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摘 要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作为饮食之邦,长期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不断探索有利自身生存、延续的饮食,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地方风味的食品和菜肴,而不少名点名菜,富有文化内涵,使许多旅游者每到一地,便兴致勃勃地品尝。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中国传统饮食,丰富多彩,地方特色地方风味AbstractChinese food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 It has undergone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y and
2、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a, a nation famous for its food, has formed a rich and colorful food culture. It has continuously explored food that benefits its own existence and has produced food full of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l flavor. Many famous foods are
3、 so rich in culture that many tourists eagerly enjoy the food wherever they go.Keywords Chinese food cultur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rich and colorful, local charcteristics, local flavor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目 录第一章 概述.5第二章 我国饮食的总体特征72.1 各具特色的东西南北饮食文化72.2 东西南北饮食文化地域差异原因分析8第三章 少数民族菜.11 3.1 满族12 3.2 藏族1
4、23.3 蒙古族123.4 回族123.5 朝鲜族133.6 维吾尔族13第四章 我国风味名点简介.134.1 北京风味134.2 天津风味144.3 山东风味144.4 山西风味144.5 陕西风味144.6 江苏风味154.7 上海风味154.8 浙江风味154.9 广东风味164.10 福建风味.164.11 四川风味.164.12 湖北风味.164.13 湖南风味”贡莲” 174.14 云南风味.174.15 西藏风味.174.16 新疆风味17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3第五章 名菜名点传说典故17第六章 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276.1 精.276.2 美.276.3 情.286.
5、4 礼.28结论.28参考文献29 前言中国的饮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4今天。各种各样的中国餐馆开遍全球,而中国的很多事情,特别是生意上的事情,往往都离不开在饭桌上交往的这一程序。而参与中国人的宴请,本身就是一种双重享受,既享用美食,又感受中国文化。同时,饮食文化也是一种旅游资源。所以,对于和中国人打交道的必不可少的饭桌上的文化,不可不查,不可不重视。 中国是文明是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饮食文化是中国值得自豪,也是最容易为世界各国所接受的一环。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
6、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质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卫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 ,并且讲究“色、香、味”俱全。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 ,奇正互变的烹调法(厨规为本,灵活变通) ,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寓教于食)等 4 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中国的饮食文化除了讲究菜肴的色彩搭配要明媚如画外,还要搭配用餐的氛围产生的一种情趣,它是中华民族的个性与传统,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凸现方式。 