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员:冯立成、邢晓男、谈倩倩、夏苗苗、张珠、张慧、朱迎晓,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服务业的 概念,互动互融,相伴而生,服务业VS制造业,服务业即指生产或提供各种服务的经济部门或企业的集合。 服务产品与其他产业产品相比,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和不可分离性(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 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实际工作中,将服务业视同为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之外的其它所有产业部门。,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工业品与生活消费品的行业,包括扣除采掘业、公用业后的所有30个行业,制造业主
2、要分类 01 农副食品加工业 02 食品制造业 03 饮料制造业 04 烟草制品业 05 纺织业 06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07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08 木材加工及木、竹、棕、草制品业 09 家具制造业 10 造纸及纸制品业 11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12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3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1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15 医药制造业 16 化学纤维制造业 17 橡胶制品业,18 塑料制品业 19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0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1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2 金属制品业 23 通用设备制造业 24 专用设备制造业 25
3、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26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27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8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29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0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中国 China,创新思维,制造业与服务业,区别,Loading,1、在账务处理上,2、在费用控制上,在账务处理上,收入确认原则是主要的不同。制造业销售有形的产品,收入确认比较简单,只要货物交付、所有权和责任转移即可确认。而服务业的服务内容和标准、服务阶段服务质量、服务层次的复杂性决定的服务收入确认的非简单性,一般是按照合同约定或服务实施进程来确认收入的,可能包含更多的主观判断。,重资产结构的制造业产
4、品的主要成本是材料和设备折旧费用,所以成本管理主要是对采购和加工过程的资金效率控制。而轻资产结构的服务业产品如培训、咨询、应用软件等产品,其主要是以人力资源为手段去实施业务的,服务业产品中的人力资源成本占了主要成本,服务业产品中涉及的制造业产品成本确认是依赖于客户对服务产品整体的满意度,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混合型的服务产品中,服务内容与制造业产品之间是皮与毛的关系,所以对服务人员的相关成本费用的管理就应该作为成本核算的基础,比如工资、劳务费、差旅费、招待费等,对采购材料的成本核算可以依据服务实施进程的实施分阶段摊算。,在费用控制上,lets go,服务业 VS 制造业,1/20/2020,服
5、务业从作用来看,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指用于满足最终消费和个人需要的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1/20/2020,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服务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资本主义工业化前期),商业和交通、通信业领先发展; 第二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金融、保险业和商务服务业增强第二产业的服务功能; 第三阶段(20世纪初至今),
6、生产性服务业、知识型服务业、公共性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史,从现实作用看,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在一个比较完整的经济结构中,制造业与服务业是互动的,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产品品质的提升,依赖于服务的附加和服务业的整合。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制造业为服务对象的。服务的一个基本分类是追加服务和核心服务。追加服务同产品的生产和贸易密不可分,她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而是作为产品核心效用的派生效用。,制造业和服务业既是产业分工细化、产业分化的结果,又会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并驾齐驱。现代经济发展中,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出现了融合发展的势头,这种融合更多的表
7、现为服务业向制造业的渗透,特别是与生产过程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直接作用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其可分为(1)企业内部的融合发展(2)产业链的融合发展(3)区域内的融合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已经成为现代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也是推动全球产业升级的主要驱动力量。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呈现出融合互动、相互依存的共生态势,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从而推动产业结构由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由制造化向服务化、现代化的生产体系转型。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主要体现为六大趋势。正确认识与把握这些趋势,对于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服务业与制
8、造业关系的未来发展,我们可从两个层面来界定:一是在企业层面,二是在社会层面。在企业层面,伴随着服务业产业化和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由渐次融合逐渐合而为一,体现为产业融合在企业层面的实现,其实质是资本的融合,其支撑则是技术的融合;在社会层面,服务业会日益细化,表现为服务产业中行业的细化和企业的专业化,以满足制造业与服务业自身对最终服务与中间服务的需求,表1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值越,说明工业化程度越高。从表一可以看出,宁波该比值从1998年的6.11提高到了2008年的13.12,宁波已经逐步进入了发达经济 阶段的后工业化期。,近年来,宁波制造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宁波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表一显示了19952008年宁波市产值结果变动情况,宁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动、互动发展的关系,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已成为推动宁波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但是现阶段宁波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的推动作用优势并不明显。所以,在当前宁波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互动协调发展,为此一方面应加快宁波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从而拉动宁波生产性服务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还必须不断优化宁波市生产性服务业结够,努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外包,增强产业关联,以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实现二者的互动均衡发展。,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