,孟子反对功利主义,重义轻利,劝导统治者“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董仲舒将其发展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孟子仁政说的基础是性善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为了发展“善端”,增长善性,孟子提出了一整套修身养性的方法,构成其伦理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要追求理义仁智,就必须以义为荣,以利为耻
9、,所以孟子宣称“养心莫善于寡欲”。 必须“反求诸己”,只有“反身而诚”,才会“乐莫大焉”。,孟子对儒家学说的另一重大发展,是建构了一个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路线。,孟子主张“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呢?他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的修养论和仁义说,较之孔子是进了一步,这就是有了一个由人而天,由心知性的天人合一的模式。他在尽心上中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在他看来,良心、人性、天命三者是相互联系的。,三
10、、隆礼重法 和孟子“天人合一”的思路不同,荀子主张“天人相分”。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子:“明于天人之分” ; “制天命而用之”,在人道问题上,荀子主张化性起伪。和孟子截然相反,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性恶篇开宗明义即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认为,“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化性起伪”的主张,实际上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道德行为是后天人为的结果,经过学习和教化,人性可以由恶趋善。二是强调圣人的作用。荀子说:“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圣王之治,礼义之化,然后皆出
11、于治、合于善也。” 这种理论,在逻辑上必然导致人人可以成为圣人的结论。,道德修养的标准,荀子认为是“礼”。 礼是“法之大分,类之纲纪”,是“强国之本”。 “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还把礼看成治国的根本,认为“隆礼重法则国有常”,“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强调“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可见荀子十分强调礼在为人、做事、治国方面的作用。,荀子在讲礼时,是将其与法并提的,即不仅“隆礼”,而且“重法”。 “礼义者,治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把礼、法都看作治理国家的根本。二者的关系则是:“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礼义制而制法度”。,第二节
12、汉代儒家神学化的天人观念1秦汉之际文化选择 秦汉之际统治阶级的政治心理 : 其一,有统一的政治就必须有统一的学术。 其二,专制主义政治统治不能作为“私学”议论的对象。 其三,不允许学者以古非今。,秦汉之际,统治阶级运用政治权力干预思想文化领域,有着双重的意义,一方面,统治者欲以某种思想为指导,制定和施行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另一方面,以某种思想为工具,规范全体国民的意志、言论和思想。,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原因及其结果汉书董仲舒传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请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
13、,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其一,是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其二,儒家思想的专制主义本质是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先决条件。 春秋公羊传在解释春秋 “春王正月”这几个字时说:“何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大一统也”。,董仲舒在阐发“大一统”观念时说:“唯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终不及本所从来而承之,不能遂其功,是以春秋变一谓之元,元犹原也,其义以随天地终始也”。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君权天授的理论:董仲舒在解释天、人、君之间的关系时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德停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君主是沟通天人之际的中介,“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
14、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而连其中者,通其道也,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其三,儒家思想应合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心理。法家的政治思想超前了那个历史时代,道家的无为政治主张又过于消极,而儒家以伦理政治为核心政治学说,则在最大程度上应合了秦汉之际中国社会的政治心理,从而为社会各个阶层所接受。,汉代神学化的天人观念 : 一、天人感应与王权神授 首先,董仲舒建立了一套天人感应的理论。 他把阴阳推广于家国关系,宣布“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董 仲 舒 像,“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二