从影响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7、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它还间接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等,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 100 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饮食文化的这一支脉,一定会得到光大发扬。大家所希望的是不要为了饮食而仅仅满足口腹之需,要达到交流沟通,消除障碍,解决问题的目的。饮食一定要有饮食以外的文化信息,这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精髓。第
8、一章 概述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5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烹饪王国”之称。中国烹饪不仅仅是技术,同时也是一种艺术,是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的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采集野果,捕捉野兽,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 礼记礼运篇记载:“古者未有火,食草木之实,马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从生食向熟食的转化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而用火进行食物加工更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也可以说是人类饮食文化的起点。火的运用和控制促使了陶器的产生。陶器发明以后,就被用作炊具和食具,釜、鼎、鬲、甑是最早出现的陶制炊具
9、,陶器的发明标志着烹饪技术的第一次飞跃,人类真正进入了烹饪时代。公元前 21 世纪,原始社会解体,中国进入奴隶社会阶段。从夏到秦,我国先民的烹饪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了商代名臣伊尹以至味说汤的故事,叙述了商汤之时的烹饪状况,提出了烹饪理论的一些基本论点。吕氏春秋本味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篇烹饪理论文章。而黄河流域最早的名菜周代八珍则标志着先秦烹饪技术达到一定水平。 “八珍”是周代宫廷名菜,对后代影响深远,成为烹饪中特定的名词。周代还盛行饮食疗法,我国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就叙述了古人常说的“医食同源” 。秦汉到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
10、,这一时期的烹饪技术日趋成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一条“丝绸之路” ,发展了与西域各国的关系,既引进了西方食品,同时也将中国的饮食文化推向了世界。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各族人民文化、生产技术的大交流、大融合时期,同时也促进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这一时期与饮食相关的重要历史文献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隋唐五代在食疗方面有突出成就,主要体现在唐代名医孙思邈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 ,这是现存最早的食疗专论。宋代是我国饮食史上的一个昌盛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都市饮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空前繁荣,这可以从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得到印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6证。从两宋到明清,我国烹饪理论已达到相
11、当的水平,从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到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 ,特别是袁枚的随园食单 ,更是将中国烹饪理论推向了一个成熟阶段。莱系提及南北饮食的差异,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南方主食大米、北方主食面粉。但是东北生产大米,而且久负盛名,颇为有趣的是东北人自己有名的大米主要卖到其他地方,自己却不喜欢吃。 从菜系来看,南方菜系优势明显、有广东的粤菜、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江浙的杭帮菜等。而北方却几乎没有独立的菜系,当然东北的菜还是颇有特色。总体特点是南方饮食讲究的是精细,而北方体现的是粗犷。 从菜量来看,南方多数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丰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数大白菜最多,要不就是大棚的蔬菜,但是品
