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数学案例分析王慧娟初中数学 教学中更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采取,在枯燥的数学教学中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趣的课堂引入是一节课好的开端,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 1:在学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时候我用了我国数学家王元和太太一起去买西瓜有趣的故事,从而吸引学生们学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积极性。有一次王元和太太去买西瓜,卖瓜的不称重,分大瓜小瓜卖,大瓜 3 块一个,小瓜 1 块一个。看到大瓜小瓜差别不是很大,人们都拼命往小瓜那边挤。王太太原先也想往小瓜那挤,只听王元先生说:“买那个大的!” “大的贵 3 倍呢。
2、 ”王太太犹豫。王先生看出她犹豫,笑道:“你吃瓜吃的是什么?是容积,小瓜的半径不到大瓜半径的三分之二,球的体积是 V=(4/3)R3 ,算出来小瓜的体积不到大瓜的 30,当然买大的。 ”这就是数学,有时候眼睛看到的不一定就是事物的真相,用数学的眼光,思维,就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这也是数学之魅力所在。培根说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我认为学习数学最大的用处不在于你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多少具体问题,而在于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同时又是最难的。数学的学习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数学最难能可贵的地方。案例 2:在学习几何
3、图形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引入课题,我设计了这样的情景导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对庐山移步换景、千姿万态的风景的诗意描述。今天我们从数学的角度,研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换,从不同方位描绘立体图形,反映到平面上。通过这样的课题引入让学生对学习几何有很大的兴趣,把学生引入到学习几何的氛围当中去。始终贯穿整节课,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如同导演与演员的关系一般,电影里人物的所有动作均要由演员去完成,导演只是起着“导”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等一系列问题,事先进行充分的设计,对每节课的每个环节都做到
4、胸有成竹。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充分的了解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基础性认识;还要了解学生想学什么、能学到什么,更要精心设计安排使学生如何通过活动去获取和感知教学内容。恩格斯说:“数学是数量的科学。 ”在我看来,数学是一个多义词。有人认为数学就是解题,有的认为数学是哲学,还有的认为数学是文化,艺术在如此多的关于数学的定义里面,我觉得其中有一种最能体现数学的本质,那就是:数学是一门语言。伽利略说过:“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宇宙像一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大书,如不掌握数学符号语言,就像在黑暗的迷宫里游荡,什么也认识不清。 ”现在中学的三大主科:语文、数学、英语。其中语文就是汉语,是语言,英语也是语言。如果把数学也看成一门语言,那么中学的三大主科都是语言。那么数学语言和语文、英语语言有什么不同呢?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数学语言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媒介。数学是科学和宇宙的语言,如果没有数学语言,很难想象科学家们如何向别人表述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