15、、三纲五常与正谊明道,对臣民来说,“三纲”既是一种外在的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又是一种必须认真体验并付诸实践的道德修养。对君主来说,它既是要求臣民尽忠的权力,又是以此实行教化的义务。,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常之道”所浸润、延及的范围,包括君主在内。除了“礼”是区分尊卑等级的文教制度和做人标准外,仁、义、智、信都主要是一种以伦理为本位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其中,君主的表率作用是主要的。,董仲舒认为,王者所应修的“貌、言、视、听、思”五事,分别具有恭(敬)、从(可从)、明(知贤不肖,分黑白)、聪(闻事审意)、容(言无不容)的机能,有肃、义、哲、谋、圣的性状,以及与此相应的社会功能。,董仲舒义利
16、观 : “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劝人安贫乐道,是古今治国平天下的大经络”(鲁迅语),三、阳德阴刑与独尊儒术,五帝三王之治天下,不敢有君民之心。什一而税,教以爱,使以忠,敬长老,亲亲而尊尊。不夺民时,使民不过岁三日,民家给人足,无怨望忿怒之患,强弱之难,无谗贼妒嫉之人。民修德而美好,被发衔哺而游。不慕富贵,耻恶不犯。父不哭子,兄不哭弟。囹圄空虚,画衣裳而民不犯,四夷传译而朝,民情至朴而不文。郊天祀地,秩山川以时至,封于泰山,禅于梁父。立明堂,宗祀先帝,以祖配天。天下诸侯,各以其职来祭,贡土地,所有先以入宗庙,端冕盛服而后见,先德思之报,奉元之应也。,汉宣帝:“汉家自有制
17、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书元帝纪)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既是统一思想的方式和途径,也是思想统一完成的标志。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诱使大批知识分子耽于官名利禄,穷年注经,学术走入烦琐僵化的死胡同,尊儒的消极作用是严重的。尤其恶劣的是,独尊儒术造成了舆论一律,导致了经学思维方式的产生和唯上唯书心理的蔓延。,第三节 宋代儒家哲理化的 理欲之论,一、“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孔子讲“性相近,习相远” 孟子倡性善 荀子主性恶 董仲舒讲性三品 汉代扬雄讲性善恶混 唐代李翱讲性善情恶,张载他把人性区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善的,气质之性有善有恶。天地之性就是仁义礼智,是人的形体未形
18、成之前就已存在的。气质之性是人的形体形成之后而有的。,二、“存天理,去人欲”,“天理”一词,在中国古代有不同理解。庄子天运要人们“顺之以天理”,韩非子大体要人们“不逆天理”,这里的天理,都是指的自然法则。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讲:“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经学家郑玄将这个“理”注释为“性”。宋代理学家把天理引申为义理之性(天地之性),与“人欲”相对。,如何才能“去私欲,存天理”,实现“仁”呢? 办法是提高修养来“窒欲”。 具体方法有三: 一是主敬和集义。 二是格物致知。 三是克己。,朱熹从观念上将人性设定为善恶二重,天理和人欲彼此不可共存,进而演维出“明理灭欲”的论点。,朱熹
19、这种“明理灭欲”的主张,从思想渊源上看,是对孔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董仲舒“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孔孟和董仲舒那里,“不谋食”也好,“寡欲”也好,“正谊明道”也好,都只是一种道德要求而已。而在朱熹这里,理欲之辩已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与富于思辨色彩的“理一分殊”的本体论紧紧扭为一体。,三、理一分殊,张载写了篇西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要求人们爱人如己,“视天下无一物非我”。,何谓“理一分殊”呢?理,是伦理纲常,是“生物之本”。理的整体和最高境界称为“太极”,而“太极”是宇宙的根本,这是所
20、谓“理一”。就其化成各种事物来说,每个事物又有不同的理,所以叫“分殊”。万物既产生、统一于“太极,又是“太极”的具体表现,体现着“太极”的整体,这就叫“理一分殊”。朱熹在对西铭的解释中说过:世界万物都是天地的子女,天地则是由“理”派生出来的,这就叫“理一”;万物产生之后,就有了“大小”和“亲疏”之分,亲疏异情,贵贱异等,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这就叫“分殊”。,第四节 儒家人生哲学模式,一、儒家理想人格:圣贤 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至”、“百世之师”,高不可攀。 董仲舒要“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朱熹强调“君臣有君臣之理,父子有父子之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无论圣还是贤,都是以主体的
