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结合文本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着迷、迷恋、痴迷”等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并借助这三个词语理清文章结构,提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受文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形象的写法,初步体悟文章题目与内容的关系,学习作者拟题的巧妙之处。3.情感与价值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体会“装满昆虫的衣袋”的含义,从中受到感染和启示,激起对自然、科学热爱的志趣。【教学重点】理清文章结构,并推进学生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体会“装满昆虫的衣袋”的含义。学习作者拟题的巧妙之处。【教学难点】体悟文章题目与内容的关系,学习作
2、者拟题的巧妙之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查看预习情况,以便以学定教。【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一、导入新课,板题质疑1.师生共同板书课题,提示生字“昆”的书写(昆:上下结构,下部的“比”写扁些),齐读课题。2.课题质疑。(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1.检查生字的识写。(1)出示预习单第一题,读准易错的字音,教师适时指导。【重点指导:“纺”读三声,后鼻音;“鸟栖虫居”中的“栖”读“q”,不读“x”;“蠕”读二声,不读三声;“鼓鼓囊囊”一词中的“囊”读一声,掌握叠词的变音规律。】(2)检查默写。默写词语。展示,评议。根据学生
3、默写情况,教师重点指导“殿”的写法。【引导学生对本课其他左窄右宽结构的字做好对比,注意“殿”字左右均等,撇捺舒展,掌握好笔画之间的穿插迎让,把字写紧凑;先利用扩词猜想“殿”的意思,然后找出“殿堂”一词所在的句子,结合具体语言环境理解“殿堂”在本文中的意思。】2.检查初读感知。(1)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写的是谁吗?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师引导学生聚焦课文的中心句“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板书:着迷)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着迷”一词。(2)在课文中还有几个和“着迷”意思相近的词,你能找出来吗?(教师继续板书:迷恋、痴迷)整理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句子: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
4、可是父母的责骂丝毫没能阻止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指名朗读这三句话,引导学生说说“着迷、迷恋、痴迷”的意思,初步辨别它们在表达情感上的不同。(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结合“迷”字,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紧扣“着迷迷恋痴迷”这一线索,帮扶学生理清文章脉络)(4)指名读第二部分,检查读文情况,明确文章围绕法布尔是个昆虫迷讲了哪两件事,指名读这件事,引导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件事。三、精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品读课文第 2至 10自然段,感受“迷恋”。品读“捉纺织娘”这件事。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透过人物
5、的语言,并通过图文对照、联系上下文、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等方法走进文本,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1)默读第 2、3 自然段,边读边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个昆虫迷?结合具体的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学生默读思考,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课文。(2)小组交流,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做好引导。交流一:【课件出示:“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语言,体会法布尔抓到纺织娘的喜悦心情,相机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交流二:【课件出示: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引导学
6、生抓住 “三天前”“经常”“终于”等关键词语体会法布尔的执着。教师引导:听到花丛里这动听的歌声,法布尔想:( ),三天过去了,他还在想着这只小虫子,现在他终于找到了,心情是( )。激情引读:三天来,为了找到这只会唱歌的虫子,小法布尔可能会 ,可能会 ,三天了,这小虫子的歌声一直在诱惑着他,现在,他终于找到了,他高兴地对妈妈喊:【课件出示:“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多漂亮的纺织娘啊,【出示图文:纺织娘图片和“全身翠绿、触角细长”】它在花丛里唱歌的声音是那么的动听,三天了,现在,法布尔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他忘记了天色已晚,忽略了父母的焦急,他只是兴奋地对妈妈说(再
7、读第一句话。)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法布尔真是位( )。学生口头填空。(教师板书:昆虫迷) (3)教师小结:通过抓住关键词谈想法和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我们获得了和法布尔同样的体验,相机指导朗读第 2、3 自然段。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一、复习回顾指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学法。过渡引入:上节课,我们细细品读了“抓纺织娘”这件事,通过抓关键词句谈体会和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小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件事。二、精读感悟,感受人物形象品读“借放鸭的机会抓昆虫”这件事。着重抓住法布尔在对待小甲虫时的态度、动作描写,尤其是“闪烁着金属光泽”“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
