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患者女性 , 45岁 , 菜农 。 因于当日清晨 4时在蔬菜温室为火炉添煤时 , 昏倒在温室里 。 2小时后被其丈夫发现 , 急诊入院 。 患者以往身体健康 。 体检:体温 37.5 , 呼吸 20次 /min, 脉搏 110次 /min, 血压 13.0/9.33kPa( 100/70mmHg) 。 神志不清 , 口唇呈樱红色 。 其他无异常发现 。 实验室检查: PaO2 12.6kPa, 血氧容量 10.8ml/dl, 动脉血氧饱和度 95%, HbCO 30%。 入院后立即吸 O2, 不久渐醒 。 给予纠酸 、 补液等处理后 , 病情迅速好转 。 请 问: 致患者神志不清的原因是什
2、么 ? 病例思考 2 喀麦隆 的 Lake Nyos 1986年,原本温柔的尼欧斯湖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吞噬掉了 2000条生命,以及无数的牲畜。 缺氧 Killer Lake 病理生理学 ( Pathophysiology) 第七章 缺氧 ( Hypoxia) 3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教学要求 掌握: 缺氧、发绀、肠源性紫绀的概念; 常用的血氧指标; 缺氧的分型; 各型缺氧的原因、机制和血氧指标变化; 血液、呼吸系统的代偿反应。 理解: 缺氧时机体其他系统的代偿、损伤变化。 了解: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4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氧的获得和利用 5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3、 外呼吸 血 液 循 环 组 织 供氧 用氧 大气 气道 肺通气 肺泡 肺换气 内呼吸 缺氧的概念( hypoxia) 6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外呼吸 血液 循环 组织 供氧 用氧 缺氧 缺氧的概念( hypoxia) 由于组织 供氧不足 或 对氧的利用障碍 而引起机体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7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血氧指标 目 录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第二节 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的特点 第三节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第四节 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8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9 第一节 常用的血氧指标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常
4、用的血氧指标 1.血氧分压( PO2) 2.血氧容量( CO2 max) 3.血氧含量( CO2) 4.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SO2) 10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1.血氧分压( PO2) 物理溶解 于血浆中的 O2 产生的张力(氧张力) 11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正常值 PaO2100mmHg( 13.3KPa) PvO240mmHg ( 5.33KPa) 吸入气 PO2 外呼吸功能 ( 通气和换气 ) 静脉血流入动脉 12 人体正常氧分压“梯度”示意图 2.血氧容量( CO2 max) 氧分压为 150mmHg, 二氧化碳分压为 40mmHg,温度 38 ,在体外 100ml血
5、液内 血红蛋白 被氧充分饱和 所 结合氧 的最大毫升数。 反映单位容积血液最大携氧量 13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正常值 20ml/dl 取决于 Hb的质与量 3.血氧含量( CO2) 指 100ml血液的 实际携氧量,包括实际与血红蛋白 结合的氧 和溶解在血浆内的 游离氧。 反映单位容积血液的实际携氧量 14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正常值 动脉血( CaO2) 19ml/dl 静脉血( CvO2) 14ml/dl 取决于 氧分压 与 氧容量 动 -静脉血氧含量差 ( CaO2-CvO2) 即动脉血氧含量减去静脉血氧含量所得的毫升数 反映组织的摄氧能力 15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
6、理学 正常值 5ml/dl 取决于: 组织代谢率、血氧分 压、血流速度、氧离曲线的移动 4.血红蛋白氧饱和度( SO2) 即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合 Hb占总 Hb的百分数,约等于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的比值 16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正常值 动脉血( SaO2)约 93% 98% 静脉血( SvO2) 约 70% 75% 取决于 氧分压(氧离曲线) , 还与血液 pH、温度、 CO2分压及 2,3-DPG含量 氧分压 与 氧饱和度 的关系 氧离曲线 17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氧分压( mmHg) 氧 饱 和 度 % 20 40 60 80 100 20 40 60 80 100
7、 氧分压与 氧饱和度 的关系 氧离曲线 18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氧分压( mmHg) 氧 饱 和 度 % 20 40 60 80 100 20 40 60 80 100 P50 P50: 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为 50%时的血氧分压 正常值及其意义: 正常为 26 27 mmHg 反映 Hb与 O2的亲和力 P50表示 Hb与 O2的亲和力 P50表示 Hb与 O2的亲和力 19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氧 饱 和 度 % 20 40 60 80 100 20 40 60 80 100 P50 氧分压( mmHg) 20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氧分压( mmHg) 氧 饱 和 度
8、 % 20 40 60 80 100 20 40 60 80 100 P50 上段 上段: PO2为 60-100mmHg, Hb与氧结合的部分 意义: 保证低氧分压时的高载氧能力 ODC-“ S”形曲线分上、中、下三段 ODC-“ S”形曲线分上、中、下三段 21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氧分压( mmHg) 氧 饱 和 度 % 20 40 60 80 100 20 40 60 80 100 P50 中段: PO2为 40-60mmHg, HbO2大量释放 O2的部分 (供组织利用 ) 意义: 维持正常时组织供氧 22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氧分压( mmHg) 氧 饱 和 度 %
9、 20 40 60 80 100 20 40 60 80 100 P50 下段 下段: PO240Hg, Hb与 O2离解的部分 意义:反应氧的储备代偿能力 ODC-“ S”形曲线分上、中、下三段 氧分压与 氧饱和度 的关系 氧离曲线 23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氧分压( mmHg) 氧 饱 和 度 % H + 2,3-DPG Temp CO2 20 40 60 80 100 20 40 60 80 100 H + 2,3-DPG Temp CO2 P50 24 25 第二节 缺氧的原因、分类和血氧变化的特点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缺氧的原因和分类 26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10、 外呼吸 血 液 循 环 组 织 供氧 用氧 缺氧 低张性 血液性 组织性 循环性 缺氧的病因分型 27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缺氧 供氧不足 用氧障碍 低张性缺氧 (乏氧性缺氧) 等张性血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外呼吸功能障碍 吸入气氧分压降低 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血红蛋白含量减少 血红蛋白结构、功能异常 全身循环功能障碍 局部循环功能障碍 呼吸酶合成减少 线粒体损伤 药物对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抑制 一、 低张性缺氧 ( hypotonic hypoxia) 概念: 以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组织供氧不足 为基本特征的缺氧,又称 乏氧性缺氧( hypoxic hypoxia) 28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特征 PaO2 ( 1)吸入气氧分压过低 (大气性缺氧) ( 2)外呼吸功能障碍 (呼吸性缺氧) ( 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静脉血掺杂) 原因 ( 2)外呼吸功能障碍 肺通气功能障碍:肺泡气氧分压降低 肺换气功能障碍:经肺泡弥散到血液中的氧减少 ( 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多见于 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法洛四联症 :右心压力高于左心,未经 氧合的静脉血掺入左心的动脉血中,导 致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含量较低。 29 人民卫生出版社 病理生理学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