12、种相对还是少了些。尤其在农村可能差别更大。 从喝汤来看南北迥异:南方人喝汤是作为一个菜上桌的,更多的是在夏季天气炎热喝汤,广州、福建一带在饭前、饮酒前喝汤,尤其广州人堡汤是出了名的。而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喝汤,但是汤是在饭后喝,一般不是作为一道菜上桌,而且主要在冬季喝汤,觉得热乎、暖和。 从喝酒来看,北方人豪爽,平均酒量大于南方人,特别是山东、东北和内蒙人酒量惊人。南方生产白酒,有名的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夏天可能南北都已啤酒为主,但是冬天北方人更喜饮白酒,但是冬天南方的江浙一带喜喝黄酒,比如绍兴女儿红、上海的和酒、石库门等。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大声说话。南方人相对精细。我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
13、久的国家,地域宽广,有 23 个省,4 个直辖市,5 个自治区和 2 个特别行政区。自走入高中校们,我们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了解到身边的文化与地理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学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之后,这让我们想更进一步的探究由地域差异引起的文化差异.因此,我们选择了一种诱人的文化-吃, 由于我国自然环境、气候条件、民族习俗等的地域差异,各地区和各民族在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上又有所不同 , 其饮食文化更是丰富多彩,各个地区别具风格。下面我们将从中国饮食文化的总体特征、东西南北饮食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地域差异看中国东南西北饮食文化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7
14、第二章 我国饮食的总体特征2.1 各具特色的东西南北饮食文化:下面我们以南方的海南,东部的上海,西部的新疆,东北的哈尔滨为例进行介绍:1、独具风格的海南饮食:(1) 、椰味菜是海南菜所长:琼州椰子蟹、椰奶鸡、椰液香酥鸭、椰汁东山羊、嫩椰百花盒、椰奶燕窝盅、脆炸椰奶、椰子盅等。(2) 、清淡鲜活、原汁原味山珍海味:(3) 、海南特色的风味小吃:抱罗粉、海南粉、黎家酸菜、锦山煎堆、糯米粑、红鱼粽等等。(4) 、享誉海内外的四大名菜:A、文昌鸡 最负盛名的传统名菜。号称“四大名菜“之首。文昌鸡是一种优质育肥鸡,因产于海南省文昌而得名。据传,文昌鸡最早出自文昌县潭牛镇天赐村。此村盛长榕树,树籽富含营养
15、, 家鸡啄食,体质极佳。B、和乐蟹 “和乐蟹“产于海南万宁县和乐镇,以甲壳坚硬、肉肥膏满著称, “和乐蟹“的烹调法多种多样,蒸、煮、炒、烤,均具特色,尤以“清蒸“为佳,既保持原味之鲜,又兼原色形之美。C、东山羊 此菜以位居“石山羊“产地火山口的荔湾酒乡的出品闻名遐迩。特点:色泽金黄,装盘整齐,肉质酥烂,润滑适口,气味芳香,十分鲜美。D、加积鸭,俗称“番鸭“,是琼籍华侨早年从国外引进的良种鸭,最早在琼海市加积镇养殖繁衍。其特点是,鸭肉肥厚,皮白滑脆,皮肉之间夹一薄层脂肪,特别甘美。2、丰富多彩的上海饮食:上海历史悠久,早在东周,因其处于江南鱼米之乡,而有楚越之地饭稻羹鱼之说,素有“世界美食之都”
16、之名。要尝中华美食,请到上海来:各省菜系云集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8上海,京帮、扬帮、四川、广帮和上海本帮菜系为主,兼容并蓄了苏州、杭州、无锡、宁波等等;要吃世界美食,请到上海来:世界各地的菜系影聚上海,欧陆菜、美国菜、日本菜、意大利菜、印度菜、韩国采、越南菜、泰国菜等等汇集上海。各地名厨云集上海,技艺精湛,擅长煮、蒸、煲、拌、烧、煸、炸、爆、炒、炖、焖、烩、煎、贴、熏、烤、炙、扣、烟、扒、泡、浸等数十种烹调方法。3、充满民族特色的新疆饮食:新疆凉面、烤羊肉串、油塔子、烤馕、烤全羊、抓饭、拉条子、新疆奶茶都是新疆的名菜,在隆重的宴会上,一般是把烤好的全羊平放在特制的餐车上,头系红绸,嘴含
17、青菜,推至餐厅,任宾客随意切割品尝。待客时,奶茶是现烧现用。喝奶茶时,维吾尔、锡伯等民族喜欢用较大的瓷碗,而哈萨克、蒙古等民族则喜欢用小瓷碗,维吾尔族群众在给你端来大碗奶茶之后,往往还把馕饼掰成小块放入碗中,以示热情。4、积淀北国特色的哈尔滨风味:哈尔滨历史区域文化鲜明,烹饪原料得天独厚。不仅有金元文化的积淀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且还有大小兴安岭的山珍野味,也有本地特色山珍野味,还有来自近代多元文化交流的产物,这些形成了哈尔滨独特的餐饮文化,即哈尔滨风味。松花江的“三花五罗” ,黑龙江的鲑鱼,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这些都为形成哈尔滨的风味特色奠定了文化与物质基础。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朴实中透析出秀气