8、要蓝”等词句,感受法布尔对小甲虫的珍爱。同时创设情境,品读父母态度部分,再次引导学生透过父母的语言感受他们的不解与气愤,与法布尔的态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1)默读 510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里看出法布尔迷恋昆虫?学生圈画重点词语,简单写出自己的体会。教师巡视指导,帮助理解有困难的同学深入阅读。(2)小组交流,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重点引导交流以下几点:交流一:品读第 5自然段,感受法布尔对小甲虫的珍爱。从“闪烁着金属光泽”“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体会小甲虫在法布尔的眼中是多么的漂亮。【课件出示甲虫图片】让学生描述甲虫的样子,与法布尔眼中的甲
9、虫形成对比,联系下文法布尔对小甲虫的动作描写,进一步感受法布尔对甲虫的珍爱之情。相机指导朗读,读出法布尔能捉到这只小甲虫的欣喜之情。交流二: 品读父母的态度部分。【课件出示父母的语言】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和标点符号,感受父母的不解与气愤,相机指导朗读,读出父亲“怒气冲冲”地责骂他和母亲“厉声”地责备他,为下文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执着热爱做好铺垫。创设情景:假如你是法布尔,此刻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法布尔又是怎么做的呢?引读第 10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兴致勃勃、躲起来偷偷地玩”等词句体会小法布尔对昆虫的依恋、不舍(即迷恋),与“着迷”形成对比。品读第 11自然段,感受“痴迷”。借助资料对法布尔进行更
10、深入的了解,感受他卓越的成就就是血汗的结晶,从中受到感染和启示,培养学生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教师引导:为了捉住一只会唱歌的虫子,小法布尔会坚持三天都在草丛里仔细地寻找,以致忘记了天黑要回家;为了喜爱的昆虫,他顾不上父母的责骂。小法布尔对昆虫的这种爱只能用(板书:痴迷)来形容。(1)指导学生谈谈对这个词的理解,教师相机引入资料有一次国王召见法布尔,他甚至把国王和大臣都看成是鞘翅目的昆虫,深化学生对“痴迷”一词的理解。正是这种对昆虫如痴如狂的迷恋,把法布尔引入了科学的殿堂。(板书:科学的殿堂)(2)借助资料解读“殿堂”一词。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法布尔取得了哪些成就。教师根据学生的
11、汇报情况补充资料:课件出示法布尔图像及文字:【法布尔的一生为虫子写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些写虫子的书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了五十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在读书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轰动,这不能不被称为奇迹中的奇迹。】师引导:通过这些资料,你对本文中的“殿堂”又有了怎样的认识?你有什么话想对法布尔说吗?(引导学生明白:他取得的成就,是辛勤劳动的结晶,是仔细观察的收获,是深入研究的花朵,更是对昆虫执着痴迷而结出的硕果。)(3)配乐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小结:法布尔迷恋昆虫的事情有很多,但是课文只选取了两件最有代表性的事。这就是通过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三、积累拓展,读写训练1.再读本课课题,回
12、顾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课,进一步体会文章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的用意。(1)作者用“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做题目的用意是什么?(感召我们亲近自然,探索自然,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2)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装满昆虫的衣袋”这个“眼睛”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再读最后一段,说出自己的感受。(“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迷恋、珍爱昆虫的特点,也感受到了人们对他的敬仰之情。)2.作者是怎样围绕题目凸显人物的特点的呢?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上,对人物、语言运用等方面来总结,学习作者围绕题目选取典型事例,并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集中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这一
13、特点。)【板书设计】5 装满昆虫的衣袋 法布尔(昆虫迷) 着迷迷恋痴迷科学的殿堂 【教学反思】成功之处 1.感悟情境创设得好。借助语言把学生带入文本情境,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紧扣“着迷、迷恋、痴迷”,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去品读。透过人物的语言,通过图文对照、联系上下文、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等方法走进文本,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特别是在精读感悟第二件事时,引导学生着重抓住法布尔在对待小甲虫时的态度、动作描写,尤其是“闪烁着金属光泽”“比樱桃还要小”“颜色比蓝天还要蓝”等词句,感受法布尔对小甲虫的珍爱。同时创设情境品读父母态度部分,再次引导学生透过父母的语言感受他们的不解与气愤,与法布尔的态度形成
14、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痴迷,体会题目“装满昆虫的衣袋”的含义,拉近与法布尔、作者的距离,真正实现读者、文本、编者、作者四者的对话,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达到读书的最高境界。2.难点突破得好。引导学生先回忆前一课的拟题方法,然后与本课做好链接,明白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个眼睛,我们就能看到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而教师引入一段课外资料,用尝试给课外短文命题的方式测评学生对此教学重点的学习水平,把难点的突破落到实处。不足之处 引导学生读文时,感悟了写法并通过片段练习做好推进,若不受时间的限制,当堂落实写法效果会更好。再教设计 资料搜集要有目的性,教给学生只择取对本课有用的素材,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指导学生抓关键词句汇报时一定要有理有据地去谈自己的感受,教师评价时要有针对性和导向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深入,切忌泛泛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