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织造原理 I准备部分习题一名词解释1. 退绕点:纱线开始退绕的一点,纱线由静止到运动的过渡点。2. 分离点:纱线开始脱离纱管表面(或纱管的裸露部分)而进入气圈的过渡点。3. 摩擦纱段:处于退绕点和分离点之间的纱线。此段纱线与管纱表面有摩擦。4. 导纱距离: 纱管顶端到导纱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5. 卷绕角:纱线卷绕到筒子表面某点时,纱线的切线方向与筒子表面该点圆周速度方向所 夹的锐角。6. 交叉角:来回两根纱线之间的夹角。7. 传动点:摩擦传动络卷圆锥筒子时,筒子与槽筒表面线速度相等的点。8. 传动半径:传动点到筒子轴心线的距离。9. 纱圈位移角:两层纱线在同一筒子端面的转折点对筒子轴心的夹角
2、称为纱圈位移角。10. 卷绕密度:筒子单位体积中纱线的质量(=g/V) ,单位:g/cm 3 11. 分批整经:分批整经又称轴经整经,是将全幅织物所需的总经根数分成数量尽可能相等的若干批,按工艺设计的 长度和幅宽分别平行卷绕在若干个经轴上,以供浆纱使用。12. 分条整经:分条整经又称带式整经,是根据经纱配色循环及筒子架容量,将全幅织物所需要的总经根数分为若干条带,再将条带按照工艺规定的幅宽和长度逐条平行卷绕在整经滚筒上(大绷架) ,最后由再卷(或倒轴)机构将全部条带卷绕到织轴上 。 13. (分条整经)导条速度:大滚筒每转一圈条带的相对横移量。14. 糊化温度 :淀粉颗粒开始糊化时的温度。 1
3、5. 变性淀粉 :以各种天然淀粉为母体,通过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使其性能发生显著变化而得到的产品。16. 表面活性剂 :低浓度就能显著地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剂。17. 浆液含固率 :浆液中各种粘着剂和助剂的干燥重量对浆液重量的百分比。18. 上浆率 :经纱上浆后,浆料干重对经纱干重之比。用公式表示:上浆率=(浆纱干重-原纱干重)/ 原纱干重*100% 19. 浆纱伸长率 :20. 浆纱增强率 :浆纱前后经纱断裂强力增加的百分率。21. 浆纱减伸率:浆纱前后经纱断裂伸长减少的百分率。 22. 浆纱毛羽降低率:%10原 纱 毛 羽 指 数浆 纱 毛 羽 指 数原 纱 毛 羽 指
4、数毛 羽 降 低 率23. 经纱覆盖系数 :经过上浆辊时经纱对上浆辊的覆盖程度称为经纱覆盖系数,它用来表征浆槽中纱线排列紧密程度。用 CB 表示。10%伸 伸原 纱 断 裂 强 力原 纱 断 裂 强 力浆 纱 断 裂 强 力增 强 率 原 纱 断 裂 伸 长 率浆 纱 断 裂 伸 长 率原 纱 断 裂 伸 长 率减 伸 率n总经根数(根)d 0经纱直径(mm)B片纱在上浆辊处排纱宽度 24. 综丝密度 :织物上机后综丝杆上每厘米内的综丝根数。 25. 直接纬纱 :将细纱机上用纬纱管卷绕成的管纱直接作为纬纱使用时,称为直接纬纱。 26. 间接纬纱 :细纱机纺成的管纱经过络筒、卷纬等工序加工后,再
5、作为纬纱使用的纱线称为间接纬纱。 27. 定捻效率:两手执长为 S2(一般取 50cm)的纱线两端,一端固定,另一端缓慢平行移近至出现扭结时为止,此时两端距离为 S1,按下式计算定捻效率 P:二简答 (一)络筒1. 络筒的任务与要求。答:络筒工序的任务和目的: 改变卷装形式,增大卷装容量 提高纱线质量,清除纱疵和杂质 络筒工序的要求:1.络筒卷绕张力大小适当,张力波动小,既要保证筒子质量,又不能使纱线强度和弹性受到损害;2.筒子的容纱量应尽量大,筒子成形要良好,密度要适当,保证在下道工序能畅快退绕;3.清纱质量好,接头质量好;4用于整经的筒子要定长,用于染色的筒子结构要均匀;2. 络纱张力的构
