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比较政治制度二至四章课件.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23339 上传时间:2020-01-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政治制度二至四章课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比较政治制度二至四章课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比较政治制度二至四章课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比较政治制度二至四章课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比较政治制度二至四章课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第一节 制度与政治制度一、制度制度:是指由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规则构成的交往秩序,它以特定的组织或机构作为运行载体,通过明确规定或是提供行为预期的方式,规范个体和组织在具体环境中的行为,并以自我约束或是由外部权威实施约束的方式,使这些规则得到社会群体的广泛接受和普遍遵循。第一,制度是规则第二,规则的遵守及其方式 二、政治制度(一)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之间的斗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政治是“关于价值物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伊斯顿)政治是决策及实施决策的活动(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政治是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孙中山 )“权力说”:政治是对权力的获

2、得和运用 政治就是权力的形成、分享和运用的过程 (二)政治制度:政治领域中,人们取得权力、分享权力、运用权力以及限制权力的规则体系。政治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第一,如何取得权力。第二,如何限制权力。 第三,如何分享权力。第二节 宪法与宪政一、宪法(一)宪法是根本法第一,宪法是国家立法活动的法律基础。第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二)宪法是公民与国家或政府之间的一种契约 首先,宪法不是掌控于任何特定个人和阶级手中的针对他人的“统治工具” ,制定宪法的各方是平等的。其次,宪法制定是一种讨价还价、妥协的过程,宪法是双赢或互利的一种协议。(三)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规定是宪法的核心组成部分宪法规定了政府

3、权力的职能、政府权力的组成部分、行使权力的范围以及权力之间的关系宪法规定了公民权利 二、宪政:宪法与政治制度的高度融合(一)宪法与宪政的关系宪法是宪政的前提,宪政是宪法的生命;没有宪法就谈不上宪政,而离开了宪政,宪法则成为一纸空文。没有宪法就没有宪政,但是有宪法不一定就有宪政。(二)宪政从宪法和宪政的关系来看宪政:宪政是宪法政治,是宪法与政治制度的高度融合,是围绕着宪法的产生、实施和实现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其最基本的内涵是以宪法治理国家,把宪法落实到政治生活的实处,使宪法对规范国家政治生活发挥有效的作用。(三)宪政的本质和目的限政的措施和方法主要有三种:(1)在政治权力内部设置分权与制衡的机制

4、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说:“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2)对政府权力实行明确的外部限制以公民权利限制政府权力(3)来自宪法的限制 思考题:1.什么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基本问题有哪些?2.怎样理解宪法?宪法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怎样理解宪法与宪政的关系?4.什么是宪政?宪政的本质和目的是什么?5.限政的措施和方法主要有哪些?第三章 民主制度的基本原则与形式第一节 人民主权原则一、人民主权原则(主权在民原则)主权在民原则:人民是国家一切主权产生的渊源,国

5、家主权属于人民。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3条:国民是一切主权之源,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日本战后宪法:兹宣言主权属于全国国民。意大利宪法第一条规定:主权属于人民。我国宪法第一章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二、主权在民原则的理论基础: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国家和法是由于人们自觉订立契约而产生的政治学说。 社会契约论的伟大意义:第一,否定了“ 君权神授”的理论,第一次从人类自身需要的原因来解释国家的出现;第二,揭示了国家、法律以及政治制度存在的潜在逻辑。第三,确立了人民主权思想。三、主权在民原则的文化基石:天赋人权 法国人权宣言: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

6、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美国独立宣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天赋人权:人的权利是人自然而然就拥有的,或者是上帝赐予的。 四、主权在民原则对宪政制度的意义 (一)主权在民原则是评判政府合法性存在与否的根本标准政府的合法性问题:一个政府是不是和为什么应该获得其社会成员的支持和忠诚问题。 (二)主权在民原则是人民监督和限制政府权力的依据 (三)主权在民原则是确定人民权利与政府权力关系的基础 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是:公民通过纳税来维系政府所需的各种物质条件,而政府要提供人民所需的各种服务。 第二节