18、,粗犷中蕴藏着精华” 。哈尔滨大面包、酥合利、老鼎丰糕点、清汤鹿尾、京字牌松仁小肚、冰糖雪哈、清炖熬花鱼、镜泊鲤鱼丝、江海米蕨菜都是哈尔滨的特色美食。2.2 东西南北饮食文化地域差异原因分析:1、通过这几个月的研究调查,我们了解了各地的饮食文化特色,认为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地理位置的影响:不同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造就了各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 北方的气温比南方低 , 尤其冬季十分寒冷 , 因此北方人的饮食中脂肪、蛋白质等食物所占比重大 , 尤其在牧区 , 牧民的饮食以奶制品、肉类等为主。南方人饮食以植物类为主 , 居民有喝菜汤吃稀饭的习惯,比如我们海南,“饭前喝汤” ,海南人吃
19、饭一般要在饭前喝汤,无论饭菜是否已经摆上,先要吃的东西一定是汤,喝过汤之后才吃饭吃菜,酒足饭饱以后,还要再喝碗汤,才算是吃完了一顿饭。而在高寒的青藏高原上 , 青裸是藏民主要种植的作物和主食 , 同时为了适应和抵御高寒的高原气候 , 具有增热活血功效的酥油和青裸酒成为藏族人民 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用油和饮料。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9(2) 、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上海扼长江入海口,腹地广阔,交通方便,经济发达,是中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从 19 世纪中叶上海被迫对外开埠,畸形繁荣经济刺激着上海菜的发展变化,各地风味为适应上海人员复杂,满足食客众多要求,古今中外兼收并蓄、相互借鉴,形成了上海菜
20、讲究五味调和及清淡的真味的饮食习俗:菜肴以清淡为主,讲究层次,虽有多种复和味,但口感平和,质感鲜明。具有清新秀美、温文尔雅、风味多样、富有时代气息的特点。20 世纪70 年代末以来,世界美食掀起一股强调低糖、低脂肪、荤素搭配及营养搭配等潮流,上海菜也紧紧跟随,改革各项操作技艺,创新菜肴,以适应时代生活的节奏,在开拓、趋时中发展,总之,要尝中华美食请到上海来,要吃世界美食请到上海来。(3) 、民族文化的影响:我国有 56 个民族 , 汉族主要居住在东部平原地区 , 众多的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西南地区 , 地形和气候差异大 , 更重要的是各民族在生产活 动、民族信仰上都有各自民族的特点
21、 , 在饮食上也形成 了自己的民族特色 , 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很大。我国汉族聚居的东部平原 , 耕作条件较好 , 盛产稻 米、小麦 , 同那些以耕作业为主的少数民族像朝鲜族、 锡伯族、傣族、壮族、独龙族等一样 , 以五谷为主食。朝鲜族人喜食米饭、冷面。羌族人喜欢将大米掺入玉米混蒸 , 称 “ 金裹银 “ 。壮族的 “ 包生饭 “, 苗族的 “ 乌米饭 “均颇具特色。蒙古族、鄂伦春族、怒族和牧区藏族 , 由 于居住在寒冷地区 , 又多水产和畜肉 , 为抵御严寒 , 故 以高热量的肉类为主食。松花江、黑龙江沿岸的赫哲族以渔猎为生 , 鱼兽肉为其主食。蒙古族以放牧为主 ,饮食分白食和红食 , 自食为各
22、类奶制品 , 红食主要是牛 羊肉。维吾尔族则爱吃用大米、羊肉、胡萝卡等做的抓 饭 , 以及拉面、烤羊肉、镶等。哈萨克人的风味小吃是 用奶油混幼畜肉装进马肠内蒸熟的 “ 金特 “ 和肉碎拌香 料蒸成的 “ 那仁 “ 。受自然条件的约束 , 各民族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形 成了各自的图腾信仰和对动植物的精灵崇拜 , 这同时 也影响到饮食 , 比如鄂温克族人的祖先禁止猎熊 , 这样 尽管他们以肉类为主食 , 却也不会吃熊肉。最主要的就是气候不同造成的。 气候不同,温度差异大,生产的农作物就不同。 主食的不同,造成了整个饮食结构以及吃法的巨大差异。总的来说,北方饮食粗糙,而南方做工精细。你要听到一个北方人会
23、做菜,那才奇怪,就跟听到一个南方人吃得随随便便一样。南方人一吃得随随便便,多半是不想活了。北方人相反,只有不想活了,才去好好地吃一餐。八大菜系,南边占了绝大部份,流派纷呈,只给北边剩下京菜、鲁菜两个系,严格说来,还是为了保留北方人的粗犷风格才给划出来的,根本不能与粤菜、川菜、湘菜、淮扬菜相匹敌。南方人到北方开餐馆,是丰富和弘扬民族的食文化;北方人到南方开餐馆,不过是让鲜活玩艺儿吃腻了的乡亲们别忘了家常口味,有点象开忆苦餐。 北方人喜欢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南方人要把肉切得细细的,煨得烂烂的,炒得嫩嫩的,把酒烫得温温的。南方人喜欢吃青叶子菜,几天不吃就屙不出屎;北方人无所谓,光吃肉也能拉屎。北方人
