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护理_学科亚专科发展与科研.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783000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3.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_学科亚专科发展与科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护理_学科亚专科发展与科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护理_学科亚专科发展与科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护理_学科亚专科发展与科研.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护理_学科亚专科发展与科研.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护理学科亚专科发展与科研,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附属株洲医院 暨株洲市中心医院,自我介绍,谭江红: 株洲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 株洲市中心医院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秘书 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护理专业在读博士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护理管理、静脉治疗、临床护理、精益管理,一、对科研的认知 二、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与相关研究 三、静疗与相关研究 四、护理学科亚专科发展展望,目录,普通群众对护士的认知,1.认为护理是服务行业而非技术行业 2.依附于医疗行业 3.是打针、发药的 4.没有科学含量,临床护士对科研的认知,1.80.9%护士对护理科研课题不了解;仅0.3%护士曾成功申请到省级护理科研课题;护

2、士对护理科研课题的认知度因学历、职称、职务的不同存在显著性差异.1 2.护理人员科研现状不容乐观,护理管理者申请过课题占36.36%,护士占5.47%;护理人员对科研知识的培训需求较大,78.9%需要培训如何设计科研课题,75.7%需要培训如何撰写论文。21 卢玉贞,镇艳.护士对护理科研课题认知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8,23(12):62-63.DOI:10.3969/j.issn.1001-4152.2008.12.034. 2 吴静,白兰,张翠萍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科研认知现状及对策J.护理研究,2014,(33):4150-4152.DOI:10.3969/j.issn

3、.10096493.2014.33.021.,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1 万德森,肠造口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实用肿瘤杂志,1998,(04):5-6. 2 施婕,罗比可,刘琳不同类型肠造口周围皮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护理学杂志,():,我国每年新增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约10 万人,累计造口患者已超过100 万人,且今后还有增加的趋势1。,一 造口患者现状,病人一旦接受造口手术,造口将会伴随他们一段时间甚至余生,一个位置选择得当、结构完美的肠造口可以使患者以后的生活过得更加有信心2。,国内文献报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6.353.82肠造口患者不仅面临着肠造口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护理问题,还遭受着造

4、口并发症的困扰4。, 3 Shellit o PC .Complicat ions of abdominal stoma surgery .Dis ColonRectum .1998 , 41(12):1562 -1572. 4 喻德洪.肛肠外科疾病问答.第2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53 .,由于国内医护人员对造口定位的研究不够重视,多采用传统方法,由临床医生在术中就近拉出肠段造口,未考虑到患者皮肤状况、职业、身体需要等,不能保证造口位置的合理性,导致造口并发症的发生3。,一 造口患者现状,患者,男,44岁,于2016年行回肠造口术, 术后出院一月余,造口周围出现皮炎,疼

5、痛不已,遂来我院请求造口师治疗患者造口位置距髂嵴2cm,造口凹陷,与皮肤持平,患者口述一天造口袋粘贴不稳,一天要更换5-6个造口袋,经济负担重,并且每天担心造口袋渗漏,日夜难眠,不敢出门,二 案例分享,5 徐洪莲,傅传刚 造口术前定位的护理现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3): 4065 4068 6 郭丽肠造口术前定位评估表的设计与运用护理学杂志,():,二 案例分享,造口定位的重要性,2.1,3.1,以品管圈的模式为基点,建立造口护理临床路径,持续评价改进,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3.3,造口病人的术前定位,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3.4,术前定位

6、造口治疗师与患者沟通确定位置,造口位置根据疾病、手术方式、个体差异而定。好的造口位置必须具有如下特点: 患者取不同体位(半卧位、坐位、站立位、蹲位)时都能看清造口造口位于平整皮肤中央, 皮肤健康, 无凹陷、瘢痕、皱褶、骨性突起造口位于腹直肌处造口不影响患者穿戴衣服,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3.5,术前定位造口治疗师与医生之间相互沟通协调配合,根据病人的手术方式及评估情况,造口治疗师与医生积极沟通,确定造口位置,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3.7,以造口师为指导的定期培训及传帮带相结合的科内培训,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3.8,造口数据库的建立,保存病人的原始资料,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手

