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单元 水一、水到哪里去了1、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2、水受热会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3、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不同点: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4、实验:在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同样多的水,标出水的高度。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杯不盖,把它们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过几天观察,无盖的一杯水减少了,有盖的一杯水没有减少。二、水沸腾了1、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
2、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2、温度计 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4、给水加热需要的实验材料有:水温计、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火柴。5、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用酒精灯的灯帽盖灭(盖两次) 。6、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水中:不断产生气泡;水面:气泡破裂;水面之上:有大量热气产生。7、水在 100时沸腾,水沸腾时,温度不再上升。三、水结冰
3、了1、水在 0时开始结冰,当水完全结冰后,体积会增大,从液体变成了固体。2、在水结冰的实验中,装冰块的烧杯外壁有许多小冰晶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形成的。我们在装冰块的烧杯里加盐的作用是使烧杯里的冰的温度不断下降。3、水和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不同点:水是无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液体。冰是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的固体。四、冰融化了1、冰完全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冰在融化的过程中会吸收热量。2、在冰融化实验中,试管的外壁有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3、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4、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
4、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5、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从固态变成了液态。五、水能溶解多少物质1、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50 毫升水大约能溶解 18 克的食盐,能溶解 5 克小苏打。2、在做溶解实验时,我们加食盐要一份一份的加,等食盐溶解完之后再加第二份,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3、生活中的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六、加快溶解1、在做对比实验时,我们可以改变一个条件。2、在做“温度与溶解快慢关系”实验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水的温度。3、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加热、搅拌、磨碎。4、实验:温度的高低与溶解快慢有关系吗?提出的问题:温度与溶解快慢有关系吗?我们的推测:食
5、盐在热水中溶解得快,在冷水中溶解得慢。两个组不同的条件:一杯热水、一杯冷水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水量相同、食盐多少相同、同时加盐、都不搅拌。过程与方法:准备两份质量相同的食盐。将食盐同时加入到两杯一样多的热水和冷水中。静止不动,观察比较食盐溶解的快慢。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实验结果:温度高,溶解得快;温度低,溶解得慢。5、实验:搅拌与溶解快慢有关系吗?提出的问题:搅拌与溶解快慢有关系吗?我们的推测:搅拌溶解得快,不搅拌溶解得慢。两个组不同的条件: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水温相同、水量相同、食盐多少相同、同时加盐。过程与方法:准备两份相同质量的食盐。同时倒入两个盛有同样多水的烧杯中。
6、搅拌其中一个烧杯,另一个烧杯始终不搅拌。观察哪个烧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将结果记录下来。实验结果:搅拌溶解得快,不搅拌溶解得慢。七、混合与分离1、石棉网在蒸发实验中的作用是使物体均匀受热。2、我们怎样分离木屑和铁屑?答:用磁铁来分离,或把它们放入水中,木屑上浮,铁屑会下沉的方法来分离。3、我们是怎样将沙和食盐分离的?水在分离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答: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沙和食盐。水在分离过程中起到溶解食盐的作用。4、食盐和水是怎样分离的?分离后的水到哪里去了?答:利用加热蒸发的办法分离食盐和水,分离后的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气中去了。八、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1、把一张纸折成纸飞机后,是形状发生了变化。压
7、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中恢复原形是因为乒乓球里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把乒乓球顶回原形。2、水的三态是指:固态、液体、气态。3、生活中还有酒精的挥发、把木头做成家具等都是形状的改变。第二单元 空气一、感受空气1、空气和水的共同点:都会流动,都没有固定的形状。空气和石头的共同点: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占据空间。2、空气的特征有:会流动、很轻、容易泄漏、可以被压缩、可以发出声音、有弹性等。3、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种类型。水是液体,石头和沙是固体,空气是气体。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1、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说明空气能占据空间。实验材料:一个杯子、一张纸巾、一盆水和双面胶。实验步骤:用双面胶把纸巾粘在杯子内
8、。把杯子竖直倒扣在水中,过一会,竖直取出杯子。观察纸巾是否被水打湿。实验现象:杯子内的纸巾没有被水打湿。实验结论:空气占据空间,水不能进入杯子里。三、压缩空气1、水不可以被压缩或扩张,而空气可以被压缩或扩张,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2、空气可以被压缩的原因是空气微粒之间的距离较大。3、生活中利用空气压缩的性质的有,汽车轮胎充气,篮球、足球、排球充气,各种充气玩具等。4、做空气压缩枪游戏时,注射器的管口不能对着人。四、空气有质量吗1、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空气也有质量,但空气的质量很轻。2、10 筒空气的质量大约是 1 克,相当于 10粒绿豆的质量。五、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1、同样质量的空气和其他物
