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四下(教学重点内容片段).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81639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四下(教学重点内容片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语文四下(教学重点内容片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语文四下(教学重点内容片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语文四下(教学重点内容片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语文四下(教学重点内容片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桂林山水获奖教学设计重点段:2、3 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桂林山水的美景。2、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通过朗读和观景移情法,感受多媒体信息以及语言提供的想象情景,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3、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 【设计特色】1、 “以画变话”借画悟文, “以话变画”引导学生想象,把枯燥的文字变为鲜活的画面。2、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1、让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

2、或文字资料。2、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秀美,有秀丽神奇的黄山、水平如镜的西湖、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更有那甲天下的桂林山水。3、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观赏桂林山水,去领略它独特的美。坐稳你们的“心灵的小船” ,我们出发了。你们看出示图片或投影画面老师旁述(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桂林一带,奇峰突起,怪石峥嵘,江流弯转,岩洞幽深,其岩溶奇观为世所罕见,故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 同学们,现在老师给你们作导游,今天我们去领略那神奇秀丽的桂林风光,一起走进那迷人的画卷。设计目的:教师用充满激情的导语创设优美的情境,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引入课文

3、,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阅读的愿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二、读中入境、读中悟境,欣赏全文。21、看画面,自由朗读,边读边通过查字典或词典弄懂生字、词语的读音、意思,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2、听录音示范读。3、看图学文,理解第一段。默读,思考:“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甲天下”是什么意思?(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师:(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一个“甲”字高度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此句为全文的总领。下文就围绕这一名句,分别从山和水两个方面作具体描绘,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三、巧设情境,激发情感,感受漓江水的

4、美,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1、利用投影或出示图片,展示桂林山水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漓江的水美在哪儿?它有什么特点?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反复读一读。 (板书:静、清、绿)3、指导朗读。(1)小组交流朗读,在读中体会水的:“静” 、 “清” 、 “绿” 。(2)教师引读句子师:漓江的水真静啊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师:漓江的水真清啊生: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师:漓江的水真绿啊生: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师生合: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 岸在后移。(3)通过范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突出漓江水的静、清、绿。 (“静”这句读得

5、轻而缓慢,让人感到水在轻轻地慢慢地流;“清”这句读出惊喜,读得让大家都看见江底沙石;“绿”这句读出赞叹之情。 )(4)读了这句话,你对漓江的水有怎样的印象?请概括地说。 (板书:静、清、绿)(评价激励:概括得真好,我们读文章的时候要把长句读成短句。 )4、了解文章特点,学习写法。小组合作学习: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运用排比句式,比喻等修辞方法,准确而鲜明地渲染了漓江水的三大特点:静,清,绿。5、理清叙述顺序,指导学生背诵。(1)这段话共三句。先用大海,西湖引出漓江的水,再具体写漓江水的特点,最后一句是感受,也写出了水的静。(2)音乐伴奏,学生试背。6、总结第二段学法设计目的:

6、教师先创设优美的情境,然后通过看图、学文,使学生从语言文字的具体描写中,进一步体会、感悟漓江的水的特点。学生随着有声有色的朗读,通过观察、比较领略漓江的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同时,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自由读上节课的内容,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读完后,同座交流,谈谈各自的感受。 二、学法迁移,品尝感悟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1、 过渡: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不过你可别只顾了低头看水,而望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桂林的山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用学习漓江

7、水的方法: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练一练,以小组交流的形式学习桂林山的特点。2、小组交流:通过读悟,结合图片,学习桂林山的特点。3、交流汇报,重点指导学习桂林山的特点:奇、秀、险。 (板书:奇、秀、险)自读课文,归纳桂林山的特点,找出并理解描写桂林山特点的词语,想想课文是怎样分别描写这些特点的。特点之一“奇” 。课文从两方面描写。一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 。一般的山脉逐渐高上去,且连绵不断,桂林的山却是从平地崛起,互不相连。二是“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罗列: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除了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教师还可补充介绍,有的像背着娃娃的妇女,有的像好斗的公鸡,有的像下山的猛虎,