6、成,退绕点、分离点、气圈受力分析的结论。答:络筒张力构成: 退绕点张力(tension of unwinding point):退绕点以后的纱线在管纱上处于静平衡状态,该点的张力称为静平衡张力或退绕点张力,以 T0表示。由于纱线的松弛作用,退绕点张力的绝对数值一般很小。 分离点张力主要取决于摩擦纱段对管纱包角的大小。除了 T 以及 T+dT 外,其他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气圈输出点张力即导纱器处的张力,主要取决于分离点张力的大小;某些力(F 和 K)影响气圈形态,从而影响摩擦纱段的长度,使得气圈输入点张力变化(即分离点张力变化) ,从而影响气圈输出点张力发生变化。%0)(2P%100BndC3
7、. 络纱张力的变化规律、络纱张力的影响因素、均匀络纱张力的措施。答:管纱退绕张力变化规律:(1) 退绕一个层级时纱线张力变化规律:张力变化规律:同一层级底部半径大,顶部半径小, 从底部顶部,退绕直径大小,而络筒速度 v=常数, 故 :小大,张力:小大。而同时, 从底部 顶部, 摩擦纱段长短, 张力大小。这两种因素的相互消长使得一个层级中的纱线退绕时, 络筒张力变化很小。所以退绕一个层级时,纱线张力的绝对值变化不大。而且这种张力波动对后序工序影响较小。(2) 整只纱管退绕时纱线张力变化规律: 满管时:气圈最多(出现不稳定的三节气圈) ,气圈直径小,张力最小 ; 中管时:气圈减少,气圈直径增加,张
8、力增加; 管底时(接近空管):气圈最少,气圈直径最大,张力最大 。 总体规律:因为满管空管,气圈的节数多少, 气圈高度增加,使得张力变大;同时满管空管, 管纱的裸出部分逐渐增加,纱线对卷装表面和空 管的摩擦纱段短长,使得纱线张力变大。因此整只纱管退绕时,纱线张力;逐渐增大。影响络筒张力的因素:1.导纱距离对张力的影响结论:在导纱距离等于 50mm 和大于 250mm 时,络筒张力都能保持较小的波动。 2 络筒速度对张力的影响结论:络筒速度增加时,气圈回转角速度也相应增加,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气圈形状变化,使摩擦纱段增长,从而分离点张力和纱线退绕张力增加。络纱速度与退绕张力成正比 3纱线特数(线
9、密度)对张力的影响 结论:纱线特数越大,络筒张力越大。4. 纱路曲折程度对张力的影响 结论:纱路上的曲折角越大,络筒张力波动就越大。均匀络筒张力的措施:1选择合理的导纱距离2使用气圈破裂器(气圈控制器)3改变细纱管形状 4其他措施 反装细纱成型凸轮; 适当增加细纱机钢领板导纱动程; 纱管自由或强迫回转。 4. 累加法、倍积法张力装置的原理及优缺点。答:1)累加法张力装置基本原理:纱线通过两个相互挤压的平面,依靠摩擦力获得纱线张力增量。 累加法张力装置优缺点: 优点:在增加纱线张力的同时,不扩大张力波动的方差,从而使纱线张力不匀率下降。 缺点:当纱线的粗节或结头通过时会引起冲击跳动,产生动态附加
