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存敬畏,方能远行心存敬畏,方能远行,敬畏,是一种高度的自律,是在认识觉悟提高基础上的自觉行为;“敬”体现出一种认识态度、一种价值追求,促使人们要“有所作为”敬,不是表面的供奉而是由衷的坦诚。 “畏”则表示一种界限、一种自省,警示人们应“有所不为”畏,不是内心的懦弱而是灵魂的震撼。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份修为,是回归人性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心存对生命的敬畏,才会珍爱生命,敬畏自然,才会热爱自然。一颗没有敬畏的心灵,很容易被邪魔占据,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一个人,立身处世,心存敬畏,就会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从而,严于律己,谨言慎行。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
2、往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无法无天。不懂敬畏的人是可怕的,不知道应敬畏什么的人是可悲的。内心有所敬畏者,才会懂得尊重、把握分寸、守住底线。对待工作,我们常常强调的是要用心、要细心、要耐心等等,却鲜有人强调要有“敬畏之心” 。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工作无非是安身立命的一份职业,甚至是养家糊口的一份营生, 只有追求层次高一点的,才把自己的工作当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一个平台,当做事业来经营。而很少有人会常常想: 我的工作在密切维系着他人的利益甚至是生命!常怀敬畏之心,时刻保有危机感,敬畏自己工作岗位,不管工作闲忙、职位大小、工作性质,对自己的工作要至始至终要有一种欠缺感,要有一种总是不能满意的心态,有如
3、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常怀敬畏之心,才会有所贡献,才能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创新的同时,不忘敬畏之心,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我们每个人都应常怀“敬畏”之心,以尊重、谨慎的态度来对待我们每天的工作,对待每一项细微甚至是琐碎的工作,用心尽力将它做到最好, 生活中才会减少许多让人揪心的“不应该”!做为企业,各个方面的监管部门,因为对自己的工作没有了“敬畏”之心,没有了忧患意识, 工作中多了麻木和漠视,体现出的是责任使命的浅薄认知、对工作任务的浮躁和应付。工作中点点滴滴的事例都给我们一个真理:只有常怀敬畏之心,才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会认真做事,兢兢业业;才会尽职尽责,为公司竭力,这样才能在工作中、生活中永葆本色,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