8、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有的像捧书而立的书童,有的像敞胸露肚的罗汉使学生感到桂林的山真是形态万千,目不暇接。4特点之二“秀” 。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写出“秀”的表现:色彩明丽。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本课指桂林一带的山。特点之三“险” 。课文用“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概括了这一特点,并用“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下来”的感觉,突出了桂林山的“险” 。危峰兀立:即高峰耸立。怪石嶙峋:指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4、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 “真秀啊” “真险啊” 。5、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的特点的?第三自然段

9、以同样的手法写桂林的山,先以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来衬托桂林的山是那么别具一格。随之写其奇、秀、险的特点。其中运用了十分贴切的比喻和恰当的形容,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设计目的:采用先扶后放,扶放结合的方法。第二段的教学由教师“扶” ,第三段“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进行点拨引导。让学生在掌握学习方法后,给学生思维以导向,使他们积极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得以充分体现。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过渡语:漓江的水静、清、绿,美得独特;桂林的山奇、秀、险,与众不同。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山,又是怎样的一幅美丽景象呢?三、以读

10、代讲,学习第四自然段。出示挂图或放映投影片,同时出现第四自然段的文字。1、配音朗读最后一自然段。2、小组交流:“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的意思及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学生汇报:课文以“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收尾,既画龙点睛地概括全文,又与首句“甲天下”遥相呼应。全文脉络清晰,起承转合,自然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3、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说自己的体验。4、有感情地朗读。设计目的:边读边想象,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又能够使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对语言文字的具体描述有

11、一个直观的认识,促进学生能够直观地、创造性地理解语言文字。四、小结深化51、小结:“是啊,桂林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 真是 ”2、 (以话变画)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儿的美景描述出来?(板书:美如画)3、学生活动:画桂林山水、赞桂林山水、诵桂林山水。五、拓展知识,学习导游:1、今天,我们已经游览了桂林山水,现在有一批老师要去桂林,你可是现成的导游啊。说一说作为一名导游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2、出示资料: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桂林地区属岩溶地貌。特殊的地貌与景象万千的漓江及其周围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

12、驰名中外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 。 桂林美最美的是漓江。它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 170 公里。由桂林至阳朔 84 公里的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削壁垂河,青山浮水,风光旖旎,犹如一幅百里画卷。这一景区的主要景点有象鼻山、斗鸡山、净瓶卧江、奇峰林立、父子岩、龙门古榕、大圩古镇、磨盘山等。3、想一想该怎么样来导游桂林山水?自由试说。4、指名导游。设计目的:通过让学生想、说、演课文的内容,抓住契机,做到演说结合,以促使提高学生的演说水平,有效地加强学生畅谈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掌握学生对课文学习的

13、反馈情况,使教材真正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板书设计:2. 桂林山水总述: 桂林山水甲天下 观赏图画,进入佳景 水(静、清、绿) 分述 : 景 品读文句,欣赏佳景山(奇、秀、险) 总结: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美如画) 发挥想象,玩赏佳景七月的天山 重点段:2、3 自然段。教学重点、难点:、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以比喻等修辞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作者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把分析课文与指导写作融为一体。课前预热:课前让学生欣赏的关于天山风景的图片(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视觉上直观地欣赏到天山

14、独特的风光,为后面学生通过作者的文字展开想象作铺垫,不在上课文时出示图片,是为了给孩子们通过文字去想象留有广阔的空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6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七月的天山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1、齐读课题。2、七月正是什么季节?(炎热的夏季)而天山此时却像什么季节?(凉爽的秋季)3、天山有如此特殊的气候,那又会有怎样独特的景物呢?刚刚我们欣赏了天山风景的图片,现在我们一起跟随作者的文字一起去领略一下那里迷人的风光吧!(二)、新课讲授(一)、读课文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及写作顺序。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美感、一边读一边

15、把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和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并想一想这样两个问题:(1)这是一篇写么的文章?(2)它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多媒体出示问题)2、指名学生回答:(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是按作者游览的顺序来写的。)(板书:写景的游记、浏览的顺序)3、你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是按游览的顺来写的?(指名回答,老师板书: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二)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天山的美,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1、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进入天山看到的哪些景物?(指名回答雪峰、雪水、鱼,并板书)2、作者是怎样写这些景物的呢?瞧!老师为了检验大家自由阅读的情况,设计了这个习题,请同学们帮老师补上句子中缺少的重点字