7、 代议制原则一、代议制是主权在民原则的制度体现1.代议制:根据“ 主权在民 ”的原则,公民通过选举选出代表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2.代议制对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意义(1)体现了“ 人民主权” 原则。 (2)体现了“ 少数服从多数 ”和“保护少数”原则(3)体现了“ 在国民监督和批评下 ”会议和政务公开原则 第三节 法治原则一、法治的含义亚里士多德:“ 法治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二是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又应该是制定得很好的法律。 ” 二、法治原则的具体内容(一)法律至上原则法律至上原则:法治的核心是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性,人人受法律的支配,人人只受法律的支配。

8、(二)法治是保障私权利和限制公权力(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主要内容:(1)政治经济平等:公民不分性别、职业、种族、信仰、文化程度、财产状况均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教育权、社会保障权等。(2)司法平等:任何法律主体(个人、行业部门、权力部门)的权利和义务在法律面前都是平等的。(四)司法独立司法独立:司法权由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不得加以干涉。司法独立的内容包括:(1)法官独立审判案件,不受任何干预。 (2)司法机关组织系统独立。 (3)为保证法官审判独立,制定相应法律条款以保护法官地位和权力不受侵犯。如法官职务终身制,高薪制

9、,法官享有司法豁免权等。 第四节 分权制衡原则一、分权制衡原则的含义分权制衡:是指将权力分立,由几个不同的权力主体分别行使并相互制约以达到统一、平衡的目的分权是实现制衡的前提和基础,制衡是分权的目的和结局 二、分权制衡原则的人性论基础(一)人性的特点 人是一个善恶统一体,在人性中善恶是交织在一起的 (二)分权制衡的人性论基础是性恶论1 西方的性恶论来自基督教的“原罪” 观念2 英国政治理论家阿克顿勋爵认为:地位越高的人,罪恶性越大3 休谟:“ 在设计任何政府制度和确定该体制中的若干制约、监控机构时,必须把每个成员都设想为无赖之徒,并设想他的一切作为都是为了谋求私利,别无其他目标。 ” 这就是休

10、谟著名 “无赖假定 ”。三、分权制衡原则的意义1.实现权力之间的制约平衡2.有效防止权力专制、滥用和腐败 3.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4.防范人性固有的弱点与缺陷第五节 民主制度的形式一、直接民主制直接民主制:公民亲自参与决定和管理公共事务,而不通过他们选举的代表来进行古希腊雅典城邦的直接民主制二、间接民主制间接民主制:公民通过特定的形式指定特定人员代表自己管理国家事务,而公民则凭借自身对其代表的监督、罢免等权力间接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代议制是间接民主制的典型形式。代议制的优越性(1)代议制比较成功地解决了民主的规模和民主的实现问题。(2)代议制比直接民主制具有更大的包容性。(3)代议

11、制有助于克服直接民主制下国家与社会的高度合一而造成的民主与自由的紧张对立。(4)代议制可以有效克服民意中的非理性成分,防止民主蜕变为多数人的暴政。三、行政集权民主制 四、共同参与民主制思考题:1.什么是人民主权原则?主权在民原则对宪政制度的建立有何意义?2.社会契约论的意义是什么?3.什么是代议制?代议制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何意义?4.亚里士多德是怎样界定法治概念的?法治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5.什么是分权制衡原则?分权制衡原则的意义是什么?6.什么是间接民主制?7.与直接民主制相比,作为间接民主形式的代议制有何优越性?6.民主制度的形式有哪些?第四章 比较选举制度 选举:享有政治权力的本国

12、公民,通过特定的法律程序,选出代议机关的代表及其某些特定的国家公职人员的活动。选举制度:是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产生国家各级代表机关代表和某些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方法、组织和程序的总称。 第一节 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一、权威性原则:选举应对国家政治生活具有实质的影响力。二、普遍性原则:国家对公民选举权的取得,不另规定资格限制,即不以财产、性别、民族、信仰、受教育程度等条件限制选民的资格,凡具有公民权者,即有选举权。普遍性原则是普选制中最核心的原则。 三、平等性原则:“ 一人一票,每票等值 ”,不允许任何选民享有特权。四、透明性原则:选举的充分公开,包括国事公开、候选人提名和情况公开、