24、喜欢吃饺子,这是他们对中国饮食的最大贡献。南方人喜欢吃馄饨。饺子用醋蘸蘸就行了,一口一个。馄饨要汤碗、调料齐全,一口只咬半个。南方人喜欢吃葱,北方人喜欢吃蒜;南方人吃泡菜,北方人吃咸菜;南方人吃辣椒是为了祛湿,北方人吃辣椒是为了驱寒。南方人是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0咸辣、麻辣、油辣、甜辣,北方人是干辣、酸辣。北方人把吃读成“痴” ,痴痴地只管吃。南方人把吃叫“七” ,叫“恰” ,叫“食” ,叫“噎” ,叫“夹” ,叫“塞” 。南方人喝茶也叫饮茶。南方人饮各种各样的茶,北方人只喝花茶就够了,觉得花茶既香且浓,殊不知那是花香而非茶香,是南方人专门放进去骗北方人的。北方人不懂欣赏真正的茶中精
25、品,比方龙井、碧螺春,以为太淡,要细抿慢嚼才似乎有那么点味,不适合牛饮。 北方人吃得简单,与地域物产有直接关系。北方崇尚简朴,南方追求华美,很大程度上也是地域特点造成的。北方冷而干燥,把毛毯、彩染布挂在墙上,显得温馨暖和。南方则挂不出这种效果,看了会浑身燥热,还老去闻是不是有一股可疑的霉味。北方人喜欢毛皮,耐寒。南方人不喜欢,灰扑扑的见了就打喷嚏,容易生虫。南方人喜欢竹制品,又凉快又经得起沤。北方人洗澡叫搓泥,要积出泥一样的肥垢来了才去搓一次。南方人洗澡叫冲凉,一冒汗就去冲。南方人睡床,北方人睡炕。北方人来客都往炕上请,客人留宿与主人一大家子济济一炕。南方不兴这样睡觉,睡不踏实。最后南床统一了
26、北炕,至少城市是如此。 现在北方人来客,也不是动不动就请人家上床。 提及南北饮食的差异,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南方主食大米、北方主食面粉。但是东北生产大米,而且久负盛名,颇为有趣的是东北人自己有名的大米主要卖到其他地方,自己却不喜欢吃。 从菜系来看,南方菜系优势明显、有广东的粤菜、四川的川菜、湖南的湘菜、江浙的杭帮菜等。而北方却几乎没有独立的菜系,当然东北的菜还是颇有特色。总体特点是南方饮食讲究的是精细,而北方体现的是粗犷。 从菜量来看,南方多数是小而精。北方是多而粗,南方一年四季蔬菜丰富,北方到了冬季就数大白菜最多,要不就是大棚的蔬菜,但是品种相对还是少了些。尤其在农村可能差别更大。 从喝汤来看
27、南北迥异:南方人喝汤是作为一个菜上桌的,更多的是在夏季天气炎热喝汤,广州、福建一带在饭前、饮酒前喝汤,尤其广州人堡汤是出了名的。而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喝汤,但是汤是在饭后喝,一般不是作为一道菜上桌,而且主要在冬季喝汤,觉得热乎、暖和。 从喝酒来看,北方人豪爽,平均酒量大于南方人,特别是山东、东北和内蒙人酒量惊人。南方生产白酒,有名的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夏天可能南北都已啤酒为主,但是冬天北方人更喜饮白酒,但是冬天南方的江浙一带喜喝黄酒,比如绍兴女儿红、上海的和酒、石库门等。北方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菜,大声说话。南方人相对精细。(4) 、我国的饮食结构复杂多样 , 以五谷为主食者为最多。因为我国广大地
28、区自然条件优越 , 尤其是东部广大平原地区适宜种植小麦、水稻等农作物 , 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 , 大多地区习惯于早、中、晚一日三餐(5) 、我国的饮食调制方式各式各样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1烹、妙、煮、炸、煎、 涮、炖等 , 加之丰富的佐料大葱、香菜、蒜、醋等 , 使我国 的饮食和菜肴花样繁多 , 色香味俱全。这是西方型饮 食所不能比的。2、丰富多彩的上海饮食:上海历史悠久,早在东周,因其处于江南鱼米之乡,而有楚越之地饭稻羹鱼之说,素有“世界美食之都”之名。要尝中华美食,请到上海来:各省菜系云集上海,京帮、扬帮、四川、广帮和上海本帮菜系为主,兼容并蓄
29、了苏州、杭州、无锡、宁波等等;要吃世界美食,请到上海来:世界各地的菜系影聚上海,欧陆菜、美国菜、日本菜、意大利菜、印度菜、韩国采、越南菜、泰国菜等等汇集上海。各地名厨云集上海,技艺精湛,擅长煮、蒸、煲、拌、烧、煸、炸、爆、炒、炖、焖、烩、煎、贴、熏、烤、炙、扣、烟、扒、泡、浸等数十种烹调方法。3、充满民族特色的新疆饮食:新疆凉面、烤羊肉串、油塔子、烤馕、烤全羊、抓饭、拉条子、新疆奶茶都是新疆的名菜,在隆重的宴会上,一般是把烤好的全羊平放在特制的餐车上,头系红绸,嘴含青菜,推至餐厅,任宾客随意切割品尝。待客时,奶茶是现烧现用。喝奶茶时,维吾尔、锡伯等民族喜欢用较大的瓷碗,而哈萨克、蒙古等民族则喜
30、欢用小瓷碗,维吾尔族群众在给你端来大碗奶茶之后,往往还把馕饼掰成小块放入碗中,以示热情。4、积淀北国特色的哈尔滨风味:哈尔滨历史区域文化鲜明,烹饪原料得天独厚。不仅有金元文化的积淀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且还有大小兴安岭的山珍野味,也有本地特色山珍野味,还有来自近代多元文化交流的产物,这些形成了哈尔滨独特的餐饮文化,即哈尔滨风味。松花江的“三花五罗” ,黑龙江的鲑鱼,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这些都为形成哈尔滨的风味特色奠定了文化与物质基础。其特点可以概括为“朴实中透析出秀气,粗犷中蕴藏着精华” 。哈尔滨大面包、酥合利、老鼎丰糕点、清汤鹿尾、京字牌松仁小肚、冰糖雪哈、清炖熬花鱼、镜泊鲤鱼丝、江海米蕨菜都