16、词吧!(多媒体出示句子)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 ,太阳下,雪峰间的 就像 上绣了几朵 。(指名学生回答,)3、你发现了什么?(指名答这是描写雪峰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把雪峰比作白绸,云影比作银灰色的花)白色的云飘在雪峰上却变成了灰色的,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说明雪峰比云更洁白)4、作者用一个比喻句把雪峰写得是多么的美啊!请你们闭上眼睛,老师来读一读这一句,你们想象一下雪山的画面吧!5、你感到了雪山怎样的美?(高大、洁白、圣洁的美)让我们用声音把这种高大、圣洁表现出来吧!(学生齐读)6、作者能通过文字把雪山圣洁的美展现在我们眼前,仿佛身临其境,这都是因为他使用了(板书:恰当的比喻句)7、我们再

17、来看看第二个句子:(多媒体出示)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都有鱼儿在跳跃。8、指名学生回答,读了这个句子你想说些什么?(这也是一个比喻句,把雪水比作千百条闪耀的银链,把浪花比作白莲。还用上了四个动词。)9、再次请你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一句想象画面,看看会有什么感受!10、当老师读到像千百条银链时,你们感受到雪水流下来时是多么(壮观)当老师读到千万朵白莲时,你会觉得浪花多么(洁白、美丽)当老师读到飞泻、汇成、往上抛、鱼儿在跳跃时你感到雪水是多么(有气势、有生机)11、让我们

18、把雪水的壮观、浪花的洁白,还有它们的气势读出来吧!(学生齐读)12、老师请女同学读描写雪峰的句子,男同学读一读描写雪水的句子,我们来感觉一下,作者描写的这两处景物带给我们的感觉有什么变化?(指名回答,雪峰是静静的7感觉,雪水充满了动感,这种写法叫做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板书:以动衬静。(三)、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归纳学习的方法,并让他们选择喜欢的段落学习,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1、现在我们随着作者再继续往里走吧,看看我们又会看到怎样的景色,请同学们分组用老师刚刚教你们的方法自学第三、四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可以用以下几个步骤:(多媒体

19、出示)(1)想想第三、四段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2)自已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找出来并把重点字词画下来,想想作者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3)作者这样写给我们带来什么感受?2、指名学生汇报第三自然段。(重点写了原始森林,也用了恰当的比喻,以动衬静的写法让我们感受到了塔松的多和茂密,森林的幽静)3、为什么作者用漏下,不用照下?(因为树叶之间的空隙很少,这个字从侧面写出了塔松的多和茂密)可见作者用字是多么准确、巧妙啊!(板书:用字准确、巧妙)4、指名学生汇报第四自然段(重点写了野花)你找到的直接描写野花的句子是哪个句子?(用多媒体出示句子)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

20、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指名学生分析分析这个句子。(这是一个比喻句,也是一个排比句)(板书:比喻+排比)5、把野花比作三种事物,这样会不会觉得重复累赘呢?为什么?(不会,因为作者是从不同角度描绘同一事物的,分别从花多、色彩耀眼、颜色绚烂三个角度,把花的特点写得更加全面,仿佛那些花儿就鲜活的展现在我们眼前。6、除了这个句子是写野花,课文还有几个句子看似在写马写人,其实还是在写花,有谁画到了这样的句子。(多媒体出示句子)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7、全班同学齐读句子,读完后你有什么感觉和发现?(读起来朗朗上口,有韵律感!有两个花海和

21、显得,像对联,这样的句子叫做对偶句,对偶像比喻一样也是一种修辞手法。(板书:对偶)8、在这个句子当中也有一个字用得准确而巧妙,是哪个字呢?(是“浮”,为什么说这个字用得准确又巧妙呢?(因为人的脚没有着地所以不像马一样用“走”,花多得像海洋,人就像浮在花海之上,用一个浮字写出了花的多、高。)(四)、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作者对天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手法。1、当作者骑在马上,浮在这无边的花海时,当他伸出手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时,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多媒体出示句子)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2、这是一个什么句子?(反问句)谁把这个句子改为陈