21、道德修养为重心,以修齐治平为修行方法的。,二、三纲八目与大同世界,儒家的社会理想: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礼运篇对大同社会的设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乎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不闭。是谓大同。,“小康”,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22、;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三纲八目,“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明,是指明白、把握之意。明德,实质上指天理,即伦理纲常。明明德,即领会、把握仁义礼智等伦理之类的天理。 亲民,程朱将亲解为新,“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显然,亲、新是使动词。,“止于至善”,也就是要修身养性,达到把握仁义礼智等纲常名教的境界,执著不放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归结点都是为了“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明德
23、是根本,新民是手段,知止是界限。,“八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三、内圣与外王,内圣,指主体的内在修养,对善的领悟,对仁义道德的把握。用孟子的话说,是养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用理学家的话说,是对天地之性的保持,对气质之性的扬弃,质言之,是存天理,灭人欲。外王,指把主体内在的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
24、使天下道一风同。用儒家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通过修身来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可以说,三纲八目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正是内圣外王的具体化。,四、正己正人与成己成物,所谓正己正人,是指端正自己的思想品德,才能端正别人的思想品德。所谓成己成物,是指自己获得成功,也使他人获得成功。这种“正己正人,成已成物”的思想,是从主体与外界关系着眼考虑问题的,注重主体的能动性,以身作则,带动他人推及整个社会。“这是儒家政治伦理哲学所能达到的高层境界。”,孔子“为仁由已”,“我欲仁,斯仁至矣”的观点,表明他对修身行事的主动性有高度的认识。我们在前面讲孔子仁学时已指出,“己欲立而立入,已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5、”的忠恕之道,是为仁之方。这种忠恕之道的心理趋向,是“推己及人”。因此,在人际关系问题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即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只有正己,才能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要“修已”,就能“安人”、“安百姓”,就可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孟子更是深得“正己正人,成已成物”思想之精髓,主张“行有不得者反求诸已”,这样才能使“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其身正”的外在表现,就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收到“天下可运于掌”的效果。,朱熹进步发展了“正己正人,成已成物”的思想。他说,“治道必本于正心修身”。又说:“孔子所以有克己复礼之
26、云,皆所以正吾,此心而为天下万事之本也”,把正心看成治天下之本。朱熹还把正已正人、成己成物与三纲八目联系起来,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方法。他说,“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可见;三纲八目的修养论与正已正人、成已成物是同一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的产物。,五、穷独与达兼,孟子认为,士君子对个人进退的态度应是:“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孔子的学生曾参:“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以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敬事而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27、 “乘桴浮于海” 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张载在西铭中对富贵贫贱遭遇的自我表白是:“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第五节 传统儒学的历史命运,传统儒学作为系统的政治学说,贯穿着“安国家、定社稷、序人民”的求治心理,在政治上,儒家主张实行礼治,施行仁政,通过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来治理国家,在经济政策上,儒家主张富国、富民,儒家的这些主张,虽然并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实现,但就一般意义上来说,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的安定,仁政毕竟优于暴政。,传统儒学对于中国文化的最大贡献,在于它成功地抵制
28、了外来的宗教。,儒家思想在近代的沉沦的原因,第一,经学的方法导致儒家思想日益僵化。 第二,传统儒学重正统,排斥异端,因而限制了儒家思想自身的发展。 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直到中国古代社会晚期,儒家思想中的道德观、义利观、道器观以及社会观都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儒学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首先,中国的现代化不是传统儒学的复兴。 1.儒家思想中不可能疏导出民主的规范。 2.传统儒学的道器观在本质上是与科学不相容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其次,中国的现代化也不可能是西化。,第二章 心不逐于物的道家,第一节 先秦道家从无为到逍遥的演变 一、无为而无不为的老子(一)道法自然 (二)无为而治与小
