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583607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年级语文教学案例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土门关乡初级中学 赵成发授课内容 荷叶母亲1、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教师能利用多媒体创设幽静而低沉的情境来导入新课利用地震中的片段激发大家情感体验,尤其是借助讲母爱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感恩。教师在语言情感方面指导较成功。1、教学环节安排恰当,衔接自然连贯;2、重视文本探究,能够结合学生情感体验;3、善于引导学生热爱家庭,珍惜亲情,学会感恩。(1)教育过程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要与学生作认知的交锋,通过讨论和交流,指导学生体验作者感情,升华思想认识,而不是把现成的概括强塞给学生;(2)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2、要善于捕捉学生思想的火花,要灵活处理课堂上的意外事件。2、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 与印度诗人泰戈尔写的金色花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与作者冰心的繁星春水建立知识的纵向联系;与自然界荷花在风雨下有何遭遇、汶川地震中一位妈妈保护孩子献身留下的短信等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写作方法,感受母爱伟大。 教师采用了听读-悟读-品读-仿写的教学流程,每个环节都注重了学法的指导,学生在不自觉状态下迅速进入文本;在小组活动中,采用自己批注、同伴沟通、小组交流、代表发言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巡视指导、倾听引导,有意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反馈练习上,注重比喻手法的运用,要求学生围绕母爱

3、,写出自己的心声,这样也完成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师给予的太多,让学生读得不够入味入情。而且教师要学会聆听,尊重学生的感受,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善于捕捉学生思想的火花,这样才更能抓住学生的心声,进而形成共鸣和教学亮点。3、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 教师先扫除文字障碍,检查预习;再朗读文本,进而品味语言;然后联系冰心母亲的材料,体会作者情感,最后利用主旨句造句,学会感恩。教学环环相扣,层次分明。针对不同学生,问题由易到难,逐步深入。无论从检查预习情况,有感情的朗读,还是品析重点语段,利用主旨句造句,学生理解的比较到位。应关注全体学生,让多数学生也能回答上问题;抓住富有感情的词语来体会;多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4、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 学生每次回答问题老师都能进行总结。在进行到“品“荷” ,赏语言”这一环节中的小组活动时,能够很好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并能激发学生大胆发言以赢得小组加分。教师从学生读到的触动心灵的的地方,确定品味赏析的重点语段,并提出赏析的“路线图” ,接着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教学中给学生两次小组讨论交流的机会,一是分析语句和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二是讲母爱故事,分享伟大的母爱 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较强,应尽量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