22、述句(指名回答: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没有一个春天的花园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3、读一读两个句子,哪种效果更好?为什么?(反问句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天山的喜爱之情,加上前面的转折,表达的效果更好了)板书:(反问句,感情更加强烈)4、是真的没有花园能比得上吗?(不是的,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作者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法来表达内心强烈的喜爱之情和野花的美丽。)当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要表达对人、对物的喜爱之情时我样也可以用上这样的表达方式。我们来试试吧!(也可以不按老师给的提示说。)例如:(多媒体出示句子)虽然我的妈妈并不是 ,但是有谁的妈妈能比得上她的 呢?8(五)、小导游劝说训练,(设计意图:

23、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也是一个让学生把课文内容再次吸收、内化的过程,让学生明白要像作者那样把天山的美说具体,才会打动人心。)。1、同学们的表达能力真强,现在一家旅游公司要请你们去给前来咨询旅游项目的顾客解说天山的美景,让他们听了你的解说都很想去天山旅游。先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再请人来说。想一想你要怎么说才能打动顾客的心呢?2、教师范说,然后指名说,老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六)小练笔,(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做为基动环节,如果时间充许就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如果时间不充许,就让学生在课后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让把课堂学到的作者的写作手法加于运用)1、你们把天山的景物特点得那么形象生动,把去天山游玩说

24、得那么充满了情趣,让我的心都飞到天山去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想我们以后写此类文章,只要像作者一样做到这四点(1、按照浏览的顺序写 2、使用恰当的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 3、以动衬静 4、用字准确、巧妙、)以后我们写这样的文章时就不会无从下手了,肯定也能写得生动又有趣。2、现在就请同学们看到这两幅图来试一试吧!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来写。3、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所写的。(七)、小结今天我们不但感受到了天山的美,而且体会到了作者语言表达方式的美,我们都应该为自己祖国有这样美的山川感到骄傲,同时我们也感觉到了祖国语言文字多么的精妙!老师也因你们精彩的表现感到欣慰和快乐!谢谢孩子们!下课!板书设计七月的

25、天山 写景的游记开门见山 游览的顺序进入天山 再往里走 走进天山深处雪峰、雪水、鱼 原始森林 塔松 野花恰当的比喻 漏 用字准确、巧妙 比喻+排比以动衬静 浮 反问 夸张中彩那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四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一起读课题(齐读)。中彩那天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设计意图:本课导入开门见山,简单明了的交待学习任务,带着问题走进阅读,便于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使学生产 生初步的阅读感受。】9(二)整体把握,学习生字词。1学习生字词。(预设难读的:拮据 梦寐以求 馈赠)2把握主要内容。(1)读了课文,

26、你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2)个别练说,指导方法。引导学生明白叙事性的课文可以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3)同桌练说。(4)小结。【设计意图: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四年级的阅读训练重点,学习本课的学生刚刚进入四年级,虽然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词句的能力,但是把握主要内容还存在难度,所以在此设计了一个问题梯度,教师根据学生已知的内容随机点拨,指导方法,使“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这项训练落到实处。】(三)细读课文,探究“道德难题”之难。1探究: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难呢?文章又是怎么写出父亲“难”的表现的?【设计意图:“提领而

27、顿,百毛皆顺”,抓住了这一牵动全文的问题,则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提问,使教路、文路、学路三线合一。定准了这一阅读的靶心,学生的探究阅读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导向。】2自读自悟,圈画有关词句。【设计意图:此环节安排学生默读课文,圈画重点词句,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默读是四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课中保证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默读,独立思考,阅读圈画,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3交流汇报。(1)抓相关词句,探寻“难”的原因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 么? 10(引导学生明白:父亲不知道是留下车,还是将车还给库伯。)是留还是还?我们先来探寻留车的理由有哪些? 【设

28、计意图:只有深入了解到父亲留车的种种理由,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父亲还车时的抉择之难。】句子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重点品读“拮据”)句子二: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重点品读“梦寐以求”)【设计意图:学习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方法,并通过品读词语,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也为体会下文父亲艰难抉择的表现作铺垫。】指导朗读。【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段,侧重指导语气、语调、节奏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2)扣重点词句,品析“难”的表现。句子一:“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