31、是哈尔滨的特色美食。第三章 少数民族莱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2少数民族菜也称“民族风味莱” ,是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人口最多的汉族外,还有蒙、回、藏、满等 55 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饮食风格和特点。3.1 满族满族古称“女真族” ,长期居住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白山黑水之间,曾两次在历史上建立王朝。清代满族菜影响全国,后经满汉交流,有些已被汉菜吸收,现只是在东北、西北等一些地区,满族莱仍保留原来的风味。满族以定居耕作为主,以狩猎为副业,主要食物有高粱、小米、玉米等,嗜食白煮猪肉,狩猎得来的野猪、鹿、兔等也是日常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族还有
32、养蜂采蜜的传统,较擅长制作蜜制品。烹调方法多烧煮,喜食糕点面食和干鲜果品。满族传统名菜有白肉血汤等,传统点心有萨其马、打糕、玉米面等。3.2 藏族藏族大部分居住在青藏高原及四川西部地区,大多信奉喇嘛教。受地理环境和宗教的影响,他们有自己独特的饮食风俗。藏民族长期以畜牧业为主,因此,菜肴用料以牛羊肉、奶类为主,手抓羊肉、青稞面、酥油茶、河曲大饼是其独特的风味食品。此外,还有脍炙人口的“藏北三珍” ,即用当地物产原料烹制的冬虫夏草炖雪鸡、人参果拌酥油大米饭、蘑菇炖羊肉。由于受到喇嘛教的影响,藏族不吃鱼类。3.3 蒙古族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和东北一些地方,以游牧为主。饮食习俗以牛
33、羊肉和奶酪品为主食,蒙古族人称奶食为“白食” ,肉食为“红食” 。最具风味特色的是“塞北三珍”醍醐(纯酥油)、酥酪和马奶酒。红食以牛肉和绵羊肉为主。蒙古族人最喜食手扒羊肉。全羊席是蒙古族的上等宴席。3.4 回族回族是我国分布最广的民族,大多与汉族杂居,但其饮食文化仍基本保留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3其民族特色。回族菜亦称“清真菜” ,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说,回民清真莱是众多少数民族莱中形成最早也最具特色的。由于信奉伊斯兰教,回民在饮食上有一定禁忌,最大特点是不吃猪肉,但吃骆驼、牛、羊肉。现在我国的回族清真菜大致有三种风味特色:一是西北,如新疆、宁夏地区的清真莱,较多保留了中东阿拉伯人饮食
34、特色。二是长江以北的北方清真菜,较多受北京、山东菜的影响,对羊肉的烹调很有特色,且制作方法精细,以爆、熘技法最擅长。全羊席是其优秀代表作,早在清代就为宫廷中招待伊斯兰使节的御宴。三是杂居南方和沿海地区的回族清真菜,对羊肉和鸭的制作有独特之处。上述三种清真莱构成中国清真莱的总体。 3.5 朝鲜族我国东北地区聚居着许多少数民族,其中朝鲜族主要分布在辽宁的丹东、吉林的延边一带,在饮食上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习俗。朝鲜菜口味以辛辣爽口、脆嫩鲜香为主。用料讲究鲜嫩,调味多样,注重原汁原味,烹调方法多采用生拌、明烤、腌渍等。朝鲜族喜食狗肉。朝鲜菜中的冷拌技法、狗肉制作、蔬菜泡制有独特风味。朝鲜族传统菜肴有:冷
35、面、狗肉火锅、泡菜、生拌鲜鱼片等。3.6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主要居住在新疆、甘肃等地,饮食上以面食和纯肉类菜肴为主。面食较擅长以烙的技法制作,如馕。维吾尔族禁吃猪肉,常用原料有羊肉、牛肉、鸡肉以及少量蔬菜。羊肉的烹制最具民族维吾尔族传统菜肴有:羊肉羹、烤全羊、烤羊肉串、手抓饭等。第四章 我国风味名点简介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44.1 北京风味都一处烧卖“都一处”是北京具有 250 多年历史的老店,以经营三鲜烧麦著称。它因乾隆皇帝品尝而出名。艾窝窝北京的一种传统回民小吃,历史悠久。元朝称它为 不落夹” ,清代开始称“艾窝窝” 。北京流传着“白黏江米人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搓,浑似汤圆不待置,清
36、真唤作艾窝窝”的诗句。艾窝窝属夏季凉食之一,形状如球,色白似雪。小窝头本是民间一种极平常的小食品,因慈禧爱吃这种小点心而出名。豆面糕又称“驴打滚” ,北京传统风味小吃之一。以江米面、豆馅、黄豆面、白糖为原料制成。豌豆黄原为北京著名的宫廷风味小吃,清代乾隆年间传人民间。北京有农历三月初三“居民多食豌豆黄”的习俗。现在制作豌豆黄最出名的是北京仿膳饭庄。4.2 天津风味狗不理包子天津名点,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据传清代末年,天津人高贵友开设包子铺,其独特风味的包子与其乳名“狗不理”一起流传天下。桂发祥什锦麻花因店铺原设在东楼十八街,又称“十八街麻花” ,其特点是香甜酥脆,久存不绵。耳朵眼炸糕有