29、国寡民 (三)绝仁弃义与虚心实腹 (四)不为天下先,二逍遥于“无何有之乡”的庄子,(一)“窃国者为诸侯”(二)“心如死灰” (三)“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四)“无己”、“无待”与逍遥游,第二节 道家思想在前期专制社会的演变及其作用,一、秦汉新道家的形成和衰落 黄老学派 二、玄学的兴起和演变 三、隋唐道家思想的流播,第三节 道家思想在传统社会 后期的流变,一、道家思想在宋代的兴盛与儒道融合 二、道家思想在元代的兴衰,第四节 道家人生哲学模式,一、道家理想人格:隐士 “全生葆真” 二、不以物累形与返朴归真 “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子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四十六章),老子:“名与身孰亲?身
30、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因此,必须“去甚、去奢、去泰” 。 庄子:“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庄子:“贪生失理”、“亡国之事”、“不善之行”、“冻馁之患”,以及贵贱升降、死生之变等等,“皆生人之累也”。,庄子认为摆脱束缚的基本态度是“安时而处顺” ,把“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看作“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三、无为无不为与不为人先,老子认为:“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而天、地、人的有序状态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们的道德原则应“唯道是从”。,庄子主张安然顺命,“知其不可奈何
31、而安之若命”。要“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老子认为人生的理想境界是“见素抱朴”,淡泊其志。他自称,“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的柔弱、主静、守雌、处下、绝学、绝巧等,都是“不敢为天下先”的心理状态的体现。,庄子安时顺命,追求“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的“至德之世”,是“不敢为天下先”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四、与时迁移和功成身退,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和“与时迁移”、不为天下先的思想相联系,道
32、家人生哲学的另一主张,是在事业成功时,见好就收,功成身退。这种所谓“急流勇退”的思想,是老庄“保身”、“全生”、“尽年”的护符。,第五节 儒道互补的内在原因,一、阳刚与阴柔 周易大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孔子赞扬“刚毅”,曾参提倡“弘毅”。 中庸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儒家的大同理想,内圣外王之学,正己正人、成已成物的主张,以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心态,无不反映出刚健有为、奋进不止的精神。,道家要清心寡欲,见素抱朴,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欣赏的是“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的“至德之世”。它主张无知、无为、无欲、不
33、争,它贵柔、守雌、主静,不象儒家心中充满“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为人生理想的实现而奋斗不息,而是纯任自然,泯灭主体能力,用“以柔克刚”的办法致胜。,道家思想反映在传统社会的失意知识分子身上,便是陶渊明式的“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把社会政治生活看作“樊笼”,念念不忘复归“自然”,追求的生活环境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二、进取与退守,儒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入世的。孔于念念不忘的是“克已复札”,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为了实现人生理想,成为志士仁人,就须“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儒家生活的准则
34、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札勿言,非礼勿动” 。,孟子坚信人能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能尽心、知性、知天,用自己的学说积极影响君主,使其仁政学说泽被天下。 董仲舒穷神竭思,构造了一个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目的论体系,是为了替汉武帝“持一统”服务,为地主阶级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政治理想效力。,韩愈力主“文以裁道” ; 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道家睥睨万物,“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