29、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重点扣住描写神态的词:“神情严肃”)句子二: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重点扣住描写动作的词: “赶”)句子三: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 K 字。可以看出,那 K 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重点扣住“擦”字,进一步体会父亲的抉择之难。)【设计意图:通过品析父亲神态和动作描写的语句,体会父亲抉择之难的心理,并领悟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表达方法。】(四)学习表达 ,深化理解(视时间机动)。 “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

30、K 字。可以看出,那 K 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从这一个“擦”字,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现在咱们反过来想一想,在擦去 K 字的时候,父亲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呢?心里想些什么呢?咱们试着写一写。父亲终于拿起了橡皮,他_。11设计意图: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明白课文写了什么,还要明白课文是怎么写的,引导学生领悟和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本环节抓住文段的空白之处,引导想象父亲当时的动作和神态,并迁移练笔,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来表达心理的方法。由说到写循序渐进,进一步领悟父亲的抉择之难。(五)总结存疑。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作者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

31、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体会到了父亲面临道德难题的抉择之难。那么是什么让父亲作出还车的最后决定呢?下节课再探讨。【设计意图:教学内容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不求全、不违真。本节课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围绕着父亲的抉择之难有所悟、有所得,然后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明确了下节课的学习重点。】五、板书设计 中彩那天道德难题:留 还(本设计为“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特等奖课例设计)万年牢教学设计揭示课题:万年牢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检查字词:多音字:把(b)、闷(mn)、削(xio)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

32、、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细读课文,感悟理解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12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a.为什么叫万年牢?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

33、是万年牢。”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做生意认真实在)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什么呢?“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深入体验你是怎么理解父亲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彩片段记录)重点段:48 自然段。一、复习引入13同学们,昨天我

34、们学习了 11 课蝙蝠和雷达,还记得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科学家们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研读课文,解开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导入:【课件出示一只蝙蝠】看!今天小蝙蝠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它说有话要对我们说呢,我们来听听吧:你们人类真了不起!竟然连我们蝙蝠界的秘密都能知道,我真的很想知道你们人类是怎么发现我们的秘密的,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吗?师:同学们,你们愿意代替科学们回答小蝙蝠的问题吗?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我们要把问题回答准确、完整就要先认真读书,我们先来找一下,哪些自然段是写了科学家们的试验的?(4、5、6 自然

35、段)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 4、5、6 自然段。(一)学习 4、5、6 自然段【课件出示读书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 4、5、6 自然段,想一想科学家做了几次试验?在什么环境中做实验,分别怎么做,结果怎么样?得出了什么结论?边默读 4、5、6 自然段,边用简洁、准确的话来填表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小组讨论填表结果 指名讲所填写的表格【课件出示:表格】哪位同学可以看着表格来为小蝙蝠解释试验的过程?要注意人称的变化。【课件出示:表格】【出示课件】过渡语:你们这班小科学家真棒!那你们又知道我的嘴和耳朵是怎么配合起来探路的吗?(二)学习第七自然段课文哪个自然段回答了小

36、蝙蝠的问题?快速读第七自然段,动手画出有关句子,并把句子读一读。汇报句子男女同学赛读默读句子,在表格背后的空白处画出蝙蝠的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示意图14展示示意图,并复述蝙蝠探路的原理,完善学生的示意图,板书:同桌看板书复述蝙蝠探路的原理科学家们发现蝙蝠夜间能安全飞行的秘密容易吗?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理解“反复、终于”的用词准确性。【课件出示句子】齐读句子,说体会齐读第七自然段【课件出示小蝙蝠】:同学们说得不错,我能在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就是嘴和耳朵能互相配合,嘴和耳朵两样东西是缺一不可的。那你们人类的科学家发明的雷达又是怎样探路的呢?课文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答案? (三)

37、学习第八自然段边读文段,边画出有关句子,并读一读模仿板书动手画雷达的探路方法示意图板书设计:15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出示“资料”,引出课题出示小黑板,指名重点读“保护母亲河行动”。听了“资料袋”的介绍,你最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呢?我们阅读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就一定会明白的,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板书课题,指名读题,突出“怎样变化”)围绕提示,自读自学请大家谈一谈,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呢?师生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课前“阅读提下”读懂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在学生充分朗读基础上,教师检查:指名逐段读课文,开火车读