7、术日期、入院诊断、既往史、手术方式、职业、BMI指数、造口类型、家庭情况等。,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3-10,延续护理的开展,增强患者人文关怀及支持系统的建设,每周二开展造口知识讲座,增进护患及病友之间的沟通与分享,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延续护理的开展,增强患者人文关怀及支持系统的建设,建立阳光之家微信群,开通了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公众号,答疑解难,3-10,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静疗专科与研究:输液环节研究点,输液器排气方法的研究,输液器排气质量、排气速度直接反应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在急救中甚至直接影响患者抢救效果,如何快速提高排气成功率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探讨的话题。有研究表明:采

8、用“两步排气法“,即当液体流至输液管下端距尾端与头皮针连接处2cm时关闭开关,消毒皮肤后再缓慢打开开关均匀放慢液体流速直至排净空气,有助于减少空气进入静脉的机会;还有报道在排气时将莫非滴管倒置,打开调节器开关,待液面达至1/2-2/3时。使滴管倾斜40角,上方液体水流沿着滴管管壁流下,可缓冲水流冲击,不易产生气泡,此方法借助液体压力平衡原理,排气时针尖向上,排气时间缩短,节约了操作者时间,能降低护士工作强度,排气时气泡产生小,避免了反复排气造成的药物浪费,液体损失量减少,能提高治疗效果。,(4)输液器排气方法的研究,护理研究:倒置莫非氏滴管排气对提高输液排气成功率的影响研究1方法:选择200例

9、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 察组和对照组各150名,对照组行“两步排气法” 观察组行倒置墨菲氏滴管排气法,比较两组一次性 排气成功率、排气时间、排气时液体损失量、满意 度。通过统计学意义来判断哪一种排气方法更值得 临床推广。1刘丽娟.临床输液的排气技巧J.全科护理,2013,11(5):1427.,进针长度的研究,为了解静脉输液进针长度对血管壁的影响,对8只家兔和62例住院病人进行自身血管损伤的程度的对照观察,进针长度分别为0.6cm及1.2cm。结果显示:进针1.2cm组,无论是动物还是人其疼痛反应、血管损伤、管周组织淤血、血管阻塞程度等均明显大于0.6cm组(p0.01)。且进针1.2

10、cm组每条静脉平均使用寿命也明显短于进针0.6cm组。提示临床护理人员行静脉输液时,在确保针头进入血管、达到牢固固定的前提下,应尽量较少针头进入血管的长度。11于瑞花,兰胜才,张爱华,董翠玉,郐占波,王风华. 不同进针长度行静脉输液时对血管壁影响的对比研究J.护理研究,2000,(04):145-146.,目的:探讨采用两种进针角度进行静脉穿刺对病人痛感的影响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方法:对230例门诊病人采取自身对比法进行常规静脉穿刺和45度静脉穿刺各690例次观 察病人的疼痛反应及一次穿刺成功率, 结果:两组疼痛反应。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静脉穿刺以45度角进

11、针较传统20度角进针具有进针后回血速度快、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的特点1。1席冠华. 采用不同进针角度进行静脉穿刺的效果比较J. 护理研究,2004,(14):1290-1291.,1.发表论文,关于SCI的论文书写,2.科研项目,2014年 主持市级科研课题“超导下改良seldinger PICC置管技术的临床运用效果和卫生经济学评价”获株洲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研究基础 1谭江红,谢竟. 1例老年卧床患者PICC股静脉置管的护理J. 当代护士(专科版),2008,(09):84-85. 2谭江红,刘丽萍,凌国灿,等. PICC技术的系统化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0,26(11):828-829. 3谭江红,马虹霞,谢竞,等. 一例癌症患者携带PICC出现败血症并发腋静脉血栓的案例分析J. 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07):188-189. 4谭江红,王红红,刘丽萍,等. 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 PICC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272-274. 5谭江红. 超导下Seldinger PICC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卫生经济学评价D.中南大学,2012. http:/ Review,谢 谢!,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让我们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