35、其桎梏”。他们齐是非、齐万物,“游乎尘垢之外”,要做超脱人世的圣人、神人、真人。,在这个执著于现世的人生哲学体系中,包孕着不同的人生态度:既有积极入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也有超然尘外、情欲沉寂、自甘落寞的隐士。,王夫之说:“得志于时而谋天下,则好管、商;失志于时而谋其身,则好庄、列”,正是“穷独达兼”的心理框架的显现。,三、庙堂与山林,庙堂,根据古文献的解释,是指太庙的明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地方。后来多用以指代朝廷。,孔子一生凄凄遑遑,游说诸侯,是为了参政。“子见南子”,充分反映了孔子参政的热切心情。 孟子自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也是参政意识的公开
36、流露。 王充须颂篇,为统治者歌功颂德,要“彰汉德于百代,使帝名如日月”。,道家“淡化当官心理”。他们以蟒袍加身为自然本性的丧失。 “非汤武而薄周孔”(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释私论),不与朝廷合作; “君立而虐兴,臣设而贼生。坐制礼法,束缚下民”(阮籍:大人先生传) ;,汉书王吉传赞曰:“山林之士,往而不能返,朝廷之士,入而不能出,二者各有所短”。,多数知识分子,只是在失意时借道家学说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作为心灵创伤的慰藉而已。可以说,他们在台上(庙堂、朝廷)时,是儒家;在台下(山林、江湖)时,是道家。这也就是儒道何以会“互补”,两种不同人生哲学何以会长期共存并繁荣发
37、展的原因。,四、群体与个体,论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从一般意义的人我关系的协调来实现仁。而“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则是从君臣关系的协调来落实仁。,协调人际关系,就是要使个体融进群体,以保持群体的和谐统一,维护群体的利益。所谓“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所谓“匹夫不可夺志”,所谓“理一分殊”,说到底,是为了维护整体利益而不借抑制个人欲望,乃至牺牲个人生命的不同表述而已。,道家看重的是个人生命的存在和人性自然的维护。他们抨击君主,抛弃物欲,诋毁文明,为的是个体价值的实现,独立人格的保持。他们不仅没有国家观念,也没有宗法家族观念,
38、反而以国家、家族为累,要摆脱其对人性自然的束缚。,老子以仁义礼智为社会祸首,以物欲为可耻。在“名与身”、“身与货”的抉择上,老子重“身”而弃“名”和“货” 他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庄子人生哲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在“仅免刑焉”的“当今之世”中求得身心两全。他主张,为了保存自身,要“处于材与不材之间”。他要“逍遥乎无为之业”,亦即“外天下”、“外物”、不“以天下为事”。这显然是不以群体为怀的。,养生主中说:“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可以保身,可以全生”,表现了庄子“保身全生”即保全生命的根本主张。,五、恒常与变动
39、,儒家看到的是稳态的东西,是“经”,是“常”。他们对现实人生的意义持充分肯定的态度。在社会历史的发展方面,他们看到的是“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荀子天论),是“三统”“三正”的循环往复,是“天不变,道亦不变”(汉书董仲舒传),“变”也可称作“权”,与“经”相对。而他们是“以经统权”,坚持“权必返于经”(董仲舒语)的。孔子因革损益的思想,就是这种思维的结果。,儒家以仁的实现为己任,“正其谊而不谋其利,明其道而不计其功”,“居敬穷理”,抑制“人心”,弘扬“道心”,最终目的是“为万世开太平”;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坚信人生有其恒定的内在价值,而且这种价值不会因社会变迁、人生际遇的不同而变化,而消失。,道
40、家眼中的事物,都是变动不居的,没有质的稳定性。他们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变化不已,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已而化生,又化而死”(庄子知北游) 。,道家也认为有恒定的东西,这恒定的东西便是“无终始”的“道”。它“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六、肯定与否定,儒家肯定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肯定立德、立功、立言是“三不朽”的事业。通过对仁义道德的正面倡导,来表达自己对消极颓废的人生态度的否定和贬斥。修齐治平,由家到国,是对积极进取精神的提倡和肯定。“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
41、屈,贫贱不能移”(孟子腺文公),是对“大丈夫”气概的肯定。,道家是从与儒家对应的另一极来寻求安身立命之道的。他们的思维方式,可以概括为“以反求正”。他们知雄守雌,主静贵柔,要求预先处于对应的一极以白保。老子所谓“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通过对“占先”和“有身”思想的否定,表达对“后身”、“外身”思想的肯定,它反映了老子以退为进的思想特点。,老子说:“正言若反”。汤一介先生揭示道:“这是老子对他自己思维模式和建立哲学体系的方法的总结式语言。他的思维模式就是从相反的方面、否定的方面、负的方面来表达他所要肯定的和建立的。”,儒道的相通处,两家都以物欲为耻。儒家信仰谋道不谋食、重义轻利、安