38、生字词,并正音正句;教师结合图示简要讲解“流域、河道、河床、悬河”的意思;指名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什么?围绕提示,默读自学,圈点批画,教师巡回指导。阅读提示要求: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足什么?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围绕重点,全班研讨引导学生围绕提示的思考问题,在全班进行交流发言。了解黄河的变化,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情朗读重点语段,如:“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联系第三自然段,边听范读边想象,感悟“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联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数字并与“摇篮”对比,感悟“忧患”。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要重点理解“社会原因”,即人的原因,通过图示、图片或

39、课件,感受“恶性循环”之理和“水土严重流失”之害。再通过有感情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社会责任感。畅谈启示可结合最后一段及“资料袋”内容。先放开让学生谈出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党和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朗读全文,升华情感16教师小结:通过自学与交流,我们读懂了课文。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如今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头上的利剑。让我们把我们对黄河母亲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刻认识,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强烈愿望,融入到课文的每一句话中,通过我们的深情朗读

40、表现出来吧!学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全文。模拟情境,延伸拓展师:同学们,我们明白了“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道理,你准备怎样去响应“保护母亲河行动”呢?(为治理黄河出出主意)。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第二课时实录 片段【教学重点】理解信中“我”的呼吁,体会“我”对父亲深切的怀念,树立学生对和平无比渴望的信念。【教学难点】认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树立维护和平的信念。【教学过程】精读课文、感悟悲痛师: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这个自然能段中哪个地方最令你难受、悲痛,你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生:(读句子)师:从“染红、浸满”我仿佛看到了爸爸牺牲时的场景,也许

41、爸爸是为了调解战争双方而不幸中弹,也许生:也许是为战友挡住一颗子弹。师:也许生:也许是在救援行动中不幸受到伤害。师:我们不忍心再想下去。生:(读句子)师:爸爸此时最大的心愿是什么?生:和平。17师:(板书“和平”)谁来读读爸爸的心愿,注意标点符号。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师:为什么爸爸的心愿要用三个“和平”来表达?生:因为爸爸“和平”的愿望非常强烈。师:是呀,一声比一声强烈。(板书后两个和平,一个比一个大)引读: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呼唤的是:和平!和平!和平!师:有了和平,才有?生 1:幸福。生 2:欢乐。师:因为战争,让她失去亲人,再让我们切身感受

42、小作者内心的痛苦,入情入境地读一读这令人难忘的一幕。齐读第三自然段。生:齐读。结合资料、体会战争带来的灾难师:我们现在生活在和平的国度,多幸福呀。可世界其它地区的国家也安宁、和平吗?默读 56 自然段,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生 1:我知道现在世界并不太平,许多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生 2:许多人还生活在战火的恐惧和饥荒中。师:那还有什么问题吗?生:什么是“和平之神”?生 1:就是和平幸福的生活环境。生 2:为什么说是“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和平之花”?生 3:因为子弹伤害到很多人。生 4:大家都渴望幸福,但现在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不和平,还在打仗。师:花朵是非常娇艳的,也是极容

43、易破坏的,和平就象这柔弱的花朵一样,让那些总为了一己私利的人轻易地摧毁。现在世界上有许多地方、许多人也许因为争夺地盘,也许为了掠夺资源,也许为了金钱的利益,他们挑起战争,让数以万计的百姓无家可归,生活到水生火热当中。18师:(播放图片,渲染情境)孩子们这就是战争。图 1:9.11 事件让多少人失去亲人;顷刻间五角大楼倒塌,此时有多少人要面临死亡图 2:这是阿富汗难民营,炮火让这些孩子失去妈妈,让这些无辜的百姓失去家园;图 3:再看看这位孤独的小姑娘,他的妈妈到哪里了,看到他蓬乱的头发,猜想他刚才一定经历了一场不小的惊吓。师:孩子们,这就是在战争中生活的人们。师:你们课下收集到关于战争的资料了吗

