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报告.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769176 上传时间:2020-0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报告1一、书目中国改革三步走 ,作者郑永年,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共 231 页。二、内容提纲(一)作者简介郑永年,男,1962 年生,浙江省余姚县人。汉族,中国问题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共同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二)创作背景作者希望寻找到中国改革的时间逻辑,以供人思考,故将多年讲稿、文章及访谈录整理成册,以成此书。(三)全书主要内容全书分为两大部分:改革步骤、改革策略。从经济、社会与政治三个步骤分析中国改革,探讨改革的现状、动力、关系及未来。第二部分以作者接收到的采访和演讲,探讨

2、民主对于改革的意义,提出社会改革比政治改革重要的观点,分析中国的社会信任危机;认为广东改革关系到国家未来;通过介绍新加坡的优质民主,为中国改革提供学习借鉴之处等。三、心得感悟(一)改革次序书中提到:从分解式观点看,中国的改革次序依次应该为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从哲学角度,这是由易至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改革涉及的物质基础来看,经济改革创造出了蛋糕,尔后才有如何分配蛋糕的问题。其实在看到此书之前,我对于中国改革的了解局限在中学历史课本的时间点及必须要背的重大事件作用意义。在大学求学过程中,对于改革更多的认知都囿于经济改革这一领域。我最初认为政治改革应该在经济改革之前。因为政治改革可以为经

3、济改革提供了坚固的制度保障,荡平内外阻力,好比历史封建王朝中,老皇帝临终前总要设法扳倒一些世家大族,为新帝新政扫去阻力。所以书中对于改革次序的观点令我倍感诧异。阅读完作者对于改革次序原因的解读后,我意识到自己以前观点的局限性。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略微了解到王安石变法。此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应对政治危机,故而纵使变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宋经济发展1。但是由于均输法等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变法产生了扰民甚至伤害老百姓利益的后果。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报告2以致流民图动荡君心,最终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以失败告终。以史为鉴,经济基础不够牢靠,尚且无法动摇旧派利益集团的根本,使得政治改革无法推行。所以我

4、国的改革开放,最初先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纲领,只有当经济基础稳固之时,才有余力建设上层建筑。(二)不同角度看国企作为一个刚刚成为研究生的“原应届毕业生” ,国有企业之于我,更多意味着就业的一种选择方向。我也仅仅以一个社会劳动力的角度看待国企:福利好、工作压力小、稳定。而从未从经济学角度思考,如今机构冗余、挤压民营企业生存空间的国企,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影响。资本雄厚的国有企业进军非垄断领域,抢占原有企业的生存空间,同时这些资本也未能投入到利于国计民生的领域。既未达到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的目标,也造成资源浪费,消耗纳税人的血汗。国有企业组织机构冗余,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并且影响到劳动力市场公

5、平竞争,引起民众抵触情绪。跳出自己求职者的身份设定,以一个经济学学生的角度看待国企,我会发现,在传统观点中“吃皇粮”的国企存在的诸多弊端与改革大势相违背,糟粕之处总会有被清理的一天。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去国企求职,很有可能会遭遇被时代淘汰的危机。(三)司法与舆论在“基本国家制度的开放”章节,本书提出:保障司法相对独立尤为重要。我想以 3 月份引起网络舆论轩然大波的山东“刺死辱母者”案来探讨舆论与法律的关系。民众的舆论起监督司法的作用,从而保证司法公正有效运行,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但是舆论可以彻底左右法律吗?辱母案中,民众舆论经过各媒体刻意引导,最终导致山东人民法院等政府官方微博遭到大量暴力辱骂。甚至

6、一些网民发出“于欢应被无罪释放,否则就是司法不公”之类的言论,这种完全之法律于不顾的舆论,到底是舆论监督还是舆论暴力?如果因为于欢护母而认为其无罪,那还会有张欢王欢李欢因为保护爸爸儿子女儿杀人犯法,这个时候舆论是否又要同情这些人而认为其无罪呢?司法独立性何在?法律威严何在?法院最终制定量刑时应当参考民情民意,安抚民众情绪,但是,舆论绝对不能凌驾在法律之上。舆论的过分干预,会妨碍司法独立,从而影响司法公正。(四)中产阶级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引入为中国创造出了一定数量的中产阶级,但现有的社会制度不能够保障中产阶级。而中产阶级作为优质民主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中产阶级越庞大、社会越稳

7、定。因为改革的目标就是扩大中产阶级数量,保障已有中产阶级的财富利益。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报告3提高劳动者收入尤为重要。因为劳动者收入提高,企业利润减少,为了维持甚至获得更多利润,企业唯有进行技术革新。技术创新赋予企业源源不断的活力,推动行业进步,为经济发展添砖加瓦。单纯依靠“劫富济贫”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贫富差距,甚至一定程度上会激化社会矛盾。此外,劳动者收入提高,就会增加消费需求,从而起到拉动内需,减少产能的作用。(五)总结本书将中国改革分解为三个阶段: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各个阶段会有一个主体性改革。现阶段,经济改革已取得巨大成果,为了巩固和发展已有成果,社会改革势在必行。经济改革创造了中国的中产阶级,社会改革需要运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保护和发展中产阶级。当中产阶级达到一定数量,社会稳定后,政治改革才有实施的基础。政治改革关键在于政党的开放性建设,最终为实现优质民主打下基础。本书语言朴素平素,亲和自然,并不会给读者一种金科玉律的教条感。第一部分作为作者整理后的内容,逻辑清楚、框架明晰,阅读起来并无吃力之感。第二部分为作者采访稿等,对话的形式能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情,宛如与作者面对面交流。这是一部很适合大众阅读、用以了解中国改革的作品。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报告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