10、张力,增大张力的波动幅度,络筒速度愈大,张力波动幅度也愈大。2)倍积法张力装置基本原理:纱线绕过一个曲面, (通常是张力装置或导纱部件的工作面) ,经过摩擦,纱线得到一定的张力增量。优缺点:优点:倍积法张力装置不会因纱线的粗节或杂质而导致纱线张力波动;缺点:倍积法张力装置使张力波动成倍数增加,使纱线原有张力波动幅度增大,从而纱线张力不匀率得不到改善。5. 电子清纱器种类、基本原理。光电式和电容式。基本原理:通过对纱线的粗细和长度两个指标进行检查而获得纱疵信息,再与设定值比较,超出标准则切断纱线。6. 圆柱、圆锥形筒子卷绕原理。答:槽筒摩擦传动圆柱形筒子:结论 : 筒子卷绕过程中 v1始终不变,
11、故 为常数,称为等升角卷绕 法向螺距和轴向螺距 h 分别与卷绕直径成正比关系。 随着简子卷绕直径增加,筒子上每层纱线卷绕圈数 m不断减小圆锥形筒子卷绕原理:结论:传动半径总是大于筒子平均半径,即传动点始终处于平均半径右侧,随着筒子半径的增加,传动点逐渐向平均半径方向移动,筒子的大小端线速度趋向一致。 卷绕角规律:大端卷绕角小于小端(即同一纱层,随纱点半径增加,卷绕角 a 逐渐减少) 。 每层绕纱圈数:随着 d 增大, nt减小,由此每层绕纱圈数减小。 纱圈平均螺距:逐渐增加7. 筒子重叠的危害,重叠条件及防叠方法。答:筒子重叠的危害: 重叠纱圈在筒子上形成凸起条带,导致纱圈与槽筒的摩擦,纱线受
12、到过度摩擦损伤,造成后加工工序纱线断头,纱身起毛; 重叠的纱条会引起筒子卷绕密度不匀,筒子卷绕容量减小; 重叠筒子纱线相互嵌入或紧密堆叠,退绕困难; 凸起纱圈易产生轴向运动 ,导致脱圈、乱纱; 重叠过于严重的筒子将会妨碍染液渗透,以致染色不匀。摩擦传动筒子的重叠原因: 在摩擦传动络筒中,随着筒子直径的增大,筒子转速逐渐降低,而导纱一往复间纱圈位移角 逐渐减小。 当筒子卷绕到某特定直径时,在一个或几个往复导纱周期中,筒子绕纱圈数(2m或 2nm)恰好为整数或接近整数时,筒子上的纱圈就会前后重叠起来。产生重叠的条件:d纱线直径;r卷绕半径; 卷绕角槽筒摩擦传动筒子的防叠措施: 周期性改变槽筒转速(
13、电子防叠) (间歇开关式、变频电机调速) ;sinsindara 利用筒子转动的惯性,使筒子与槽筒间产生相对滑移,从而破坏重叠产生的条件 使筒子握臂架作周期性的轴向移动或摆动; 改变传动点的位置,或改变相邻纱圈位移角间的关系,防止重叠的产生; 利用槽筒本身特殊结构防叠 槽筒中心线扭曲; 采用虚纹断纹槽筒; 采用圈数不同的左旋沟槽和右旋沟槽 。8. 自由纱段的概念及其对筒子成型的影响。答:自由纱段:位于导纱控制点(N )与卷绕点(M )之间的那段纱线处于自由状态,被称为自由纱段。自由纱段对筒子成型的影响: 纱圈转向时(即两端折回区) ,卷绕角逐渐减小,使筒子两端密度增大;严重时可导致凸边和塌边等
14、疵病; 导纱动程 L 大于筒子高度 h0(h0L) ,从而影响了筒子的卷装形状。(a)大端随卷绕的进行,筒子边缘到导纱器最左端的距离 b增加,最终使端面形成一个明显的锥体,有助于纱圈稳定。大端缩小 3.3mm,比较明显,可减少脱圈;(b)筒子小端,b 变化较小,最终使筒子小端的圆锥不明显。小端缩小 0.3mm(看不出来) ; 对筒子中部成形有积极作用。(a)可减小由于槽筒沟槽中心曲线的左右扭曲造成的卷绕角的变化,减小密度不匀;(b)同时可使纱圈的卷绕轨迹与槽筒沟槽不吻合,减少纱圈重叠的机会。9. 槽筒传动锥形筒子传动半径、平均半径、筒子线速度计算及卷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二)整经1. 整经工序