42、贫乐道,道家则提倡见素抱朴、清心寡欲。 两家都重视道德修养。儒家要克己复礼,正心诚意修齐治平,道家则立张“修道”、“积德”,不以物累形,以保全人的本性。,两家都采取简单类推的思维方式。儒家人生哲学和政治理想,将家国利益设定为一致,修身方能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小到大,由内向外推导。道家考察问题的方式是“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其“修德”的序列是身、家、国、天下,这与儒家并无二致。,第三章 法家思想 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一先案法家的法治理论 首先,法家认为,法律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保证,只有实行法治,才能使国家安定。,在先秦法家看来,法律之所以是治国的根本,关键在于法
43、律具有两方面的作用。其一,法律能够定分。 百人逐免的例子:“一免走;百人逐之,非以免也。夫卖者满市,而盗不敢取,由名分已定也。故名分未定尧、舜、禹、汤且皆如驾焉而逐之;名分已定贫盗不取”。,其二,任法能够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先秦法家在主张以法治国的同时,大多数是从法治与耕战事业的联系着眼的,“欲战其民者,必以重法,赏则必多,威则必严”。,其次,法家对于法律本质的认识是深刻的。 管子任法关于生法、守法、法于法的论述,便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在法与民众的关系上,先秦法家一致的认识是把民众作为法律统治的对象,善言则更明确地
44、表述为“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强”。,再次,关于法的特性,法家认为“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随着法家法治理论的提出,中国古代社会进入了以成文法治国的时代。,法家对于以法治国提出了如下几方面的原则: 第一,法要分明。“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托天下于尧之法,则贞士不失分,奸人不檄幸”。这一原则是与让民众知法守法密切联系的。,第二,法一而因。法家认为,法律是全体臣民所必须遵守的准则要使民众的意志统一于法律之下,就必须有统一的法律,同时,法律也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法莫如一而固”。如果法律彼此矛盾,朝令夕改,民众将无所适从。,第三,法不阿贵。汉人司
45、马谈在评论法家的思想特点时说,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这与法家的思想实际基本上是相符的。在先秦法家看来,在法律面前,全体臣民是平等的,法高于一切臣民的利益,任何人都不得枉法,“法之所加,知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第四,轻罪重罚。法家是重刑主义者,他们把社会致治的希望寄托于严刑苛法之上刑与赏,在法家的政治观念中,是治国的二柄,但法家尤为重视的是刑罚的作用“治国刑多而少赏,故王者刑九而赏一,削国赏九而刑一”。,法家主张轻罪重罚,在逻辑上看似乎很有辩证的意味,即所谓“藉刑以去刑。”但在理论上,他们所论证的却是严刑苛法的合理性,“以杀去杀,虽杀可也,以刑去刑
46、,虽重刑可也”。法家之所以主张实行严刑苛法,在于他们简单地把民众犯法归结为刑轻的原因。它为酷吏暴君提供了残害群众的法理依据。,第五,法宜其时。在主张法律要有相对的稳定性的同时,法家也注意到了法的时代性,“夫法者,民之治也,务者,事之用也。国失法则危,事失用则不成。故法不当时而务不适用,而不危者,未之有也”。历史上,每一时代都有每一时代的法度。先秦法家族宜其时的认识,是对中国传统法治理论的一个重大贡献。,二传统法治理论在 理论上的缺陷,其一,法与权的问题,法家在主张以法治国时,虽然提倡法不阿权贵的原则,但是,在最根本的问题上,即法律与君主权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法家却认为法是君主实行专制统治的工具
47、,法律要服从君主专制政治的需要。归根结底,是专制权力高于法。,法家在主张将法书之图籍布于百姓的同时,又主张法与术、势兼用:“国之所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在逻辑上,权是实行法治的保障,这似乎并不错,但是,由于一切权力属于专制君主,只能是把法也奉献于君主。,法家主张治国“不二法门”,其理论的价值是重大的。但是,法家的法治理论并非如此,在法家的观念上,君主制裁臣下的手段,即权术是无条件的,不受任何的法律约束。术可以独立于法之外,使得法与卑鄙的权术结合起来,便不再具有法的基本精神,进而成为权力的附属品。,其二,法与人的关系问题。 法家法治理论的出发点是人性好利或性恶论。 法家的法治理论没有
48、保护个人权利的内涵,因而,法在法家的认识中也被简单化了。 法家在法与人的关系上的另缺陷,在于他们强调法的作用的同时,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其三,法与道德的问题。,先秦法家在提出法治理论对,是站在非道德的立场上认识法的,这正是法家政治思想的卓越之处。然而,法家在法与道德的关系上,又走向了极端,完全否定了伦理道德的存在价值。 “仁者能仁干人,而不能使人仁;义者能爱于人。而不能使人爱。是以知仁义之不足以治天下也”。,三法家法治理论与中国古代 社会的政治实践,儒法合流的原因 法家的法治理论为儒家思想所吸收,首先要归因于秦王朝的政治覆亡。秦汉之际的儒法合流是法家思想统一于儒家思想,而不是后者统一于前
49、者。,其次,儒法两家思想的相互融合,又是由于这两种思想存在着相互吻合的一面。 先秦儒家在主张施礼治、行仁政的同时,大都不排斥在德教的前提下用刑。如荀子曾说:“礼义者,法之始也”,“法者,治之端也”。孔子也主张德与刑并用,兴礼乐,重刑罚。,秦汉时期法家法治理论的改变:,首先,在理论形态上,由于儒法合流,法治理论不再具有原来的非道德特征,转而与儒家的忠孝道德相结合。在道德与法的关系上,是法律服从于忠孝道德,而不是忠孝道德统一于法律,法律成为忠孝道德由以实现的保障之一。自两汉以降陆续出现了大逆、不敬、不忠、不孝、不睦、不义等罪名,传统的法治理论与儒家的道德观在这一点上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人治与法治在传统观念形态上也结合在一起。先秦法家重法治,反对人治;儒家重人治,主张由贤人治国。两汉以后,儒家的人治主张中又输入了法治的规范,尚贤与尚法在政治文化中成为互相补充的两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