9、体,空气的体积比其他物体的体积大得多。2、请你说一说怎样测一袋空气的质量。答:用简易天平测量一袋空气的质量。第一,调平天平。第二,把一袋空气放在天平左边。第三,在天平的右边用绿豆调平。绿豆的质量就是一袋空气的质量。六、我们来做“热气球”1、中国古代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造了孔明灯。2、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原理是相同的。3、空气具有流动性,热空气总是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4、请你设计实验,和同学们一起让“热气球”飞起来。实验材料:纸筒一个、蜡烛一支、大塑料袋一个、火柴一盒。实验步骤:第一,点燃蜡烛,将纸筒罩住蜡烛。第二,将塑料袋罩住纸筒,加热塑料袋中的空气。第三,用手贴住袋子的外壁,当感到袋子变热
10、了,松开双手。实验现象:塑料袋上升。七、风的成因1、在风的模拟实验中,蜡烛点燃前,蚊香的烟竖直上升,洞口的纸条不动。蜡烛点燃后:蚊香的烟流向纸盒内,纸条飘动。2、请你说说风的成因。答:热的地方的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八、空气和我们的生活1、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在空中、地下和水中都有空气的踪迹。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2、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有质量、会流动、会发出声音、可压缩、能占据空间的气体。它在地球上无处不在。空气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3、空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动物、植物和我们都离不开空气。第
11、三单元 天气一、我们关心天气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2、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天气,不同的天气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影响。3、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4、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5、我们记录天气日历时,需要记录的项目有天气现象、气温、降雨量、风力风向等。二、认识气温计1、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测量气温的的温度计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气温计由单位符号、刻度、液柱、液
12、泡四部分组成。3、测量体温的温度计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4、气温计读数时的方法:零刻度、读数起,向上数、摄氏几,向下数、零下几。三、测量气温1、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悬挂在空气中。保持干燥。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示数稳定后再读数。2、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 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 2 到 3 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的气温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3、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答:只有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来测量气温的气温,才比较准确。4、要学会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柱状图。四、
13、测量降水量1、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地球上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后,有时候会形成降雨,再回到地球表面。2、我们可以利用雨量器来测量降雨量。使用雨量器要注意:将雨量器水平放置,待液面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平行。读数时要加上单位“毫米” 。3、24 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小雨 0.19.9毫米,中雨 10.024.9 毫米,大雨 25.049.9毫米,暴雨 50.099.9 毫米,大暴雨100.0249.9 毫米,特大暴雨 大于 250.0 毫米。4、雨量的大小通常根据一个地方 24 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5、制作简易雨量器的步骤:选一个直筒透明杯。在杯子外壁贴
14、上刻度条,注意从底部贴起(以毫米为单位) 。刻度条外贴上透明胶带,用来防水。把雨量器放在雨中,就可以测量降雨量了。6、测量一场雪的降水量应该先让雪全部融化成水后再读数。7、测量降雨量要注意什么?答:摆放在开阔的地点。固定好雨量器,避免被风吹倒。每 24 小时记录一次降水量,做好记录,确定下雨等级。记录后将雨量器内的水倒掉。五、观测风1、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我们可以利用地面的物体、风旗、风向袋等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如东风是由东面吹过来的风,西北风是西北方向吹过来的风。3、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对照“蒲福
15、风力等级表”记录风速。记录时,要注明“蒲福风力等级” 。六、观察云1、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可以浮在空气中,这就形成了云。2、云主要有三种基本形态:积云。就是大团、堆积的云。出现这种云很可能会下雨。层云。就是均匀成层、灰色似雾的云。卷云。就是纤维、羽毛状的云。它常常发生在晴天。3、根据云量描述天气,晴天: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多云: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阴天: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七、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1、地球上有的地方一年四季变化分明,有的地方四季如春,也有的地方常年干旱,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叫气候。2、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八、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了的1、天气预报包含的信息有:天气状况、温度、风向、风速、降雨量等。2、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制作天气预报,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