15、的任务。答:整经的目的与任务:将一定数量的筒子纱,按工艺设计要求的长度、根数、排列顺序和幅宽,以适宜的、均匀的张力平行地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以供后道工序使用。2. 常用整经方式及优缺点。答:1.分批整经:特点 整经速度快,生产效率高 经轴质量好,片纱张力较均匀 适宜于原色或单色织物的大批量生产 缺点是回丝较多,品种适用性不广。2.分条整经:特点: 整经速度相对较低、生产效率不高; 各条带之间的整经张力不够均匀,从而影响了织机开口的清晰程度,可能导致经纱断头或织疵的形成; 花纹排列十分方便, 不需上浆的产品可直接获得织轴, 缩短了工艺流程; 回丝也较少, 宜于丝织、毛织、色织产品小批量、多品种生
16、产。 3.分段整经:特点: 适用于生产对称花型织物和经编等产品以及特阔幅产业用机织物的生产。4.球经整经3. 均匀整经张力的措施答:1.间歇式整经,集体换筒因为筒子直径明显影响筒子退绕张力,因此采用筒子定长,集体换筒,其目的:退绕直径一致;降低片纱张力不匀,减少换筒时的小筒脚2.合理设定筒子与导纱瓷眼相对位置 筒子锭座下倾 15 度 导纱瓷眼抬高 15 毫米当筒子倾斜安装时,将导纱瓷眼设在高于筒锭轴心延长线与导纱瓷眼垂线交点155mm,效果较好。3.分段分层合理配置张力装置工艺参数(垫圈重量) 其原则是:前排重于后排,中间层重于上下层,边纱适当加重。4.选择合理的后筘穿入方法 原则:纱线穿入后
17、筘时,应力求减少纱线对导纱瓷眼、后筘的摩擦,保持片纱张力均匀,同时考虑操作方便等因素。 5.适当增加筒子架到整经机头的距离目的:减少纱线进入后筘时的过度曲折,从而减少对纱线的摩擦,均匀片纱张力,可以减少经纱断头卷入织轴的现象 。6.加强市场管理,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 4. 分条整经工艺计算(三)浆纱1. 淀粉、PVA 浆料的性能特点。答:(一)淀粉 淀粉不溶于水,一般采用高温上浆(95-98 度) 。 淀粉聚合度高,分子量大,使得浆液粘度大且粘度不稳定,影响浸透性,所以,淀粉浆需添加分解剂,使部分支链淀粉裂解,降低粘度,提高浸透性。 淀粉浆膜比较脆硬,浆膜强度大,弹性较差。因此,淀粉浆需加入适量
18、柔软剂、吸湿剂,以增强浆膜弹性,改善成膜性。 淀粉大分子中含有大量羟基,且具有较强的极性。根据“相似相容”原理,它对含有相同基团或极性较强的纤维材料有较高的粘附力,如棉、麻、粘胶等亲水性纤维。对疏水性纤维粘附力很差,所以,淀粉浆不能用于纯合纤的经纱上浆。 淀粉浆易霉变,需加防腐剂。(二)PVA 的上浆性能粘附性对疏水性纤维具有优异的粘附性(优于 PVA) 。成膜性成膜性好,浆膜柔软性好,具有弹性,伸长大,强度较低。水溶性和混溶性水溶性好,易退浆;与淀粉、CMC、PH-PVA 的混溶性好,与FH-PVA 的混溶性差,易发生分层现象。吸湿性与再粘性吸湿性强,不易结皮;易发生再粘现象,一般不单独使用
19、。2. 常用上浆助剂有哪些。答:分解剂、浸透剂、柔软剂、抗静电剂、润滑剂、防腐剂、中和剂、吸湿剂、消泡剂等等。 助剂使用的原则:在满足织造条件的情况下选用种类及用量越少越好。3. 上浆机构的组成及各部件的作用。答:引纱辊将经纱从经轴上引出,并送入浆槽浸没辊使纱线浸入浆液上浆辊和压浆辊浸浆压浆,将纱线中空气挤出,部分浆液被压入纱线内部,并挤掉多余浆液浆纱出浆槽后,由湿分纱棒将其分成几层,进入燥房烘燥4. 浆纱的烘燥方式有那几种。答:热风式烘燥、烘筒式烘燥、热风烘筒联合式烘燥5. 浆纱质量检验的指标有哪些。答:1.上浆率 2. 回潮率 3. 伸长率 4.增强率和减伸率 5.浆纱的耐磨增加率(耐磨率