37、80 多年历史,以创制店所在街巷“耳朵眼胡同”而得名,与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一起被天津人称为“风味三宝” 。4.3 山东风味山东煎饼品种繁多,历史悠久,是鲁中、鲁西地区的主要大众食品,有小米煎饼、菜煎饼等。临沂高桩馒头又名“戗面馍馍” ,因外形比一般馒头高而得名,是山东临沂地区的传统名食。4.4 山西风味刀削面山西特别擅长制作面食。刀削面是山西著名的面食品,因直接用刀削面片人锅而得名。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5拨鱼儿山西晋中著名传统风味小吃,又名“剔尖” 。用一根特制的竹筷将面块拨成小鱼状,人锅煮熟,因而得名。它与刀削面、刀拨面、拉面并称为山西“四大名面” 。4.5 陕西风味臊子面秦川
38、风味面点之一。以精制面条浇上猪肉、多种菜蔬和调料制成,鲜香可口。据记载,臊子面是从唐代的长命面演变而来,因而吃臊子面有取“福寿延年”之意。太后饼陕西富平县的风味小吃,已有 2000 多年历史。相传创制于汉代,系汉文帝之御厨始创,太后喜食,故而得名。是用面粉和猪板油精制成的烤饼。牛羊肉泡馍陕西著名的回民风味小吃。由战国时的羊羹演变而成、将牛羊肉与饼合煮,食用时佐以蒜、酱等。石子馍陕西历史悠久的传统风味小吃。具有新石器时代“石烹法”的遗风,它用面粉做成饼放在烧热的小卵石上焙制而成。4.6 江苏风味蟹黄汤包镇江扬州地区的名点,是以蟹黄、蟹肉、猪肉等为馅制成的汤包。黄桥烧饼源于古代的胡麻饼。首创于泰兴
39、市黄桥镇,因黄桥战役中百姓用此烧饼慰劳新四军而名声大振。淮安茶馓江苏淮安地区特产,在清代曾列为贡品。其形状像梳子、菊花、宝塔等,细如麻线,当地统称“馓子” ,又名“油面” 。苏州糕团苏州著名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与春秋战国时爱国忧民的伍子胥有关。苏州人吃糕团,含怀念伍子胥之意。4.7 上海风味南翔小笼馒头原是上海嘉定县南翔镇著名传统面点,后传人上海市区城隍庙,皮薄馅鲜,被誉为上海“小吃之最” 。生煎馒头上海大众化小吃。鸽蛋圆子以形取名,为城隍庙夏季传统美味小吃之一。4.8 浙江风味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6宁波汤圆宁波著名小吃之一。品种繁多,爽滑软糯,风味独特。金华酥饼金华传统小吃,
40、又称“干菜酥饼” ,明代已闻名。其特点是松酥脆香,久藏不变质。嘉兴鲜肉粽以嘉兴昌记五芳斋的粽子名气最大。猫耳朵又称“麦疙瘩” ,源出于清宫的御膳房,风味别致,是杭州有名的风味小吃。莲芳千张包子浙江湖州著名风味小吃,因其用千张包上馅料煮制而得名。据传清代光绪年间,湖州人丁莲芳首创在粉丝汤中配上千张包子,并以自己的名字作招牌。4.9 广东风味广东虾饺广东著名风味小吃。以广东澄粉炸皮,外形小巧玲珑,皮薄且洁白透明,是广州各大茶楼名点。娥姐粉果广州著名的传统小吃。形如橄榄核,用猪肉、蟹黄、冬笋等做馅,色美味鲜甜。因最早创制此品者叫娥姐,故名。马蹄糕广州夏令名食之一,以马蹄粉和糖为原料,清甜爽滑,是广东
41、人酒宴中不可缺少的甜点之一。肠粉广州传统大众化小吃。最早兴起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时都是些肩挑小贩经营,用米糊蒸熟后以咸或甜酱佐食。它粉质细腻,软滑爽润,鲜美可口,因形似猪肠而得名。4.10 福建风味蚝仔煎厦门传统风味小吃,原料为鲜蛇肉、地瓜粉等。其特点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实惠。厦门炒面线面线为福建名食,炒面线更是厦门有特色的传统食品。土笋冻福建历史悠久的风味小吃,用海滩上盛产的土笋(形似蚯蚓)洗净熬煮后冷却而成,以厦门所制者最为有特色。4.11 四川风味担担面四川民间小吃,特点是少而精,因经营者多挑担贩卖而得“担担”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7美名。钟水饺成都著名小吃,原由
42、姓钟酌小贩经营,故以其姓氏命名。此水饺皮薄馅多鲜嫩,突出香辣,有浓厚的川味特色。抄手即馄饨,配料多,汤鲜美,为四川民间传统美味面点之一。4.12 湖北风味热干面武汉著名的面食。将煮过的面条过油烘干,再烫热加上多种作料而成。此面条光滑油润,香浓爽中,味道鲜美。 武汉三鲜豆皮武汉市名点之一。以老通城餐馆的产品为最好,制作精巧,色艳皮薄,馅心鲜香,油而不腻,享有“豆皮大王”的冰糖湘白莲莲子是湖南洞庭湖区的特产,以白莲最好,又称肠旺面贵阳著名风味小吃之一,是用鸡蛋面、猪大肠、猪血旺、肠油等烹制而成,其猪血嫩滑,猪肠脆嫩,汤鲜味美。4.13 湖南风味“贡莲”此小吃肉质粉嫩,清香味美,补脾养心固精。4.1
43、4 云南风味过桥米线云南传统特色风味。其色泽美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物美价廉。4.15 西藏风味酥油茶藏族同胞的传统饮料,香美可口,营养丰富,有提神滋盛誉。武汉汤包皮薄如灯笼,馅嫩、汤汁鲜醇,味美爽口,风味独特。糌粑炒熟的青稞麦面,色白,质细腻,甜美可口。4.16 新疆风味烤羊肉串新疆传统名食,发源于新疆和田、喀什民间,原称“啖炙” 。肉红润,味香嫩带微辣。馈是一种以面粉皮为主要原料烤制成的圆饼,其特点是色泽耀眼,干香果酸,食法多样,久贮不坏,便于携带。它既是新疆各族人民喜欢的食品,也是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8一种礼品。第五章 名菜名点传说典故5.1 宫保肉丁:为川菜名菜之一,又称“