13、选举过程和结果公开、竞选经费公开等。五、自由性原则:选民投票是出于自愿并且有选择的余地。自由性原则包括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自由投票制和强制投票制。第二,秘密投票原则。第三,选举的自由度问题。第二节 选举的基本过程和程序一、选区划分选区是选举的区域单位选区的划分标准:一是按行政区划分,二是按人口数目划分 根据选区选出的代表数目,可将选区分为小选区制和大选区制小选区制(单名选区制)是指每个选区只选出一名代表大选区制(多名选区制或复选区制)是指每个选区可以选出两名以上的代表二、选民登记与候选人提名(一)选民登记是选民资格的法律确认行为,是确认合格选民的必经法律手续。(二)候选人提名:在具有候选人资格

14、的人中提出候选对象。候选人资格:法律规定具有被选举权的资格。如:国籍资格、 年龄资格、居住资格三、竞选(一)竞选的四个环节1、筹措竞选经费 2、制定和宣传竞选纲领3、组织竞选机构4、争取选票 3、组织竞选机构4、争取选票 (二)竞选的意义竞选是一种竞争机制第一,竞选能提高选民选举的积极性、减少盲目性。第二,竞选能增加选举的透明度和自由度。第三,竞选能增强选民的责任意识。 四、选票计算制度 (当选制度或选票计算方式) 选票计算制度:选举人投票后,如何计算选票来确定候选人是否当选的一种制度。(一)多数代表制:候选人只要在一个选区内获得多数选票就可当选的制度。1.相对多数制(简单多数制或一轮选举制)

15、:在一个选区内获得最多选票者即可当选,即 “ 谁第一谁当选 ”。 2.绝对多数制(过半数选举制或二轮选举制):得票过半数者当选。如法国国民议会和总统选举 多数代表制的优缺点优点:有利于大党,避免出现党派林立的局面,有利于保持政局稳定。缺点:第一,容易造成“ 少数票 ”内阁。第二,席位与选票不成正比,容易造成选举的不公正(二)比例代表制 比例代表制:是由参加竞选的各政党根据所得选票的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的选票计算方法1、规定分配议席的最低得票比例(进入议会的门槛)2、计算出 “当选商数”。以各政党的得票数除以当选商数,所得出的整数便是各政党第一轮应分得的议席;余数部分再参加第二轮分配 3、各党取

16、得议席后,在本党内进行分配比例代表制的优缺点优点: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选民的意志,比较公正缺点:第一,导致党派林立,是政治不稳定的诱因;第二,削弱议员与选区之间的关系; 第三,给政党领袖以某种特权 (三)混合代表制 混合代表制:多数代表制与比例代表制混合使用。是指在选举中进行两轮投票,第一轮投票按照多数代表制从个人候选人中产生一批代表,第二轮投票按照比例代表制从政党中产生一批代表的选票计算方法。五、选举方式: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议员或国家公职人员由选民按选区直接投票产生的一种选举方式。间接选举:议员或国家公职人员,先由选民选出选举人,再由选举人选举产生的一种选举方式。第三节 选举制度的

17、意义 一、选举制度的作用选举制度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 1.政治录用方式2.实现代议制的方式 3.政府权力交替的方式4.政府权力合法化的方式 二、选举制度的意义1.政治意义:稳定政局。2.社会意义:调动了公民的参与和积极性。 3.教育意义:培养了公民的公共意识和参政意识。 三、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 1.选举中的金钱控制问题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选举经费越来越多、金钱在选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金钱操纵政治 2.选举迎合选民问题 3.选举地理问题 4.选举的实际影响的减弱趋势问题 思考题:1.基本概念:选举制度、小选区制、大选区制、选票计算制度、多数代表制、比例代表制、混合代表制、直接选举、间接选举2.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候选人的资格主要有哪些?4.竞选的基本环节、竞选的意义是什么?5.什么是多数代表制?如何评价多数代表制?6.比例代表制的步骤和优缺点。7.分析评述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