20、)6.浆纱毛羽指数和毛羽降低率 7. 浸透率、被覆率、浆膜完整率6. 浆纱上浆率的影响因素及规律。答:1)浆液浓度、粘度和温度 粘度的影响: 浆液粘度大 ,挤压区内浆液膜厚,上浆率大;浸透到纱线内部的浆液少,被覆的浆液多; 浆液粘度过大,浆料消耗量大,上浆率过高,形成表面上浆,纱线弹性下降,织造时产生落浆和脆断头; 浆液粘度过小,则浆液膜厚度过小,上浆率过低;浸透偏多而被覆过少,浆纱轻浆起毛,织机开不清梭口,经纱断头增加。 浓度的影响: 浆液浓度大,其它条件相同时粘度也大; 温度的影响: 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浆液流动性能提高,粘度下降; 对于表面存在拒水性物质(油、蜡、脂) 的纤维,浆液温
21、度的提高有利于浆液对纤维的润湿和粘附,从而影响上浆率。 上浆过程中浆液要做到定浓、定粘和定温 (2)浸浆长度 浸浆长度大,浆液渗透性好,上浆率相应高一些;(3)浆槽中纱线张力 经纱进入浆液中张力较大时,浆液不易浸入到纱线内部,上浆偏轻,吸浆不均匀;(4)压浆力大小 压浆力:指压浆辊与上浆辊之间单位接触长度上的压力。 压浆力一般为 17.6-35.3N/cm,压浆力在 98-294N/cm 属于高压压浆; 压浆力对上浆率有明显影响: 浆液浓度、粘度以及压浆辊表面硬度一定时,压浆力增大,浆液渗透性好,被挤压出去的浆液多,被覆性差,上浆率偏低;压浆力减小,被覆多而渗透小,上浆率增大,浆纱粗糙,落浆率
22、高; 改变压浆辊的加压重量可以调节上浆率的大小,但调节幅度不易过大,否则会造成浸透和被覆比例不适当,影响浆纱质量; (5) 浆纱速度 结论:浆纱机速度提高时,其他条件不变,上浆率提高,被覆好而渗透差;速度变慢时,结果相反。(6)压浆辊表面状态: 压浆辊表面状态包括弹性(硬度) ,吸浆能力; 压浆力相同条件下,弹性好,压浆区宽度变宽,压强变小,被压入浆纱内部的浆液少,挤压掉浆纱上余浆能力也差,渗透少而被覆大; 吸浆能力好,第二次分配是被浆纱辊带走的浆多,被覆比例降低,使得上浆率下降; 压浆力 N、上浆辊和压浆辊的表面形态决定了挤压区宽度和压强大小,进而影响挤压浸透效果。 常用的压浆辊表面硬度为邵
23、氏硬度 10 至 65 度,高压上的压浆辊为邵氏硬度 80 至 88 度。7. 高压上浆的作用是什么?采用高压上浆方法对浆料及浆液有哪些要求?答:高压上浆的作用:(92-249N/cm) 节能 使压出回潮率降至 100%以下,从而减轻烘房负担,减少能耗; 提高浆纱速度在同样的用汽量时,可使浆纱机速度由通常的 3050m/min 提高至 80m/min 以上; 改善浆纱质量浆液浸透量增加,被覆也得到改善,浆纱毛羽帖服,浆纱耐磨性能大大改善;高压上浆对浆液的要求: 高压上浆的浆液料应具有高浓低粘的特点 目前用作高压浆料的有变性淀粉和变性 PVA 等8. 浆纱机理论产量、浆纱机速度计算。(四)穿结经
24、-纬纱准备1. 经停片、综丝、钢筘的作用是什么?答:经停片:探测经纱断头并自动停车综丝:带动经纱上下运动形成梭口钢筘:确定经纱密度和织物幅宽形成引纬通道把纬纱打向织口形成织物2. 纬纱定捻的目的是什么?其方法有哪些?答:定捻的目的:1. 稳定纱线捻度;2. 提高纬纱回潮率定捻方法:1. 自然定捻常温常湿状态下放置,使纤维内应力逐渐减小,使纱线捻度稳定。适用于捻度较小的纱线2. 给湿定形使水分子渗入到纤维长链分子之间,增大彼此之间的距离,使大分子链段的移动相对容易,从而加速弛缓过程; 喷雾法;(棉织生产采用) 给湿间给湿;(丝织生产) 水浸法; 机械给湿法;(使用给湿机进行给湿)3. 热湿定形同时采用给湿和加热的方法来稳定纱线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