44、?拿出自己收集和老师发的资料,快速浏览,边浏览边划出你们感受深的或令你们惊讶的信息。师:这些事件、这些数字让我们刻骨铭心,让我们痛恨战争。阅读完资料大家想说什么?生 1:战争带给人类巨大的灾难,尤其是疾病对他们造成了生命的威胁。生 2:战争让许多人无家可归、颠沛流离。生 3:战争给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污染,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无法还原。生 4:战争中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师:是啊,孩子是最大受害者,他们也是民族的希望,少年不强,国家也就没有了希望。妇女和孩子手无寸铁,他们备受战争的折磨,恐惧、饥饿、无家可归让他们经历痛苦的生活。现在再来读读这句话,你们肯定有更深的体会。(出示句子)今天,我们中国孩子

45、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是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师:此时,我们是否与雷利一样会情不自禁发出这样一个呼声: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板书)师:孩子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谁代替还在战争中挣扎的孩子呼吁和平呢?(指名读最后一自然段)师:想到那些无辜的孩子,想到他们暗无天日的童年,我们想把这呼吁读的更响些,传到世界的每个角落,传到还存在战争的土地,希望用我们的情感打动那些挑起战争的人们,为了孩子们放下武器。让我们齐读本段。五、课后拓展19师:雷利经历了失去父亲的痛苦,所以他拿起笔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写了封信,倾述自己内心的悲愤,同时也呼吁世

46、界和平。同学们,如果让你也写一封信,你想写给谁?你想写些什么内容呢?(出示投影) 作业:把你的心愿通过你的心表达出来,用心写好这封信。写完后在班上与同学交流。 六、总结:这篇文章带给老师很多思考,我们走出课堂,每个人都应该想一想:地球为什么会有战争?战争不仅毁灭了我们的家园,到底还毁灭的是什么?人类怎样制止战争,维护和平?这才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目的。板书设计: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要 和平 和平 和平不要 战争小英雄雨来片段教学重点:赏析出现 3 次的中心句。生:文中为什么三次出现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爱我们的祖国?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谁来解答?生 1:第一次是老师说,第二次是雨来跟着念,

47、说明雨来接受了爱国教育。第三次说明雨来不屈服师:为什么还要出现第三次?难道说不出现这句雨来就向鬼子低头了吗?生 2:这句话体现了雨来了爱国精神。(有点勉强)生 3:这更加突出了他的爱国。师:第三组的同学一致认为雨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生:机灵勇敢师:有不同的理解吗?生 1:顽皮的生 2:游泳技术高生 3:意志坚强的师:意志坚强这个词怎么来?这个词概括的有水平啊。从第几段看出来生 3:34 章看出来师:你比我用词准确,我讲错了不应改用段是章。很好,第三第四章最能体现作为英雄应具备的特点。板书:爱国机智勇敢正是这些成就了生:小英雄雨来师:夸夸组上表现最棒的队员师:可能这是你们第一次的合作学习,我建议

48、你们的老师课后把你们的工作纸展示出来我还想用一种更新的方式来学习 能不能演一演呢?那个章节?20对,第四章节智斗鬼子生积极参与,有“女雨来”,“胖雨来”(生笑)课件出示台词雨来说:“捡来的!”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师:现在时髦海选,下面的导演评委来评定谁演的最好最像台上的孩子分别读雨来的话师:请注意第二句第三句,这两句话写的时候前面有什么? 生:动作师:这些动作就是说的提示语,请你找出原文。提示词是什么,你就知道该怎么读怎么演哪个导演执导一下?贵姓?生:姓何师:好,

49、何导。你觉得该怎么导就怎么说。生:应该有动作师:听到了吗?接受吗?应该有什么动作?生:应该有手上的动作。师:因为有明确的提示语所以我们能把动作做好。除了动作还有什么呢?生:表情和眼神师:哪里可以看的出来?导演你来导一句吧生示范师:这位导演给你们示范了。你们觉得怎么样?示范的读的不错。可是动作没演出来。导演导演既要导又要演再来生(再试)师:前面的提示语要读出来吗?前面的要表演出来。导演我说的对吗?看来剧本没写好。不怪你。你找个编剧。谁来当?唉,你的伙伴多好。下课给她编一编。既要写出前面要做什么动作又要写出后面该说什么话,这样人家就清楚了。再来一次。生再演(表演得很好)台上的同学表演其他同学评价生:嘟嘟囔囔的说师:什么样叫嘟嘟囔囔?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