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763330 上传时间:2020-0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概念1,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2,联系具有一系列特点: ,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具有多样性。 1 2 33,人类实践的具体形式: ,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处理社会关系 1 2的实践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科学实验是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 3性的实践活动。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辩证法: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 1 2形而上学:机械的孤立静止的格列僵化的。5,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

2、的辩证发展过程。6,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7,质变和量变的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8,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 2,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39,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0,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1

3、 2,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唯一标准。 3 41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 1 2 3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真理的客 4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1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 1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 2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13,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 1 2系、经济基

4、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14,货币的智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15,货币转换为资本的前提: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成了资本。16,可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不可变资本。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劳动时间的组成部分:剩余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时间。18,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

5、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19,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 ,是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企业, ,是国家与私人共 1 2有、合营企业, ,是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 ,是宏观调节 3 4和微观规制。2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劳动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1 2, ,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政治制 3 4 5度的变化22,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及目标: ,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

6、握国家政权。 1,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223,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关系 1 2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 3王国的飞跃。 24,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 1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第二性问题。 ,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 2的问题。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25,物质的

7、概念及特征: ,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 1通过感觉感知的不,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 2特征: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26,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 1实性。 ,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活动, 2 3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27,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1 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实践是发

8、 3 4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 5质手段。2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原因: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及其发展 1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 2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29,唯心史观与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 1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 ,唯物史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

9、发展的规律,科学的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 2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0,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 1造者,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方法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 2依靠群众。 (在我国的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历史观,创造性地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 31,商品的二

10、因素及其处在表现形式: ,二因素: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a,使 1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b,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 , 2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32,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 1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作用: 2a,自发地调

11、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b,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33,资本积累的概念及其本质: ,概念: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 1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 2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34,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动因: ,表现: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金融 1

12、的全球化, ,动因:a,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b,跨国公司的发展,c,各国 2经济体制的变革,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35,社会主义从理论到飞跃,实现途径是什么: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 1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 ,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 2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 ,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形式的同时, 3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36,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 1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历史文化传统

13、的差异性是造成社 2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时代和实践的不断的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 3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所以我们要探索一条符合我们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437,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 2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体现了唯物主 3 4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38,发展的实质: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原因: ,就新

14、生事物与环境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 1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就新事物与旧事物而言,新事物是 2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39,对立统一规律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 1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及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 2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

15、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 3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 4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40,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概念及特征: ,感性认识:概念: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 1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感性认识仍然是“生动的直观” ,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 ,理性认识:概念: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 2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特点: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