44、宫爆肉丁” 、 “宫爆鸡丁” ,是重庆万州区的名莱。因四川总督丁宝桢喜食而得名。丁宝桢,贵州人,清代同治年间曾任四川总督,封号为“太子少保” ,故又名“丁宫保” 。因丁宝桢坚决在四川禁烟,并大义灭亲将吸毒的儿子斩首,以警告民众。丁宝桢由此声誉鹊起,名声大噪。人们爱屋及乌,以其名字来命名其爱吃的菜。此菜酸甜辛香,色泽红亮,滑嫩可口,下酒最宜。5.2 麻婆豆腐:为川菜名菜之一,起源于清朝同治初年,已有 100 多年历史。当时成都北郊的万福桥边有一家陈兴盛饭铺,主厨的是陈春富之妻,她有制作家常菜的好手艺。因脸上有几颗麻点,人称“陈麻婆” 。陈麻婆总是热心为下层劳动群众服务,特别是为南来北往的挑油篓的
45、力夫精心烹制豆腐,又麻又辣又烫,风味独具。久而久之,麻婆豆腐便出名了。曾有诗这样赞美:“麻婆豆腐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 ”5.3 常熟叫化鸡:为淮扬菜名菜之一, “叫化鸡”又称“煨鸡” ,也有称“富贵鸡”的,传说,从前有个叫花子在常熟虞山脚下偷得一只鸡,在无锅无调料的情况下,将鸡活杀,掏出内脏,全身裹满黄泥,埋人火堆中烧烤,烧熟后鸡肉酥嫩,香味四溢,人口鲜香油润。后渐成淮扬菜名菜。5.4 松鼠桂鱼:为淮扬菜名菜之一。松鼠桂鱼是苏州松鹤楼的名菜。有人形象地描绘它:“头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19昂尾巴翘,色泽逗人笑,形态似松鼠,挂卤吱吱叫。 ”春秋后期的吴国
46、是东南地区的大国,吴王僚专横无道,荒淫无耻,举国臣民都痛恨他。其堂兄公子光与大臣伍子胥商量,决定除掉吴王僚而自立为王,挽救吴国。吴王僚有一个嗜好,特别爱吃鱼炙。于是,伍子胥向公子光推荐勇士专诸。专诸专门去太湖向名厨学制作鱼炙技术。学成归来后,做了一道鱼菜,将鱼背上的肉划出花纹,人油锅炸,鱼肉竖立,匕首藏在鱼腹里,浇上厚厚的卤汁,后专诸借上菜的机会顺利刺杀了吴王僚,自己也英勇牺牲。公子光因此夺得了王位,他就是吴王阉间。吴王阉间励精图治,终于使吴国成为春秋一霸。公子光不忘专诸建立的特殊功勋,因这道菜形似松鼠,便将它命名为“松鼠桂鱼” ,以示怀念。清代时,乾隆下江南到苏州,微服私访松鹤楼,尝到此鱼后
47、大加赞赏。从此松鼠桂鱼更是声名大振,成为苏州大菜的压轴菜。5.5 清炖蟹肉狮子头:是淮扬菜名菜之一。简称“蟹粉狮子头” ,寓有夸张大如狮子头的意思,其实为大肉丸子。扬州人又称它为“葵花献肉” ,是扬州“三头宴”中的一道菜。据传,此菜是隋炀帝下扬州时留下的。当时,隋炀帝在饱览了扬州等地的万松山、金钱墩、葵花岗等名景之后,很是开心,随即下旨御厨,立刻做出能表示三大名景特点的菜。御厨挖空心思做出三道菜,取名为“葵花献肉” 、 “金钱虾饼” 、“松鼠桂鱼” ,隋炀帝很是满意。以后每逢年节、寿辰之日,都要做这道菜。到了唐朝,烹饪技师韦巨元奉郇国公之命将“葵花献肉”改叫“狮子头” 。狮子头配蟹肉则是清代乾
48、隆时期的事。中日合拍的电影天平之甍曾将此菜搬上银幕。开国大典时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饭店用此菜宴请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西哈努克亲王到扬州也特别喜食狮子头。现在镇江、扬州两地请客,都将此菜作为传统保留菜。5.6 羊方藏鱼:是淮扬菜名菜之一。相传已有几千年历史,是彭祖的儿子夕丁传下来的。彭祖曾是帝尧的厨师,因善烹野鸡羹而受到尧帝的赏识,并得到封地大彭国(今徐州),因此得名彭铿。相传彭铿活了 800 岁,故后世人尊其为老祖,名曰“彭祖” 。彭祖先后有几十位妻子,生了许多位儿子,夕丁只是其中一个。徐州人说,夕丁幼时喜欢游水捕鱼,彭祖担心其意外溺水,禁止他下水。一日夕丁下水捕得一长春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2
49、0鱼,其母亲正在烹制羊肉,夕丁母亲怕彭祖责备儿子又下水,便将鱼洗净藏人割开的羊肉中同烹。彭祖食后,不但没有责备儿子,反而高兴,因为从来不曾尝过如此美味的东西。从此徐州传下了这一道名菜。汉字的“鲜”字,正是由鱼和羊两字组成,相传和此传说有关。鱼无腥气,羊无膻味,独得一个鲜字,实为千古绝妙的美味。5.7 霸王别姬:江苏菜名菜之一。传说当年西楚霸王项羽与刘邦争天下,项羽因有勇无谋,刚愎自用,又不善于使用人才,中了张良、韩信之计,以致多次失利,军心涣散。闻四面楚歌,项羽知道大势已去,便命美人虞姬舞于军帐下,自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知道项王对自己的命运放心不下,便自刎谢项羽。项羽逃至乌江,无颜见江东父老,也拔剑自刎于江边。虞姬是徐州人,而霸王与八王,别姬与鳖鸡又谐音,因此后来徐州的厨师用此历史故事作菜名,将鸡与甲鱼烹制成“霸王别姬” 。其风味独特又因命名寓庄于谐,故更名扬天下。5.8 锅巴汤:天下第一菜苏州松鹤楼的传统名菜,其实就是鸡丝虾仁锅巴汤。据说,明正德年间,礼部尚书顾鼎臣一次微服察访民情,在昆山林家庄受到一村妇的热情招待。这村妇乃一秀才之妻,人称“陆娘娘” 。秀才家虽比较贫穷,但陆娘娘仍精心做了一道菠菜、豆瓣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